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951.41-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41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pdf
ICS29.060 K13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T2951.41-2008/IEC60811-4-1:2004 代替GB/T2951.8—1997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41部分:聚乙烯 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 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一熔体指数 测量方法一直接燃烧法测量聚乙烯中碳黑 和(或)矿物质填料含量—一热重分析法(TGA) 测量碳黑含量—一显微镜法评估聚乙烯中 碳黑分散度 Common test methods for insulating and sheathing materials of electric and optical cables- Part 41:Methods specific to polyethylene and polypropylene pounds- Resistance to environmental stress cracking-Measurement of the melt flow index- Carbon black and/or mineral filler content measurement in polyethylene by direct bustion-—Measurement of carbon black content by thermo gravimetric analysis(TGA)- Assessment of carbon black dispersion in polyethylene using a microscope (IEC60811-4-1:2004 IDT) 2008-06-26发布 200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951.41-2008/IEC60811-4-1:2004 前言 GB/T295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分为10个部分: —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 —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热老化试验方法; —第13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密度测定方法—吸水试验—收缩试验; —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低温试验; 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 —第31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高温压力试验——抗开裂试验; —第32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失重试验——热稳定性试验; —第41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熔体指数测量 方法—直接燃烧法测量聚乙烯中碳黑和/或矿物质填料含量——热重分析法(TGA)测量碳 黑含量一显微镜法评估聚乙烯中碳黑分散度; —第42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高温处...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2951.4-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部分 通用试验方法 第4部分:低温试验.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缆 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第4节:低温试验 GB/T2951.4-1997 idt IEC811-1-4:1985 Common test methods for insulating No.1(1993)第1次修正 代替GB/T2951.1一94 and sheathing materials of electric cables GB/T2951.12~2951.14-94 Part1:Methods for general application Section four:Test at low temperature 1范围 GB/T2951标准规定了配电用电缆和通信电缆,包括船用电缆的聚合物绝缘和护套材料的试验方 法. GB/T2951.4规定了低温试验方法,适用于电线、电缆的聚氯乙烯和聚乙烯绝缘和护套材料. 2试验原则 本标准没有规定全部的试验条件(诸如温度,持续时间等)以及全部的试验要求,它们应在有关电缆 产品标准中加以规定. 本标准规定的任何试验要求可以在有关电缆产品标准中加以修改,以适应特殊类型电缆的需要. 3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和试验参数适用于电缆、电线和软线的最常用类型的绝缘和护套材料. 4型式试验和其他试验 本标准所述的试验方法首先是作为型式试验用的.某些试验项目其型式试验和经常进行的试验(如 例行试验)的条件有本质上的区别,本标准已指明了这些区别. 5预处理 的试验应在绝缘和护套料挤出或硫化(或交联)后存放至少16h方可进行. 6试验温度 试验应在有关电缆产品标准规定的温度下进行. 7中间值 将获得的应有个数的试验数据以递增或递减次序排列,若有效数据的个数是奇数时,则中间值为正 中间一个数值;若是偶数,则中间值为中间两个数值的平均值.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10-28批准 1998-10-01实施 GB/T2951.4-1997 8低温试验 8.1绝缘低温卷绕试验 8.1.1概述 本试验一般适用于外径12.5mm及以下的圆形绝缘线芯及不能制备哑铃试件的扇形绝缘线芯. 若有关电缆产品标准中有规定,试验应在大尺寸绝缘线芯上进行.否则,大尺寸绝缘线芯应进行8.3 条所述的低温拉伸试验. 8.1.2取样和试样制备 从每个被试绝缘线芯上取两根适当长度的试样.如有外护层,应除去后才能作为试样. 8.1.3试验仪器 本试验推荐采用的试验设备参见图1及注释.它基本上由一旋转轴和试样导向装置组成.也可使 用实际上与图1设备相当的另一种单轴设备. 此试验设备在试验前及试验过程中应放置在低温箱内. 8.1.4试验步骤 试样应按图1所示固定在设备上. 装好试样的设备应在规定温度的低温箱内放置不少于16h.16h的冷却时间包括冷却设备所必需 的时间. 如果试验设备已预冷,只要试样已达到规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2951.14-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低温试验.pdf
ICS29.060 K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51.14-2008/IEC60811-1-4:1985 代替GB/T2951.4一1997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 通用 试验方法 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低温试验 Common test methods for insulating and sheathing materials of electric and optical cables- Part 14:Methods for general application-Test at low temperature (IEC60811-1-4:1985 IDT) 2008-06-26发布 200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 通用试验方法 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一低温试验 GB/T2951.14-2008/IEC60811-1-4:1985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0.75字数18千字 2008年9月第一版2008年9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3424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010)68533533 GB/T2951.14-2008/IEC60811-1-4:1985 前 言 GB/T295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分为10个部分: 一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一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一一机械性能试验; 一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一热老化试验方法; —第13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一一密度测定方法——吸水试验—收缩试验; —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低温试验; —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一浸矿物油试验; —第31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一高温压力试验一一抗开裂试验; —第32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失重试验——热稳定性试验; —一第41部分:聚乙烯 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一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熔体指数测量 方法一一直接燃烧法测量聚乙烯中碳黑和/或矿物质填料含量一一热重分析法(TGA)测量碳 黑含量—显微镜法评估聚乙烯中碳黑分散度; 一第42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高温处理后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试 验——高温处理后卷绕试验——空气热老化后的卷绕试验一测定质量的增加——长期热稳 定性试验一铜催化氧化降解试验方法; 一第51部分:填充膏专用试验方法一滴点一油分离一低温脆性——总...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2951.13-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3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密度测定方法—吸水试验—收缩试验.pdf
ICS29.060 K13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51.13-2008/IEC60811-1-3:2001 代替GB/T2951.3-1997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3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密度测定方法—吸水试验—收缩试验 Common test methods for insulating and sheathing materials of electric and optical cables- Part 13:Methods for general application-- Measurement for determining the density- Water absorption tests-Shrinkage test (IEC60811-1-3:2001 IDT) 2008-06-26发布 200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951.13-2008/IEC60811-1-3:2001 前 言 GB/T295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分为10个部分: —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一一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 —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一热老化试验方法; —第13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密度测定方法——吸水试验一收缩试验; —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一一低温试验; —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一耐臭氧试验一—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 —第31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高温压力试验——抗开裂试验; —第32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失重试验一热稳定性试验; —第41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熔体指数测量 方法一直接燃烧法测量聚乙烯中碳黑和/或矿物质填料含量一一热重分析法(TGA)测量碳 黑含量一显微镜法评估聚乙烯中碳黑分散度; 一第42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一高温处理后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试 验一一高温处理后卷绕试验—一空气热老化后的卷绕试验一—测定质量的增加一长期热稳 定性试验—一铜催化氧化降解试验方法; —第51部分:填充膏专用试验方法——滴点——油分离——低温脆性—一总酸值一腐蚀 性—-23℃时的介电常数—23℃和100℃时的直流电阻率. 本部分为GB/T2951的第13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EC60811-1-3:200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3部分:通 用试验方法一密度测定方法—吸水试验一收缩试验》(英文版).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一用“第13部分”代替“第1-3部分”; 一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 一一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一一本部分在IEC60811-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2951.12-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热老化试验方法.pdf
ICS29.060 K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51.12--2008/IEC60811-1-2:1985 代替GB/T2951.2一1997 :!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 试验方法 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一 热老化试验 方法 Common test methods for insulating and sheathing materials of electric and optical cables Part 12:Methods for general application-Thermal ageing methods (IEC60811-1-2:1985 IDT) 2008-06-26发布 200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一— 热老化试验方法 GB/T2951.12-2008/IEC60811-1-2:1985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880×12301/16印张0.75字数19千字 2008年10月第一版2008年10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3423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010)68533533 GB/T2951.12-2008/IEC60811-1-2:1985 前 言 GB/T295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分为10个部分: —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 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一热老化试验方法; 第13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密度测定方法——吸水试验—收缩试验; —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低温试验; 一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臭氧试验一—热延伸试验一浸矿物油试验; —第31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一高温压力试验一抗开裂试验; —第32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失重试验——热稳定性试验; 第41部分:聚乙烯 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熔体指数测量 方法——直接燃烧法测量聚乙烯中碳黑和/或矿物质填料含量-一一热重分析法(TGA)测量碳 黑含量——显微镜法评估聚乙烯中碳黑分散度; —第42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高温处理后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试 验—一高温处理后卷绕试验一空气热老化后的卷绕试验一测定质量的增加一长期热稳 定性试验—一铜催化氧化降解试验方法; 一一第51部分:填充膏专用试验方法一一滴点—一...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2951.11-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pdf
ICS29.060 K13 G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T2951.11-2008/IEC60811-1-1:2001 代替GB/T2951.1—1997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 Common test methods for insulating and sheathing materials of electric and optical cables- Part 11:Methods for general application- Measurement of thickness and overall dimensions- Tests for determin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IEC60811-1-1:2001 IDT) 2008-06-26发布 200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951.11-2008/IEC60811-1-1:2001 前言 GB/T295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分为10个部分: —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 —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热老化试验方法; —第13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密度测定方法——吸水试验——收缩试验; ——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低温试验; —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 第31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高温压力试验——抗开裂试验; —第32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失重试验—热稳定性试验; —第41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熔体指数测量 方法—直接燃烧法测量聚乙烯中碳黑和/或矿物质填料含量——热重分析法(TGA)测量碳 黑含量一显微镜法评估聚乙烯中碳黑分散度; —第42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高温处理后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试 验——高温处理后卷绕试验——空气热老化后的卷绕试验——测定质量的增加——长期热稳 定性试验—铜催化氧化降解试验方法; ——第51部分:填充膏专用试验方法—滴点—油分离——低温脆性——总酸值——腐蚀 性——23℃时的介电常数——23℃和100℃时的直流电阻率. 本部分为GB/T2951的第11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EC60811-1-1:200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 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小测量——机械性能试验》(英文版). 考虑到我国国情和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用“第11部分”代替“第1-1部分”;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 一删除国际标...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2951.32-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32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失重试验—热稳定性试验.pdf
ICS29.060 K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51.32-2008/IEC60811-3-2:1985 代替GB/T2951.71997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 护套材料通用 试验方法 第32部分:聚氯乙烯 混合料专用 试验方法一失重试验—一热稳定性试验 Common test methods for insulating and sheathing materials of electric and optical cables- Part 32:Methods specific to PVC pounds- Loss of mass test-Thermal stability test (IEC60811-3-2:1985 IDT) 2008-06-26发布 2009-04-01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951.32-2008/IEC60811-3-2:1985 前言 GB/T295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分为10个部分: 一—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一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 一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一热老化试验方法; 一—第13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一密度测定方法——吸水试验——收缩试验; 一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低温试验; —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一浸矿物油试验; —第31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一高温压力试验一一抗开裂试验; —第32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失重试验——热稳定性试验;. 一—第41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一熔体指数测量 方法一-一直接燃烧法测量聚乙烯中碳黑和/或矿物质填料含量一一热重分析法(TGA)测量碳 黑含量一一显微镜法评估聚乙烯中碳黑分散度; 一一第42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一高温处理后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试 验一高温处理后卷绕试验一空气热老化后的卷绕试验——测定质量的增加—一长期热稳 定性试验一一铜催化氧化降解试验方法; 一一第51部分:填充膏专用试验方法一—滴点一油分离一低温脆性一总酸值一腐蚀 性一23℃时的介电常数—23℃和100℃时的直流电阻率. 本部分为GB/T2951的第32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EC60811-3-2:1985《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2部分:聚 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一失重试验一热稳定性试验》及其A1:1993“第1号修改单”和A2: 2003“第2号修改单”(英文版).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一用“第32部分”代替“第3-2部分”; 一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 一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一本部分在IEC60811-3...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2951..31-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31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高温压力试验-抗开裂试验.pdf
ICS29.060 K1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51.31-2008/IEC60811-3-1:1985 代替GB/T2951.6一1997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 试验方法 第31部分:聚氯乙烯 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 —高温压力试验—一抗开裂试验 Common test methods for insulating and sheathing materials of electric and optical cables- Part 31:Methods specific to PVC pounds- Pressure test at high temperature--Test for resistance to cracking (IEC60811-3-1:1985 IDT) 2008-06-26发布 200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951.31-2008/IEC60811-3-1:1985 前言 GB/T295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分为10个部分: —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一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一机械性能试验; —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一热老化试验方法; —第13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密度测定方法——吸水试验一收缩试验; —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一一低温试验; —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臭氧试验一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 —第31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一高温压力试验——抗开裂试验; 一第32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一失重试验一热稳定性试验; ——第41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一熔体指数测量 方法一直接燃烧法测量聚乙烯中碳黑和/或矿物质填料含量一一热重分析法(TGA)测量碳 黑含量一一显微镜法评估聚乙烯中碳黑分散度; 一第42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一高温处理后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试 验一一高温处理后卷绕试验——空气热老化后的卷绕试验——测定质量的增加——长期热稳 定性试验一一铜催化氧化降解试验方法; 一第51部分:填充膏专用试验方法——滴点—油分离一低温脆性一一总酸值一腐蚀 性一—23℃时的介电常数—23℃和100℃时的直流电阻率. 本部分为GB/T2951的第21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EC60811-3-1:1985《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1部分:聚 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高温压力试验——抗开裂试验》及其A1:1994“第1号修改单”和A2: 2001“第2号修改单”(英文版).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用“第31部分”代替“第3-1部分”; 一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A/Z 1736-2020 基于目标位置映射的主从摄像机协同技术指导文件.pdf
ICS 01.020 A 90 G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A/Z1736-2020
基于目标位置映射的主从摄像机协同系统 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for themaster-slave camera collaboration systembased on objectposition-mappingmechanism
2020-08-07发布202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
GA/Z 1736-2020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系统结构. 4.1系统构成. 4.2系统与外部连接关系 5 技术要求. 5.1功能性能要求 5.2设备要求 参考文献..
GA/Z1736-2020
前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提出。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厦门博聪信 息技术有限公司、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海鑫科金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 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国魂吉电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市公安局、太原市公安局、浙江大华技术股份 有限公司、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中星电子股份有 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公安学院及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颜志国、胡士强、尹萍、杨帅、张永涛、周瑞军、申力强、周耀华、 高智建、覃智泉、贺志刚、夏若彬、韩春晓、吕萌、郭辉、施清平、林青春、黄圣琦、吴彤。
GA/Z 1736-2020
基于目标位置映射的主从摄像机协同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基于目标位置映射的主从摄像机协同系统的结构和技术要求。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基于目标位置映射的主从摄像机协同系统的规划设计、产品开发、工程实 施、检验验收和运行维护以及与之相关的设备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181-2016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28649-2012机动车号牌自动识别系统 GB/T30147-2013安防监控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技术要求 GB/T31488-2015安全防范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 GA/T645-2014安全防范监控变速球型摄像机 GA/T893-2010安防生物特征识别应用术语 GA/T1399.1-2017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A/T1400.1-2017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A/T1400.4-2017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第4部分:接口协议要求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GA/T 893-2010、GB/T 28181-2016、GA/T1399.1-2017、GA/T1400.1-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 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1 关注目标interestedobject 从社会公共安全角度出发,在设定区域内具备一定外观特征或运动特征的人员、车辆和物品等。
3. 1. 2 主摄像机master camera 用于完成设定区域内关注目标检测和监视的摄像机。
注:主摄像机一般为定焦摄像机或拼接定焦摄像机阵列。
3. 1.3 从摄像机slavecamera
GA/Z 1736-2020 接收控制指令,完成关注目标特征图像采集和跟踪要求的摄像机。
注:从摄像机一般是可变焦带云台的摄像机。
3. 1. 4 位置映射position mapping 主摄像机与从摄像机通过空间位置进行关联,对于主摄像机中任意目标位置,从摄像机都可以定位 到相应的位置。
3. 1.5 主从摄像机协同系统master-slavecameracollaborationsystem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由设定区域内的主摄像机基于目标位置映射协同调度一个或多个从摄像机实现 对关注目标检测、监视、特征图像采集和持续跟踪的系统。
3.1. 6 关注目标特征图像characteristicimage ofinterestedobje...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A/Z 1600-2019 法庭科学标准体系结构.pdf
ICS13.310 A92 GAIZ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A/Z1600—2019 法庭科学 标准体系结构 Standard architecture for Forensic sciences 2019-10-14发布 2019-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 GA/Z1600—2019 前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9)提出并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中山 大学中山医学院、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中央军委政法委员会侦查技术中心、公安部第一研究 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花锋、翟晚枫、焦贺娟、葛百川、于洋、张宁、周颂东、赵虎、王 旭、陈红艳. I GA/Z1600—2019 法庭科学标准体系结构 1范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法庭科学标准体系的结构.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法庭科学标准的制修订.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016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 GA/T1136一2014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体系表编制规则 3术语和定义 GB/T13016和GA/T1136一201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标准体系表代码编码规则 法庭科学标准代码编码规则应符合GA/T1136一2014的要求. 法庭科学标准代码由阿拉伯 数字和字母组成,具体说明如下: 第一层:按照标准类别划分,用1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其中:1表示基础标准,2表示技术标准,3表 示管理标准. 第二层:按照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体系的专业领域划分,法庭科学类标准用03表示. 第三层:按照法庭科学领域的一级专业划分,用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其中:01表示毒物,02表示 指纹,03表示理化,04表示视频图像,05表示法医,06表示法医物证,07表示电子物证,08表示声纹, 09表示痕迹,10表示文件,11表示警犬,12表示心理,13表示其他. 第四层:根据本专业领域具体的业务类型情况,可以选择对一级业务进行进一步的细分,用2位阿 拉伯数字表示. 第…层:当第四层分类不能满足专业需要时,可继续进行细分.明细表中,标准代码位数需保 持一致,缺少的层级以“00补齐. 倒数第四层:按照标准是否属于公共安全行业划分,用1位拉丁字母表示.其中:P表示公共安全行 业专业标准,R表示相关标准. 倒数第三层:按照顺序对标准排序,用3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为顺序码,从001开始编号. 倒数第二层:按照标准的级别划分,用1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其中:1表示国际标准,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A/T 995-2020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视频取证设备技术规范(代替 GA/T 995-2012).pdf
ICS03.220.20 R80 G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995—2020 代替GA/T995-2012 道路交通 安全违法行为视频取证 设备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video forensics devices for violations of road trffic satety 2020-07-08发布 2020-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 GA/T9952020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一般要求........ 2 5技术要求.…… …4 6试验方法. ............16 附录A(资料性附录)设备参数配置 .......32 附录B(规范性附录)常见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视频取证记录要素.....................…33 I GA/T995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A/T995-2012《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视频取证设备技术规范》.与GA/T995-2012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一删除了标清视频术语和定义(见2012年版的3.1); 一一删除了高清视频术语和定义(见2012年版的3.2): 一一修改了视频取证设备术语和定义(见3.1 2012年版的3.3): 一一增加了全景特征术语和定义(见3.2); 一一修改了捕获率术语和定义(见3.3 2012年版的3.4): 一一删除了捕获有效率术语和定义(见2012年版的3.5): 一一修改了控制接口要求(见4.5.6 2012年版的4.4): 一一修改了视频采集单元要求(见4.4 2012年版的5.1): 一一增加了视频处理单元要求(见4.5): 一一增加了应用软件要求(见4.6): 一一修改了基本功能要求(见5.1 2012年版的4.2): 一一修改了违法行为记录(见5.2.1 2012年版的5.3): 一一修改了车辆特征记录(见5.2.2 2012年版的5.3): 一一增加了驾驶人面部特征记录(见5.2.3): 一一增加了汽车电子标识读取与比对(见5.2.4); 一一增加了视频流图像抽取(见5.2.5); 一一修改了现场监视(见5.3.1 2012年版的4.3): 一一增加了目标跟踪(见5.3.2): 一一增加了多码流录像(见5.3.3): 一一增加了流量统计(见5.3.4); 一一修改了电气安全性能和电磁兼容性能(见5.4、5.5 2012年版的5.7): 一一修改了环境适应性(见5.6 2012年版的5.8、5.9); 一一修改了一般要求测试(见6.1 2012年版的6.1、6.4、6.5、6.11、6.12、6.13、6.14、6.1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A/T 975-2019 警用装备名词术语.pdf
ICS01.020 A94 GA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975—2019 代替GA975—2012 警用装备 名词术语 Nomenclature and terminology of police equipment 2019-07-08发布 2019-07-08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 GA/T975-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A975一2012《特种装备名词术语》,与GA975一2012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见封面,2012年版的封面);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2年版的第2章). 本标准由公安部装备财务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6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军生、孙非、王梅、尤会龙、张增慧、王同臻、窦国成、王相松、高晓清、凌建寿、 邓伟、艾西安、许增海、林久彬、冯葳、于开林、王利群、孙长林、高军、木林宪(按标准章节编写顺序排列). 本标准于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A975-2012. I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A/T 961-2020 道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验收技术规范.pdf
ICS93.080.30 R84 G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961-2020 代替GA/T961-2011 道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验收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cceptance of intelligent monitoring and recording system for vehicles on roads (以正式印刷版为准) 2020-01-02发布 2020-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 GA/T961-2020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验收准备.... 2 5验收项目与方法… . 2 6验收结果......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验收文件记录表 6 I GA/T961-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A/T961-2011《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验收技术规范》.与GA/T961-2011相比,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一修改了标准名称(见标准名称,2011年版的标准名称);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11年版的第3章): —修改了“验收条件”(见4.1 2011年版的第4章): —修改了“验收组织”(见4.3 2011年版的第5章): —增加了“通行车辆检测功能”(见5.1.2): —修改了“车辆图像记录功能”(见5.1.3 2011年版的6.1.2); —修改了“车辆号牌识别功能”(见5.1.4 2011年版的6.1.3); —增加了“车型识别功能”(见5.1.5): —增加了“车辆品牌标志识别功能”(见5.1.6): —增加了“车身颜色识别功能”(见5.1.7); —修改了“速度测定功能”(见5.1.8 2011年版的6.1.5): —修改了“自动报警功能”(见5.1.9 2011年版的6.1.4): —修改了“数据传输功能”(见5.1.10 2011年版的6.1.8): 一增加了“运行状态管理功能”(见5.1.11); —修改了“流量统计功能”(见5.1.13 2011年版的6.1.7): —增加了“同步补光功能”(见5.1.14): ——增加了“时钟同步功能”(见5.1.15): 一增加了“机动车电子标识读取与比对功能”(见5.1.16): 修改了“图像要求”(见5.2.1 2011年版的6.2.1); —修改了“数据格式要求”(见5.2.2 2011年版的6.2.2); 一增加了“存贮要求”(见5.2.3): 修改了“品牌、型号和数量”(见5.3.1 2011年版的6.3.1); 一修改了“工程质量检查”(见5.4 2011年版的6.4):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A/T 911-2019 信息安全技术 日志分析产品安全技术要求.pdf
ICS35.240 A90 GA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911-2019 代替GA/T911—2010 信息安全技术 日志分析产品安全技术要求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log analysis products 2019-03-19发布 2019-03-1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 GA/T911-2019 目 次 前言…………………… 1范围………………………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1 4总体说明 2 4.1安全技术要求分类… 2 4.2安全等级划分 ……………………… …………… 2 5安全功能要求………… ……………………2 5.1日志采集和存储………………………………………………………… 2 5.2日志分析和处理…… 3 5.3日志呈现和报警…………………………………………………………………… 5 5.4开发接口…… 5 6自身安全功能要求………… 5 6.1组件安全……… 5 6.2安全管理……………… …………………6 6.3自身审计功能………………………… 7 6.4系统报警…… 7 7安全保障要求……………………………………………………………………………8 7.1开发……………… 8 7.2指导性文档…………… *9 7.3生命周期支持 9 7.4测试…………… …………………………………10 7.5脆弱性评定………………………………………………………………………………10 8不同安全等级的要求……… …….10 8.1安全功能要求……………………… 10 8.2自身安全功能要求…………………11 8.3安全保障要求……………………………………………………………………12 I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A/T 816-2019 警用阻截网.pdf
A 94 ICS 13.340.99
G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816-2019代替GA816-2009
警用阻截网 Blockingnetsforpolice
2019-09-10发布2019-09-1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
GA/T816-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A816-2009《警用阻截网》,与GA816-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一修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09年版的第2章); 修改了结构要求(见5.6,2009年版的4.6); 修改了布障性能(见5.7,2009年版的4.7); 修改了阻截能力(见5.8,2009年版的4.8); 修改了防破坏能力(见5.9,2009年版的4.9); 修改了试验方法(见第6章,2009年版的第5章); 修改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见7.2、7.3,2009年版的6.2、6.3); 修改了运输和贮存(见第8章,2009年版的第7章)。
本标准由全国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6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安龙科技集团 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扬、王梅、王同臻。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A816-2009。
GA/T 816-2019
警用阻截网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警用阻截网的术语和定义、代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警用阻截网的研发、生产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A885一2010公安单警装备警用制式刀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警用阻截网blockingnetsforpolice 通过组合可以形成隔离墙,能有效地进行交通阻断和区域封控的一种专用片状立式路障。
3.2 布障性能deploymentperformance 警用阻截网组合的速度和强度。
3.3 阻截能力blockingperformance 警用阻截网阻挡拦截目标的能力。
3.4 防破坏能力attackresistance 警用阻截网抵御暴力破坏的能力。
3.5 常用手工工具monmanual tool 各种式样的凿子、锉子、锲子、钳子、螺丝刀、扳手、钢锯、长度小于或等于600mm的大铁剪、重量小 于或等于1.2kg的手锤、8磅锤、长度小于或等于600mm且直径小于或等于50mm的各种撬棍。
4代号
警用阻截网代号由产品名称代号、企业自定义代号和产品型号代号组成。
一产品型号代号:用两位数字表示 企业自定义代号:用两位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产品名称代号:用阻截网的汉语拼音“ZJW”表示 1
GA/T816-2019 示例:××公司生产的警用阻截网产品,企业自定义代号为AB,产品型号为01,表示为ZJW-AB01。
5技术要求
5.1外观 5.1.1警用阻截网(以下简称“阻截网")外观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的凹凸、焊瘤、毛刺、锐边和尖角等。
5.1.2金属材料应作整体防腐处理,表面无任何锈迹现象。
5.2颜色 阻截网的主体颜色为警用藏蓝色。
5.3标志
“POLICE"字体为ArialBlack。
5.3.2阻截网背面应有清晰牢固的永久性产品标志,其内容应包括: a)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b)产品名称; c)执行标准号; d)生产日期。
5.4重量 阻截网(单片)的重量应小于或等于80kg。
5.5尺寸 阻截网(单片)的宽度应大于或等于1000mm,高度应大于或等于2200mm。
5.6结构要求 5.6.1阻截网为矩形平面框架结构,由主体框架、辅助支架和其他附件构成,整体结构应合理、稳定、 坚固。
5.6.2主体框架的中上部应由金属网片构成,具有良好的透视性,面积应大于或等于主体框架面积的 50%,网眼最大边长应小于或等于13mm。
5.6.3辅助支架为可折叠和可调节的杆件,且与主体框架连接应合理可靠;辅助支架折叠、调节应方便 灵活,无明显的阻滞现象。
5.6.4阻截网主体框架与竖直面的倾角应能在0°~15°范围内调节。
5.6.5用于组合多片阻截网的附件,应置于阻截网的背面。
5.7布障性能 应能实现阻截网之间的组合布障,两片阻截网应能在1min内完成组合,且组合完成后应不能从阻 截网正面触及组合件及其控制机构。
阻截网主体框架与组合件之间承受1500N作用...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A/T 774-2019 指掌纹特征规范.pdf
ICS13.310 A92 G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774-2019 代替GA774.1~774.5-2008、GA775-2008 指掌纹特征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fingerprint and palmprint features 2019-10-14发布 2019-12-01实施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 到涂层真伪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 行业标准 指掌纹特征规范 GA/T774-2019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 spc.net.cn 总编室:(010)68533533发行中心:(010)51780238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1.25字数34千字 2020年6月第一版2020年6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2-35271定价33.00元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010)68510107 GA/T774—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A774.1~774.5一2008《指纹特征规范》和GA775一2008《指纹特征点与指纹方向坐 标表示方法》,与GA774.1~774.5一2008、GA775一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修改为推荐性标准; —一增加了掌纹特征坐标系(见第4章); 一增加了掌纹特征点和方向坐标表示方法(见第5章); 一增加了掌纹特征质量、特征点分类和标注方法(见第11章~第14章); —一增加了掌纹细节特征点类型和标注方法(见第15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刑事信息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9/SC2)提出并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铁路公安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强、王华、冉冉、刘寰、韩柯、吴浩、欧阳迎春.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A774.1-2008; —GA774.2-2008; —GA774.3-2008; —GA774.4-2008; —GA774.5-2008; ——GA775-2008. I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A/T 773-2019 指掌纹自动识别系统术语.pdf
ICS13.310 A90 G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773—2019 代替GA773—2008 指掌纹自动识别系统术语 Terminology for automated fingerprint and palm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 2019-10-14发布 2019-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 GA/T773-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A773一2008《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术语》,与GA773一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为推荐性标准; 一—增加了掌纹相关术语定义(见第3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刑事信息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9/SC2)提出并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铁路公安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强、王华、冉冉、刘寰、韩柯、吴浩、欧阳迎春.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A773—2008. I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A/T 766-2020 人精液PSA检测 金标试剂条法.pdf
ICS13.310 A92 GA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766—2020 代替GA766—2008 人精液PSA检测 金标试剂 条法 Methods for detection of PSA in human semen-Rapid test strip 2020-03-12发布 2020-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 GA/T766—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A766一2008《人精液PSA检测金标试剂条法 》,与GA766一2008相比主要技术 变化如下: —修改为推荐性标准(见封面,2008年版的封面); 一增加了对于纯水的要求(见4.1). 本标准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法医检验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9/SC6)提出并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黑龙江省公安厅.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温佩忠、白雪、孟庆振、欧元、张大安、刘开会、李晓平、朱爱民、李澎、刘旭丹、 常彩琴、张英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A766—2008. I GA/T766—2020 人精液PSA检测 金标试剂条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法医生物物证检验中通过金标试剂条快速检验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检验原 理、材料准备、操作方法、结果判定和检验中的注意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法庭科学检验中与性犯罪有关的人精液(斑)PSA 包括阴道、口腔、肛门、皮肤擦拭物 以及卫生纸、衣物等可能粘附有人精液(斑)的生物检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A477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金标检验试剂条 3原理 金标试剂条法的基本原理是金标记双抗体 夹心法. 金标试剂条分为三个区,即加样区、反应区和吸附区.吸附在加样区的金标记单克隆抗人PSA抗 体与人精斑浸泡液(含有人PSA)反应后,形成金标记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向试剂条吸附区扩散,当复合 物扩散至反应区时,与吸附于此区的另一单克隆抗人PSA抗体结合(线状),抗原抗体复合物吸附此处, 形成紫红色线(阳性反应线).过剩的复合物继续向吸附区扩散,与反应区吸附的另一抗体(通常是羊抗 鼠IgG)结合,也形成紫红色线条(质控线). 如果浸泡液不含有人PSA 则加样区就不能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扩散至反应区的金标记抗人 PSA抗体就不能与吸附于此区的另一单克隆抗人PSA抗体结合,也就没有紫红色线状带形成.当它 继续向吸附区扩散,可与反应区吸附的另一羊抗鼠IG结合,形成紫红色线条(质控线). 4试剂与器材 4.1试剂 试剂包括: a...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A/T 765-2020 人血红蛋白检测 金标试剂条法.pdf
ICS13.310 A92 GA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765—2020 代替GA765-2008 人血红蛋白检测 金标 试剂 条法 Methods for detection of human hemoglobin-Rapid test strip 2020-03-12发布 2020-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 GA/T765—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A765一2008《人血红蛋白检测金标试剂条法》,与GA765一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 化如下: 一修改为推荐性标准(见封面,2008年版的封面); —增加了对于纯水的要求(见4.1). 本标准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法医检验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9/SC6)提出并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黑龙江省公安厅.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温佩忠、白雪、孟庆振、欧元、张大安、刘开会、李晓平、朱爱民、李澎、刘旭丹、 常彩琴、张英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A765—2008. I GA/T765—2020 人血红蛋白检测 金标试剂条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法医生物物证检验中通过金标试剂条快速检验人血红蛋白(H)的检验原理、材料准 备、操作方法、结果判定和检验中的注意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法庭科学检验中判断检验鉴定的检材是否含有人血红蛋白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A476人血红蛋白金标检验试剂条 3原理 抗人血红蛋白金标试剂条法的基本原理是金标记双抗体夹心法. 抗人血红蛋白金标试剂条分为三个区,即加样区、反应区和吸附区.吸附在加样区的金标记单克隆 抗人血红蛋白抗体与人血痕浸泡液(含有人血红蛋白)反应后,形成金标记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向试剂条 吸附区扩散,当复合物扩散至反应区时,与吸附于此区的另一单克隆抗人血红蛋白抗体结合(线状),抗 原抗体复合物聚集该处,形成紫红色线(阳性反应线).过剩的复合物继续向吸附区扩散,与反应区吸附 的另一抗体(通常是羊抗鼠IgG)结合,也形成紫红色线条(质控线). 如果浸泡液不含有人血红蛋白,则加样区就不能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扩散至反应区的金标抗人血 红蛋白抗体就不能与吸附于此区的另一单克隆抗人血红蛋白抗体结合,也就没有紫红色线状带形成. 当它继续向吸附区扩散,可与反应区另一吸附的羊抗鼠IgG结合,形成紫红色线条(质控线). 4试剂与器材 4.1试剂 试剂包括: a)人血红蛋白金标检验试剂盒(符合GA476的各项要求); b)纯水(符合GB/T66...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A/T 724-2019 法庭科学 手印鉴定技术规程.pdf
ICS13.310 A92 G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724—2019 代替GA/T724—2007 法庭科学 手印鉴定规程 Forensic sciences-Code of practice for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2019-10-14发布 2019-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 GA/T724-2019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A/T724一2007《手印鉴定程序》,与GA/T724一200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一增加了鉴定人及审核人要求(见4.1); —增加了检验样本手印要求(见4.3): 一一增加了检材手印与样本手印的三级特征比对(见5.2.3); —增加了检验记录(见5.6); 一—将“手印鉴定程序”更改为“手印鉴定工作流程”(见第5章,2007年版的第5章); 一—将“结论”更改为“意见”(见5.4~5.6 2007年版的5.4~5.5); —将“出具鉴定书或检验意见书”更改为“出具鉴定书”(见5.5 2007年版的5.5).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指纹检验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9/SC3)提出并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珠海市公安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荣梁、薛静、曲会英、李孝君、刘寰、顾春光、陈宇.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A/T7242007. I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12
13
14
…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