答疑:吊顶底是不是我箭头标的那个位置?-山东
所属地区:山东
提问日期:2022-11-28 21:15:49
提问网友:。
解答网友:yylwuhan
是的
所属地区:山东
提问日期:2022-11-28 21:15:49
提问网友:。
解答网友:yylwuhan
是的
所属地区:河南
提问日期:2022-11-28 21:14:12
提问网友:ysl
解答网友:翔宇789
最好分开列。因为有固定窗,有推拉窗,有平开窗,单价差很多。
所属地区:山东
提问日期:2022-11-28 21:12:35
提问网友:zc0923
解答网友:翔宇789
要看具体情况
所属地区:山东
提问日期:2022-11-28 21:10:39
提问网友:zc0923
解答网友:欢乐心中飞雪
只要是施工现场内的道路就是有施工单位负责的
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区域外的道路
NB ICS 27.140 P61
备案号J1625—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 35010—2013代替DL/T 5177—2003
水力发电厂继电保护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relaying protection in hydraulic power plants
2013-06-08 发布2013-10-01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09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09〕163号)的要求对DL/T5177—2003《水力发电厂继电保护设计导则》进行修订,并更名为NB/T35010—2013《水力发电厂继电保护设计规范》。
本标准对水力发电厂发电机、发电电动机、变压器等厂内电力设备保护的配置和相关回路及设备的要求作了原则性的规定。
1.0.1 本标准规定了水力发电厂继电保护设计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
1.0.2 本标准适用于水力发电厂单机容量为6MW及以上800MW 及以下的发电机、350MW及以下的发电电动机、容量8MVA及以上890MVA及以下的主变压器和联络变压器、厂用变压器、励磁变压器、母线、联络线及短引线、断路器、并联电抗器、近区及厂用线路、厂用电动机等厂内电力设备的继电保护装置。
1.0.3 对 800MW 以上的发电机、350MW 以上的发电电动机、890MVA 以上的主变压器和联络变压器的继电保护设计,可参照执行。
2.0.1 在确定继电保护配置和构成方案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电力设备和电力网的结构特点,水力发电厂自动化水平及运行值班方式的特点。
2 故障出现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后果。3 水力发电厂近期规划。4 经济上的合理性。5 国内和国外的经验。6 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7 便于运行和维护。
2.0.2 水力发电厂继电保护的选型、配置应满足电力网结构和电厂电气主接线的要求,保证发电厂主设备和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并考虑电力网和电厂运行方式的灵活性。
2.0.3 对导致水力发电厂继电保护不能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电厂电气主接线形式和运行方式,应限制使用。
2.0.4 水力发电厂继电保护装置应与被保护设备同步投运。
2.0.5 水力发电厂继电保护装置的新产品,应按国家规定的要求和程序进行检测或鉴定,合格后,方可推广使用。
2.0.6 水力发电厂中的电力设备、联络线及短引线和近区及厂用线路,应装设短路故障和异常运行的保护装置,电力设备、联络线及短引线和近区及厂用线路短路故障的保护应有主保护和后备保护(近后备或远后备),必要时可增设辅助保护。
1 主保护。主保护是指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
2 后备保护。后备保护是指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以切除故障的保护。后备保护可分为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两种方式。
1) 近后备保护是指当主保护拒动时,由该电力设备或
线路的另一套保护实现后备的保护;当断路器拒动时,由断路器失灵保护来实现后备的保护。
2)远后备保护是指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
电力设备或线路保护来实现后备的保护。
3 辅助保护。辅助保护是指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性能或当主保护和后备保护退出运行而增设的简单保护。
4 异常运行保护。异常运行保护是指反应被保护电力设备或线路异常运行状态的保护。
2.0.7 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
1 可靠性包括信赖性和安全性。
1) 信赖性指保护该动作时不拒动,是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的一个方面。
2) 安全性指保护不该动作时不误动,是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的另一个方面。
为保证可靠性,宜选用性能满足要求、原理尽可能简单的保护方案,应采用由可靠的硬件和软件构成的保护装置。所选用的保护装置应具有必要的自动检测、闭锁、告警等措施,且便于整定、调试和运行维护。
2 选择性是指首先由发生故障的电力设备、联络线及短引线、近区及厂用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发生故障的电力设备、联络线及短引线、近区及厂用线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含死区故障),才允许由相邻电力设备、联络线及短引线、近区及厂用线路的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切除故障。
为保证选择性,对相邻的电力设备、联络线及短引线、近区及厂用线路有配合要求的保护和同一保护内有配合要求的两元件(如起动与跳闸元件、闭锁与动作元件),其灵敏系数及动作时间应相互配合。
3 灵敏性是指在电力设备、联络线及短引线、近区及厂用线路的被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具有的正确动作能力的裕度,一般以灵敏系数来描述。灵敏系数应根据不利的正常(含正常检修)运行方式和不利的故障类型(仅考虑金属性短路及接地故障)计算。各类短路保护的灵敏系数,不宜低于表2.0.7所列数值。
4 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能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减轻故障电力设备、联络线及短引线和近区及厂用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等。
2.0.8 当采用远后备方式时,在短路电流水平低且对电网不致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如变压器或电抗器后面发生短路,或电流助增作用很大的相邻线路上发生短路等),如果为了满足相邻保护区末端短路时的灵敏性要求,将使保护过分复杂或在技术上难以实现时,可以缩小后备保护作用的范围。必要时,可加设近后备保护。
2.0.9 制定保护配置方案时,对两种故障同时出现的稀有情况可仅保证切除故障。
2.0.10 在各类保护装置接于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时,同时考虑既要消除保护死区,又要尽可能减轻电流互感器本身故障时所产生的影响。电流互感器的布置位置应使保护区划分清晰,使相邻元件主保护范围有效搭接。
2.0.11 保护装置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一相、两相或三相同时断线、失压时,应发告警信号,并闭锁可能误动作的保护。
保护装置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不正常或断线时,应发告警信号,除母线保护外,允许跳闸。
2.0.12 除预先规定的以外,保护装置不应因系统振荡引起误动或拒动。
2.0.13 在确定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方案时,应优先选用具有成熟运行经验的数字式保护装置。
2.0.14 当装设双重化数字式保护装置时,应满足∶
1 应配置两套完整、独立的继电保护装置,每套保护装置应能处理可能发生的所有类型的故障。
2 两套保护装置之间不应有电气联系,其中一套保护故障或退出时不应影响另一套保护的运行。
3 宜将主保护(包括纵、横联保护等)及后备保护综合在一套保护装置内。
2.0.15 对仅配置一套主保护的设备,应采用主保护与后备保护相互独立的装置。
2.0.16 为便于运行管理和有利于性能配合,同一水电厂内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形式、品种不宜过多。
2.0.17 使用于220kV及以上电压或100MVA及以上容量的变压器、电抗器的非电量保护应相对独立,并具有独立的电源回路和跳闸出口回路。
3发电机保护
3.1般原则
3.1.1容量在6MW及以上80OMW及以下的发电机应按本节中的规定,对下列故障及异常运行方式装设相应的保护:
1定子绕组相间短路。
2定子绕组匝间短路
3定子绕组分支断线。
4定子绕组接地
5发电机外部相间短路。
6定子绕组过电压
7定子绕组过负荷。
8转子表层(负序)过负荷
9励磁绕组过负荷。
10励磁回路一点接地。
11励磁电流异常下降或消失。
12定子铁芯过励磁
13调相运行时与系统解列。
14发电机逆功率
15失步。
16频率异常。
17轴绝缘破坏。
18发电机突然加电压。
19其他故障及异常运行。
3.12所设各项保护,宜根据故障和异常运行方式的性质,按本节各条的规定,分别动作于:
1停机:断开发电机断路器、灭磁,关闭导水叶。
2解列灭磁:断开发电机断路器、灭磁,关闭导水叶至空载位置。
3解列:断开发电机断路器,关闭导水叶至空载位置。
4减出力:将水轮机出力减到给定值。
5缩小故障影响范围:例如断开预定的其他断路器。
6程序跳闸:先将导水叶关闭至空载位置,再断开发电机断路器并灭感。
7信号:发出声光信号。
3.13对10OMW及以上发电机应装设双重化保护。
3.1.4如发电机有电气制动要求,所有电气保护动作时应闭锁电气制动投入。电气制动停机过程中,应闭锁可能发生误动的保护。
3.2发电机定子绕组及其引出线的相间短路、定子匝间短路保护
3,2.16MW及以上的发电机,应装设纵联差动保护,作为定子绕组及其引出线的相间短路的主保护,保护应瞬时动作于停机。
1对100MW以下发电机变压器组,当发电机与变压器之间有断路器时,发电机应装设单独的纵联差动保护。
2对100MW及以上发电机变压器组,应装设双重化保护,每一套主保护应具有发电机纵联差动保护和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功能。
3,22对于定子绕组为星形接线,每相有并联分支且中性点有分支引出端子的发电机,应装设零序电流型横差保护或裂相横差保护,作为发电机内部匝间短路的主保护,保护应瞬时动作于停机。
3.2.350MW及以上的发电机,当定子绕组为星形接线、中性点只有三个引出端子时,根据用户和制造厂的要求,也可装设专用的匝间短路保护,保护应动作于停机。
4发电电动机保护
4.1一般原则
4.1.1容量在350MW及以下的发电电动机,应根据发电电动机的特点和同步起动的要求装设下列保护:
1逆功率保护。
2低功率保护。
3低频保护。
4低频过电流保护。
5定子一点接地保护。
6失步保护。
7转子表层(负序)过负荷保护。
8电压相序保护。
9低电压保护。
4.1.2本章未作规定的保护,应按第3章的规定装设保护。
4.13发电电动机在电动工况起动过程中起作用的继电保护装置应有良好的频率和电压特性,在起动过程中能正确检测保护范围内的故障。频率和电压特性不能满足基本保护要求时,应装设辅助保护。
4.1.4发电电动机在某种工况下设置的保护,在其他工况下可能误动时,应可靠被闭锁。
4.2逆功率保护
4,2.1发电电动机在发电运行工况下可能出现反水泵异常运行方式,向系统吸收有功功率,应装设逆功率保护,保护带时限动作于解列灭磁或停机。
4,22发电电动机的逆功率保护由灵敏的方向功率元件组成,按发电工况接线,方向指向发电机。
43低功率保护
43.1发电电动机在抽水工况下,可能出现输入功率过低和失去电源的异常情况,应装设低功率保护,保护动作于停机。
43.2发电电动机的低功率保护由功率元件和抽水工况下导叶正常位置辅助触点按“与”逻辑组成,功率元件按电动工况接线。
4.4低频保护
发电电动机在电动运行工况下可能发生失去电源的异常情况,应装设低频保护,保护动作于停机。
4.5低频过电流保护
对同步起动过程中定子绕组及其连接母线设备的相间短路故障,应装设低频过电流保护,保护动作于停机。
4.6定子一点接地保护
对发电电动机定子绕组及其引出线的单相接地故障应装设定子一点接地保护,保护宜采用外加电源原理,也可采用基波零序电压原理,保护动作于停机。
前言……………………………………………………………………………………I
1总则…………………………………………………………………………………1
2基本规定…………………………………………………………………………2
3发电机保护…………………………………………………………………7
4发电电动机保护…………………………………………………………16
5主变压器和联络变压器保护……………………………………………20
6厂用变压器保护………………………………………………………………26
7励磁变压器保护……………………………………………………………29
8 SFC输入和输出变压器保护…………………………………………30
9母线保护…………………………………………………………………………32
10联络线及短引线保护……………………………………………………35
11断路器失灵及三相不一致保护…………………………………………36
12并联电抗器保护……………………………………………………………38
13近区及厂用线路保护……………………………………………………40
14厂用电动机保护………………………………………………………………42
15对相关回路及设备的要求………………………………………………45
本标准用词说明……………………………………………………………………56
引用标准名录………………………………………………………………………57
附:条文说明……………………………………………………………………59
NB ICS 27.140 P59
备案号J1927—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 35040——2014代替DL/T 5165——2002
Design code for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of hydropower plants
2015-03-01 实施2014-10-15 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09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09〕163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供暖、通风、空气调节、防火与防烟排烟、防潮除湿、监测与控制、设备材料、绝热防腐、消声隔振、抗震和节能降耗等。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发电机组放热风供暖的强制放热风量占其冷却循环风量比例的规定;
——电供暖和其他供暖系统的多种方式和设计;
——水力发电厂厂房关于事故排风的有关规定;
——空气调节的负荷计算、系统设计、冷水、热水、冷凝水、气流组织、空气处理、冷源、热源;
——水力发电厂厂房防火、防烟排烟设计;
——除湿设计;
——监测与控制;
——绝热、防腐、消声、隔声、隔振及抗震等方面的设计;
——节能降耗;
——热泵、蒸发冷却、能量回收等多项节能技术的合理利用;
——与施工验收相关规范的衔接;
——调整了部分章节编排顺序及逻辑;
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规范水力发电厂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做到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障从业人员职业健康和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改善水力发电厂运行环境条件,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文明生产提供必要的条件,编制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以及改建的水力发电厂(含抽水蓄能电站)的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
1.0.3 本规范规定了水力发电厂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
1.0.4 水力发电厂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方案,应根据工程特点、厂房用途与功能、使用要求、冷热负荷特点以及环境条件等,会同有关专业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应优先利用发电机组热风、水库水、尾水、地下洞室及廊道风等资源和热泵、蒸发冷却及能量回收等节能技术,采用安全、节能、环保、卫生及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1.0.5 在水力发电厂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中,对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设备及管道,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应根据现行国家抗震设防标准要求,考虑抗震或其他防护措施。1.0.6 水力发电厂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应考虑系统安装、施工、调试、验收及运行的要求。当设计对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安装、施工、调试、验收及运行有特殊要求时,应在设计文件中加以说明。
水力发电厂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不仅要满足终期建设的合理性,还应考虑水力发电厂初期投产或分期建设对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需要。
1.0.7 水力发电厂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设计使用年限为20年,其主要设备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预埋管道设施设计使用年限与所在土建工程使用年限一致。
1.0.8 水力发电厂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 发电机组热风供暖 heating by warm-air flow from hydroel-ectric generating set
利用发电机组内部部分热空气作介质的对流供暖方式。
2.0.2 高窗自然通风 high window natural ventilation
在非炎热地区利用厂房大门和厂房上部开设窗户进行自然换气的通风方式。
2.0.3 复合通风 hybrid ventilation
在满足热舒适和室内空气质量的前提下,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交替或联合运行的通风方式。
2.0.4 置换通风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空气以低风速、小温差的状态送入活动区下部,在送风及室内热源形成的上升气流的共同作用下,将热浊空气提升至厂房顶部排出的一种机械通风方式。
2.0.5 廊道风 air through tunnel/gallery
流经坝体或地下廊道、洞室,利用其蓄热特性进行降(升)温的空气。
2.0.6 围护结构 building envelope
建筑物及房间的围挡物,如墙体、屋顶、地板、门窗和地下厂房的岩体等,分内、外围护结构两类。
3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
3.1室内空气设计参数
3.1.1水力发电厂冬季室内空气设计参数,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3.1.2水力发电厂夏季室内空气设计参数,应符合表3.1.2的规定。
3.1.3当温度、湿度要求较高的房间(例如中央控制室、调度室、办公室等)采用空气调节时,其室内空气设计参数可按表3.1.3确定。
3.1.4生产、工作场所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的要求。
3.1.5生产、工作场所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应保证每人不小于30m3h的新风量。
3.1.6对于大型地下或封闭厂房,宜进行通风与空气调节模型试验或数值模拟计算。
3.1.7大型水力发电厂竣工验收前,应配合相关单位对通风、空气调节系统进行综合效能试验,必须对工作区(距地面1m~2m)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含尘浓度、氡气浓度及噪声等参数进行现场实测。
4供暖
4.1一般规定
4.1.1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d的地区的水力发电厂工作场所,应设置供暖设施。供暖设计室内温度应按本规范表3.1.1确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地区的水力发电厂中央控制室、计算机室、通信值班室和重要办公室,当冬季室内温度达不到本规范表3.1.1规定的要求时,可设置局部供暖装置:
1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为60d89d:
2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不足60d,但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8℃的日数大于或等于75d。
4.1.2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条件下,除主厂房有条件利用发电机组放热风供暖以外,其他工作场所以局部供暖为主,一般不设置全面供暖系统。
4.1.3设置全面供暖的地面厂房,其外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且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节能标准的规定。
1总则…………………………………………………………………………………1
2术语…………………………………………………………………………………3
3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4
3.1室内空气设计参数……………………………………………………………4
3.2室外设计计算参数…………………………………………………………10
4供暖………………………………………………………………………………13
4.1一般规定……………………………………………………………………13
4.2供暖热负荷…………………………………………………………………16
4.3供暖设施……………………………………………………………………18
5通风………………………………………………………………………………21
5.1一般规定………………………………………………………………………21
5.2自然通风……………………………………………………………………22
5.3机械通风……………………………………………………………………23
6空气调节…………………………………………………………………………27
6.1一般规定……………………………………………………………………27
6.2负荷计算……………………………………………………………………28
6.3系统设计……………………………………………………………………32
6.4气流组织……………………………………………………………………33
6.5空气处理……………………………………………………………………35
6.6空气调节冷源与热源………………………………………………………37
7防火与防烟排烟………………………………………………………………40
7.1防火……………………………………………………………………………40
7.2防烟排烟……………………………………………………………………41
8防潮除湿…………………………………………………………………………43
8.1防潮……………………………………………………………………………43
8.2除湿……………………………………………………………………………43
9监测与控制……………………………………………………………………45
9.1一般规定……………………………………………………………………45
9.2供暖、通风系统…………………………………………………………46
9.3空气调节风系统……………………………………………………………47
9.4空气调节冷源、热源及水系统…………………………………………47
9.5中央级监控管理系统………………………………………………………48
10设备材料、绝热防腐、消声隔振和抗震…………………………50
10.1设备材料…………………………………………………………………50
10.2绝热防腐……………………………………………………………………52
10.3消声隔振……………………………………………………………………54
10.4抗震…………………………………………………………………………55
11节能降耗………………………………………………………………………57
11.1一般规定……………………………………………………………………57
11.2供暖系统……………………………………………………………………57
11.3通风、空气调节系统……………………………………………………58
11.4通风、空气调节设备材料的节能………………………………………59
11.5节能控制……………………………………………………………………60
附录A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根据海拔高程差的修正方法…………62
附录B室外空气计算温度简化方法……………………………………64
附录C空气调节冷水、热水管的经济绝热厚度和冷凝水管防结露最小绝热层厚度………66
本规范用词说明……………………………………………………………………68
引用标准名录………………………………………………………………………69
附:条文说明………………………………………………………………………71
交底内容:
防水混凝土施工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民用及工业建筑的地下室防水,推荐刚性防水做法;UEA补偿收缩混凝土刚性防水施工工艺。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采用425号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过期、受潮、变质的水泥。
2.1.2 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
2.1.3 石:宜用卵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大于1%,吸水率不大于1.5%。
2.1.4 水:饮用水或天然洁净水。
2.1.5 U.E.A膨胀剂:其性能应符合行业标准《混凝土膨胀剂》(JC476—92),其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的规定,与其它外加剂混合使用时,应经试验试配后使用。
2.1.6 主要机具:混凝土搅拌机、翻斗车、手推车、振捣器、溜槽、串桶、铁板、铁锹、吊斗,计算器具磅秤等。
2.2 作业条件:
2.2.1 钢筋、模板上道工序完成,办理隐检、预检手续。注意检查固定模板的铁丝、螺栓是否穿过混凝土墙,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止水措施。特别是管道或预埋件穿过处是否已做好防水处理。木模板提前浇水湿润,并将落在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2.2.2 根据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2.2.3 材料需经检验,由试验室试配提出混凝土配合比,试配的抗渗等级应按设计要求提高0.2MPa。
2.2.4 如地下水位高,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继续做好降水,排水。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3.2 混凝土搅拌:搅拌投料顺序: 石子 → 砂 → 水泥 → U.E.A膨胀剂 → 水 。
投料先干拌0.5~1min再加水。水分三次加入,加水后搅拌1~2min(比普通混凝土搅拌时间延长0.5min)。混凝土搅拌前必须严格按试验室配合比通知单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散装水泥、砂、石车车过磅,在雨季,砂必须每天测定含水率,调整用水量。现场搅拌坍落度控制6~8cm,泵送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14~16cm。
3.3 运输:混凝土运输供应保持连续均衡,间隔不应超过1.5h,夏季或运距较远可适当掺入缓凝剂,一般掺入2.5‰~3‰木钙为宜。运输后如出现离析,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
3.4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浇筑,宜不留或少留施工缝。
3.4.1 底板一般按设计要求不留施工缝或留在后浇带上。
3.4.2 墙体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少于200mm的墙体上,墙体如有孔洞,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少于300mm,施工缝形式宜用凸缝(墙厚大于30cm)或阶梯缝、平直缝加金属止水片(墙厚小于30cm),施工缝宜做企口缝并用B.W止水条处理垂直施工缝宜与后浇带、变形缝相结合。
3.4.3 在施工缝上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杂物,冲净并湿润,再铺一层2~3cm厚水泥砂浆(即原配合比去掉石子)或同一配合比的减石子混凝土,浇筑第一步其高度为40cm,以后每步浇筑50~60cm,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浇筑。混凝土自高处自由倾落不应大于2m,如高度超过3m,要用串桶、溜槽下落。
3.4.4 应用机械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振捣时间一般10s为宜,不应漏振或过振,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铺灰和振捣应选择对称位置开始,防止模板走动,结构断面较小,钢筋密集的部位严格按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要求操作,浇筑到最上层表面,必须用木抹找平,使表面密实平整。
3.5 养护:常温(20~25℃)浇筑后6~10h苫盖浇水养护,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不少于14d。
3.6 冬期施工:水和砂应根据冬施方案规定加热,应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采用综合蓄热法保温养护,冬期施工掺入的防冻剂应选用经认证的产品。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不大于15℃。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外加剂及预埋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4.1.2 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配合比及试块试验报告。抗渗试块500m3以下留两组,一组标养,一组同条件养护,养护期28d,每增250~500m3增留两组。
4.1.3 施工缝、变形缝、止水片、穿墙管、支摸铁件设置与构造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严禁有渗漏。
4.2 基本项目:
混凝土表面平整,无露筋、蜂窝等缺陷,预埋件位置正确。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3-1。
5 成品保护
5.1 为保护钢筋、模板尺寸位置正确,不得踩踏钢筋,并不得碰撞、改动模板、钢筋。
5.2 在拆模或吊运其它物件时,不得碰坏施工缝处企口,及止水带。
5.3 保护好穿墙管、电线管、电门盒及预埋件等,振捣时勿挤偏或使预埋件挤入混凝土内。
目录
防水混凝土施工 10
灰土地基 14
砂石地基 18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打桩 21
泥浆护壁回转钻孔灌注桩 24
螺旋钻孔灌注桩 28
人工成孔灌注桩 32
桩承台 38
设备基础 44
炉渣垫层施工 51
混凝土垫层施工 54
陶粒混凝土垫层施工 57
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 60
陶粒混凝土垫层施工 63
水泥砂浆地面施工 66
现制水磨石地面施工 70
陶瓷锦砖地面施工 76
塑料板地面施工 81
活动地板施工 85
大理石、花岗石及碎拼大理石地面施工 89
缸砖、水泥花砖、通体砖地面施工 94
预制混凝土板块和水泥方砖路面铺设施工 98
长条、拼花硬木地板施工 101
长条、拼花硬木地板施工 106
厕、浴间涂膜防水施工 111
地毯铺设施工 117
钢结构手工电弧焊焊接 121
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 125
大六角高强度螺栓连接 129
钢屋架制作 134
钢屋架安装 138
钢网架结构拼装 142
钢网架结构安装 152
钢结构防腐涂装 160
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装 164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 167
框架结构定型组合钢模板的安装与拆除 170
组合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的安装与拆除 175
现浇剪力墙结构大模板安装与拆除 185
密肋楼板模壳的安装与拆除 189
地下室钢筋绑扎 193
砖混、外砖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 197
剪力墙结构大模板墙体钢筋绑扎 202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 207
钢筋手工电弧焊 210
水平钢筋窄间隙焊 216
钢筋气压焊 220
钢筋闪光对焊 225
钢筋电渣压力焊 231
带肋钢筋径向挤压连接 237
锥螺纹钢筋接头 240
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 246
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 251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施工 257
剪力墙结构大模板普通混凝土施工 260
全现浇结构(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施工 264
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 268
双钢筋叠合板安装施工 275
预应力短向圆孔板安装 279
预应力实心整间大楼板安装 282
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安装 285
预制外墙板安装 292
预制外墙板构造防水施工 296
制楼梯、休息板及垃圾道安装 301
预制钢筋混凝土隔墙板安装 304
加气混凝土条板安装 307
预应力后张法张拉施工 310
无粘结预应力筋工 315
无粘结预应力筋工 322
人工挖土 329
机械挖土 333
基土钎探 338
灰土地基 340
混凝土垫层 343
砌砖基础 346
砌砖基础 350
砂石地基 354
长螺旋钻成孔灌注桩 357
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桩 362
人工回填土 366
机械回填土 369
木门窗安装 373
钢门窗安装 378
铝合金门窗安装 382
涂色镀锌钢板门窗安装 387
硬PVC塑料门窗安装 391
砖基础砌筑 395
一般砖砌体砌筑 399
料石砌筑 404
中型砌块砌筑工程施工 408
空心砖砌筑 414
人工挖土 418
机械挖土 422
基土钎探 427
人工回填土 430
机械回填土 433
交底内容: 437
屋面找平层 437
屋面找平层 441
屋面找平层 445
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屋面防水层施工 449
合成高分子卷材屋面防水层施工 452
沥青油毡卷材屋面防水层 457
沥青油毡卷材屋面防水层施工 462
屋面保温层 467
屋面保温层施工 470
屋面找平层施工 473
雨水管、变形缝制作安装 476
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屋面防水层施工 479
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屋面防水层施工 482
砌砖墙 485
砌加气砼砌块墙 490
砖混结构模板 494
框架结构定型组合钢模板 497
砖混、外砖内模结构钢筋绑扎 502
砖混、外砖内模结构钢筋绑扎 506
框架结构钢筋绑扎 510
钢筋手工电弧焊 516
钢筋电渣压力焊工艺标准 522
钢筋气压焊 529
钢筋闪光对焊工艺标准 532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砼浇筑 540
框架结构砼浇筑 544
预应力圆孔板安装 550
预应力大楼板安装 553
预制钢筋砼框架结构构件安装 556
预制外墙板安装 565
预制楼梯及垃圾道安装 568
预制楼梯及垃圾道安装 571
预制阳台、雨罩、通道板安装 574
外墙板构造防水 577
炉渣垫层 583
内墙抹石灰砂浆 586
混凝土垫层 591
抹水泥砂浆 594
加气混凝土条板墙面抹灰 599
水泥砂浆地面 605
混凝土内墙、顶抹灰 608
细石混凝土地面 614
现制水磨石地面 622
墙面干粘石施工 627
预制水磨石地面 632
大理石、花岗石及碎拼大理石地面 636
大理石、花岗石及碎拼大理石地面 641
拉毛灰施工 646
大理石、磨光花岗石、预制水磨石饰面 650
斩假石施工 655
缸砖、水泥花砖地面 659
喷涂、滚涂、弹涂施工 663
清水砖墙勾缝施工 668
陶瓷锦砖地面 671
钢、木框扇玻璃安装 674
细石混凝土地面 678
厕浴间SBS橡胶改性沥青涂料防水层 682
铝合金框、扇及塑料框、扇玻璃安装 685
厕浴间聚氨酯涂膜防水层 689
木骨架罩面板顶棚施工 693
厕浴间氯丁胶乳沥青涂料防水层 697
轻钢骨架罩面板顶棚施工 700
内墙抹石灰砂浆 704
轻钢龙骨石膏罩面板隔墙施工 709
抹水泥砂浆 714
增强石膏空心条板隔墙施工 720
喷涂、滚涂、弹涂 725
增强水泥(GRC)空心条板隔墙施工 730
ICS71.100.30
G89 AQ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AQ4128-2019
烟花爆竹零售店(点)安全技术规范
safet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tores for fireworks
2019-08-12发布
2020-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发布
目次
前言…1
1范用…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选址及外部距离……1
5面积和存放限量2
6平面布置……3
7建筑结构3
8消防和电气……4
9经营行为……5
10安全管理…5
前言
本标准第4章至第10章中,除7.1.1、7.1.6、7.1.7、7.2.1、7.2.2和8.2.3为推荐性条款外,其他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烟花爆竹安全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8/SC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理工中爆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应急管理厅、中国烟花爆竹协会、宜兴市
万家乐烟花爆竹有限公司、常州市平安烟花杂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宪华、柏立金、王金朝、李江龙、樊宝有、李谦、黄海辉、李增义、巢雍俊、谢仕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烟花爆竹零售店、零售点的选址及外部距离、面积和存放限量、平面布置、建筑结构、消防和电气、经营行为及安全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烟花爆竹零售店、零售点的设置和安全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0631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
GB11652烟花爆竹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烟花爆竹零售店fireworks retail shop
依法取得经营许可,有效期限超过3个月的烟花暴竹零售场所。
3.2
烟花爆竹零售点fireworks retail location
依法取得经营许可,有效期限不超过3个月的烟花爆竹零售场所。
3.3
专店销售store sales
在商店内依法仅从事烟花爆竹零售业务。
3.4
专柜销售the counter sales
在商店内划定区域依法零售烟花爆竹,其他区域同时销售其他商品。
3.5
产品储存仓product storange bin
专门用于储存零售烟花爆竹的设施。
4选址及外部距离
4.1选址
烟花爆竹零售店、零售点的选址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选择在消防车辆可以顺畅到达的区域:
b)不应设置在军事管理区、文物保护区等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内:
c)不应设置在居民集中居住小区内,以及桥下与涵洞内:
d)不应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不应设置在地下及半地下室内:
e)不应设置在其地下、室内或上方有输送石油、天然气等易燃易爆物质管道的建筑物内。
f)不应设置在电压高于1kV的电力线路下方。
4.2外部距离
烟花爆竹零售店、零售点外部最小允许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还应符合GB50016等有关国家标准规定。外部最小允许距离自烟花爆竹零售场所外墙或与其他场所隔墙外侧算起;专柜销售的自烟花爆竹零售场所与其他场所之间隔断外侧算起。
ICS 77. 150.10
GB H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191- -2019代替GB/T 3191- -2010
铝及铝合金挤压棒材
Extrusion rods and bars of aluminium and aluminium alloys
2019-06-04发布 2020-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3191- 20108铝及铝合金挤压棒材)。本标准与GB/T 3191- 2010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228 (见2010年版的第2章和4.3);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8170(见第2章和4.1.3);
修改了圆棒的直径供应规格,由“5 mm~600 mm"修改为“5 mm~350 mm”(见3.1.1.2010年版的3.1.1);
修改了I类.II类牌号中5XXX合金含镁量平均值的规定,即1类牌号5XXX合金含镁量平均值由“大于或等于3%”修改为“大于或等于4%", I类牌号5XxX合金含镁量平均值由“小于3%"修改为“小于4%" (见3.1.1,2010年版的3.1.1);
增加了2219 ,2618.6101B、6110A 牌号棒材(见3.1.1);
增加了1050A .2014、2014A牌号的O状态棒材(见3.1.1);
增加了2024牌号的T8.T8510.T8511状态棒材(见3.1.1);
增加了7075牌号T1.T73.T73510、T73511 状态棒材(见3.1.1);
修改了产品分类中的标记及示例的规定(见3.1.2.2010 年版的3.1.2); .
修改了尺寸偏差的截面尺寸中“未注明时按A级供货"的规定(见3.3.1.2010年版的3.3.1);
修改了尺寸偏差中“圆角半径”名称为“倒角半径"(见3.3.2,2010年版的3.3.2);
修改了尺寸偏差中弯曲度的要求(见3.3.3,2010年版的3.3.3);
增加了4A11.4032牌号.直径或厚度不大于100 mm的棒材的力学性能(见3.4.1);
修改了3003 ,3103.5154A.5454.6101A牌号棒材的力学性能(见3.4.1 ,2010年版的3.4.1);
修改了2A12牌号T1.T4状态.直径或厚度大于22 mm~ 150 mm棒材的力学性能(见3.4.1. .2010年版的3.4.1);
修改了5052牌号H112状态棒材的力学性能(见3.4.1.2010年版的3.4.1);
修改了4A11.4032牌号,直径或厚度大于100 mm~200 mm棒材的力学性能(见3.4.1,2010年版的3.4.1);
修改了7075牌号T6.T6510.T6511状态,直径或厚度大于100 mm~ 200 mm榨材的力学性能(见3.4.1 ,2010年版的8.4.1);
增加了部分牌号产品的布氏硬度参考值(见3.5); .
修改了榨材的低倍组织要求(见3.8,2010年版的3.5);
修改了棒材的显微组织要求(见3.9.2010年版的3.6);
修改了榨材的外观质量要求(见3.10,2010年版的3.8);
修改了试验方法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见4.1,2010年版的4.1);
修改了试验方法中尺寸偏差的测量方法(见4.2.2010年版的4.2);
修改了试验方法中力学性能的试验方法(见4.3,2010年版的4.3);
修改了检验规则中的组批(见5.2 ,2010年版的5.2); .
在检验规则中,增加了计重的要求(见5.3);
修改了检验规则中的检验项目要求(见5.4,2010年版的5.3);
-修改了检验结果判定中对低信组织检验结果的判定要求(见5.6.7,2010年版的5.5.6);
一修改了 订货单(或合同)内容的要求(见第7章.2010年版的第7章)。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北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广东豪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华昌铝厂有限公司、广东永利坚铝业有限公司.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兖矿轻合金有限公司、广东高登铝业有限公司、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霞、席欢.项胜前、高新宇.杜君.阎维刚、孟庆艳、刘旭明.唐性字、田永红、魏新民、熊启权、程仁寨.杨富波、何家金、朱世安.闫丽珍、王守业。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3191- 1982 .GB/T 3191- 1998 .GB/T 3191- 2010;
-GB/T 3192- 1982;
GB/T 10572- 1989.
铝及铝合金挤压棒材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及铝合金挤压棒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证明书与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倡及铝合金的挤压圆桦、方棒和六角棒(以下简称"棒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H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39金属材料单 轴拉伸蠕变试验方法
GB/T 3190变形铝及铝合 金化学成分
GB/T 3199铝及铝合 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GB/T 3246.1变形 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1部分: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3246.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第2部分: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GB/T6519变形铝.镁合金产晶超声波检验方法
GB/T7999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6475- 2008 变形 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
GB/T16865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及方法
GB/T 17432变形铝及 铝合金化学成分分析取样方法
GB/T 20975(所有部分)铝及铝合金化学 分析方法
3要求
3.1产 品分类
3.1.1牌号 .供应状态及尺寸规格
棒材的牌号、供应状态和尺寸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需要其他牌号、供应状态和尺寸规格的棒材,由供衢双方协商,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
ICS 77. 120. 10
H 6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199- -2007代替GB/T 3199-1996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Wrought aluminium and aluminium alloy products-Packing,marking, transporting and storing
2007-04-30发布 2007-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枪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 3199- 1996 铅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 、标志.运输、贮存》。
本标准与GB/T 3199- -1996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对铝材包装方式进行了修改,对每一种包装方式做了详细的描述并绘制了结构示意图:
增加了铝材表面贴膜的质量要求;
增加了出口木质包装箱检验检疫要求;
增加丁在起吊位置加保护铁角以及用型钢带细扎产品(或在钢扣与产品接触处加垫保护材料)的要求;
一一增加了包装材料的种类,及其可回收、可降解处理的要求;
增加了防锈油水份要求,
一取消了采用工业凡士林和机械油混用的涂油防锈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会国有色合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鱼责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东坚美铝型材厂有限公司、福建省南平铝业自限公司、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新关铝铝箔有限公司、中铝瑞闽铝板带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志玲、卢继延、林洁、王国军、高昭.吴建国、李瑞山、章吉林。
木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3199-1982 ,GB/T 3199- -1996.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板、带、箔、管、桦、型、线、锻件和粉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8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 191包装 储运图示标志
YB/T 025包装用钢带
SH/T 0692防锈油
3包装通则
3.1 包装箱.架、托盘要求
3.1.1包装箱 、架.托盘可用木材制造,也可用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要保证其有足够的强度,不能因其破损面使产品受到损坏。
3.1.2包装箱、架、托盘的尺寸应能满足产品尺寸要求,保证产晶在箱内无窜动或挤折。采用集装箱发运时,还应考忠与其尺寸匹配。
3.1.3包装箱、架、托盘加强带的距离除能满足包装粕、架、托盘的坚固性要求外,还应满足吊车义车的作业要求。
3.1.4制作木质包装箱,架、托盘时,钉子应呈迈步形排列,钉帽要打靠,钉尖要盘倒,不得有冒钉漏钉.现象,吊运位置宜钉起吊保护铁角。
3.1.5制作金属向装箱、架、托盘时.向烨(铆)接牢周.不得有湖嬋(铆):嬋疤(铆钉)要打靡,不得损伤铝材。
3.1.6各种包装箱 、架、托盘应规整、清洁.干燥。
3.2包装材料要求
3.2.1包装材料主要有纸类 、木材类、金属类、塑料类、复合材料类、麻类等。所有包装材料应符合环保要求,并可回收、再生或降解处理。
3.2.2与铝材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的水溶性应早中性或弱酸性,其中纸的含水率≤10%,木材的含水率≤20%。
3.2:3制作出口包装箱的木材应进行化学巫蕪处理、高温热处理或其他处理,且木材上不允许有残留的树皮。
ICS 77. 140. 75
H 48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422- -2008 代替GB/T 3422- -1982
连续铸铁管
Cast-iron pressure pipe made by continuous casting process
2008-09-11发布 2009-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 3422-1982%连续铸铁管》,与GB/T 3422-198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对标准中的部分术语进行了定义。
一对承口外形尺寸进行重新设计。
对煤气管的试验压力进行了修改. .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首钢华禹铸造厂、哈尔滨管件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延明、黄建民.颠虹、张龙、赵树明、王伯龙。
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3422- 1982.
连续铸铁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连续铸铁管的分级.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象.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质量证明书、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输送水及输气用的连续铸造厌山钧铁直管(以下简称铸铁管)。铸铁管的使用应参照有关管道设计技术要求和施工规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3.61钢铁及合 金化学分析方法磷钼酸铵容量法测定磷量
CB/T 223. 68钢铁及合金 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 内燃烧后碘酸钾摘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 231.1金属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231. 1-2002, eqv ISO 6506-1 :1999)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T本标准。
3.1
管pipe
端部有承.插口或法兰.内孔均匀.轴线成直线的铸件.不包括作为管件的盘承套管盘承插管等.
3.2
插口spigot
管或管件的凸状端口.
3.3
承口socket
管或管件的凹状端口,与下一部件的插口连接。
3.4
接口joint
管和管或管件之间的连接处。
3.5
公称直径(DN) nominal size
管绒系统中所有部件的字母数字设计,仅供参考。它由字母DN及共后面不带单位的数字组處(单位为mm) ,这个数字仅和端部的内径的物理尺寸有关。
3.6
公称压力(PN)
nominal pressure
用于标明标准数值而设定。在同-公称压力下(PN)设计的同一公称直径(DN)的部件具有- -致的配套尺寸。
3.7
允许工作压力(PFA) allowable operating pressure
部件可长时间安全承受的内部压力.不包括冲击压。
ICS 77. 140. 50
H 4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171- -2008代替GB/T 4171 .GB/T 4172- 2000 GB/T 18982-2003
耐候结构钢
Atmospheric corrosion resisting structural steel
2008-10-10发布 2009-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参考了EN 10025-5 :004《结构钢热轧产品一第 5部分:改善耐大气腐蚀性结构钢交货技术条件》.ISO ,4952 :2006《改善耐大气腐蚀性结构钢》、ISO 5952 :2005《改善耐大气廣蚀性结构用热连轧钢板》. ASTM A242/A242M-04高强度低合金结构锅》ASTM A588/ A588M-05《最小屈服点为50ksi[345MPa]高强度低合金耐大气腐蚀钢》.ASTMA606-040耐大气腐蚀的高强度低合金热轧及冷轧钢板和钢带》、ASTM A871/A871M-038耐大气腐蚀的高强度低合金钢板)JIS G 3114:2004( 焊接结构用耐候钢》和JIS G' 3125. 2004《高耐候性轧制钢材》等,结合国内耐候钢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对GB/T 4171- 2000高耐候结构钢).GB/T 4172- 2000焊 接结构用耐候钢》、GB/T 18982- -2003(集 装箱用耐腐蚀钢板及钢带》进行了整合修订。
本标准代替GB/T 4171-2000高耐餱结构钢》、GB/T 4172- 2000《焊接 结构用耐候钢》和GB/T-18982- 2003( 集装箱用耐腐蚀钢板及钢带》。
本标准与上述三个标准相比,对下列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修改:
一重新制定标准名称;.
一- 重新制定钢牌号;小
-二重新制定各牌号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
增加了关于评估耐大气腐蚀性相对大小的附录。
本标推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鞍锅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首钢总公司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管吉春、朴志民、王晓虎.李烈军.李轲新、书弦。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4171-84. GB/T 4171- -2000;
-GB/T 4172 -84 ,GB/T 4172- 2000;
- GB/T 18982- 2003.
耐候结构钢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耐候结构钢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裴、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车辆、桥梁.集装箱、建筑,塔架和其他结构用具有耐大气腐蚀性能的热轧和冷轧的钢板.钢带和型钢。耐候钢可制作螺栓连接.铆接和烨接的结构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难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8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2钢的成 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223.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二安咎比林甲烷碱钼酸重盘法测定磷量
GB/T223.5钢铁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 223.9钢铁及合金 铝含 量的测定铬天青 S分光光度法
GB/T 223.11钢佚及合金” 铬含量的测定可 视滴定或电位商定法
GB/T 223.14钢铁及合金 化学分析方法但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钒含量
GB/T 223.16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变 色酸光度法测定钛量
GB/T 223.19钢铁及合金化学 分析方法新亚铜灵=三 氯甲烧萃取光度法测定铜量
GB/T 223.23钢铁及合金镍含 量的测定丁 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GB/T 223.26钢佚及合金 钼含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 223. 30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对-漠 苦杏仁酸沉淀分离-偶氮胂叫分光分度法测定皓量
GB/T 223. 40钢铁及合金铌含量的测定氬磺酚 S分光光度法
GB/T 223. 59‘钢铁及合金 磷含量的测定铋瞬钼 蓝分光光度法锑磷 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223.60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商氧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GB/T223.61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磷钼酸肢容量法测定磷量
GB/T 223.62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乙酸丁酯萃取光度法 铡定磷量
GB/T 223. 6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 223.64钢铁及合金锰含 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 收光谱法
GB/T 223.67钢铁及合金 硫含 量的测定次 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GB/T 223. 6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摘定法浏定硫含量
GB/T 223.69钢铁及合金 碳含 量的铡定管 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
GB/T 223.71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管 式炉内燃烧后重量法测定碳含量
GB/T 223. 72钢铁及合金碗含 量的测定重量法
GB/T 223. 76钢铁及合 金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刮定钒量
GB/T 228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 2002 ,eqv ISO 6892:1998)
GB/T 229金属材料 夏比摆链冲击试验方法(GB/T 229- -2007 ,1SO 148-1; 2006 ,MOD)
GB/T 232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 232- 1999 ,eqv IsO 7438:1985) .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恭语和定义:
3.1
耐候钢atmospheric corrosion resisting steel
通过添加少演合金元素如如P:C等使其在金晶基体表面上形成保护层以提高耐大气腐蚀性能的钢。
4分类和代号
4.1分类
各牌号的分类及用途见表1。
ICS 77.080.01
H 4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223- -2017代替GB/T 4223- -2004
废钢铁
Iron and steel scraps
2017-10-14发布 201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4223- 2004(废钢铁)。与GB/T 4223- -2004 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一将原标准中 的“优质废铁”和“普通废铁"修改为“I类废铁"和“I类废铁"(见4.1.1,2004年版的4.1.1);
-增加了熔炼用废铁分类,由原标准的4类增加为5类废铁(见4.1.2.1 ,2004年版的4.1.2.1);
一增加了 熔炼用废钢的分类,由原标准的5类增加为8类废钢(见4.2.3.1,2004年版的4.2,3.1); .
修改了熔炼用废钢的外形尺寸及重量要求,进- -步明确典型举例中的定义(见4.2.3.1.1,2004年版的4.2.3.1.1);
增加了“打包件(压块)的拆包检验”方法(见6.2.8);
-增加了“破碎料堆比重的检验方法”(见6.2.9);
一将运输和质量证明书中,“进口废钢铁需同时附有放射性检验证明书"修改为“废钢铁需同时附有放射性检验合格资料(见8.2, 2004年版的8.2);
修改了熔炼用合金废铜的分组,由6个钢类46个钢组,调整为8个钢类49个钢组(见附录A,2004年版的附录B)。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生铁及铁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1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淄博厉拓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安庆市吉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广州市万绿达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渝商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江苏华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本铜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昶、潘远望.方拓野、张历城.刘玉兰.许吉寬、岳龙强,李远征、朴志民、舒宏富、胡士勇.师莉.朱幼速.宋超.张险峰、卢春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4223- 1984.GB/T 4223- -1996 ,GB/T 4223- -2004;
GB 4224- -1984;
一GB 4225一1984.
废钢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废钢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验收规则.运输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炼钢、炼铁、铸造及铁合金冶炼时作为炼钢炉料或入炉原料使用的熔炼用废钢铁以及般用途的非熔炼用废钢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3.3钢铁及 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二安替 比林甲烷磷钼酸重量法测定磷量
GB/T 223.4钢铁及合金锰含量的测定 电位滴定 或可视滴定法
GB/T 223.5钢铁酸溶硅 和全硅含量的测定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 223.7铁粉铁含 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滴定法
GB/T 223.8钢铁及 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氟化钠分离EDTA滴定法测定铝含量
GB/T 223.9钢铁及合金铝含量的测定 铬天青 S分光光度法
GB/T 223.11钢铁及合金 铬含量的测定 可 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
GB/T 223.12钢铁及合金 化学分析方法碳酸 钠分离二苯碳酞二肼光度法测定铬量
GB/T 223.13钢铁及合金 化学分析方法碗酸 亚铁铵滴定法测定钒含量
GB/T 223.1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组试荆萃 取光度法测定钒含量
GB/T 223.16钢铁及 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变色 酸光度法测定钛量
GB/T 223.17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二安 替比林甲烷光度法测定钛量
GB/T 223.1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硫代硫酸钠分离-碘量法测定铜量
GB/T 223.19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新亚铜灵-三氯 甲烷萃取光度法测定铜量
GB/T 223.20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电 位滴定法测定钻量
GB/T 223.21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5-CI-PADAB 分光光度法测定钴量
GB/T 223.22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亚硝基 R盐分光光度法测定钻量
GB/T 223.23钢铁及合金镍含量的测定 丁 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GB/T 223.25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丁二酮肟 重量法测定镍量
GB/T 223.26钢铁及合金铜含量的测定硫氰酸 盐分光光度法
GB/T 223.2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a安 息香肟重量法测定钼量
GB/T 223.3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离子 交换分离-重量法测定铌量
GB/T 223.40钢铁及合金 铌含量的测定 氨磺 酚S光度法测定
GB/T 223.43钢铁及合金 钨量的测定 重量 法和分光光度法
GB/T 223.47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载体沉淀 钼蓝光度法测定锑量
GB/T 223.53钢铁及合 金化学分析方法火焰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量
GB/T 223.5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火焰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镍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熔炼用废钢铁iron and steel scraps for smelting
不能按原用途使用且可以作为熔炼回收使用的钢铁碎料及钢铁制品。
3.2
非熔炼用废钢铁iron and steel scraps for non-smelting
不能按原用途使用,又不作为熔炼回收和轧制钢材使用而改做它用的钢铁制品。
3.3
有害物injurant
其存在对熔炼金属质量和环境将产生不良影响的物质。
3.4
夹杂物inclusion
在收集、包装和运输过程中,混入或夹带在废钢铁中的其他物质。
3.5
交货批delivery lot
用同一运输工具、一次到达的同一型号类别或多个型号类别的废钢铁。
3.6
检验批inspection lot
作为检验对象而汇集起来的一批同一型号类别的废钢铁。
4废钢铁的分类
4.1分类
废钢铁分为废铁和废钢两大类。
4.2废铁
4.2.1废铁按成分分类
废铁的碳含量一般大于2.0%。I类废铁的硫含量和磷含量分别不大于0.07%和0.40%;Ⅱ类废铁、合金废铁的硫含量和磷含量分别不大于0.12%和1.00%。高炉添加料的含铁量不小于65.0%。
注:本标准中元素含量系质量分数。
4.2.2废铁按用途分类
废铁按用途分为熔炼用废铁和非熔炼用废铁。
4.2.3熔炼用废铁
4.2.3.1熔炼用废铁按重量和形状分类,如表1规定。
ICS 77.140.60
GB H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241- -2017代替GB/T 4241- 2006
焊接用不锈钢盘条
Stainless steel wire rods for welding (ISO 14343 : 2009, Welding consumables- Wire electrodes ,
strip electrodes, wires and rods for arc welding of stainless and heat resisting steels- -Classification,MOD)
2017-05-31发布 2018-02-01实施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4241- -2006焊接用不锈钢盘条。本标准与GB/T 4241- -2006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盘条直径范围扩大,由原标准的5 mm~20 mm修改扩大至4.5 mm~20 mm;
-提高盘卷重量要求:
--删除牌号Si≤0. 35%的H08Cr21Ni10、 H03Cr21Ni10、H12Cr24Ni13、 H03Cr24Ni13.H12Cr26Ni21. H08Cr19Ni12Mo2、 H03Cr19Ni12Mo2 及长期不使用的H06Cr14和H08Cr11Nb等共9个牌号;增加牌号H09Cr21Ni9Mn7Si. H16Cr19Ni9Mn7. H022Cr22Nil1.H022C+24Nil3Nb, H022Cr21N12Nb、H022C21Ni13Mo3、H022Cr26N21、H022Cz20Ni16Mn7Mo3N,H022Cr19Ni12Mo2Nb. H022Cr20Ni10Nb. H01 1Cr33Ni31 MoCuN、H10C22Ni21Mo3. H022C:25Ni9Mo3N.H10Cr12Nb, HO8Cr17Nb, H022Cr17Nb、H03Cr18TI.022Cr13Ni4Mo等共18个牌号, 牌号数量由原标准59个增加至68个;化学成分由熔炼分析修改为成品分析,取消了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取消了标准中的低倍组织要求,将其移至特殊要求中;
-增加了附录A(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牌号与原标准牌号的对照"。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0 14343; 2009《焊接材料不锈 钢和耐热钢电弧焊用焊丝.填充丝及焊带分类)。
为了方便比较,本标准在附录C中列出了本标准条款和ISO14343;2009标准条款的对照- - 览表。根据我国国情,本标准在采用ISO 14343:2009标准时进行了修改。这些技术性差异用垂直单线标识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在附录D中给出了技术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北特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9江L苏兴海特钢有限公司、江苏金桥焊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治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晓军、康戈、周一玲、谢亚平、计健康、刘庄根、任罘英、王玲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300- 1977; .
-GB/T 4241- -1984 ,GB/T 4241- 2006.
焊接用不锈钢盘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烨接用不锈钢盘条的分类.牌号、订货内容,尺寸、外形、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等。
本标准适用于制作电焊条焊芯、气体保护焊丝埋弧焊丝电渣焊丝等焊接用不锈钢盘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8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3.4钢铁及合金锰含量的测定电 位滴定法或可视滴定法
GB/T 223.9钢铁及合金铝含 量的测定铬天青 S分光光度法
GB/T 223.11钢铁及合金 铬含量的测定可 视病定或电位滴定法(GB/T 223.11- -2008,ISO 4937 :1986, MOD)
GB/T 223.16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变色酸光度 法测定钛量
GB/T 223.18钢铁及合 金化学分析方法硫代硫酸钠分离 碘量法测定铜量
GB/T 223.20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电位滴定法测定 钻量
GB/T 223.23钢铁及合金镍含量的测定丁二酮肟 分光光度法
GB/T 223.25钢铁及合 金化学分析方法丁二铜肟 重量法测定镍量
GB/T 223.26钢铁及合金铝含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 分光光度法
GB/T 223.2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a 安息香肟重量法测定钼量
GB/T 223.30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对溴苦杏仁酸沉淀分离-偶氮胂I分光光度法测定锆量
GB/T 223.36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蒸馏分 离-中和滴定法测定氮量
GB/T 223.40钢铁及合金铌含量的测定 氯磺酚 S分光光度法
GB/T 223.41钢铁及 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离子交换分离 连苯三酚光度法测定钽量
GB/T 223.43钢铁及合金 钨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GB/T 223.49钢铁及合金 化学分析方法萃取 分离-偶氮氧腾m/分光光度法测定稀土总量
GB/T 223.60钢铁及 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氣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GB/T 223.61钢铁及合金 化学分析方法磷 钼酸铵容量法测定磷量
GB/T 223.64钢铁及合金 锰含量的测定 火焰 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223. 64- -2008, .ISO 107001994,IDT)
GB/T 223.76钢铁及合 金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 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钒量
GB/T 223.81钢铁及合金 总铝和总硼含量的测定 微波消 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GB/T 223.85钢铁及合金 碗含量的测定 感 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GB/T 223.85- -2009,ISO 4935;1989, IDT)
GB/T 223.86钢铁及合金总碳含量的测定 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GB/T 223.86- -2009,ISO 9556:1989, IDT)
GB/T 226钢的 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3分类、牌号
盘条按组织状态分为奥氏体型、奥氏体十铁素体(双相)型、马氏体型、铁素体型和沉淀硬化型,牌号见表1~表5。
4订货内容
按本标准订货的合同应包含以下内容:
a)本标准编号,
b)牌号;
c)规格;
d)重量;
e)尺寸精度级别;
f)交货状态;
g)冶炼方法;
h)其他特殊要求。
NB ICS 27.140 P59
备案号J1910—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 35024—2014代替DL/T 5082—1998
Design code for hydraulic structures against ice and freezing action
2014-11-01 实施2014-06-29 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09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09〕163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冰冻荷载及荷载组合、材料与结构构造、堤坝与泄水建筑物、引水与电(泵)站建筑物、渠道衬砌、闸涵建筑物、挡土墙、渡槽与桥梁、水工金属结构、多年冻土区水工建筑物、监测。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将适用范围修改为"本规范适用于季节性冻土区工程及多年冻土区小型工程受冰、冻融和冻胀作用的新建或改建、扩建的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
——增加了“术语和符号”一章
——修订了冻胀性土与非冻胀性土的分类标准,修改了土的冻结深度和冻胀量的计算方法;
——增加了"结构构造"的内容,强调了应做好防渗及排水设计
——增加了堤防与护岸、边坡和隧洞等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要求
——修改了保温层厚度和换填非冻胀性材料范围、深度的确定方法
——增加了闸涵建筑物基础抗冻胀稳定的验算公式;
——修改了挡土墙水平冻胀力的分布和计算公式;
——对桩、墩基础抗冻拔稳定验算公式和桩、墩基础受拉承载力验算的分项系数取值做了局部调整;
——增加了水工金属结构的门叶电热法防冰冻计算方法,修改了压力水射流法防冰冻计算方法,取消了热油防冰冻法和门叶热空气法防冰冻计算方法;
——增加了多年冻土区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的有关内容;
——增加了监测设计要求。
1.0.1 本规范规定了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术要求。
1.0.2 本规范适用于季节性冻土区工程及多年冻土区小型工程受冰、冻融和冻胀作用的新建或改建、扩建的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
1.0.3 本规范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99 的规定,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原则,以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1.0.4 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应符合下列基本规定∶
1 因地制宜,安全可靠,经济实用,节能环保。
2 掌握建筑物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建筑物施工和运行条件等基本资料。
3 根据冰冻作用的影响因素、危害程度、建筑物的级别及其类型,确定抗冰冻设计方案,提出施工和运行方面的要求。
4 从选址(线)、选型、工程布置、结构形式和材料性能上研究采取抗冰冻作用的工程措施,必要时可考虑采取其他辅助性技术措施,并强调做好防渗及排水设计。
5 在总结实践经验、试验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可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采用抗冰冻作用的先进技术。
1.0.5 水工建筑物的抗冰冻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
1.0.6 位于多年冻土地区水工建筑物和季节性冻土地区受冰冻作用严重的重要水工建筑物,应对其抗冰冻设计进行专门研究。
2.1.1 冻土 frozen ground(soil,rock)
具有负温或零温度并含有冰的土或岩石。
2.1.2 多年冻土 permafrost,perennially frozen ground
冻结状态持续两年或两年以上的土或岩石。
2.1.3 季节冻土 seasonally frozen ground
地壳表层寒季冻结、暖季又全部融化的土或岩石。
2.1.4 多年冻土上限 permafrost table
多年冻土的顶面。
2.1.5 年平均地温 mean annual ground temperature
地温年振幅为零处的地温。
2.1.6 地温年振幅 annual amplitude of temperature in ground
地表或地中某点,一年中地温最高与最低值之差的1/2。
2.1.7 融沉系数 thaw-settlement coefficient
冻土融化过程中,在自重作用下产生的相对融化下沉量。
2.1.8 标准冻深 standard freezing depth
邻近工程地点、气温条件相近的气象台(站)实测历年最大冻深平均值。
2.1.9 设计冻深 design freezing depth
自天然地表或设计地面高程算起的设计取用的冻深值。
2.1.10 地基土设计冻深 design freezing depth of foundation
自建筑物底面算起的地基土(或墙后土)冻结深度设计取用值。
2.1.11 冻结指数 freezing index
整个冻结期内日平均温度低于0℃的日平均气温逐日累积值。
2.1.12 冻胀量 amount of frost-heaving
土在冻结过程中的膨胀变形量。
2.1.13 地表冻胀量 amount of frost-heaving of ground surface
整个冻结期内冻结膨胀后的地面与冻前地面的高差值。
2.1.14 冻胀力 frost-heaving force
土的冻胀受到约束时产生的力。
2.1.15 水平冻胀力 horizontal frost-heaving force
土冻胀时作用于建筑物侧面水平方向的冻胀力。
2.1.16 切向冻胀力 tangential frost-heaving force
土冻胀时作用于建筑物基础侧表面向上的冻胀力。
2.1.17 法向冻胀力 normal frost-heaving force
土冻胀时作用于建筑物基础底面法线方向的冻胀力。
2.1.18 静冰压力 static ice pressure
静止冰盖升温膨胀对建筑物产生的作用力。
2.1.19 动冰压力 dynamic ice pressure
移动的冰盖或漂冰对建筑物产生的撞击力。
2.1.20 冰盖 ice cover
水体表面形成的大面积冰层。
2.1.21 武开江 ice breakup due to hydraulic and climatic effect
冰盖尚未解体前,由于气象和水力因素突变将冰盖鼓开,形成大量流冰的现象。
2.1.22 冰坝 ice dam
大量冰块在束窄的河道、浅滩、未解冻前缘等处堆积,使河道阻塞、水位壅高的现象。
2.1.23 融化盘 thaw bulb under foundation
多年冻结地基土发生部分融化形成的盘、盆状土区。
3.0.1 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应根据需要取得工程地点的气象、冰情、冻土及岩体工程地质特性等基本资料。
3.0.2 工程地点的年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最低日平均气温、冻结指数、冬季风向和风速等主要气象资料,应按当地或条件相似的邻近气象台(站)的资料采用,其统计系列年限不宜少于最近20年。
3.0.3 气候分区应根据最冷月平均气温确定,分区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严寒最冷月平均气温ta<-10℃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10℃≤ta≤-3℃;温和最冷月平均气温ta>-3℃;
3.0.4 设计采用的冻结指数应取历年最大值,其统计系列年限不宜少于最近20年。
3.0.5 封冰(冻)日期、解冰(冻)日期、流冰历时、冰厚、冰块尺寸、冰流量、流冰总量、流冰种类及性质、武开江概率等主要冰情资料,应根据当地或冰情相似的河流、水库的观测资料确定。无实测资料时,宜通过实地调查确定;条件不具备时,可参照本规范附录A确定。
3.0.6 工程地点地基土的类型、颗粒组成、密度、塑限、液限、天然含水率宜通过试验确定,工程地点地基土的冻前地下水位可通过观测或调查确定。
3.0.7 标准冻深、地表冻胀量、多年冻土类型与类别等冻土资料,应分别按下列方法确定∶
1 标准冻深宜直接采用当地或邻近工程地点气温、地下水位和土质条件相近气象台(站)的历年最大冻深平均值,其统计系列年限不宜少于最近20年。无实测资料时,可查本规范附录B 图B.0.1-1确定。
2 地表冻胀量宜通过现场实测确定;无实测资料时,可通过工程类比或本规范附录B、附录C综合确定。
3 多年冻土类型应通过现场工程勘察确定,冻土描述与定名应符合《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324的规定。
3.0.8 冻胀性土和非冻胀性土可根据地基土的颗粒组成按下列判别标准进行划分∶
1 土中粒径小于0.075mm的土粒质量不大于总质量10%的土为“非冻胀性土”
2 土中粒径小于0.075mm的土粒质量大于总质量10%的土为“冻胀性土”。
3.0.9 土的冻胀级别可根据地表土冻胀量或地基土冻胀量、挡土结构(墙)后计算点土的冻胀量大小,按表3.0.9分为五级。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4
3设计基本资料……………………………………………………7
4冰冻荷载及荷载组合…………………………………………10
4.1冰冻荷载…………………………………………………………10
4.2荷载组合………………………………………………………11
5材料与结构构造………………………………………………13
5.1混凝土和浆砌石材料…………………………………………13
5.2保温材料………………………………………………………17
5.3分缝和止水……………………………………………………17
5.4结构构造………………………………………………………18
6堤坝与泄水建筑物………………………………………………19
6.1一般规定………………………………………………………19
6.2混凝土坝与砌石坝……………………………………………20
6.3土石坝………………………………………………………21
6.4溢流坝与岸边溢洪道……………………………………………23
6.5泄洪洞与坝体泄水孔……………………………………………24
6.6堤防与护岸……………………………………………………24
6.7边坡…………………………………………………………25
7引水与电(泵)站建筑物……………………………………26
7.1一般规定………………………………………………………26
7.2取水口排冰……………………………………………………26
7.3明渠冬季输水…………………………………………………27
7.4前池排冰………………………………………………………29
7.5输水隧洞与暗管………………………………………………30
7.6调压室………………………………………………………31
7.7地面厂(泵)房………………………………………………31
8渠道衬砌………………………………………………………33
8.1一般规定…………………………………………………………33
8.2衬砌结构抗冻胀稳定性要求………………………………………33
8.3衬砌结构………………………………………………………34
8.4冻胀土基处理…………………………………………………36
8.5渠坡稳定要求……………………………………………………38
9闸涵建筑物……………………………………………………39
9.1一般规定……………………………………………………………39
9.2结构与布置……………………………………………………40
9.3稳定与承载力验算……………………………………………40
9.4抗冻胀措施……………………………………………………43
10挡土墙…………………………………………………………47
10.1一般规定……………………………………………………47
10.2水平冻胀力计算…………………………………………………48
10.3抗冻胀措施…………………………………………………49
11渡槽与桥梁…………………………………………………………52
11.1一般规定……………………………………………………52
11.2基础结构……………………………………………………52
11.3基础稳定与承载力验算………………………………………53
12水工金属结构…………………………………………………56
12.1一般规定……………………………………………………56
12.2闸门和启闭机…………………………………………………57
12.3拦污栅…………………………………………………………60
12.4露天压力钢管…………………………………………………61
13多年冻土区水工建筑物………………………………………62
14监测……………………………………………………………65
14.1一般规定……………………………………………………65
14.2冰情与冰压力观测……………………………………………66
14.3冻土观测……………………………………………………66
附录A中国主要河流冰情特征…………………………………68
附录B土的冻结深度确定………………………………………74
附录C土的冻胀量确定…………………………………………83
附录D冰压力计算………………………………………………87
附录E门叶电热法防冰冻计算…………………………………90
附录F压力水射流法防冰冻计算………………………………92
附录G多年冻土区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94
本规范用词说明……………………………………………………98
引用标准名录………………………………………………………99
附:条文说明……………………………………………………101
NB ICS27.140 P59
备案号J2192—2016
NB/T 35079——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Design code for rock-bolted crane girders in underground powerhouses
2016-06-01 实施2016-01-07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2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2)83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的布置、材料、结构及构造设计、施工技术要求和监测与试验。
1.0.1 为统一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使设计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1、2、3级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类别为I 类、Ⅱ类、Ⅲ类的地下厂房普通砂浆锚杆岩壁吊车梁设计,对于局部Ⅳ类或V类围岩,应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1.0.3 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1.1 岩壁吊车梁 rock-bolted crane girder
通过锚杆锚固在地下洞室岩壁上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梁体、锚杆和围岩共同承受荷载和作用,是地下洞室内桥式起重机的一种支承结构。
2.1.2 单位梁长竖向轮压 vertical wheel pressure per meter in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f girder
将吊车竖向最大轮压标准值等效换算为沿梁轴方向单位长度(1m)的竖向轮压。
2.1.3 荷载应力 load-induced bolt-stress
由桥机的竖向轮压、横向水平荷载、岩壁吊车梁自重、轨道及附件重力和梁上防潮隔墙重力等作用下引起的岩壁吊车梁锚杆的应力。
2.1.4 释放应力 excavation-induced bolt-stress
岩壁吊车梁锚杆安装完成能够承载后,洞室围岩后续变形引起的岩壁吊车梁锚杆的应力。
2.1.5 岩壁吊车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ultimate limit state of rock-bolted crane girder
包括受拉锚杆达到屈服强度的极限状态和岩壁吊车梁与岩壁结合面达到抗滑临界失稳的极限状态。岩壁吊车梁受拉锚杆设计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指受拉锚杆应力达到屈服强度,受压区混凝土或者岩壁边缘达到极限压应变的状态。
2.1.6 锚杆注浆饱满度 fullness degree of bolt grouting
锚杆孔中充填胶结材料的密实程度,可表述为锚杆孔中的有效黏结长度与设计黏结长度的百分比。
3.1.1 岩壁吊车梁应修建在稳定的洞室边墙围岩上。对洞室边墙局部不稳定岩体或不良地质构造,应根据围岩稳定需要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3.1.2 岩壁吊车梁梁体下部有交叉洞室时,交叉洞室顶部与梁体底部之间应保证一定的岩体支承厚度,对梁体基础刚度削弱的部位,应采取工程措施予以加强,并减少交叉洞室开挖对岩壁吊车梁围岩的扰动。
3.2.1 普通砂浆锚杆的岩壁吊车梁一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二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梁体混凝土宜选用中热水泥、线膨胀系数小的骨料,混凝土宜采用二级配。
3.2.2 岩壁吊车梁的锚杆应按下列规定选用∶
1 锚杆宜采用HRB400或HRB500钢筋。
2 高地应力区锚杆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
3.2.3 岩壁吊车梁梁体中的钢筋宜选用HRB400钢筋。
3.2.4 锚杆的胶结材料宜选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浆,其水泥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30。
3.3.1 岩壁吊车梁的顶面宽度B应满足布置和运行条件,可按下式拟订,岩壁吊车梁基本尺寸见图3.3.1。、
B=C1+C2
式中∶C1————轨道中心线至上部岩壁边缘的水平距离(mm);
C2————轨道中心线至岩壁吊车梁外边缘的水平距离(mm),一般可取为300mm~500mm。当桥机的轮压较大时取大值,反之取小值;对于特大型桥机,应适当加大。
3.3.2 岩壁角B应综合考虑岩层产状、主要地质构造的影响,以及岩壁吊车梁截面尺寸、锚杆的布置和受力状况等因素确定,一般可取为20°~40°。
3.3.3 岩壁吊车梁外边缘高度h,不应小于h/3,且不宜小于500mm。3.3.4 岩壁吊车梁梁体底面倾角β。宜为30°~45°。
3.3.5 岩壁吊车梁的截面高度 h,可结合已建和在建工程岩壁吊车梁设计基本参数类比初拟,并应符合下式要求∶
a/h<0.3
式中∶a———竖向轮压作用点至岩壁吊车梁下部岩壁边缘的水平距离(mm);
h————岩壁吊车梁的截面高度(mm)。
3.3.6 岩壁吊车梁岩壁宽度C°宜在600mm~900mm间选取,还宜满足0.25h~0.35h的要求,岩壁斜面抗剪断参数偏低时,宜取较大值。
3.3.7 岩壁吊车梁上排受拉锚杆倾角α可在15°~30°之间选取,下排受拉锚杆倾角α,可比上排受拉锚杆倾角α,小5°~9°。上排受拉锚杆宜靠近岩壁吊车梁顶部布置,其与岩壁吊车梁顶部排水沟底面之间净距不应小于50mm。锚杆倾角选取应结合地质条件通过多方案综合分析后最终确定。
3.3.8 岩壁吊车梁同排受拉锚杆水平间距不宜小于700mm。当受拉锚杆布置一排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布置成两排,上、下两排锚杆宜错开布置,岩壁孔口位置的排距宜取400mm~600mm。
1 总则…………………………………………………………1
2 术语和符号………………………………………………2
2.1 术语……………………………………………………2
2.2 符号……………………………………………………3
3.1 布置………………………………………………… 5
3.2 材料………………………………………………………5
3.3 体型与锚杆布置………………………………………5
4 结构设计……………………………………………………8
4.1 荷载………………………………………………………8
4.2 荷载组合………………………………………………11
4.3 结构计算………………………………………………12
4.4 有限元分析与评价…………………………………17
5 构造设计…………………………………………………19
6 施工技术要求……………………………………………21
7 安全监测与试验…………………………………………22
附录A 黏结强度标准值…………………………………23
附录B 岩壁吊车梁安全性有限元评价………………24
本规范用词说明……………………………………………26
引用标准名录………………………………………………27
附∶条文说明………………………………………………29
ICS 03.220.40
R 6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4696- -2016代替GB 4696- -1999
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
Maritime buoyage system,China
2016-12-13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 4696- 1999《中 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与GB 4696- -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专用标志的种类及灯质要求(见8.3.8.4和8.5);
增加了“应急沉船示位标"(见9.3)1
一增加了使用同步闪光或顺序闪光的条件和要求(见10.2);
_增加了AIS航标的显示特征与其所标示的同类航标的特征一 致的要求(见10.3);
增加了水中固定标志代替浮标功能时的使用要求(见10.4).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天津海事局、上海海事局、广东海事局、海南海事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晖、李文华.柴进柱、杨力、曾腾、播成武.符军、郎荣威.魏志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4696 - - 1984 .GB 4696- -1999。
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海区水上浮标和作用与浮标相同的水中固定标志的形状、颜色、灯质、标记符号及其设置与使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交通、渔业、科研、石油勘察、海洋开发及军事等部门在中国海区及其港口、通海河口设置的水上浮标和作用与浮标相同的水中固定标志。
本标准不适用于灯塔.扇形光灯标,导标.灯船和大型助航浮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8期的引用文件,仅注8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2708航标灯光信号颜色
GB16161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形状显示规定
GB 17381中国海区视觉航标表面色规定
GB/T 17765航标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 1776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GB/T 17765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航道走向conventional direction of buoyage
船舶在沿海.河口的航道航行时用以确定航道左右侧的根据,即浮标系统习惯走向。其规定如下,
a) 从海上驶近或进人港口、河口、港湾或其他水道的方向;
b)在外海.海峡或岛屿之间的水道,原则上指围绕大陆顺时针航行的方向;
c)在复杂的环境里,航道走向由航标管理机关规定,并在海图上用“喊”标示。[GB/T 17765- 1999 ,定义3.2.7]
3.2
海区航道左侧、右侧port side of a channel、starboard side of a channel
船舶顺航道走向航行时,其左舷一侧为航道左侧,右舷- -侧为航道右侧。
[GB/T 17765- 1999 ,定义3.2.17]
3.3
水中固定标志ofshore fixed mark
设标点的高程在当地平均大潮高潮面以下,标志的基础或标身的一部分被平均大潮高湖面淹没的水中立标、灯桩等助航标志。
3.4
浮标形状buoy shape
在水上从任何水平方向观测浮标标体水线以上部分时所呈现的外形特征.
4侧面标志
4.1功能和分类
侧面标志依航道走向配布,用以标示航道两侧界限:或标示推荐航道;也可标示特定航道。侧面标志包括航道左侧标、右侧标和推荐航道左侧标、右侧标。
4.2航道左侧标、右侧标
4.2.1航道左侧标和右侧标分别设在航道的左侧和右侧,标示航道左侧和右侧界线。顺航道走向行驶的船舶应将航道左侧标和右侧标置于该船的左舷和右舷通过。如图1所示。
职业技能鉴定石油石化行业题库试题选编
仪表安装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编
中圆石化出版社
前言
为进一步加强石油石化行业技能操作队伍建设的基础工作,满足培训、鉴定工作需要,根据有关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协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共同组织,开发(修订)了167个工种的石油石化行业题库。其中,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牵头组织了44个工种题库的开发(修订),并于2008年6月正式启用。
为满足员工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操作技能的需要,我们选编了题库的部分试题,按职业(工种)出版《职业技能鉴定石油石化行业题库试题选编》丛书。该丛书内容包括石油石化行业职业资格等级标准、鉴定要素细目表、理论知识试题和技能操作试题等,其中,理论知识试题和技能操作试题各占题量的70%左右。
《仪表安装工》分册由二建公司主编,大庆油田、一建公司、七建公司、十建公司等单位参编。主要执笔人:潘卫芳、陆荣荣、刘晓兵、张权发、鹿继续、李三民、张玉学、汪国军,参审人员:丛新泽、林志权、甄中武、卢德颜、苗如华等。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遗漏或欠妥之处,敬请凉解并提宝贵意见。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第一部分 初级工
一、石油石化职业资格等级标准(初级工工作要求)(3)
二、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4)
三、理论知识试题(13)
四、技能操作鉴定要素细目表(63)
五、技能操作试题(64)
第二部分 中级工
一、石油石化职业资格等级标准(中级工工作要求)(93)
二、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94)
三、理论知识试题(103)
四、技能操作鉴定要素细目表(144)
五、技能操作试题(146)
第三部分 高级工
一、石油石化职业资格等级标准(高级工工作要求)(175)
二、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176)
三、理论知识试题(183)
四、技能操作鉴定要素细目表(218)
五、技能操作试题(219)
第四部分 技师/高级技师
一、石油石化职业资格等级标准(技师工作要求)(241)
二、石油石化职业资格等级标准(高级技师工作要求)(242)
三、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243)
四、理论知识试题(250)
五、技能操作鉴定要素细目表(技师)(279)
六、技能操作试题(技师)(280)
七、技能操作鉴定要素细目表(高级技师)(290)
八、技能操作试题(高级技师)(291)
内容摘要:
ICS 70. 140.50
GB H 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274- -2017代替GB 912- 2008,GB/T 3274- 2007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Hot-rolled plates ,sheets and strips of carbon structural steels and high strength low alloy structural steels
2017-02-28发布 2017-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对GB912--2008《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和GB/T3274--2007《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进行合并修订。
本标准代替GB912-2008《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锕热轧薄钢板和钢带》和GB/T3274--2007
《碳索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制带》,与GB 912- -2008 和GB/T 3274- -2007 标准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钢带允许带缺陷交货长度修改为不得超过每卷钢带总长度的6%(见5.6.4);
增加内在质量要求(见5.7);
扩大检验批重. 修改为按炉组批(见7.2).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3)日日。
本标准起草单位: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徐源、杜大松、朴志民、师莉、张维旭、邓翠青、方拓野、刘建丰、刘美红、
苏皓璐,唐志刚、李泽瀚、翟利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GB/T 912- -1989、GB 912- 2008.
一一GB/T 3274- 1988、GB/T 3274- 2007。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碳索结构制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锕板和钢带的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厚度不大于400mm的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以下简称钢板和钢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8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8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职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2钢的成品 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29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 试验方法
GB/T 232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
GB/T247钢板和钢带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般规定
GB/T 700碳索结构钢
GB/T 709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 、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1591低合 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2975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 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4977热轧钢板表面质量的一般要求
GB/T 17505錒及钢产 品交货- -般技术要求
GB/T20066钢和佚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3订货内容
3.1按本标准订货 的合同或订单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标准编号;
b)产品名称(钢板或钢带);
e) 牌号;
d)交货状态:
e) 尺寸及精度;
f) 边缘状态(切边EC、不切边EM);
g) 重量:
h)特殊要求。
3.2由钢带剪切的钢板通常切边交货,若订货合同未指明边缘状态,钢书通常不切边交货。
ICS 21. 060.10
J 1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103.1- -2002
idt ISO4759-1:2000
紧固件公差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
Tolerances for fasteners-Bolts,screws,studs and nuts
2002-12-05发布200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 4759-1 :2000(紧固件公差第1 部分;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产品等缀A.B和C级》。
GB/T 3103总的标题为“紧固件公差”,包括以下部分:
GB/T 3103.1- -2002 紧固件公差 螺栓、螺钉、螺柱和蝂母
- GB/T 3103.2- -1982 紧固件公差 用于精密机械的螺栓螺钉和螺母
-GB/T 3103.3- -2000 紧固件公差 平垫圈
-GB/T 3103.4- 1992 紧固件公差耐热用螺纹连接副
本标准是GB/T 3103. 1- 1982的修订本,主要修改如下:
a)增加了自攻螺钉的公差(第1章.第5章和附录C)。
b)规定“当本标准与产品标准规定的公差不同时,应以产晶标准为准。"(第1章)。
c)规定“当规定螺纹中径轴线为基准,而螺纹大径与螺纹中径轴线的同轴度误差又可以忽略不i计时(如辗制螺纹),则蠓纹大径轴线可作为基准轴线。....用字母MD标记螺纹轴线为基准时,则表示以螺纹大径轴线为基准线。..查按GB/T 16671 的规定使用最大实体要求."(3.2).
d)以“位置度”昝代“同轴度”,“对称度”;以“全跳动”替代“垂直度"(3.2和4. 2)。
e)规定“需要以螺母的螺纹作为基准时,中径应是基准直径"(4.2)。
f)增加“紧固件尺寸与公差的标注示例”(附录B)。
g)增加“量规和其他测量装置示例"(附录C)。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 3103. 1一1982。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机械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负责解释。
本标准于1982年首次发布.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个世界性的各国国家标准团体(ISO成员团体)的联合组织。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通常是通过ISO各个技术委员会进行的。每个成员团体如对某-技术委员会所进行的项目感兴趣时,也可参加该委员会。与ISO有关的政府的和非政府的国际组织也可参加此项工作。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电工标准化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国际标准的起草应按ISO/1EC指南第3部分给出的规则进行。
经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分发给所有成员团体进行投票表决。国际标准的正式出版需要至少75%的成员团体投票赞成。
国际标准ISO 4759-1由ISO/TC2紧固件技术委员会SC 7紧固件基础标准分委员会制定。
第二版对第一版(ISO 4759-1:1978)进行了删改与补充,是技术性修订。
ISO 4759总名称为“紧固件公差”,包括以下部分:
第1部分: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 产品等级A、B和C级
第2部分:螺纹直径为1~3 mm,产品等级F、用于紧密机槭的螺栓、螺钉和螺母
第3部分;螺栓、蠣钉和螺母用平垫圈 产品等级A和C级.
ISO4759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等级为A.B和C级的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以及产品等级为A级的自攻螺钉的公差。
注,产品等级由公差大小确定,A级最精确,C级最不精确。
除螺纹公差外,所有尺寸公差选自GB/T 1800.2 和GB/T 1800.4。普通螺纹公差摘自GB/T 2516。自攻螺纹公差由GB/T 5280给出。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规定和表示方法应符合GB/T1182、GB/T4249和GB/T16671规定。
除非另有规定,本标准规定的公差适用于紧固件镀前尺寸,又见GB/T 5267. 1。
当本标准与产品标准规定的公差不同时,应以产品标准为准。
推荐非标准紧固件也采用这些公差。
在本标准中给出的尺寸和公差均以mm计。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70. 3- -2000 内六 角沉头襮钉(cqv ISO 10642:1997)
GB/T 944.1-1985縩钉用 十字槽(eqv ISO 4757 :1983)
GB/T 1182- -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 通则、定 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eqv ISO 1101:1996)
GB/T 1800.2- -1998 极限与配合基础第2 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eqv ISO 286- 1: 1988)
GB/T 1800.4- -1999极限与配合 标准 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eqv ISO 286-2:1988)
GB/T 2516- 1981普通 螺纹偏差表(直径1~355 mm)
GB/T 3105- -2002 普通 螺栓和螺钉头 下國角半径(idt IS0 885 :2000)
GB/T 4249- -1996 公 差原则(eqv ISO 8015:1985)
GB/T 5267.1- -2002紧固件电镀层(ISO 4042:1999,1DT)
GB/T 5276- -1985紧固件螺栓、 螺钉、螺柱及螺母尺寸 代号和标注(eqv ISO 225:1983)
GB/T 5279- 1985 沉头螺钉 头 部形状和测量(idt ISO 7721 :1983)
GB/T 5280- -2002 自 攻螺钉用縩纹(idt ISO 1478:1999)
GB/T 5285-1985六角头 自攻螺钉(eqv ISO 14791983)
GB/T 6170--2000 1 型六角螺母(eqv ISO 4032 :1999)
3 姐栓 、绷钉和螺柱公差
3. 1 尺寸公差
尺寸代号和标注按 GB/T 5276规定。
3.2 几何公差
在图 23~图 57中,按GB/T 1182和GB/T 16671规定的公差,不需要使用特殊工艺、测量或量规。
当规定螺纹中径轴线为基准,而螺纹大径与螺纹中径轴线的同轴度误差又可以忽略不计时(如辗制 螺纹),则螺纹大径轴线可作为基准轴线。
按GB/T 1182规定用字母 M1〕标记螺纹轴线为基准时,则表示以螺纹大径轴线为基准线。
应按GB/T 16671的规定使用最大实体要求。
4 螺母公差
4. 1 尺寸公差
尺寸代号和标注按 GB/T 5276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