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贵州
提问日期: 2022-12-03 03:10:05
提问网友: 刘将军
解答网友: 冯福连
6C12要输入实际长度的
其实你用圈梁定义布置,钢筋就不用在其它钢筋里输入了
答疑:商务系统的各种报表有高手弄过没有,好多,又繁琐,人还笨弄不来-广东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广东
提问日期: 2022-12-03 00:11:28
提问网友: 北原人
解答网友: yylwuhan
基础数据收集好,台帐做好,做报表取数据就会快些
答疑:外部挑檐模板计算需要注意什么,防止漏算的点-广东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广东
提问日期: 2022-12-03 00:03:34
提问网友: 北原人
解答网友: 林旋耀
如果混凝土构件都计算齐了,那么模板就一般不会漏了。主要对挑檐板的模板大概经验:模板工程量(m2)大于10倍其混凝土(m3)工程量,如果小于,就要复核一下了。
答疑:平面图中风口数量和平面图风口标注的数量不一样
提问日期: 2022-12-03 00:01:56
提问网友: 积极向上的小笨比
请问一下,如果在某层平面图中风口实际数出来数量有10个,但是集中标注上注明类似风口有8个,此类情况该以哪个为准?
解答网友: 大海
手算,一个一个数出来。
软件,一个一个识别出来。
标注,仅供参考。
答疑:现场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损耗,如何废钢筋废模板再利用?-广东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广东
提问日期: 2022-12-03 00:00:52
提问网友: 北原人
解答网友: 搬砖老郑
钢筋要专门人进行下料,按料单领用,约定浪费扣款
模板约定周转次数低要扣款,尽量使用旧模板,减少开新板,加强周转。
答疑:识别柱大样时,柱边线和钢筋线在同一图层怎么处理?谢谢-山西
问题专业: 土建 预算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山西
提问日期: 2022-12-02 23:50:54
提问网友: 华风
解答网友:
识别颜色试试。颜色不一样吧。
问题专业: 安装
所属地区: 山东
提问日期: 2022-12-02 23:43:56
提问网友: 易易
潜污泵到泵这段只计算配管的话,还需要计算到泵立管的这段吗?计算的话泵的标高是取H-1.6吗?液位控制器的标高是取H-1.25吗?
解答网友: 求己
配管计算到集水坑边缘即可
问题专业: 安装
所属地区: 重庆
提问日期: 2022-12-02 23:35:56
提问网友: 教父威廉
1、线的水平工程量是每一块牌子到电源的长度,还是图中竖向红色标注的这种长度是共用的不用重复计算
2、总共的工程量就是水平长度加竖向长度的合乘以4吗,配管只有竖向有?
3、吊链安装和大样吊杆是同一个意思吗
老旧车库升级,安装纯小白感谢各位老师
解答网友: yylwuhan
1、应急照明一般是串联,就是如图一只用。
2、管道工程量按垂直长度十水平长度,线的量是管道的量加上预留的和乘以4
3,吊链安装与吊杆类似。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云南
提问日期: 2022-12-02 23:34:06
提问网友: 小白
解答网友: 烁楠科技
基础埋土深度
DB14/T 1714-2018 公路交通运输环境在线监测站点建设和 运营技术要求
ICS 93.080.01
P 66 DBI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 14/T 1714-2018
公路交通运输环境在线监测站点建设和
运营技术要求
2018-10-01发布 2018-12-01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规定2
5监测点位2
6监测项目及频次3
7监测方法4
8在线监测站点安装技术要求5
9在线监测系统验收运行与考核要求5
10在线监测站点数据有效性审核5
11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6
附录A(规范性附录) 交通噪声在线监测站点安装、验收与运行要求7
附录B(资料性附录) 交通噪声在线监测站点安装调试情况调查表10
附录C(资料性附录)交通噪声在线监测站点试运行情况记录表13
附录D(资料性附录) 交通噪声在线监测站点验收记录表14
参考文献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有限公司)、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鹏、沛沛、贵春峰、王建辉、樊占春、杨记芳、钮少颖、白彦赟、韩永宏、李文军、张星、刘文丽、李晓瑞马旭文、白小利、赵兵、高伟、玉意龙贺胜义、郝严彬、李莉、安丽霞、贾静、李玲。
内容摘要:
公路交通运输环境在线监测站点建设和运营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交通运褕环境在线监测站点的基本规定、点位布设、监测项目及频次、监测方法、安装、验收、运行与考核、数据有效性审核、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交通运输环境在线监测站点的建设和运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御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2044L.4测量传声器第4部分:工作标准传声器规范
GB50174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46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HJ/T 100高锰酸盐指数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 193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02、N02、02、C0)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验收技术规范
HJ/T193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HJ 194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HJ 212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HJ/T 353水污染源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
HJ/T 354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
HJ/T 355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
HJ/T 356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试行)
HJ 640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
HJ 653环境空气颗粒物(PM。和2)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 654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02、02、0、C0)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 655环境空气颗粒物(PM和M2.,)连续自动监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规范
HJ 664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
JT/T 200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
JT/T 402汽车货运站(场)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公路交通运输环境在线监测站点
设置在交通基础设施沿线,针对污染源和环境质量进行连续自动监测的实时监测点,由在线监测仪器、通讯网络、数据管理系统、固定站房和中心控制室组成,用于水污染源、地表水环境质量、环境空气质量和交通噪声在线监测。
3.2数据管理平台
传输、分析与管理交通环境在线监测数据的信息化平台。
3.3边界
公路和公路客货运枢纽(场站)用地范围界。
4 基本规定
4.1在线监测站点的设置综合考虑公路交通量的拥挤度,拥挤路段年平均日交通量以30000辆(当量标准小客车)为基准。
4.2在线监测站点优先设置在公路沿线环境敏感度高或环境风险突出的区域。
5 监测点位
5.1布点原则
5.1.1应符合全国及省级公路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路总体规划。
5.1.2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能客观反映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客观评价交通污染源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4/T 1715-2018 公路沥青混合料用抗车辙剂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ICS 93.080.20
P 66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 14/T 1715-2018
公路沥青混合料 用抗车辙剂 技术要求及
检测方法
Technical Requirement and Detection Method of Anti-rutting Agent for Highway
Asphalt Mixture
2018-10-01发布 2018-12-01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规定2
5试验方法2
6进场检验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新型道路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山西光华建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山西仁安救援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德崇、赵队家、李登华、王威、杜素军、舒兴旺、樊长昕、李新年、郭福、丰功吉、张文才、刘俊权、张科峰、周韶华、马艳平。
内容摘要:
公路沥青混合料用抗车撤剂
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沥青混合料用抗车撤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进场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沥青混合料用抗车撤剂的质量控制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33.1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GB/T 1633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GB/T 3682 热塑性望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溶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
GB/T 6284 化工产品中水分测定的通用方法干燥减量法
GB/T 9345.1 塑料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
JTG E2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抗车辙剂 anti-utting agent
以高分子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经过一定工艺制备成为均匀粒了子状的改性材料,可在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快速、均匀熔融分散,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同时满足沥青混合料其他性能要求。
3.2密度 density
在23 下单体积抗车辙剂的质量称为密度,单位为gcm3。
3.3含水率 water content ratio
将抗车辙剂试样在105乎加热烘干至恒重,直到两次测量值的质量差小于0.3g时,计算干燥后抗车辙剂试样的质量损失率,以%计。
3.4维卡软化点 vicat softening temperature
在一定的负荷、一定的等速升温条件下,试样被1m针头压入1mm时的温度,以℃计。
3.5熔指数 melting index
在190℃温度和2.16kg标称负荷下,抗车辙剂熔体在10m内通过标准毛细管的质量值,单位为g/10mine
3.6灰分含量 ash content
抗车辙剂中固体无机物的含量,采用在900℃燃烧后所得的残留物含量表示,以%计。
4 基本规定
4.1抗车辙剂技术要求
抗车辙剂技术要求见表1。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4/T 1717-2018 公路桥梁锚口有效预应力检测技术规程
ICS 93.040
P 66
备案号: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 14/T 1717-2018 代替DB
公路桥梁锚口有效预应力 检测技术规程
2018-10-01发布 2018-12-01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规定2
5现场检测2
6数据处理和结果判定3
7检测报告4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公路桥梁锚口有效预应力检测原理5
附录B(规范性附录)公路桥梁锚口有效预应力检测流程图7
附录C(资料性附录)公路桥梁锚口有效预应力检测现场记录表8
参考文献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桥梁工程防灾减灾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交通质量安全监督局、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之江、赵文溥、张敏、汪永强、陈栋栋、吕立宁、吴佳哗、毛敏、尹晋文、赵雷、刘志华、傅莉、郭文龙、谢立安、寇伟、任鹏、陈强、张俊光、高源、丁亚会、乔文庭、陶锋、班彦青、中雁鹏、赵晓晋、卢鹏、李卓然、王磊、郭学兵、郭琪、玉望春、赵学峰、刘媛媛、何国花、赵芳、汪贤安、刘建勋、郑彪、刘澔、吴焱、吴佳佳、王琪。
内容摘要:
公路桥梁锚口有效预应力检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桥梁锚口有效预应力检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现场检测、数据处理和结果判定及检测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桥梁锚口有效预应力检测,其他桥梁及预应力混凝士构件锚口有效预应力检测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406 岩土工程仪器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
JTG/T 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锚口有效预应力
预应力筋张拉描固后,扣除描具变形、预应力筋回缩、接缝压缩和混凝土弹性压缩等损失后,描口处实测值。
3.2反拉法
通过对未注浆的预应力筋进行反向张拉的检测方法。
3.3同束不均匀度
同一束中单根预应力筋锚口有效预应力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与实测平均值的百分比。
3.4同断面不均匀度
同一断面中每束预应力筋平均锚口有效预应力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与各束平均值的百分比。
4 一般规定
4.1检测方法
本标准所涉及的检测方法为反拉法,适用于张拉完成后未注浆的预应力筋。
4.2 检测原理
检测原理见附录A。
4.3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锚头外露,预应力筋外露长度不小于60c,且未注浆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4.4基本要求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4/T 1718-2018 公路桥梁伸缩装置维修更换施工技术指南
ICS 93.040
P66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 1718-2018
公路桥梁 伸缩装置维修更换 施工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 for repair replacement of highway bridge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installation
2018-10-01发布 2018-12-01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材料.2
5施工准备3
6更换4
7维修7
8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7
附录A(规范性附录) 伸缩缝缝体抽检技术指标要求10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常见型号缝体安装温度对应的型钢间隙参考值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交科桥梁隧道加固维护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殿军、吕船、原国华、刘涛、牟开、和兆建、张俊、王战兵、王玲霞、黄帅、赵铭伟、王晋璧、陈军军、宋萍、何广宝、邓秦峰、杨平波、姚剑、赵云川、张坤、靳秀红、安明、王程宏、陈亚军、赵博文、李洁峰、安定宇、张旋、伊家利。
内容摘要:
公路桥梁伸缩装置维修更换施工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桥梁常用的伸缩装置维修与更换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机具要求、施工要求、涉路交通组织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公路桥梁伸缩装置维修更换施工作业,其他桥梁伸缩装置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 700 碳素结构钢
GB/T1228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
GB/T 1231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构技术条件
GB 1499.2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6B/T 1591 低合金高强结构钢
GB/T 50448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GB 50661 钢结构焊接规范
GB 50728 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
CECS 38 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T/T 722 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徐装技术条件
JTG/T F50 公路桥酒施工技术规范
JTG H30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JT/T 327公路桥梁伸缩装置
JTG/T J22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JTG/T J23 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桥梁伸缩装置 Br idge expans ion and contraction instal lation
为使车辆平稳通过桥面并满足桥梁上部结构变形的需要,在桥梁间隙处设置的由橡胶、钢材、锚固钢筋和槽口混凝土等构件组成的各种装置的总称。
3.2伸缩量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quanti ty
伸缩装置拉伸、压缩的总和。
3.3 缝体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body
伸缩装置中能够完成拉伸、压缩变形的部分。
3.4 槽口混凝土 Concrete connection
位于伸缩体与桥面铺装或伸缩体与桥墩台梁端之间,起财接和锚固伸缩体作用的混凝土。
3.5 模数式伸缩装置 Modul ar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instal lation
伸宿体由中钢梁和80山的单元橡校密封带组合而成的伸宿装忆。
3.6 梳齿板式伸缩装置 Comb plate expans ion and contraction instal lation
伸缩体由钢制梳齿板组合而成的伸缩装置。
3.7 异型钢单缝式伸缩装置 Comb plate expans ion and contraction instal lation
伸缩体由橡胶密封带组成的伸缩装置。
4 材料
4.1 一般规定
4.1.1伸缩装置维修更换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及使用性能,应符合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的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
4.1.2伸缩装置维修更换采用的钢材、橡胶、弹簧、钢筋等材料技术指标应符合JTT327有关要求。
4.1.3伸宿装置维修更换便用的材料应具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和试验检测报告。
4.1.4申宿装置维多史换用新材料必须通过相关管理部门组织的技术鉴定。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4/T 1719-2018 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生态恢复技术要求
ICS 93.080.99
P 66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 1719-2018
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 生态恢复技术要求
2018-10-01发布 2018-12-01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目次
前言II
1规范性引用文件1
2术语和定义1
3基本规定1
4调查2
5实施方案3
6措施设计3
7交工要求4
8实施与监督4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调查表5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生态恢复实施方案提纲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有限公司)、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辉、李文军、杨记芳、贾春峰、韩永宏、周鹏、文元龙、张星、郑宏、朱二刚、陆噩、李沛沛、王振、曾厚波、张凯、王意龙、周海林、常轶深、李玲、霍銮、赵兵。
内容摘要:
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生态恢复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生态恢复技术要求的基本规定、调查、实施方案、措施设计、养护与管理、交工要求和实范与监督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新建和改扩建公路施工期圳临时用地的生态恢复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453.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
GB 50434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DB14/T 850 高速公路绿化工程质量验收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均适用于本文件。
3.1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
公路施工期为主体建筑安装工程提供服务,依照因家规定所征用的临时使用土地,主要包括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便道、取场、弃渣场和临时堆土区的占地。
3.2公路施工期川临时用地生态恢复
在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造成的生态破坏区域实施生态工程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递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4 基本规定
4.1选址要求
4.1.1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选址应遵循“生态环境影响小、工程造价低、便于生态恢复”的原则。
4.1.2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选址应避开易产生地质灾害、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敏感与脆弱的区域,严格控制临时占地面积,不宜占用耕地、林地和园地。
4.1.3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选址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4.2 总体要求
4.2.1公路建设项目结束后,及时对施工期临时用地进行生态恢复。
4.2.2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的生态恢复应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及生态恢复方向进行土地整治。
4.2.3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生态恢复应在场地安全与稳定的基础上进行。
4.2.4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或其他较为肥沃的土地时,施工前应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厚度视周边土壤类型及土层厚度而定,一般为30cm,将剥离表土集中堆放并进行临时防护,施工结束后用作生态恢复覆土。
4.2.5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植被恢复应结合周边自然景观,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优先利用乡土植物品种。禁止使用外来有害植物种进行植被恢复。
4.3 工作流程
4.4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生态恢复基本工作流程为调查阶段、施工阶段、养护阶段和交工阶段,其基本工作流程见图1。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4/T 1721-2018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指南
ICS 93.080.99
P 66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T 1721-2018
沥青路面 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Geothermal Recycling of Asphalt Pavements
2018-10-01发布 2018-12-01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适用条件2
5施工前技术准备3
6材料要求5
7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6
8施工工艺8
9质量管理与验收11
10安全环保与文明施工1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取样与试验分析13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15
附录C(规范性附录) 整形加铺再生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北京中交路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晓燕、李智慧、王瑞林、郝文斌、祝海折、刘伟、张俊豪、李卫妮、蔺琳、张敏、张长清、王家林、杨武、程茂业、刘聪慧、郭书翊、李巍、陈平超。
内容摘要: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的术语和定义及符号、总体要求、原路面调查与分析、材料要求、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管理与验收、安全环保与文明施工。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沥青路面表面层的就地再生利用,也可用于市政道路,再生层可用作上面层或者中面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 E2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60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1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DB14/T 160 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
采用加热翻松、开挖等方式从沥青路面上获得的旧路面材料。
3.2沥青再生剂
参加到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用于恢复己老化沥青性能的添加剂。
3.3再生沥青
从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P)中抽提出旧沥青,按比例加入再生剂,性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的沥青。
3.4就地热再生
采用专用的就地再生设备,对沥青路面进行加热、翻松,就地渗入一定数量的新沥青、新渗沥青混合料(如需要)、再生剂等,经热态拌和、雄铺、限压等工序,一次性实现对表面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旧沥青路面再生的技术。就地热再生分为复拌再生、加铺再生。加铺再生分为整形加铺再生和复拌加铺再生:
a)复拌再生:将旧沥青路面加热、翻松,就地渗加一定数量的再生剂、新沥青(如需要)、不超过30%的新渗沥青混合料,经热态拌和、雄铺、压实成型;
b)整形加铺再生:将旧沥青路面加热、翻松,就地渗加一定数量的再生剂,拌和形成再生沥青混合料,利用再生复拌机的第一熨平板雄铺再生沥青混合料,利用再生复拌机的第二熨平板同时将新沥青混合料雄铺于再生沥青混合料之上,两层一次压实成型;
c)复拌加铺再生:将旧沥青路面加热、翻松,就地掺加一定数量的再生剂、新沥青、不超过30%的新渗沥青混合料,拌和形成再生沥青混合料,利用再生复拌机的第一熨平板摊铺再生沥青混合料,利用再生复拌机的第二熨平板同时将新沥青混合料雄铺于再生沥青混合料之上,两层一次压实成型。
3.5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矿料级配
用离心分离法或者燃烧法除去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P)中的沥青后得到的矿料级配。
3.6新掺沥青混合料
为改普旧沥青混合料性能而渗入沥青及集料形成的混合料。
3.7新沥青混合料
加铺再生时,用于加铺层的沥青混合料。
3.8再生沥青混合料
含有回收沥青路面材料(P)的混合料。
3.9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P)的矿料与新矿料的合成级配。
4 适用条件
4.1一般规定
4.1.1原路面整体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4.1.2采用就地热再生工艺施工的再生工程,宜在15℃以上气温条件下施工,不得在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4/T 1739-2018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精铣刨处治作业规程
ICS 93.080.99
P 66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 1739-2018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 精铣刨处治作业规程
2018-12-05发布 2019-02-05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言2
1范围3
2规范性引用文件3
3术语和定义3
4一般规定3
5准备工作4
6铣刨施工6
7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7
附录A(资料性附录)工程量记录表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交通运输厅、阳泉太旧博特道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锦斌、张彦飞、许军、张红兵、王海龙、任俊宏、黄江、李晓妮、闫婷婷、岳晓峰、杨云峰、冯仁科、宋庆瑞、秦华平、史果香、李杰、郑晓明、郭斌斌。
内容摘要:
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精铣刨处治作业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而而层精铣创处治作业的术语、定义,一股规定,准备工作,铣创
花工,奄工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水泥混凝土路而而层,以及桥梁、隧道水泥混凝土铺装层精铣创范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悠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险评定标准
JTG F90 公路工程庙工安全技术规范
JTG H30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标准铣刨
切削刀间距分别为12mm、15m、18mm,铣刨深度为0m300mm的铣刨.
3.2 精铣刨
切削刀间距小于或等于8mm、铣创深度在0mm-10mm的铣创。
4 一般规定
4.1精铣刨适宜处理而层平整度、抗滑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或表而有浮浆、松散、露骨的路段。
4.2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结合路面实际状况,综合确定合理的铣刨位置、长度、宽度及深度等。
4.3铣刨机的铣刨宽度1000mm一2000mm,并带有废料回收装'置。
4.4精铣创后的路而抗滑构造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4.5应制订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确保值工现场安全。
4.6应做好奄工期间环境保护工作,及时收集和存放铣创废料,严禁随意倾倒清理出的垃圾或废渣,
严禁随意排放产生的废水。
5 准备工作
5.1 现场复核
5.1.1施工前,应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现场复核,复核内容见表1。
表1复核内容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4/T 1723-2018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部管理指南
ICS 93.080
P66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 1723-2018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部 管理指南
Standard Guide for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engineering projects
2018-10-01发布 2018-12-01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规定2
5组织配置2
5.1项日部机构设置2
5.2项目部职责2
5.3部门职责3
5.4岗位设置6
6策划管理6
6.1现场考察6
6.2项目管理规划6
6.3施工组织设计缩制7
6.4标后顶算8
7现场管理8
7.1项目部管理8
7.2宜传管理10
7.3工地管理10
8实施管理11
8.1过程管理11
8.2进度管理14
8.3质量管理15
8.4成本管理17
8.5科技研发管理18
8.6安全管理18
8.7项目创优管理24
8.8信息管理24
8.9文化建设25
9交接管理26
9.1交(竣)工资料26
9.2交工自检及顶验收28
9.3缺陷责任期管理29
9.4工程结算与审计配合30
9.5项目总结30
参考文献3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缩写多给出的规则进行缩写。
本标准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志贵、杨海龙、杨卫东、冯沅、瑞斌、樊英华、胡雪瑞、杨嵩桥、马道男、张鸿俊、韩俊杰、吴非、鲨晓梅、宁雅慧、高志兵、秦鹏梅、王鹃飞、杨小兵、毛尔东、贾益、安江龙、焦帆。
内容摘要: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部管理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工程施工项目部管理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组织配置、策划管理、现场管理、实施管理、交接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二级及以上新建、改建公路工程施工项目部管理,其他公路施工项目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致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720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JTG F80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9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DB14/T 666 公路工都施工安全检查评价规程
DB14/T 1023 公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指南
DB14/T 1315 公路正程施工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什
3.1项目部管理
项目部管理是为使项目取得成功(实现所要求的质量、所规定的时限和费用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一一项目管理对象是一次性的,项目管理组织是临时的,按项目的生产任务设置项目管理机构,组建生产队伍:项目完成后,其组织机构随之撤消。
一一项目经理是项目部管理的核心。
3.2首件工程
在正式工程开始前,按照顶防为主、先导试点的原则,选择第一个施工项目作为首件工程,并将首件工程中的每一个工序作为首件工序,对每一道工序制定技术交底,按照严格程序进行策划、修正、实施、验证总结,成熟后进行推广实施。
4一般规定
4.1施工项目部的管理贯穿于项目组织配置,策划、现场管理、实施管理、项目交接全过程。
4.2工程施工项目部管理的目日标是确保质量、安全、工期、成本、环保五大目标和谐统一。
5 组织配置
5.1项目部机构设置
常规设置有:综合管理部、工程管理部、安全环保部、质量管理部、物资设备部、计划合同部、财务部、地方协调部和工地试验室等,具体根据项目类型和规模分设或合并。
5.2 项目部职责
5.2.1施工组织管理
5.2.1.1编制及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5.2.1.2定期举行质量安全培训,好施工交底。
5.2.1.3组织人员按要求和上级指令做好项目过程拉制。
5.2.1.4保证材料设备按时进场。
5.2.1.5组织工程的开工及父竣工验收工作。
5.2.1.6完工后及时提交项目成本。
5.2.1.7优质完成项目任务提高建设单位满意度,负责项自部江作环境的拉制,确保安全文明施工,维护企业形象。
5.2.2 安全施工管理
5.2.2.1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决定及各项规章制度,坚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认证落实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5.2.2.2缩制和审核工程项目部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项目措施,进行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控制抓好在建工程项目的安全,按时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安全任务指标。
5.2.2.3加强安全管控,严格遵守施工及管理程序,按章操作,严格控制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5.2.2.4做好项目风险评估,做好施工安全交底,做好进场人员安全教育。
5.2.3 现场施工管理
5.2.3.1按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定期做好现场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协调好建设、监理、设计等相关方工作。
5.2.3.2根据项目特点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按上级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要求管理好施工现场事务。
5.2.3.3负责供应商的现场安全数育及管理。
5.2.4 施工材料设备管理
5.2.4.1做好材料设备进场前的审批工作,按要求对进场材料设备进行核验。
5.2.4.2收集好材料合格证及质量证明文件。
5.2.4.3进场材料及设备按规范要求运输、推放、管理,施工后将剩余材料返库。
5.2.4.4做好对工程材料成本的控制。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4/T 1754-2018 保模一体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湿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ICS 91.100.99
Q14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 1754-2018
保模一体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
通用技术条件
2018-12-05发布 2019-02-05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规定3
5要求6
6试验方法9
7检验规则18
8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19
9包装、运输、心存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西省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西宏泽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华建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山西中色十二治新材料有限公司、山西恒基洪远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山西布优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盛兴绿源保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西铭坤建材有限公司、山西洪瑞建材有限公司、山西荣盛昌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山西欧诺达建材有限公司、山西瑞峰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承、贾迎泽、赵跃山、耿震岗、李江华、李晓峰、桑颖慧、高峰、赵众、马洪广、赵世柱、崔联社、陈金锁、张洪涛、刘连胜、陆兵、朱俊峰、王丹、要振华、杨洋、申国瑞、贾龙飞。
内容摘要:
保模一体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保模一体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采用的保模一体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39 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
GB/T 5486-2008无 机硬质绝热制品试验方法
GB/T 7689.5 增强材料机织物试验方法第5部分:玻璃纤维拉伸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 8624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T 9914.3 增强制品试验方法第3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T 10294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
GB/T 10295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计法
GB/T 13475 绝热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
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S0法)
GB/T 20102 玻璃纤维网布耐碱性试险方法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法
GB/T 29906-2013 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
GB/T 30595-2014 挤塑聚苯板(XPS)薄抹灰外情外保温系统材料
GB/T 33281-2016 镀锌电焊网
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JGJ/T 70-2009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JGJ 144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T 366 外情保温用描栓
JG/T 483 岩棉薄抹灰外情外保温系统材料
JC 935-2004 玻璃纤维工业用玻璃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略)
3.3轻质砂浆
用于外模板外表而,起找平和保护作用的砂浆,主要包括以聚茉颗粒或(和)玻化微珠为集料的聚合物水泥轻质砂浆,简称轻质砂浆。
3.4抗裂砂浆
用于轻质砂浆外侧,具有一定变形能力和良好粘结性能,起抗裂和保护作用的聚合物水泥砂浆。
3.5连接件
连接保模一体板与现浇混凝土的专用连接件,通常情况下由具有防腐性能的高强塑料或金属螺杆、螺母和塑料因盘等部分组成。
3.6玻纤网布
表而经高分子材料涂覆处理的、具有付碱功能的玻璃纤维网格布,作为增强材料内置于抗裂砂浆中,用以提高抹而层的抗裂性。
(略)
4 一般规定
4.1保模一体板复合保温系统的分类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保摸一体板复合保温系统分类
4.2保模一体板复合保温系统(A50、A30、B系统)的基本构造应由保模一体板、防护层构成,其基
本构造应分别符合表2、表3和表4的要求。
4.3保模一体板复合保温系统应经过系统型式检验,系统的主要组成材料应由系统产品制造商配套提供。采用的所有配件,应与保模一体板复合保温系统性能相容,并符合团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4.4保模一体板复合保温系统应能适应基层的正常变形,在长期自重荷载、风荷载和气侯变化的情况下,不应出现裂缝、空鼓、脱落等破坏现象,在规定的抗震设防烈度范围内不应从基层上脱落。
4.5保模一体板复合保温系统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渗透性和透气性,各组成部分应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所有组成材料应彼此相容并具有防腐性。
4.6保模一体板复合保温系统的饰面层宜采用涂装饰而。当采用面砖时,应采取加强措花和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确保安全。
4.7保模一体板采用岩棉条分仓阻隔式防火构造的仓中有机保温芯板而积宜小于03m2。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3/T 1621.13-2015 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操作技术规程 电梯安装工程
J 13007-2015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
DB23/T 1621.13-2015
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操作技术规程
电梯安装工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Opera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Elevator Installation Project
2015-03-31发布 2015-03-31实施
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前言
按照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对修订《黑龙江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的批复要求,黑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组织省内有关单位对原《黑龙江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了全面修订。本次修订增加了电梯安装内容,新编了电梯安装施工操作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操作技术规程》电梯安装工程,在编制过程中,力求反映我省电梯安装施工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认真总结了我省电梯安装的实践经验,学习和借鉴国内先进技术和标准,重点对电梯安装工程的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和质量控制做出了规定。本规程在征求部分省内电梯安装施工专家和有关单位意见基础上经反复修改而成。
本规程修订后名称为《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操作技术规程》电梯安装工程。规程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施工准备、电梯安装、自动扶梯安装、成品保护、安全生产等。本规程应与经本次修订后的《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操作技术规程》其他专业规程配套使用。
本规程由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具体技术内容由主编单位负责解释。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至黑龙江电梯厂,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巴安里街16号,邮政编码150046。
本规程主编单位:黑龙江电梯厂
本规程参编单位:黑龙江省安装工程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刘小柱 包强 张成福
本规程参加编制人员:王基业 冯星明 王卫东
王颜国 姜建伟 朱屹峰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王公山 李刚 乔世军 陈永江
王伟 崔晓伟 姜英洲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4施工准备4
4.1技术准备4
4.2机具准备4
4.3施工条件准备4
4.4设备进场验收4
5电梯安装5
5.1无脚手架安装工艺5
5.2电梯导轨安装5
5.3驱动主机安装7
5.4轿厢安装7
5.5对重与缓冲器安装8
5.6悬挂装置与限速器安装9
5.7层门与轿门安装10
5.8整机调试11
6自动扶梯安装13
6.1基础放线与设备进场13
6.2桁架吊装13
6.3安全保护装置安装13
6.4梯级与梳齿板安装13
6.5围裙板与扶手带安装14
6.6电气装置安装与调整14
6.7质量检验14
7成品保护16
7.1开箱点件与储存保护16
7.2现场运输及设备吊装保护16
7.3部件组装保护16
8安全生产17
本规程用词说明18
引用标准名录19
内容摘要:
1总则
1.1为了规范电梯工程施工安装程序,统一施工操作方法,提高工程质量,确保电梯、自动扶梯工程安全可靠,制定本规程。
1.2本规程适用于黑龙江省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中电梯、自动扶梯的安装施工。
1.3电梯、自动扶梯安装工程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电梯 lift;elevator
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
2.0.2曳引驱动电梯 traction drive lift
提升绳靠主机的驱动轮绳槽的摩擦力驱动的电梯。
2.0.3强制驱动电梯 positive drive lift
用链或钢丝绳悬吊的非摩擦方式驱动的电梯。
2.0.4安全绳 safety rope
系在轿厢、对重上的辅助钢丝绳,在悬挂装置失效情况下,可触发安全钳动作。
2.0.5电梯驱动主机 lift machine
包括电机在内的用于驱动和停止电梯的装置,
2.0.6平衡重 balancing weight
为节能而设置的平衡全部或部分轿厢自重的质量。
2.0.7检修活板门 inspection trap
设置在井道上的作检修用的向外开启的门。
2.0.8井道安全门 emergency door to the well
相邻两层地坎之间距离超过11m时,在其间井道壁上开设的通往井道供援数乘客用的门。
2.0.9电梯额定速度 rated speed
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速度。
2.0.10定载重量 rated load;rated capacity
电梯设计规定的轿厢内最大载荷。
2.0.11电梯提升高度 traveling height,lifting height
从底层端站楼面至顶层端站楼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0.12 基站 main landing;mainfloor;home landing
轿厢无投人运行指令时停靠的层站。一般位于大厅或底层端站乘客最多的地方。
2.0.13底坑 pit
底层端站地板以下的井道部分。
2.0.14顶层高度 overhead:headroom height
由顶层端站地板至井道顶,板下最突出构件之间的垂直距离。
2.0.15自动扶梯 escalator
循环运行梯级,用于向上或向下倾斜输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
2.0.16机架 truss;supporting structure
架设在建筑结构上,供支撑梯级、踏板、胶带以及运行机构等部件的金属结构件。
2.0.17梯级 step
在自动扶梯桁架上循环运行,供乘客站立的部件。
2.0.18驱动装置 driving machine
驱动自动扶梯的装置。
3 基本规定
3.0.1电梯安装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特种设备安装维修许可证,施工人员必须接受专门技术培训和安全操作培训,经指定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机构考试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从事电梯安装工作。
3.0.2电梯安装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T10060的规定。安装前应详细了解产品的性能、技术指标、特点和安装要求,编制安装施工方案。
3.0.3电梯安装各道工序施工质量应严格检查,并做好安装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记录。安装后未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合格,不得投入使用。
3.0.4电梯安装的各道工序均应按照企业内部质量控制制度进行质量控制,并及时填写各道工序的质量记录。隐蔽工程隐藏前应经建设单位代表或监理工程师现场确认并在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上签字。
3.0.5电梯安装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管理部门,应根据项目的检验计划及时进行各工序的质量检查确认,并对不合格项目提出书面整改意见,全部合格后报请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
3.0.6电梯安装过程中需技术变更时,应事先征得电梯生产厂家及建设单位的同意,变更单经签字确认后方可实施,并填写技术变更记录表。
3.0.7电梯安装应按图施工,施工前应对施工图进行图纸会审。
4 施工准备
4.1 技术准备
4.1.1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技术人员和安装操作人员熟悉有关安装质量验收标准,了解拟安装产品的技术指标和安装要求,仔细阅读设备安装图册和安装说明,必要时请设备生产厂家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4.1.2电梯安装施工前应对现场安装条件进行调查,确认符合设备安装条件,并根据设备特点和现场条件编制安装施工方案。
4.1.3电梯安装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安全生产措施,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并做好签字记录。
4.2 机具准备
4.2.1电梯安装使用的机具应满足安装施工要求。主要机具有:卷扬机、吊链、挂钩千金、滑轮、钢丝绳、U型环、卡环、滚杠、撬棍、水准仪、方块水平、线坠、盒尺、样板支架、电锤、电钻、电气焊及常用工具等。
4.2.2电梯安装使用的检验、调试仪器设备和计量器具应定期检定,并在有效期内。
4.3 施工条件准备
4.3.1施工现场水源、电源、运输通道和材料堆放场地应满足施工要求
4.3.2施工前应与土建专业进行交接。交接时应根据所安装设备的型号核对土建总体布置图,复核井道留孔、牛腿、底坑深度、顶层高度、层站数、层门型式、井道内平面尺寸等,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机房内部、井道土建结构及布置必须符合设备土建布置图的要求。
4.3.3与土建专业交接时,电梯井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备安装之前,所有层门预留孔必须设有高度不小于1.2m的安全维护:
2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11m时,应设置井道安全门,井道安全门严禁向井道内开启:
3井道尺寸应与土建布置图一致,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设备行程高度小于或等于30m时为0~十25mm:
2)当设备行程高度大于30m且小于或等于60m时为0~十35mm:
3)当设各行程高度大于60m且小于或等于90m时为0~十50mm:
4)当设备行程高度大于90m时,允许偏差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
5)土建施工单位应提供每层的水平基准线标识。
4.3.4现场吊装用的吊点应征得设计、总包单位的同意,并办理签认手续
4.4 设备进场验收
4.4.1进场设备零部件应与装箱单内容相符,设备外观不应存在明显的损坏。
4.4.2电梯设备进场应提供下列资料:
1曳引机、安全钳、限速器、控制柜、门锁装置等设备的形式检验报告:
2扶梯应提供驱动主机、滚轮(主轮、副轮)、控制屏、梯级、踏板、扶手带的形式实验报告:
3随机文件。包括土建布置图、产品出厂合格证、装箱单、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动力电路和安全电路的电气原理图。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大跨度锥形屋面筒仓施工工艺
1工程概况
黄华港综合港区冀海散杂货码头工程包括圆筒仓 3座,用于存储大豆,仓容达10万t,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仓壁高度46.6m,内径36m,壁厚400mm,仓壁全部采用滑模工艺施工:筒仓内5.5m处设有平台梁板,该位置滑模需要空滑:仓顶为混凝土锥形顶,坡度30°,板厚为200~400mm,包含4道环梁、24道连梁,采用盖模工艺施工。筒仓12.7m以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其他均为C40,如图1所示。
2重、难点分析
1)该筒仓仓内平台梁板施工期间,滑模体系空滑幅度大、持续时间长,且受到海边突风影响,是本工程的控制难点。
2)仓内模架最高处达50.6m,超出《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一2011要求,竖向变形是关键控制点。
3)仓顶锥形屋面坡度达30°,模板支设加固困
(略)
难,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时不得留设施工缝,混凝土应连续施工,浇筑振捣流淌问题应考虑,施工组织难度大。
4)本工程中滑模、高支模架、锥形顶均是危险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213
214
215
…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