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T 5334.3-2020 转基因植物产品的数字PCR检测方法 第3部分:转基因玉米.pdf
ICS65.020.01 CCS B16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334.3—2020 转基因植物产品的数字PCR检测方法 第3部分:转基因玉米 Protocol of digital PCR for quantitatively detecting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s and their derived products- Part 3: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2020-12-30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发布 SN/T5334.3—2020 前言 SN/T5334一2020《转基因植物产品的数字PCR检测方法》共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及定义; 第2部分:转基因大豆; —第3部分:转基因玉米; 第4部分:转基因油菜; —第5部分:转基因棉花; —第6部分:转基因马铃薯; —第7部分:转基因苜蓿; ——第8部分:转基因甜菜. 本文件为SN/T5334一2020的第3部分.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海关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凌杏园、潘广、朱鹏宇、付伟、向才玉、章桂明、朱水芳、黄文胜. SN/T5334.3—2020 转基因植物产品的数字PCR检测方法 第3部分:转基因玉米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玉米中转基因品系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玉米种子、叶片中10种转基因品系定量检测.本文件检测限参见附录A.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SN/T5334.1转基因产品定量检测数字PCR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及定义 3术语和定义 SN/T5334.1界定的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方法原理 见SN/T5334.1. 5主要设备及试剂 5.1内源基因和外源基因:内源基因为玉米高速泳动蛋白基因(HMG: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s); 外源基因为品系98140、DAS40278-9、VCO-01981-5和MON87427插入位点5’端跨边界序列,以及 品系BVLA430101、B799、IE034、12-5、C0010.3.7和C0030.3.5插入位点3端跨边界序列.引物及 探针序列参见附录A. 5.2其他设备及试剂要求见SN/T5334.1的规定. 6方法操作步骤 6.1一般性操作步骤 一般性操作步骤见SN/T5334.1的规定. 6.2数字PCR反应体系 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配制见表1. ...
SN/T 5334.2-2020 转基因植物产品的数字PCR检测方法 第2部分:转基因大豆.pdf
ICS65.020.01 CCS B16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334.2—2020 转基因植物产品的数字PCR检测方法 第2部分:转基因大豆 Protocol of digital PCR for quantitatively detecting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s and their derived products- Part 2: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 2020-12-30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SN/T5334.2—2020 前言 SN/T5334一2020《转基因植物产品的数字PCR检测方法》共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及定义; 第2部分:转基因大豆; —第3部分:转基因玉米; 第4部分:转基因油菜; —第5部分:转基因棉花; —第6部分:转基因马铃薯; —第7部分:转基因苜蓿; ——第8部分:转基因甜菜. 本文件为SN/T5334一2020的第2部分.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大连海关技术中心,中华人民共 和国沈阳海关技术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海关技术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海关技术中心、中 华人民共和国深圳海关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际娟,郑秋月,肖西志,刘津,朱鹏宇,付伟,杨莉莉,徐君怡. SN/T5334.2—2020 转基因植物产品的数字PCR检测方法 第2部分:转基因大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进出口大豆中转基因品系特异性的数字PCR(dPCR)定量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大豆种子、叶片中转基因成分定量检测.本文件检测限参见附录A.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SN/T5334.1转基因产品定量检测数字PCR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及定义 3术语和定义 SN/T5334.1界定的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方法原理 见SN/T5334.1. 5主要设备及试剂 5.1内源基因和外源基因:内源基因为大豆植物凝集素基因(Lectin);外源序列为FG72、M0N87769、 MON87708、MON87705、DAS-44406-6、DAS-81419-2、356043、4305423、CV127、GIS40-3-2、A5547- 127、M0N89788、A2704-12品系外源基因插入位点5’端跨边界序列,以及DAS68416-4品系外源基因插 人位点3’端跨边界序列.引物及探针序列参见附录A. 5.2其他设备及试剂要求见SN/T5334.1的规定. 6方法操作步骤 6.1一般性操作步骤 一般性操作步骤见SN/T5334.1的规定. 6.2数字PCR反应体系 数字PCR反应体系配制见表1. ...
SN/T 5334.1-2020 转基因植物产品的数字PCR检测方法 第1部分:通用要求与定义.pdf
ICS65.020.01 CCS B16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334.1—2020 转基因植物产品的数字PCR检测方法 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定义 Protocol of digital PCR for quantitatively detecting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s and their derived products- 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s and definitions 2020-12-30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SN/T5334.1—2020 前言 SN/T5334一2020《转基因植物产品的数字PCR检测方法》共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及定义 第2部分:转基因大豆; —第3部分:转基因玉米; 第4部分:转基因油菜; —第5部分:转基因棉花; —第6部分:转基因马铃薯; —第7部分:转基因苜蓿; ——第8部分:转基因甜菜. 本文件为SN/T5334一2020的第1部分.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南宁海关技术中心、中华人民共 和国广州海关技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付伟、朱鹏宇、杜智欣、魏霜、王晨光、郑明慧、朱水芳、黄文胜. SN/T5334.1-2020 转基因植物产品的数字PCR检测方法 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定义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转基因植物产品的转基因成分数字PCR检测方法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缩略 语、术语和定义、原理、方法建立步骤、结果判定和样品保存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转基因植物产品中转基因成分数字PCR定量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 GB/T19495.1转基因产品检测通用要求和定义 GB/T19495.2转基因产品检测实验室技术要求 GB/T19495.3转基因产品检测核酸提取纯化方法 GB/T19495.7转基因产品检测抽样和制样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于适用于本文件. 3.1 转基因transgene 将亲本物种中本来不具有的、来源于其他物种的功能基因序列,通过各种手段导人亲本物种的 基因组中,使其在亲本物种中表达,以获得相对应的性状. 3.2 转基因植物品系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 events 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功能基因片段导入亲本植物基因组中,使亲本植物获得可遗传的目的性状. 获得目的性状的亲本植物成为转基因植物品系. 3.3 转基因转化事件特异性检测event-specific GMO content detection 转基因植物品系中,外源基因旁边的植物内源基因序列称为侧翼序列.对于不同的转基因植物品 系,侧翼序列是唯一的.因此,扩增目的片段位于外源基因与侧翼序列交界处的检测方法称为转基因 转化事件特异性检测方法. 3.4 数字PCR digital PCR 一种绝对定量的PCR技术.将PCR体系分配成大量微反应体系进行PCR扩增,扩增后对微反应 1 ...
SN/T 5333-2020 玉米霜霉病菌(非中国种)检疫鉴定方法.pdf
ICS65.020.01 CCS B16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333—2020 玉米霜霉病菌(非中国种) 检疫鉴定方法 R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eronosclerospora spp.(non-Chinese) 2020-12-30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SN/T5333—2020 玉米霜霉病菌(非中国种) 检疫鉴定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爪哇霜霉病菌、菲律宾霜霉病菌、甘蔗霜霉病菌和高粱霜霉病菌4种玉米霜霉病菌 非中国种的检疫鉴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玉米、高粱和甘蔗等禾本科植物的植株及种子中玉米霜霉病菌(非中国种)的检疫 和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病菌的基本信息 学名:Peronosclerospora spp. 分类地位:藻菌界Chromista 卵菌门Oomycota 霜霉纲Peronosporea 霜霉目Peronosporales. 霜毒科Peronosporaceae 霜指霉属Peronosclerospora. 玉米霜霉病菌(非中国种)指霜指霉属(Peronosclerospora)中的爪哇霜霉病菌(P.maydis)、菲 律宾霜霉病菌(P.philippinensis)、甘蔗霜霉病菌(P.sacchari)和高粱霜霉病菌(P.sorghi) 它们专 性寄生于玉米、高粱和甘蔗等禾本科植物上,在热带和亚热带危害严重. 传播途径:病菌主要在野生寄主上越冬,翌年侵染玉米等寄主作物.病菌近距离传播主要靠染病 叶片上的分生孢子或卵孢子,远距离传播主要靠寄主植物插条、高粱种子、种子中夹带的病残体或新 鲜湿润的种子. 玉米霜霉病菌(非中国种)的其它信息参见附录A. 5方法原理 根据玉米霜霉病菌(非中国种)4种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性,利用通用引物和特 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测序比对的原理,对病菌进行综合检疫鉴定. 6仪器设备和主要试剂 6.1仪器设备 生物显微镜(具测量功能),体视显微镜,超净工作台,天平,高压灭菌锅,台式高速离心机, 1 SN/T5333-2020 pH计,低温冰箱、常规冰箱、水浴箱,PCR扩增仪,电泳仪,凝胶成像仪. 6.2主要试剂 除另有规定外,试剂均为分析纯.席尔氏浮载剂,乳酚油,氢氧化钠,苯胺蓝,PCR缓冲液、 dNTPs(dATP、dTTP、dCTP、dGTP)、Tag DNA聚合酶,dNTPs 通用引物ITS5/ITS4 特异性引物引 物Pssm-2/Pssm-3和特异性引物Pmly-1/Pmly-2. 7检疫鉴定方法 7.1症状检查 4种病菌在寄主植株上引致的症状近似.观察玉米、甘蔗和高粱叶片是否有褪绿色条斑,叶基部 是否变黄,叶背面是否有白色霉层(参见附录A). 检查挑取瘦小、霉变、畸形的种子,以及种子中夹带的病残体、高粱颖壳,观察是否有病斑, 病斑是否有霉层. 7.2形态学鉴定 对于有霉层的病斑,直接挑取病菌分生孢子囊和孢囊梗制片镜检,或用小块透明胶带粘取霉层 制片镜检.观测记录分生孢子囊和孢囊梗的形状、大小,分生孢子囊至少测量30个. 7.3组织透明检测 取病残体、种皮、种子的颖壳,在10%氢氧化钠中煮沸透明10-20min 苯胺蓝染色、镜检,观 察菌丝形态和卵孢子. 7.4分子生物学鉴定 7.4.1DNA提取 对于有霉层的病组织,直接搜集病菌提取DA;对于无霉层的病组织,取病变部位用液氮研磨, 然...
SN/T 5326.3-2020 进出口食品化妆品专业分析方法验证指南 第3部分:传统微生物学方法.pdf
ICS67.050 CCS X04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326.3—2020 进出口食品化妆品专业分析方法验证指南 第3部分:传统微生物学方法 Guideline for validation of test methods for food and cosmetics of import and export Part 3:traditional microbiological method 2020-12-30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SN/T5326.3—2020 前言 《进出口食品化妆品专业分析方法验证指南》系列标准由以下6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通用指南; ——第2部分:化学方法; —第3部分:传统微生物学方法; —第4部分:分子生物学方法; —第5部分:免疫学方法; ——第6部分:放射性分析方法. 本部分为系列标准的第3部分. 本部分根据GB/T1.1一2009的要求进行编写. 请注意本部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部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 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海关、南京农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 福州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拱北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大连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海关、中华人 民共和国石家庄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太原海关. 本部分标准主要起草人:蒋原、薛峰、岳振峰、陈颖、杨捷琳、曾德新、郑文杰、冯家望、黄 晓蓉、吕敬章、郑晶、曹际娟、王娉、王建昌、张敏爱. SN/T5326.3-2020 进出口食品化妆品专业分析方法验证指南 第3部分:传统微生物学方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传统微生物学检验类标准的验证指南,是对《进出口食品化妆品专业分析方法验证 指南第1部分:通用指南》在传统微生物学检验类标准验证方面的具体要求和补充. 本部分适用于传统微生物学检验类标准建立过程中方法的验证,无论该标准是新制定标准、修 订标准,还是等同采用或修改采用国际标准.此外,实验室采用非标准方法及自主研究开发新方法时, 也可参照本指南用以验证这些方法的适用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379.2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 性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ISO5725-2:1994IDT) GB/T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SN/T3266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确认技术规范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待确认方法Scope of method validation 拟制订或修订的用于检验给定食品种类中目标生物的分析方法. 3.2 参考方法reference method 国际、国家、行业或组织认可并被广泛接受的方法.优先考虑国际标准化组织(IO)、国际分析 家协会(AOAC)、中国国家标准(GB)推荐的方法,其他国际认可的方法也可以作为参考方法. 3.3 方法确认validation of method 使用批准生效的确认方案中所规定的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使用待确认方法(3.1)和参考方法 (3.2)获得的检测结果,证实待确认方法有足够的可信度. 1 ...
SN/T 5326.2-2020 进出口食品化妆品专业分析方法验证指南 第2部分:化学方法.pdf
ICS67.050 CCS X04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326.2—2020 进出口食品化妆品专业分析方法验证指南 第2部分:化学方法 Guideline on validation of test methods for food and cosmetics of import and export Part 2 Chemical method 2020-12-30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SN/T5326.2—2020 前言 《进出口食品化妆品专业分析方法验证指南》系列标准由以下6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通用指南; ——第2部分:化学方法; —第3部分:传统微生物学方法; ——第4部分:分子生物学方法; —第5部分:免疫学方法; —第6部分:放射性分析方法. 本部分为系列标准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请注意本部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部分的发布机构部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上 海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州海关、中华人民 共和国杭州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合肥海关.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岳振峰、肖陈贵、肖锋、朱坚、丁涛、郑文杰、杨方、蒋沁婷、韩芳. SN/T5326.2-2020 进出口食品化妆品专业分析方法验证指南 第2部分:化学方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的验证指南,是对本标准第1部分在化学分析方法标准验证方面 的具体要求和补充. 本部分适用于化学分析方法标准建立过程中方法的验证,无论该标准是新制定标准、修订标准, 还是等同采用或修改采用国际标准.此外,实验室采用非标准方法及自主研究开发新方法时,也可参 照本程序用以验证这些方法的适用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6379.1一2014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1部分:总则与定义 GB/T27417一2017合格评定化学分析方法确认和验证指南 GB/T32467一2015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确认和内部质量控制术语及定义 SN/T0001一2016出口食品化妆品理化测定方法标准的基本规定 CNAS一GL03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 3术语和定义 GB/T6379.1一2004、GB/T32467一2015、GB/T27417一2017、SN/T0001一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 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定性方法qualitative method 根据物质的化学、生物或物理性质对其进行鉴定的分析方法. [GB/T27417一2017,定义3.5] 3.2 定量方法quantitative method 测定被分析物的质量或质量分数的分析方法,可用适当单位的数值表示. [GB/T27417一2017,定义3.6 3.3 筛选方法screening method ...
SN/T 5326.1-2020 进出口食品化妆品专业分析方法验证指南 第1部分:通用指南.pdf
ICS67.050 CCS X04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326.1—2020 进出口食品化妆品专业分析方法验证指南 第1部分:通用指南 Guideline on validation of test methods for food and cosmetics of import and export Part 1:General guideline 2020-12-30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SN/T5326.1—2020 前言 《进出口食品化妆品专业分析方法验证指南》系列标准由以下6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通用指南; ——第2部分:化学方法; —第3部分:传统微生物学方法; —第4部分:分子生物学方法; —第5部分:免疫学方法; —第6部分:放射性分析方法. 本部分为系列标准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请注意本部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部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上 海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州海关、中华人民 共和国杭州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合肥海关.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岳振峰、肖锋、肖陈贵、杨振宇、薛峰、郑文杰、杨方、蒋沁婷、韩芳. SN/T5326.1-2020 进出口食品化妆品专业分析方法验证指南 第1部分:通用指南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食品化妆品专业分析方法标准验证的通用指南. 本部分适用于食品化妆品专业分析方法标准建立过程中的通用验证指南要求,无论该标准是新 制定标准、修订标准,还是等同采用或修改采用国际标准.此外,实验室采用非标准方法及自主研究 开发新方法时,也可参照本部分用以验证这些方法的适用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27404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 GB/T27405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微生物检测 SN/T0001一2016出口食品化妆品理化测定方法标准的基本规定 SN/T3266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确认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SN/T0001一2016和SN/T3266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组织管理机构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gency 负责分析方法验证组织、审核等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机构.食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妆品 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专业委”)负责本专业分析方法验证的组织、审核等管理工作. 专业委通过秘书处执行具体职责,包括审核实验室资格,建立并定期更新维护验证实验室数据库,指 定并组织验证实验室开展验证,组织专家进行验证材料的审核及验证数据的统计等. 3.2 实验室内验证in-house validation 在方法制定方实验室中,于合理的时间间隔内,在不同条件下,通过对相同或不同测试原料进 行分析检验,对同一方法的性能指标进行确证的过程. 3.3 独立实验室验证independent laboratory validation ...
SN/T 5325.7-2020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病毒定量检测 数字PCR法 第7部分:脊髓灰质炎病毒.pdf
ICS67.050 CCS X04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325.7—2020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病毒定量检测 数字PCR法 第7部分:脊髓灰质炎病毒 Digital PCR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foodborne viruses in export foods Part 7:Poliovirus 2020-12-30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SN/T5325.7—2020 前言 SN/T5235一2020《出口食品中食源性病毒定量检测数字PCR法》共分为7个部分: 第1部分:诺如病毒; 第2部分:甲型肝炎病毒; 第3部分:轮状病毒; 第4部分:札如病毒; 第5部分:星状病毒; 第6部分:柯萨奇病毒; 第7部分:脊髓灰质炎病毒. 本部分为SN/T5235一2020的第7部分. 本部分根据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海关.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蔡一村、何宇平、黄新新、潘良文、曾静、蒋原. SN/T5325.7-2020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病毒定量检测 数字PCR法 第7部分:脊髓灰质炎病毒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贝类、硬质表面食品、生食蔬菜、软质水果等食品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数字PCR 检测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贝类、硬质表面食品、生食蔬菜、软质水果等食品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定量检测. 本方法所能达到的检测限为1800拷贝/2g(贝类消化腺);1800拷贝/100cm2(硬质表面食品); 3600拷贝/25g(生食蔬菜和软质水果). 本方法所能达到的定量限为3600拷贝/2g(贝类消化腺):3600拷贝/100cm2(硬质表面食品): 7200拷贝/25g(生食蔬菜和软质水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试验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检测限limit of determination(LOD) 方法所能检测样品中最低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基因含量. 3.2 定量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LOQ) 在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25%的条件下,方法所能定量检测的样品中最低脊髓灰质炎病毒基因 含量. 3.3 微反应体系tiny reaction system 将含有模板、引物/探针、Tag酶及其缓冲液充分混匀后分配至体积相同且相互物理隔离的油包 水液滴或其它微孔、微室中所形成的小体积荧光PCR反应体系. 1 ...
SN/T 5325.6-2020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病毒定量检测 数字PCR法 第6部分:柯萨奇病毒.pdf
ICS67.050 CCS X04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325.6—2020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病毒定量检测 数字PCR法 第6部分:柯萨奇病毒 Digital PCR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foodborne viruses in export foods Part 6:Coxsackie virus 2020-12-30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SN/T5325.6—2020 前言 SN/T5235一2020《出口食品中食源性病毒定量检测数字PCR法》共分为7个部分: 第1部分:诺如病毒; 第2部分:甲型肝炎病毒; 第3部分:轮状病毒; 第4部分:札如病毒; 第5部分:星状病毒; 第6部分:柯萨奇病毒; 第7部分:脊髓灰质炎病毒. 本部分为SN/T5235一2020的第6部分. 本部分根据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海关.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黄新新、李想、杨娟、何宇平、蒋原、吴頔、曾静、徐蕾蕊、印丽萍. SN/T5325.6-2020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病毒定量检测 数字PCR法 第6部分:柯萨奇病毒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贝类、硬质表面食品、生食蔬菜、软质水果等食品中柯萨奇病毒的数字PCR检测 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贝类、硬质表面食品、生食蔬菜、软质水果等食品中柯萨奇病毒的定量检测. 本方法所能达到的检测限为1800拷贝/2g(贝类消化腺);1800拷贝/100cm2(硬质表面食品); 3600拷贝/25g(生食蔬菜和软质水果). 本方法所能达到的定量限为3600拷贝/2g(贝类消化腺);3600拷贝/100cm2(硬质表面食品): 7200拷贝/25g(生食蔬菜和软质水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试验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检测限imit of determination(LOD) 方法所能检测样品中最低的柯萨奇病毒基因含量. 3.2 定量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LOQ) 在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25%的条件下,方法所能定量检测的样品中最低柯萨奇病毒基因含量. 3.3 微反应体系tiny reaction system 将含有模板、引物/探针、Ta酶及其缓冲液充分混匀后分配至体积相同且相互物理隔离的油包 水液滴或其它微孔、微室中所形成的小体积荧光PCR反应体系. 1 ...
SN/T 5325.5-2020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病毒定量检测 数字PCR法 第5部分:星状病毒.pdf
ICS67.050 CCS X04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325.5—2020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病毒定量检测 数字PCR法 第5部分:星状病毒 Digital PCR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foodborne viruses in export foods Part 5:Human Astrovirus 2020-12-30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SN/T5325.5—2020 前言 SN/T5235一2020《出口食品中食源性病毒定量检测数字PCR法》共分为7个部分: 第1部分:诺如病毒; 第2部分:甲型肝炎病毒; 第3部分:轮状病毒; 第4部分:札如病毒; 第5部分:星状病毒; 第6部分:柯萨奇病毒; 第7部分:脊髓灰质炎病毒. 本部分为SN/T5235一2020的第5部分. 本部分根据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徐蕾蕊、马丹、李丹、魏咏新、曾静、魏海燕、印丽萍、黄新新、何宇平、 蒋原. SN/T5325.5-2020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病毒定量检测 数字PCR法 第5部分:星状病毒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贝类、硬质表面食品、生食蔬菜、软质水果等食品中星状病毒的数字PCR检测 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贝类、硬质表面食品、生食蔬菜、软质水果等食品中星状病毒的定量检测. 本方法所能达到的检测限为1800拷贝/2g(贝类消化腺);1800拷贝/100cm2(硬质表面食品); 3600拷贝/25g(生食蔬菜和软质水果). 本方法所能达到的定量限为3600拷贝/2g(贝类消化腺);3600拷贝/100cm2(硬质表面食品); 7200拷贝/25g(生食蔬菜和软质水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试验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检测限limit of determination(LOD) 方法所能检测样品中最低的星状病毒基因含量. 3.2 定量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LOQ) 在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25%的条件下,方法所能定量检测的样品中最低星状病毒基因含量. 3.3 微反应体系tiny reaction system 将含有模板、引物/探针、Ta酶及其缓冲液充分混匀后分配至体积相同且相互物理隔离的油包 水液滴或其它微孔、微室中所形成的小体积荧光PCR反应体系. 3.4 过程质控物质 process control 1 ...
SN/T 5325.4-2020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病毒定量检测 数字PCR法 第4部分:札如病毒.pdf
ICS67.050 CCS X04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325.4—2020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病毒定量检测 数字PCR法 第4部分:札如病毒 Digital PCR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foodborne viruses in export foods Part 4:Sapovirus 2020-12-30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SN/T5325.4—2020 前言 SN/T5235一2020《出口食品中食源性病毒定量检测数字PCR法》共分为7个部分: 第1部分:诺如病毒; 第2部分:甲型肝炎病毒; 第3部分:轮状病毒; 第4部分:札如病毒; 第5部分:星状病毒; 第6部分:柯萨奇病毒; 第7部分:脊髓灰质炎病毒. 本部分为SN/T5235一2020的第4部分. 本部分根据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海关.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黄新新、何宇平、李想、蒋原、吴頔、曾静、徐蕾蕊、印丽萍. SN/T5325.4-2020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病毒定量检测 数字PCR法 第4部分札如病毒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贝类、硬质表面食品、生食蔬菜、软质水果等食品中札如病毒的数字PCR检测 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贝类、硬质表面食品、生食蔬菜、软质水果等食品中札如病毒的定量检测. 本方法所能达到的检测限为1800拷贝/2g(贝类消化腺);1800拷贝/100cm2(硬质表面食品); 3600拷贝/25g(生食蔬菜和软质水果). 本方法所能达到的定量限为3600拷贝/2g(贝类消化腺);3600拷贝/100cm2(硬质表面食品); 7200拷贝/25g(生食蔬菜和软质水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试验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检测限limit of determination(LOD) 方法所能检测样品中最低的札如病毒基因含量. 3.2 定量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LOQ) 在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25%的条件下,方法所能定量检测的样品中最低札如病毒基因含量. 3.3 微反应体系tiny reaction system 将含有模板、引物/探针、Taq酶及其缓冲液充分混匀后分配至体积相同且相互物理隔离的油包 水液滴或其它微孔、微室中所形成的小体积荧光PCR反应体系. 3.4 过程质控物质 process control 1 ...
SN/T 5325.3-2020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病毒定量检测 数字PCR法 第3部分:轮状病毒.pdf
ICS67.050 CCS X04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325.3—2020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病毒定量检测 数字PCR法 第3部分:轮状病毒 Digital PCR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foodborne viruses in export foods Part 3:Rotavirus 2020-12-30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SN/T5325.3—2020 前言 SN/T5235一2020《出口食品中食源性病毒定量检测数字PCR法》共分为7个部分: 第1部分:诺如病毒; 第2部分:甲型肝炎病毒; 第3部分:轮状病毒; 第4部分:札如病毒; 第5部分:星状病毒; 第6部分:柯萨奇病毒; 第7部分:脊髓灰质炎病毒. 本部分为SN/T5235一2020的第3部分. 本部分根据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徐蕾蕊、李丹、魏咏新、马丹、曾静、印丽萍、黄新新、何宇平、蒋原. SN/T5325.3-2020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病毒定量检测 数字PCR法 第3部分:轮状病毒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贝类、硬质表面食品、生食蔬菜、软质水果等食品中轮状病毒的数字PCR检测 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贝类、硬质表面食品、生食蔬菜、软质水果等食品中轮状病毒的定量检测. 本方法所能达到的检测限为1800拷贝/2g(贝类消化腺);1800拷贝/100cm2(硬质表面食品); 3600拷贝/25g(生食蔬菜和软质水果). 本方法所能达到的定量限为3600拷贝/2g(贝类消化腺);3600拷贝/100cm2(硬质表面食品): 7200拷贝/25g(生食蔬菜和软质水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试验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检测限limit of determination(LOD) 方法所能检测样品中最低的轮状病毒基因含量. 3.2 定量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LOQ) 在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25%的条件下,方法所能定量检测的样品中最低轮状病毒基因含量. 3.3 微反应体系tiny reaction system 将含有模板、引物/探针、Ta酶及其缓冲液充分混匀后分配至体积相同且相互物理隔离的油包 水液滴或其它微孔、微室中所形成的小体积荧光PCR反应体系. 1 ...
SN/T 5325.2-2020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病毒定量检测 数字PCR法 第2部分:甲型肝炎病毒.pdf
ICS67.050 CCS X04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325.2—2020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病毒定量检测 数字PCR法 第2部分:甲型肝炎病毒 Digital PCR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foodborne viruses in export foods Part 2:Hepatitis A virus 2020-12-30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SN/T5325.2—2020 前言 SN/T5235一2020《出口食品中食源性病毒定量检测数字PCR法》共分为7个部分: 第1部分:诺如病毒; 第2部分:甲型肝炎病毒; 第3部分:轮状病毒; 第4部分:札如病毒; 第5部分:星状病毒; 第6部分:柯萨奇病毒; 第7部分:脊髓灰质炎病毒. 本部分为SN/T5235一2020的第2部分. 本部分根据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海关.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黄新新、何宇平、蒋原、韩伟、李想、吴、曾静、徐蕾蕊. SN/T5325.2-2020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病毒定量检测 数字PCR法 第2部分:甲型肝炎病毒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贝类、硬质表面食品、生食蔬菜、软质水果等食品中甲型肝炎病毒的数字PCR检 测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贝类、硬质表面食品、生食蔬菜、软质水果等食品中甲型肝炎病毒的定量检测. 本方法所能达到的检测限为1800拷贝/2g(贝类消化腺);1800拷贝/100cm2(硬质表面食品); 3600拷贝/25g(生食蔬菜和软质水果). 本方法所能达到的定量限为3600拷贝/2g(贝类消化腺);3600拷贝/100cm2(硬质表面食品): 7200拷贝/25g(生食蔬菜和软质水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试验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检测限limit of determination(LOD) 方法所能检测样品中最低的甲型肝炎病毒基因含量. 3.2 定量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LOQ) 在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25%的条件下,方法所能定量检测的样品中最低甲型肝炎病毒基因含量. 3.3 微反应体系tiny reaction system 将含有模板、引物/探针、Ta酶及其缓冲液充分混匀后分配至体积相同且相互物理隔离的油包 水液滴或其它微孔、微室中所形成的小体积荧光PCR反应体系. 1 ...
SN/T 5325.1-2020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病毒定量检测 数字PCR法 第1部分:诺如病毒.pdf
ICS67.050 CCS X04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325.1—2020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病毒定量检测 数字PCR法 第1部分:诺如病毒 Digital PCR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foodborne viruses in export foods Part 1:Norovirus 2020-12-30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SN/T5325.1—2020 前言 SN/T5235一2020《出口食品中食源性病毒定量检测数字PCR法》为系列标准,分为7个部分. 第1部分:诺如病毒; 第2部分:甲型肝炎病毒; 第3部分:轮状病毒; 第4部分:札如病毒; 第5部分:星状病毒; 第6部分:柯萨奇病毒; 第7部分:脊髓灰质炎病毒. 本部分为SN/T5235一2020的第1部分. 本部分根据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曾静、徐蕾蕊、魏海燕、马丹、印丽萍、黄新新、何宇平、蒋原. SN/T5325.1-2020 出口食品中食源性病毒定量检测 数字PCR法 第1部分:诺如病毒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贝类、硬质表面食品、生食蔬菜、软质水果等食品中诺如病毒的数字PCR检测 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贝类、硬质表面食品、生食蔬菜、软质水果等食品中诺如病毒的定量检测. 本方法所能达到的检测限为1800拷贝/2g(贝类消化腺);1800拷贝/100cm2(硬质表面食品); 3600拷贝/25g(生食蔬菜和软质水果). 本方法所能达到的定量限为3600拷贝/2g(贝类消化腺);3600拷贝/100cm2(硬质表面食品): 7200拷贝/25g(生食蔬菜和软质水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试验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检测限limit of determination(LOD) 方法所能检测样品中最低的诺如病毒基因含量. 3.2 定量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LOQ) 在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25%的条件下,方法所能定量检测的样品中最低诺如病毒基因含量. 3.3 微反应体系tiny reaction system 将含有模板、引物/探针、Ta酶及其缓冲液充分混匀后分配至体积相同且相互物理隔离的油包 水液滴或其它微孔、微室中所形成的小体积荧光PCR反应体系. 1 ...
SN/T 5324.3-2020 出口包装饮用水和饮用天然矿泉水中扑尔敏、西咪替丁、异丙嗪、苯海拉明、雷尼替丁、阿替洛尔、普萘洛尔和沙丁胺醇的测定 .pdf
ICS67.160 CCS X 51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324.3—2020 出口包装饮用水和饮用天然矿泉水中扑 尔敏、西咪替丁、异丙嗪、苯海拉明、 雷尼替丁、阿替洛尔、普萘洛尔和沙丁 胺醇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Determination of chlorpheniramine cimetidine promethazine diphenhydramine ranitidine atenolol propranolol and salbutamol in exported packaged water and drinking natural mineral water- LC-MS/MS method 2020-12-30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SN/T5324.3—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09、GB/T20001.4一2001和SN/T0001一2016的规则编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海关、北京市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黄岛海 关、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萤、梁娜娜、王珮玥、韩深、齐鹤鸣、古瑾、崔凤云、冯鑫、郭庆龙、 张灿. SN/T5324.3—2020 出口包装饮用水和饮用天然矿泉水中扑 尔敏、西咪替丁、异丙嗪、苯海拉明、 雷尼替丁、阿替洛尔、普萘洛尔和沙丁 胺醇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质谱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和其他饮用水中扑尔敏、西咪替丁、异丙嗪、苯 海拉明、雷尼替丁、阿替洛尔、普萘洛尔和沙丁胺醇测定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本文件适用于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和其他饮用水中扑尔敏、西咪替丁、异丙嗪、苯 海拉明、雷尼替丁、阿替洛尔、普萘洛尔和沙丁胺醇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33087仪器分析用高纯水规格及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方法提要 样品中的待测物质直接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分离和测定,外标法定量. 5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说明外,所用试剂均为色谱纯,水应为符合GB/T33087规定的仪器分析用高纯水的要求. 5.1甲醇. 5.2甲酸. 5.3乙腈. 5.40.5%甲酸:5mL甲酸溶解于水中,并定容至1L. 5.520%甲醇:20mL甲醇溶解于水中,并定容至100mLo 5.6阿替洛尔标准物质:C14HN203 CAS29122-68-7 纯度≥99%. 5.7普茶洛尔标准物质:C16H2NO2 CAS525-66-6 纯度≥99%. 5.8沙丁胺醇标准物质:C3H2NO3 CAS18559-94-9 纯度≥99%. 5.9扑尔敏标准物质:C2H2CN204 CAS113-92-8 纯度≥99%. ...
SN/T 5324.2-2020 出口包装饮用水和饮用天然矿泉水中丙咪嗪、卡马西平、氟西汀、氟尼辛和氯米帕明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pdf
ICS67.160 CCS X 51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324.2—2020 出口包装饮用水和饮用天然矿泉水中丙 咪嗪、卡马西平、氟西汀、氟尼辛和氯 米帕明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Determination of imipramine carbamazepine fluoxetine flunixin and clomipramine in exported packaged drinking water and drinking natural mineral water- LC-MS/MS method 2020-12-30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SN/T5324.2-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海关、北京市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珮玥、饶红、冯鑫、韩深、崔凤云、梁娜娜、齐鹤鸣、古瑾、刘萤、 张灿. SN/T5324.2—2020 出口包装饮用水和饮用天然矿泉水中丙 咪嗪、卡马西平、氟西汀、氟尼辛和氯 米帕明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其他饮用水中丙咪嗪、卡马西平、氟西汀、氟尼 辛和氯米帕明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其他饮用水中丙咪嗪、卡马西平、氟西汀、氟尼 辛和氯米帕明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3087仪器分析用高纯水规格及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方法提要 试样中的待测物经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进行分离和测定,外标法定量. 5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说明外,所用试剂均为色谱纯,水为符合GB/T33087规定的仪器分析用高纯水. 5.1甲醇. 5.2甲酸. 5.3乙腈. 5.4甲酸溶液(0.1%):量取甲酸1mL 加水至1000mL 混匀. 5.5丙咪嗪标准物质:C1gH24N2 CAS50-49-7 纯度≥99%. 5.6卡马西平标准物质:CsH2N 0 CAS298-46-4 纯度≥99%. 5.7氟西汀标准物质:C1HsF3NO CAS54910-89-3 纯度≥99%. 5.8氟尼辛标准物质:C14HF3N 02 CAS38677-85-9 纯度≥99%. 5.9氯米帕明标准物质:C1 HCIN2 CAS303-49-1 纯度≥99%. 5.10标准物质储备溶液:分别称取丙咪嗪标准物质(5.5),卡马西平标准物质(5.6),氟西汀标准 物质(5.7),氟尼辛标准物质(5.8)和氯米帕明标准物质(5.9)10.0mg(精确至0.1mg) 用甲醇(5.1) 溶解并定容至10mL 配制成浓度为1000mg/L的标准储备液,于-18℃避光保存. 1 ...
SN/T 5324.1-2020 出口包装饮用水和饮用天然矿泉水中奥卡西平、阿米替林、舍曲林、帕罗西汀和阿利马嗪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pdf
ICS67.160 CCS X 51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324.1—2020 出口包装饮用水和饮用天然矿泉水中奥 卡西平、阿米替林、舍曲林、帕罗西汀 和阿利马嗪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Determination of oxcarbazepine amitriptyline sertraline paroxetine and alimemazine in exported packaged drinking water and drinking natural mineral water-LC-MS/MS method 2020-12-30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SN/T5324.1—2020 出口包装饮用水和饮用天然矿泉水中奥 卡西平、阿米替林、舍曲林、帕罗西汀 和阿利马嗪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和其他饮用水中奥卡西平、阿米替林、舍曲林、帕 罗西汀和阿利马嗪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和其他饮用水中奥卡西平、阿米替林、舍曲林、帕 罗西汀和阿利马嗪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33087仪器分析用高纯水规格及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方法提要 试样中的待测物经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进行分离和测定,外标法定量. 5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说明外,所用试剂均为色谱纯,水为符合GB/T33087规定的仪器分析用高纯水. 5.1甲酸. 5.2甲醇. 5.3乙腈. 5.40.5%甲酸:5mL甲酸溶解于水中,并定容至1Lo 5.520%甲醇:20mL甲醇溶解于水中,并定容至100mL% 5.6奥卡西平标准物质:C1sH12N202 CAS28721-07-5 纯度≥99%. 5.7阿米替林标准物质:C2nH3N CAS50-48-6 纯度≥99%. 5.8舍曲林标准物质:C1H1 C2N CAS79617-96-2 纯度≥99%. SN/T5324.1—2020 5.9帕罗西汀标准物质:C1gH2FNO3 CAS61869-08-7 纯度≥99%. 5.10阿利马嗪标准物质:CH2NS CAS84-96-8 纯度≥99%. 5.11标准储备液:分别准确称取标准物质奥卡西平(5.6)、阿米替林(5.7)、舍曲林(5.8)、帕罗 西汀(5.9)和阿利马嗪(5.10)各10mg(精确至0.1mg)于10mL棕色容量瓶中,分别用甲醇(5.2) 溶解并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1000mg/L的标准储备溶液,于-18℃避光保存. 5.12混合标准中间溶液:分别取标准储备液(5.11)0.1mL混合,用甲醇(5.2)定容于10mL容量 瓶,制成浓度10mg/L的混合标准中间溶液,于4℃避光保存. 5.13混合标准工作溶液:用20%甲醇(5.5)稀释成0.1ng/mL、0.5ng/mL、5ng/mL、20ng/mL、 40ng/mL等系列浓度的混合标准工作溶液,使用前配制. 6仪器和设备 6.1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仪:配有电喷雾离子源(ESI). 6.2天平:感量为0.1mg 6.3高速离心机:转速≥10000r/min. 6.4具塞塑料离心管:2mLa 6.5尼龙微孔滤膜:0....
SN/T 5283-2020 熊蜂微孢子虫检疫技术规范.pdf
ICS11.220 CCS B41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283—2020 熊蜂微孢子虫检疫技术规范 Quarantine protocol for Nosema bombi 2020-12-30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SN/T5283-2020 熊蜂微孢子虫检疫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熊蜂微孢子虫的光学相差显微镜检查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 反应检测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熊蜂微孢子虫的检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Ct循环阈值(Cyele threshold) ddH2O双蒸水(Double-Distillation H2O) DNA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dNTP三磷酸脱氧核苷酸(Deoxynucleoside triphosphate) EB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 TBE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硼酸-乙二胺四乙酸(Trihydroxymethyl aminomethane-boric acid-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 TETE缓冲液(Tris-EDTA buffer solution) 4仪器和设备 4.1捣碎机 4.2光学相差显微镜 4.3高压灭菌锅 4.4PCR仪 4.5荧光PCR仪 4.6高速冷冻离心机 4.7微量移液器(0.5uL~10uL 2HL~20uL 20L~200L 100uL~1000uL) 4.8超净工作台 4.9水平电泳仪 4.10凝胶成像系统 SN/T5283-2020 4.11电子天平(感量0.01g) 4.12冰箱(2℃~8℃和-20℃) 5试剂 5.1水:符合GB/T6682中一级水的规格. 5.2酚/三氯甲烷/异戊醇混合液,配制方法见附录A.1. 5.3三氯甲烷/异戊醇混合液,配制方法见附录A.2. 5.4TE缓冲液. 5.510xPCR缓冲液. 5.6 dNTPs(含dCTP、dGTP、dATP、dTTP) 5.7 Taq DNA聚合酶. 5.80.5×TBE缓冲液(配制方法见附录A.3). 5.9上样缓冲液(配制方法见附录A.4). 5.10EB(10mg/mL) 配制方法见附录A.5. 5.11DNA相对分子质量标准物Marker. 5.12DNA纯化回收试剂盒. 5.13普通PCR引物 上游引物Nos-F1:5'-CCA GCA GTA AAC TAT GCC-3; 下游引I物Nos-R1:5'-CTC GAA TCA GGA TTC TCT CAG-3; 5.14荧光PCR引物和探针 上游引I物Nos-F2:5'-GTC TCT CAG GCT CCT TCT CC-3; 下游引物Nos-R2:5'-ATG TGC ACC GCA GAT AAC TA-3’; 探针qPCR-P:FAM-ACC GTT ACC CGT CAC TGC CTT GT-BHQI; 6采样 6.1采样比例 6.1.1当蜂群数量≤10群时,蜂群均采样. 6.1....
SN/T 5282-2020 虾偷死野田村病毒病检疫技术规范.pdf
ICS11.220 CCS B41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282—2020 虾偷死野田村病毒病检疫技术规范 Quarantine protocol for infection with covert mortality nodavirus 2020-12-30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SN/T5282-2020 虾偷死野田村病毒病检疫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虾偷死野田村病毒病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实时荧光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和原位杂交的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虾偷死野田村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检疫和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8088出入境动物检疫采样 SN/T1193基因检验实验室技术要求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3.1CMNV:偷死野田村病毒(covert mortality nodavirus) 3.2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3.3 Nested PCR: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3.4Ct:达到值的循环数(cycle threshold) 3.5cDNA:互补脱氧核糖核酸(plementary deoxyribonucleic acid) 3.6DEPC:焦碳酸乙二酯(diethypyrocarbonate) 3.7PBS: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 3.8PBST:磷酸盐吐温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 with tween) 3.9 RNase:RNA酶(ribonuclease) 3.10 dNTPs:三磷酸脱氧核苷酸(deoxynucleotide triphosphates) 3.11EB: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 3.12MAB:马来酸缓冲液(maleic acid buffer) 3.13BCIP:5-溴-4-氯-3-吲哚基磷酸盐(5-Bromo-4-Chloro-3-Indolyl Phosphate) 3.14NBT: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itroblue tetrazolium chloride) 3.15DTT:二硫苏糖醇(DL-Dithiothreitol) 3.16EDTA: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acid) 4疾病概述 虾偷死野田村病毒病也叫虾病毒性偷死病,其病原为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 属于野田村病 1 SN/T5282-2020 毒科(Nodaviridae)甲型野田村病毒属(Alphanodavirus) 详细资料参见附录A. 5试剂和材料 5.1水:符合GB/T6682中一级水的规格,用DEPC处理以除掉RNase..PCR实验应在符合SN/T 1193要求的实验室进行. 5.2CMNV病毒参考株. 5.3 Davidson'sAFA固定液:见附录B.1. 5.41%盐酸乙醇:浓盐酸和70%乙醇配制. 5.5梯度乙醇:70%...
SN/T 5281-2020 禽坦布苏病毒病检疫技术规范.pdf
ICS1.220 CCS B41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281—2020 禽坦布苏病毒病检疫技术规范 Quarantine protocol for avian Tembusu virus infection 2020-12-30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 SN/T5281—2020 前言 本文件是根据GB/T1.1一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州海关、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 南京海关、东莞市中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市翰均科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 海关.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腾、万春和、王凯民、张体银、黄瑜、林杰、程龙飞、张险朋、傅光华、 曹维强、施少华、张志灯、陈红梅、王武军、傅秋玲、陈美传、陈国强、白泉阳、李宋钰、徐彪、 徐超. SN/T5281-2020 禽坦布苏病毒病检疫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禽坦布苏病毒病的临床诊断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鉴定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禽坦布苏病毒病的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以下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RT-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EPC焦碳酸二乙酯(Diethy pyrocarbonate) DNA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dNTP三磷酸脱氧核苷酸(Deoxynucleoside triphosphate) EB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 PBS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RNA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 TAE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硼酸-乙二胺四乙酸(Trihydroxymethyl aminomethane-boric acid- 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 4临床诊断 4.1发病症状 当禽(尤其是种禽、蛋禽)出现以下部分或全部情形时,可作为初步诊断的依据之一:体温急剧 升高,采食量骤降;双脚无力,共济失调或(和)双翅下垂;产蛋率骤降;种禽、蛋禽还会出现开产 种(蛋)禽产蛋率上升慢,持续低产蛋率,无产蛋高峰或(和)产蛋率时高时低,后备种(蛋)禽开 产推迟或(和)产蛋不整齐. 4.2病理变化 当禽(尤其是蛋禽)出现以下肉眼可见病变时,可作为初步诊断的依据之一:种禽、蛋禽卵巢(卵 泡)出血;种禽、蛋禽卵泡内卵黄液化,卵泡变形;种禽、蛋禽腹腔内积有淡红色血水或淡黄色浑浊 液体;种禽、蛋禽卵巢(卵泡)萎缩,卵泡数量减少.肉禽肝脏局灶性出血或(和)脑组织轻度出血.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