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 > 8月 ( 第 53 页)

ICS49.025.01 V13 HB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 HB6577-2014 代替HB6577一1992 民用飞机机舱内部非金属材料 烟密度试验方法 Smoke density test method for cabin interior nonmetallic material of civil aircraft 2014一05一19发布 2014一10一01实施 正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务热线:4006618301 HB6577-2014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HB6577一1992《民机机舱内部非金属材料烟密度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HB6577一1992相比的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对各主要设备和器材的配图进行了修改; b)增加了烟密度试验箱校准标准: c)规范了烟密度试验过程. 本标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 空材料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峥烨、丁琨、韩松兴、纪艳玲.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HB6577-1992. HB6577-2014 民用飞机机舱内部非金属材料烟密度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民用飞机机舱内部非金属材料烟密度试验的试验设备和器材、试验设备的校准、检测 和维护、试样、试验步骤及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飞机机舱内部非金属材料烟密度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46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一25一R4)中国民用航空局2011 年11月7日中国民用航空局令第209号 3术语和定义 CCAR一25一R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透光率 transmittance T 光通过量的百分数. 3.2 光密度optical density D 入射光与透射光比值的对数,即光线透过率倒数的对数,无量纲. 3.3 比光密度specific optical density D 单位面积材料燃烧时产生的烟量的无量纲测量值. 注:置试样于一定容积的试验箱内,在试样因高温分解或燃烧而产生烟雾的过程中,测定穿过烟雾的垂直平行光束 的透光率,计算出在规定试样暴露面积,光程长度下的光密度. 3.4 烟密度smoke density Dm 规定时间()内的最大比光密度.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49.020 V06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 HB 6167.9-2014 代替HB6167.9-1989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9部分:流体敏感性试验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 proceduresforairborne equipment of civil airplane- Part 9:Fluidssusceptibility test 2014-05-19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B 6167.9-201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试验目的 4设备分类 5试验流体和试验温度 6试验程序 6.1喷淋试验 6.1.1单一污染流体喷淋试验. 3 6.1.2多种污染流体喷淋试验 3 6.2浸渍试验 7材料试样的使用 8注意事项 9引用本部分时应规定的项目 表1试验流体分类和流体温度
HB 6167.9-2014 前言 HB6167一2014《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分为26个部分: 一第1部分:总则; 一第2部分:温度和高度试验; 一第3部分:温度变化试验; 第4部分:湿热试验: 一第5部分:飞行冲击和坠撞安全试验; -第6部分:振动试验: 一第7部分:爆炸试验: 一第8部分:防水试验: 一第9部分:流体敏感性试验; 一第10部分:砂尘试验: 一第11部分:霉菌试验: 一第12部分:盐雾试验; 一第13部分:结冰试验; 一第14部分:防火、可燃性试验; 一第15部分:声振试验: 一第16部分:加速度试验; 一第17部分:磁影响试验: 一第18部分:电源输入试验: 一第19部分:电压尖峰试验; 一第20部分:电源线音频传导敏感度试验: 一第21部分:感应信号敏感度试验: 一第22部分:射频敏感度试验; 第23部分:射频能量发射试验; 一第24部分:雷电感应瞬态敏感度试验: 一第25部分:雷电直接效应试验: 一第26部分:静电放电试验。

本部分为HB6167-2014的第9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HB6167.9-1989《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流体敏感性试验》 本部分与HB6167.9-198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设备分类由X类、F类调整为F类: 试验流体的种类和流体试验温度,HB6167.9一1989试验流体种类包括水、盐雾两种流体外的 8类20种常用典型污染流体,而本部分包括了7种普通污染流体,另外还有25种要在试验中 使用的专用流体,并且增加了消毒剂、绝缘冷却液流体、灭火剂等流体要: 一单一污染流体喷淋试验中由65℃下干燥时间160h改为16h,喷淋时间为3个24h循环: 一增加了材料试样的使用。

本部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归口。

II
HB 6167. 9-2014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9部分:流体敏感性试验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民用飞机机载设备流体污染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民用飞机上安装在经常受到流体污染位置上的机载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B6167.1一2014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 3试验目的 用于确定在设备结构中使用的材料能否耐受流体污染的有害影响。

流体是飞机上或地面工作时所遇 到的通常使用的典型流体。

如需要用本部分未列出流体做敏感性试验时,有关标准中应加以说明。

4设备分类 F类设备 在飞机正常工作期间,某些设备或设备的零部件会受到流体污染环境的有害影响,这些设备或设备 零部件应进行流体污染试验,并划为F类。

环境试验合格鉴定表(见HB6167.1-2014中表1)中应说明 试验中使用的流体以及所用的试验方法。

5试验流体和试验温度 本部分包括了7种普通污染流体,另外还有25种要在试验中使用的专用流体。

试验中要求的流体 和温度见表1。

表1试验流体分类和流体温度 污染流体类别 试验流体 流体温度 c 燃油 航空喷气机A级燃油 40* 航空活塞发动机燃油 40* 矿物基 80 液压油 非矿物基 50 磷酸盐脂类基(合成)IV类 70
HB 6167. 9-2014 表1试验流体分类和流体温度(续) 污染流体类别 试验流体 流体温度 c 硅酸盐脂类(合成) 70 液压油 硅基(合成) 70 合成碳氢化合物基 矿物基 70 润滑油 脂类基(合成) 150 内燃机15W40 70 异丙基乙醇 50* 变性酒精 溶剂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49.020 HB V06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 HB 6167.8-2014 代替HB6167.8-1989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8部分:防水试验 Environmentalconditions and test proceduresfor airborne equipment of civil airplane- Part8:Waterproofnesstset 2014-05-19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B 6167.8-201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试验目的. 4设备分. 5试验条件 5.1防冷凝水试验 5.2防滴水试验 5.3防喷水试验 5.4防连续流动水试验. 6对试验设备的要求 6.1防冷凝水试验设备 6.2防滴水试验设备 -2 6.3防喷水试验设备 6.4防连续流动水试验 7试验程序 7.1防冷凝水试验. 7.2防滴水试验 7.3防喷水试验. 7.4防连续流动水试验 8引用本部分时应规定的项目 图1防滴水试验装置详图. 图2防喷水试验喷头详图
HB 6167.8-2014 前言 HB6167一2014《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分为26个部分: 一第1部分:总则: 一第2部分:温度和高度试验; 一第3部分:温度变化试验; 第4部分:湿热试验; 第5部分:飞行冲击和坠撞安全试验; 一第6部分:振动试验; 第7部分:爆炸试验: 第8部分:防水试验: 一第9部分:流体敏感性试验; 第10部分:砂尘试验: 第11部分:霉菌试验: 一第12部分:盐雾试验: 第13部分:结冰试验; 第14部分:防火、可燃性试验; 第15部分:声振试验: 第16部分:加速度试验; 第17部分:磁影响试验: 第18部分:电源输入试验; 第19部分:电压尖峰试验: 第20部分:电源线音频传导敏感性试验: 一第21部分:感应信号敏感性试验; 第22部分:射频敏感性试验: 第23部分:射频能量发射试验: 第24部分:雷电感应瞬态敏感度试验; 一第25部分:雷电直接效应试验: 一第26部分:静电放电试验。

本部分为HB6167-2014的第8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HB6167.8一1989《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防水试验》。

本部分与HB6167.8一198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防冷凝水试验; 一将原“喷水试验”名称改为“防喷水试验”,取消了喷嘴入口压力值的规定(原标准为200kPa)。

本部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夏越美、祝耀昌。

本部分于1989年首次发布。

II
HB 6167.8-2014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8部分:防水试验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民用飞机机载设备防水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能受到冷凝水、滴水、雨和喷水影响的机载设备。

本部分不适用于气密密封设备(永久密封且不透气)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B6167.1一2014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 3试验目的 用于确定设备是否能经受住喷洒或滴落到其上面的液体水的影响或冷凝水的影响。

4设备分类 Y类:安装在飞机正常工作期间会受到冷凝水影响部位的设备应做防冷凝水试验,归为Y类。

W类:安装在飞机正常工作期间会受到滴水(通常由冷凝引起)影响部位的设备应做防滴水试验, 归为W类。

R类:安装在会受到风吹雨或受到从任何角度喷洒水的影响部位的设备应做防喷水试验,归为R 类。

通过R类试验要求的设备可以认为满足W类的要求,可不进行防滴水试验。

S类:安装在可能受到液体强大流动力作用(例如飞机除冰、冲洗或清洗操作中遇到的流动水)的设 备应做防连续流动水试验,归为S类。

本试验用水模拟实际的流体作用力。

通过S类试验要求的设备 可以认为满足W类的要求,不再进行防滴水试验。

5试验条件 5.1防冷凝水试验 防冷凝水试验条件如下: a低温阶段:一10℃,温度保持时间:至少3h; b)高温高湿阶段:温度40"℃,相对湿度85%,温度保持时间:3h; c)转换时间:≤5min。

5.2防滴水试验 防滴水试验条件如下:
HB 6167.8-2014 a)滴水量:>140L/(m²h); b)试验时间:≥15min。

5.3防喷水试验 防喷水试验条件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49.020 V06 H: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 HB6167.7-2014 代替HB6167.7-1989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7部分:爆炸试验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and testproceduresforairborne equipmentof civil airplane- Part7:Explosiveatmospheretest
2014-05-19发布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B6167.7-2014
目次
前言III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设备分类 4.1A类设备 4.2E类设备 4.3H类设备 5对设备的要求 5.1爆炸性试验设备要求 5.2试验样品设计和安装要求 6试验条件 6.1燃料 6.2燃料混合物 6.3试验温度 6.3.1A类试验 6.3.2E类试验 6.3.3H类试验 6.4试验压力 试验程序 7.1隔爆试验 7.1.1试验准备 7.1.2试验步骤 7.1.3失效判据 7.1.4外表面温度测试 7.2防爆试验 7.2.1试验准备 7.2.2试验步骤 7.2.3失效判据 7.3部件或表面温度试验 7.3.1试验准备 7.3.2试验步骤. 7.3.3失效判据 7.4设备分类和试验要求
HB6167.7-2014
8引用本部分时应规定的项目 附录A(资料性附录)飞机区域定义及设备需求
图1爆炸大气试验装置示例 图2正己烷的比重 图3充入的空气重量与温度的关系
表1设备分类和试验要求
11
HB6167.7-2014
前言
HB6167一2014《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分为26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温度和高度试验; 第3部分:温度变化试验; 第4部分:湿热试验; 第5部分:飞行冲击和坠撞安全试验; 第6部分:振动试验; 第7部分:爆炸试验; 第8部分:防水试验; 第9部分:流体敏感性试验; 第10部分:砂尘试验; 第11部分:霉菌试验; 第12部分:盐雾试验; 第13部分:结冰试验; 第14部分:防火、可燃性试验; 第15部分:声振试验; 第16部分:加速度试验; 第17部分:磁影响试验; 第18部分:电源输入试验; 第19部分:电压尖峰试验; 第20部分:电源线音频传导敏感性试验: 第21部分:感应信号敏感性试验; 第22部分:射频敏感性试验: 第23部分:射频能量发射试验; 第24部分:雷电感应瞬态敏感度试验; 第25部分:雷电直接效应试验; 第26部分:静电放电试验。

本部分为HB6167一2014的第7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HB6167.7一1989《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爆炸试验》 本部分与HB6167.7一198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设备分类发生变化,将E1类设备变为E类设备,将E2类设备变为H类设备,去除X类设备; 燃料要求发生变化。

本部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游亚飞、朱姝。

本部分于1989年首次发布。

IⅡI
HB6167.7-2014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7部分:爆炸试验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可能接触规定的易燃流体和蒸汽的机载设备的试验要求和试验程序。

它还给出了飞机 飞行工作期间经受或可能经受易燃液体和蒸汽区域内可能发生的正常和失效条件。

本部分适用于飞机上可能接触易燃液体、蒸汽或气体,并在正常工作或失效条件下可能产生电弧、 火花或热表面得设备。

本部分所涉及的易燃液体、蒸汽或气体摸拟了那些在传统飞行器中常用的并且需 要氧气才能燃烧的物质(例如:不包括单元燃料)。

本部分不适用于由于飞机携带物品(如行李或货物等)的泄漏而产生的潜在危险环境。

注:爆炸试验应在试验样品经受了总则所列的其他环境试验之后(防火、可燃性试验除外)进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B6167.1一2014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
3术语和定义
HB6167.1一20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使用于本文件。

3.1 防爆explosionproof 如果已确定在指定环境中设备引起易燃气体或蒸汽产生爆炸的危险性可以忽略,那么可以认为设备 是防爆的。

3.2 隔爆containment
应,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不会导致周围环境的易燃气体爆炸时,则该设备是隔爆的。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49.020 V06 HB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 HB6167.6-2014 代替HB6167.6一1989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6部分:振动试验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 procedures for airborne equipment of civil airplane- Part 6:Vibration test 2014一05一19发布 2014一10一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B6167.6-2014 目 次 前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振动试验类型 1 3.1概述 1 3.2标准振动试验(类别S) 】 3.3强化振动试验(类别R U U2)1 3.4短时高量级振动试验(类别H Z) 1 4试验条件 2 4.1试验描述 2 4.2试验曲线2 5试验要求 9 5.1一般要求 9 5.2试验容差 10 5.2.1正弦振动容差10 5.2.2随机振动容差 10 5.3随机振动测量要求 10 5.3.1基本要求 10 5.3.2模拟式分析仪要求 10 5.3.3数字式分析仪要求 10 6试验方法 -11 6.1标准振动试验程序一固定翼飞机 11 6.1.1总体要求 11 6.1.2正弦试验程序 11 6.1.2.1概述 11 6.1.2.2初始检测 11 6.1.2.3试验 11 6.1.2.4中间检测 6.1.2.5最终检测 11 6.1.3随机试验程序11 6.1.3.1概述 ..11 6.1.3.2初始检测 11 6.1.3.3试验 12 6134中2 I HB6167.6-2014 6.1.3.5最终检测 12 6.2短时高量级振动试验程序12 6.2.1概述 12 6.2.2 初始检测 12 6.2.3 试验 12 6.2.4 中间检测12 6.2.5最终检测 12 6.3强化振动试验程序一固定翼飞机 12 6.3.1总体要求 13 6.3.2正弦试验程序 13 6.3.2.1概述 13 6.3.2.2初始检测 13 6.3.2.3试验 13 6.3.2.4中间检测 13 6.3.2.5最终检测 13 6.3.3随机试验程序 13 6.3.3.1概述 13 6.3.3.2初始检测 14 6.3.3.3试验 14 6.3.3.4最终检测 14 6.4直升机的振动试验 14 6.4.1总体要求 14 6.4.2正弦叠加随机试验程序一已知直升机频率 14 6.4.2.1概述 ....14 6.4.2.2试验频率 14 6.4.2.3正弦叠加随机试验量级 15 6.4.2.4程序 15 6.4.3 正弦叠加随机试验程序一类别U 未知直升机频率16 6.4.4随机试验程序一类别U2 未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49.020 HB V06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 HB6167.5-2014 代替HB6167.5-1989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5部分:飞行冲击和坠撞安全试验 Environmentalconditions and testproceduresforairborne equipment of civil airplane Part 5:Operational shocks and crash safety test 2014-05-19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B 6167.5-201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试验目的... 4设备分类 5试验条件 5.1飞行冲击试验 5.1.1加速度峰值和持续时间. 5.1.2波形 2 5.1.3速度变化量. 5.2坠撞安全试验. 5.2.1坠撞安全冲击试验 5.2.1.1加速度峰值和持续时间... 5.2.1.2波形. .2 5.2.1.3速度变化量 5.2.2坠撞安全持续载荷试验 6对试验设备的要求.. -3 7试验样品的安装 ‘7.1飞行冲击试验 7.2坠撞安全试验 7.2.1坠撞安全冲击试验 7.2.2坠撞安全持续载荷试验 8试验程序 -5 8.1飞行冲击试验. 8.1.1初始检测. 8.1.2试验过程. 8.1.2.1安装方位未知或任意的设备 5 8.1.2.2安装方位已知且固定的设备 8.1.3最终检测. 8.2坠撞安全试验 -6 8.2.1概.. 8.2.2坠撞安全冲击试验. 8.2.2.1初始检测. 8.2.2.2试验过程.
HB6167.5-2014 8.2.2.2.1安装方位未知或任意的设备 8.2.2.2.2安装位置已知且固定的设备 8.2.2.3最终检测. 8.2.3坠撞安全持续载荷试验 8.2.3.1初始检测 6 8.2.3.2试验过程. 8.2.3.3最终检测 9合格判据. 图1后峰锯齿冲击脉冲的形状及其容差极限 图2冲击测量系统的频率响应 图3坠撞加速度试验离心机的说明. 表1后峰锯齿冲击试验严酷等级 表2后峰锯齿冲击试验严酷等级 3 表3坠撞安全持续载荷试验量级 Ⅱ
HB 6167.5-2014 前言 HB6167一2014《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分为26个部分: 一第1部分:总则; 一第2部分:温度和高度试验; 一第3部分:温度变化试验; 第4部分:湿热试验; 一第5部分:飞行冲击和坠撞安全试验: 一第6部分:振动试验; 一第7部分:爆炸试验; 第8部分:防水试验; -第9部分:流体敏感性试验: 第10部分:砂尘试验; 第11部分:霉菌试验; 第12部分:盐雾试验; 第13部分:结冰试验; 第14部分:防火、可燃性试验; 第15部分:声振试验: 第16部分:加速度试验; 第17部分:磁影响试验: 第18部分:电源输入试验; 第19部分:电压尖峰试验; 第20部分:电源线音频传导敏感性试验: 第21部分:感应信号敏感性试验; 第22部分:射频敏感性试验; 第23部分:射频能量发射试验; 一第24部分:雷电感应瞬态敏感度试验; 第25部分:雷电直接效应试验; 一第26部分:静电放电试验。

本部分为HB6167一2014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HB6167.5一1989《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飞行冲击和坠撞安全试验》。

本部分与HB6167.5一198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设备分类: 一采用后峰锯齿波或冲击响应谱代替半正弦波: 坠撞安全持续载荷试验量级按飞机类型划分。

本部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游亚飞、陈丹明。

本部分于1989年首次发布。

I11
HB6167.5-2014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5部分:飞行冲击和坠撞安全试验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民用飞机机载设备飞行冲击和坠撞安全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

本部分的飞行冲击试验适用于安装在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上的设备,本部分的坠撞安全试验适 用于安装在座舱和飞机其他区域,在紧急着陆期间发生分离时会危及到乘员、燃油系统或者紧急逃生设 备的安全的设备。

本试验并不能满足中国民航规章(CCAR)对设备提出的要求,例如座椅与座椅限 制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B6167.1一2014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第1部分:总...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49.020 V06 HB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 HB6167.4-2014 代替HB6167.4一1989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4部分:湿热试验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 procedures for airborne equipment of civil airplane- Part 4:Humidity test 2014一05一19发布 2014一10一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B6167.4-201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试验目的 4设备分类 1 4.1A类一经受标准湿热环境的设备 4.2B类一经受严酷湿热环境的设备1 4.3C类一经受外部湿热环境的设备 5试验条件 5.1A类设备一标准湿热环境试验条件1 5.2B类设备一严酷湿热环境试验条件 2 5.3C类设备一外部湿热环境试验条件2 6对试验设备的要求 3 7试验程序 3 7.1试验样品准备 3 7.2初始检测 3 7.3A类设备的试验步骤 3 7.4B类设备的试验步骤 4 7.5C类设备的试验步骤 4 7.6抽查 4 7.7其他规定的检查 8引用本部分时应规定的项目 5 图1A类一标准湿热环境试验剖面 2 图3C类一外部湿热环境试验剂面 图2B类一严酷湿热环境试验剖面 2 3 HB6167.4-2014 前言 HB6167一2014《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分为26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温度和高度试验; 第3部分:温度变化试验; 第4部分:湿热试验; 第5部分:飞行冲击和坠撞安全试验: 第6部分:振动试验; 第7部分:爆炸试验; 第8部分:防水试验: 第9部分:流体敏感性试验; 第10部分:砂尘试验; 第11部分:霉菌试验; 第12部分:盐雾试验; 第13部分:结冰试验: 第14部分:防火、可燃性试验; 第15部分:声振试验; 第16部分:加速度试验: 第17部分:磁影响试验: 第18部分:电源输入试验; 第19部分:电压尖峰试验; 第20部分:电源线音频传导敏感度试验: 第21部分:感应信号敏感度试验; 第22部分:射频敏感度试验; 第23部分:射频能量发射试验; 第24部分:雷电感应瞬态敏感度试验; 第25部分:雷电直接效应试验; 第26部分:静电放电试验. 本部分为HB6167一2014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编写. 本部分代替HB6167.4一1989《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湿热试验》. 本部分与HB6167.4一198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设备分类. 本部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敏伟、程丛高、陈丹明. 本部分于1989年首次发布.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49.020 V06 HB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 HB6167.3-2014 代替HB6167.3一1989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3部分:温度变化试验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 procedures for airborne equipment of civil airplane- Part 3:Temperture variation test 2014一05一19发布 2014一10一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B6167.3-2014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试验目的 4设备分类 5试验条件 2 5.1高、低温温度2 5.2温度变化速率2 6对试验箱的要求 2 7试验程序 2 7.1单一试验试验程序 2 7.1.1A、B、C类和S1类试验程序2 7.1.2S2类设备试验程序 3 7.2组合试验程序(A、B和C类设备试验) 4 7.2.1试验组合原则 4 7.2.2预处理 7.2.3试验前检测4 7.2.4试验运行 4 7.2.5试验后检测 5 8引用本部分时应规定的项目5 图1温度变化试验剖面3 I HB6167.3-2014 前言 HB6167一2014《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分为26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温度和高度试验; 第3部分:温度变化试验; 第4部分:湿热试验; 第5部分:飞行冲击和坠撞安全试验; 第6部分:振动试验; 第7部分:爆炸试验; 第8部分:防水试验; 第9部分:流体敏感性试验: 第10部分:砂尘试验; 第11部分:霉菌试验; 第12部分:盐雾试验; 第13部分:结冰试验: 第14部分:防火、可燃性试验; 第15部分:声振试验: 第16部分:加速度试验; 第17部分:磁影响试验; 第18部分:电源输入试验; 第19部分:电压尖峰试验: 第20部分:电源线音频传导敏感性试验: 第21部分:感应信号敏感性试验; 第22部分:射频敏感性试验: 第23部分:射频能量发射试验; 第24部分:雷电感应瞬态敏感度试验; 第25部分:雷电直接效应试验; 一 第26部分:静电放电试验. 本部分为HB6167一2014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部分代替HB6167.3一1989《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温度变化试验》. 本部分与HB6167.3一198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设备分类增加了S1类和S2类: 一增加了S1类设备和S2类设备试验程序. 本部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朱妹、李敏伟. 本部分于1989年首次发布.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49.020 V06 H: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 HB6167.26-2014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26部分:静电放电试验 Environmentalconditionsandtestproceduresforairborneequipmentof civil airplane Part26:Electrostaticdischargetest 2014-05-19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B6167.26-2014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设备分类 4 要求 4.1 静电放电试验要求 4.2 静电放电发生器 5试验方法 5.1 试验配置 5.2 受试设备工作方式 5.3 试验位置 5.4 施加脉冲 5.5 试验步骤 图1静电放电试验的典型配置 图2静电放电发生器的简易原理图 图3静电放电发生器的典型放电电极头
HB6167.26-2014 前言 HB6167《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分为26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温度和高度试验; 第3部分:温度变化试验; 第4部分:湿热试验; 第5部分:飞行冲击和坠撞安全试验; 第6部分:振动试验; 第7部分:爆炸试验; 第8部分:防水试验; 第9部分:流体敏感性试验; 第10部分:砂尘试验; 第11部分:霉菌试验; 第12部分:盐雾试验: 第13部分:结冰试验; 第14部分:防火、可燃性试验; 第15部分:声振试验; 第16部分:加速度试验; 第17部分:磁影响试验; 第18部分:电源输入试验; 第19部分:电压尖峰试验; 第20部分:电源线音频传导敏感性试验: 第21部分:感应信号敏感性试验; 第22部分:射频敏感性试验; 第23部分:射频能量发射试验; 第24部分:雷电感应瞬态敏感度试验; 第25部分:雷电直接效应试验; 第26部分:静电放电试验。

本部分为HB6167的第2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潘加明、黄菊英、李培、胡超、侯典国、方。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HB6167.26-2014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26部分:静电放电试验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民用飞机机载设备静电放电试验要求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在飞机内正常操作和维护过程中容易接触到的设备和表面,用于确定设备在执行 预期功能时是否会由于静电放电而产生永久性性能降低。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B6167.1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 HB6167.22一2014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第22部分:射频敏感性试验 3设备分类 A类:在飞机的正常运行和维护期间已安装或工作的电子设备。

4要求 4.1静电放电试验要求 实验室环境条件及试验设备应符合HB6167.1的规定或产品相关文件的规定。

静电放电试验要求 如下: a)静电放电试验是针对飞机上由于人体接触而产生静电放电的机载设备,导致静电放电的因素包 括:低相对湿度、低温环境、低导电率的人造纤维地毯、乙烯座椅和塑料结构件等: b) 受试设备至少应能承受人体与受试设备某位置接触时直接放电幅度为15000V的静电脉冲: c) 静电放电试验应在受试设备每一个所选位置上分别施加正极性和负极性静电脉冲电压各10 次,试验配置如图1所示: d)静电放电试验不施加于连接器插针。

4.2静电放电发生器 静电放电发生器应符合以下要求: a)静电放电发生器的简要原理图如图2所示,包括330Ω2(相对误差土20%)的放电电阻器和 150pF(相对误差土20%)的储能电容器。

静电放电发生器至少应能产生15000V正极性和负极 性的脉冲电压。

b) 静电放电发生器的空气放电头如图3所示。

c) 应通过校准来验证静电放电发生器能产生正负极性的15000V(误差(0%,十10%))峰值输出脉 冲,并记录输出该脉冲时静电放电发生器的设置。

1
HB6167.26-2014 屏蔽室墙壁(可选) 接口板 受试 受试设备搭接到接地平板 设备 接地点 静电放电发生器 高压 电源 图1静电放电试验的典型配置 R=50-100MΩ R=330Q 放电头 放电开关 DC高压电源 C,=150pF 放电回路 连接点 图2静电放电发生器的简易原理图 发生器主体 ①8mm 放电开关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49.020 V06 H :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 HB6167.25-2014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25部分:雷电直接效应试验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 proceduresfor airborne equipment of civil airplane Part 25:Lightning direct effects test 2014-05-19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B 6167.25-2014 目次 前言 --11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设备分 4.1类别标识. g.. 4.21A类.. 4.31B类.. 4.41C类. 4.52A类 4.62B类.. 4.73N.. 5要求.. 5.1概述. 5.2受试设备. 5.3基本试验 -5 5.4附加试验 6试验方法 6.1概.述 6.2高电压雷击附着试验 .6 6.2.1高电压试验分类 6.2.2高电压试验波形. 6.2.3初始先导附着试验. 6.2.4扫掠通道附着试验 ..10 6.3强电流物理损毁试验. 6.3.1强电流试验波形. 13 6.3.2电弧引入试验 15 6.4附加试验要求.. 17 6.4.1外部安装的燃油装置. ..17 6.4.2探测引燃源的方法 17 6.4.3外部构件上感应电压的测量 图1高电压和强电流试验流程图 图2电压波形A. 图3电压波形D. 8-
HB6167.25-2014 图4初始先导附着试验配置 图5小件受试设备的扫掠通道附着试验配置 11 图6大件受试设备的扫掠通道附着试验配置. 图7扫掠通道附着试验用的电极 12 图8雷电直接效应电流分量示意图 14 图9典型的电弧引入试验电极. ... 图10能量可控的电压引燃火花源 20 图11测量注入瞬态信号的典型配置 .22 表1高电压试验类型和试验波形 表2强电流分量 13 表3混合气体浓度变化要求 .19
HB 6167.25-2014 前言 HB6167《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分为26个部分: 一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温度和高度试验; -第3部分:温度变化试验; 一第4部分:湿热试验; 第5部分:飞行冲击和坠撞安全试验; 一第6部分:振动试验: 一第7部分:爆炸试验: 第8部分:防水试验; 第9部分:流体敏感性试验; 一第10部分:砂尘试验; 一第11部分:霉菌试验; 第12部分:盐雾试验; 一第13部分:结冰试验; 第14部分:防火、可燃性试验; 一第15部分:声振试验; 第16部分:加速度试验; 第17部分:磁影响试验; 第18部分:电源输入试验; 一第19部分:电压尖峰试验; 第20部分:电源线音频传导敏感性试验: 第21部分:感应信号敏感性试验: 第22部分:射频敏感性试验: -第23部分:射频能量发射试验; 第24部分:雷电感应瞬态敏感度试验: 第25部分:雷电直接效应试验; 第26部分:静电放电试验。

本部分为HB6167的第2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方、黄菊英、沈国连、李培、侯典国、潘加明、王蓓。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IⅢI
HB 6167.25-2014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25部分:雷电直接效应试验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民用飞机外部安装设备雷电直接效应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民用飞机外部安装设备雷电直接效应试验,用于确定民用飞机外部安装设备承受雷击 直接效应的能力。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B6129飞机雷电防护要求及试验方法 HB6167.1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 HB6167.24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第24部分:雷电感应瞬态敏感度试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作用积分actionintegral 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平方在持续时间区间上的积分,通常用安培平方秒(A's)表示。

3.2 电弧根部arcroot 3.3 附着点attachmentpoint 雷电通道与飞机表面的接触点。

3.4 持续电流continuingcurrent 大电流放电之间或放电之后出现的低电平长持续时间的雷电电流。

3.5 电晕corona 由飞机与周围大气之...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49.020 V06 HB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 HB6167.24-2014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24部分:雷电感应瞬态敏感度试验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 procedures for airborne equipment of civil airplane- Part 24:Lightning induced transient susceptibility test 2014一05-19发布 2014一10一01实施 正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服务热线:400661301 HB6167.24-2014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设备分类 3 4.1类别标识 3 4.2波形类别标识(第1、第3和第5个字符) 10 4.3试验电平等级标识(第2、第4和第6个字符) 10 5要求 10 5.1概述 10 5.2受试设备及辅助设备 10 5.2.1带减震器的安装架 11 5.2.2电搭接 11 5.2.3外部接地端子11 5.2.4互连线束 11 5.2.5电源线 11 5.2.6接口负载和辅助设备 1】 5.2.7模拟天线或负载 12 5.3试验设备 12 5.3.1接地平板 12 5.3.2搭接 12 5.3.3线路阻抗稳定网络(LISN) 12 5.3.4监测和注入探头 14 5.4试验配置要求 14 5.5试验报告数据要求 18 6试验方法 18 6.1概述 18 6.2引脚注入试验 19 6.2.1要求 19 6.2.2瞬态脉冲源校准 19 6.2.3试验步骤 20 6.3电缆束试验 20 6.3.1要求 20 6.3.2电缆感应试验 22 6.3.2.1瞬态脉冲源性能确认23 HB6167.24-2014 6.3.2.2试验步骤 23 6.3.3对地注入试验 23 6.3.3.1试验要求 23 6.3.3.2瞬态脉冲源性能确认 24 6.3.3.3试验步骤 24 图1电流波形1 6 图2电压波形2 6 图3电压/电流波形3 7 图4电压波形4 7 图5电流/电压波形5 8 图6电流波形6 8 图7多重回击波形 9 图8多重脉冲组波形 9 图9电缆感应试验典型配置 -12 图10对地注入试验典型配置 13 图11线路阻抗稳定网络(L1SN)输入阻抗特性 13 图12信号/电源引脚注入校准配置一直接注入法14 图13电源引脚注入校准配置一电缆感应方法 15 图14电源引脚注入校准配置一对地注入法 -16 图15信号/电源引脚注入试验配置一直接注入法 17 图16电源引脚注入试验配置一电缆感应法 17 图17电源引脚注入试验配置一对地注入法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49.020 V06 HB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 HB6167.23-2014 代替HB6167.23-1989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23部分:射频能量发射试验
Environmentalconditionsand testproceduresforairborneequipmentof civil airplane Part23:Emissionofradiofrequency energytest
2014-05-19发布2014-10-01实施
正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服务热线:4006618301
HB6167.23-2014
目次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设备分类. 3.1设备类别标识 3.2B类 3.3L类 3.4M类. 3.5H类.. 3.6P类. 3.7Q类 4要求 4.1概述.. 4.2测试要求. 4.3试验报告的数据要求 5射频传导发射 6射频辐射发射 附录A(规范性附录)射频辐射发射一混响室方法16
图1射频传导发射极限一电源线 图2射频传导发射极限-P类互连电缆束和电源线 图3射频传导发射极限-Q类电源线 图4射频传导发射极限一互连电缆束 图5射频传导发射极限一Q类互连电缆束 图6射频传导发射测试配置01.. 图7射频辐射发射极限-B类和L类 图8射频辐射发射极限一M类..12 图9射频辐射发射极限-H类13 图10射频辐射发射极限-P类和Q类-14 图11射频辐射发射测试配置.15 图A.1混响室辐射发射插入损耗测试配置S1... 图A.2混响室辐射发射测试配置
表1带宽和测量时间
HB6167.23-2014
前言
HB6167《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分为26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温度和高度试验: 第3部分:温度变化试验: 第4部分:湿热试验; 第5部分:飞行冲击和坠撞安全试验; 第6部分:振动试验: 一第7部分:爆炸试验: 第8部分:防水试验: 第9部分:流体敏感性试验: 第10部分:砂尘试验: 一第11部分:霉菌试验: 一第12部分:盐雾试验: 第13部分:结冰试验: 一第14部分:防火、可燃性试验: 一第15部分:声振试验; 第16部分:加速度试验: 第17部分:磁影响试验: 第18部分:电源输入试验: 第19部分:电压尖峰试验: 第20部分:电源线音频传导敏感性试验: 第21部分:感应信号敏感性试验: 第22部分:射频敏感性试验: 第23部分:射频能量发射试验; 第24部分:雷电感应瞬态敏感度试验: 第25部分:雷电直接效应试验: 一第26部分:静电放电试验。

本部分为HB6167的第2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HB6167.23一1989《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射频能量发射试验》。

本部分与HB6167.23一198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设备分类由A、B、Z三类调整为B、L、M、H、P、Q六类: 射频传导发射测量方法去掉了线路阻抗稳定网络法,保留了电流探头法:不再采用宽窄带测 量,给出了测量频率的6dB中频带宽:测量频率上限由30MHz扩展到152MHz,分别给出了 上述六类设备的电源线和互连线传导发射极限值: 射频辐射发射测量频率上限由1.215GHz扩展到6GHz,给出了上述六类设备的辐射发射极限 值,其中M、H、P、Q类辐射发射极限中设置了凹口: 射频辐射发射测量除屏蔽暗室天线测量方法之外,增加了混响室替代方法: II
复印无复印无效
复印无效
HB6167.23-2014 增加附录A。

本部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培、黄菊英、方倍、沈国连、周伟、侯典国、潘加明。

本部分于1989年首次发布。

复印无复印无效无效 新有包印先营
HB6167.23-2014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23部分:射频能量发射试验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民用飞机机载设备射频能量发射的测量要求和方法。

范围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B6167.1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 HB6167.22一2014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第22部分:射频敏感性试验
3设备分类
3.1设备类别标识 本部分采用设备类别标识进行设备分类,根据设备在飞机上的安装位置与飞机上射频天线之间...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49.020 V06 HB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 HB6167.22-2014 代替HB6167.22-1989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22部分:射频敏感性试验 Environmentalconditions andtestproceduresforairborne equipmentof civil airplane- Part22:Radiofrequency susceptibility(radiatedandconducted)test 2014-05-19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B6167.22-2014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设备分类 3.1 设备分类标识 3.2 B、D、F、G、L、M和O类 3.3 R类.. 3.4 S类 3.5 T类.... 3.6 W类和Y类. 3.7 Q类... 4要求 4.1 试验方法选择 4.2受试设备. -2 4.2.1 带减震器的安装架 -2 4.2.2 电搭接. 2 4.2.3 外部接地端子 -2 4.2.4 互连线束 2 4.2.5 电源线 4.2.6 模拟天线或负载 4.3屏蔽室和试验设备 4.3.1 接地平板 4.3.2 试验设备的搭接 4.3.3 线路阻抗稳定网络(LISN) 4.3.4 天线放置 5 4.3.5 注入探头. 4.3.6 屏蔽暗室 .6 4.3.7 放大器系统谐波 6 4.4 幅度测量 ..6 4.5 试验频率的剔除 4.6 频率扫描速率 8 4.7 试验报告的数据要求 5 传导敏感度(CS)试验 5.1传导敏感度试验要求 5.2 探头校准
HB6167.22-2014 5.3 CS试验配置 5.4 CS试验方法. .12 5.5 CS调制 ...12 6 辐射敏感度(RS)试验 ...13 6.1 辐射敏感度试验要求 ...13 6.2 辐射场校准 ..13 6.3 RS试验配置. ....16 6.4 RS试验方法 6.5 RS调制. 6.5.1S类、T类、W类和Y类设备的调制 ...7 6.5.2 R类设备的电平和调制 ..17 6.5.3 B类、D类、F类、G类和L类设备的调制 .1.7 6.5.4 类别设备的调制 ...18 辐射敏感度(RS)试验一混响室方法 ...18 7.1混响室方法概述 ....18 7.2混响室方法的基本步骤 .18 7.2.1在放置试验台和受试设备之前 ...18 7.2.2 试验台和受试设备已安装在混响室内,试验开始之前 ...18 7.2.3受试设备试验. ...19 附录A(规范性附录)混响室校准 .21 图1辐射敏感度试验配置 图2 线路阻抗稳定网络(LISN)输入阻抗 图3 注入探头插入损耗限值 图4 注入探头插入损耗测试配置 图5 幅度测量 图6 传导敏感度试验电平 .-10 图7 传导敏感度校准测试配置 ...1 图8 校准装置最大电压驻波比(VSWR)极限 图9 传导敏感度试验配置 .12 图 10 辐射敏感度试验电平 15 图 10 辐射敏感度试验电平(续) .16 图 11 混响室试验装置配置实例 ...19 图 A.1 场均匀性测试允许的标准偏差 21 图A.2 混响室校准时的探头位置 ..22 表1垂直入射的射频吸收性能 表2传导敏感度试验电平和分类 表3辐射敏感度试验电平和分类 14 表A.1混响室试验准则 ....23 II
HB6167.22-2014 前言 HB6167《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分为26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温度和高度试验; 第3部分:温度变化试验; 第4部分:湿热试验; 第5部分:飞行冲击和坠撞安全试验; 第6部分:振动试验: 第7部分:爆炸试验; 第8部分:防水试验: 第9部分:流体敏感性试验: 第10部分:砂尘试验; 第11部分:霉菌试验: 第12部分:盐雾试验; 第13部分:结冰试验; 第14部分:防火、可燃性试验: 第15部分:声振试验: 第16部分:加速度试验; 第17部分:磁影响试验: 第18部分:电源输入试验; 第19部分:电压尖峰试验; 第20部分:电源线音频传导敏感性试验: 第21部分:感应信号敏感性试验: 第22部分:射频敏感性试验; 第23部分:射频能量发射试验; 第24部分:雷电感应瞬态敏感度试验: 第25部分:雷电直接效应试验: 第26部分:静电放电试验。

本部分为HB6167的第2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HB6167.22一1989《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射频敏感性试验》。

本部分与HB6167.22一198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49.020 V06 HB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 HB6167.21-2014 代替HB6167.21一1989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21部分:感应信号敏感性试验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 procedures for airborne equipment of civil airplane- Part 21:Induced signal susceptibility test 2014一05一19发布 2014一10一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B6167.21-2014 目 次 前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设备分类 3.1设备类别标识 3.2C类 3.3Z类 1 3.4A类 1 3.5B类 2 4要求 2 4.1扫频速率 2 4.2试验电平 2 4.3试验要求 2 5试验方法 7 5.1对设备的感应磁场 7 5.2对设备的感应电场 5.3对互连电缆的感应磁场 8 5.4对互连电缆的感应电场 8 5.5对互连电缆的感应尖峰9 图1a)对互连电缆的感应磁场敏感度试验电平一恒频和直流4 图1)对互连电缆的感应磁场敏感度试验电平一窄变频 5 图1c)对互连电缆的感应磁场敏感度试验电平一宽变频 5 图1d)对互连电缆的感应电场敏感度试验电平一恒频和直流6 图1e)对互连电缆的感应电场敏感度试验电平一窄变频 .6 图1f)对互连电缆的感应电场敏感度试验电平一宽变频7 图2对设备的感应磁场敏感度试验配置 7 图3对设备的感应电场敏感度试验配置 图4对互连电缆的感应磁场敏感度试验配置 图5对互连电缆的感应电场敏感度试验配置 9 图6对互连电缆的感应尖峰敏感度试验配置10 图7A点开关瞬态感应信号波形 -11 表1恒频或直流电源感应信号敏感度试验电平3 I HB6167.21-2014 我电应号度试电平 表2窄变频电源感应信号敏感度试验电平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49.020 HB V06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 HB6167.20-2014 代替HB6167.20-1989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20部分:电源线音频传导敏感性试验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 proceduresforairborne equipment of civil airplane Part 20:Audiofrequencyconducted susceptibility-Powerinput 2014-05-19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B 6167.20-2014 目次 前言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设备分类 3.1设备类别标识 3.2R(CF)类、R(NF)类、R(WF)类和R类 3.3B. 3.4Z类.. 3.5K类... 4要求 4.1限值要求 4.1.1直流用电设备的限值 4.1.2交流用电设备的限值 .2 4.2试验要求. 4.3扫频速率 5试验方法 5.1直流输入电源线 5.1.1R类、B类和Z类设备 5.1.2270V供电的Z类设备(差模试验) 5.1.3270V供电的Z类设备(共模试验) 5.2交流输入电源线 5.2.1R(CF)类和K类设备.. 5.2.2R(NF)类和K类设备 5.2.3R(WF)类和K类设备.. 图1音频传导敏感度试验配置(交流和直流电源线,差模) 图2音频传导敏感度试验配置(270V直流电源线,共模) 图314V、28V和270V直流供电系统脉动电压频率特性一R类和Z类设备(差模) 图428V直流供电系统脉动电压频率特性一B类设备(差模) 表1直流用电设备差模试验的限值 表2交流用电设备差模试验的限值
HB6167.20-2014 前言 一第1部分:总则; 一第2部分:温度和高度试验; 一第3部分:温度变化试验; 一第4部分:湿热试验; 一第5部分:飞行冲击和坠撞安全试验; 一第6部分:振动试验; 一第7部分:爆炸试验; 第8部分:防水试验; 一第9部分:流体敏感性试验; 一第10部分:砂尘试验; 一第11部分:霉菌试验; 一第12部分:盐雾试验; 一第13部分:结冰试验; 一第14部分:防火、可燃性试验; 一第15部分:声振试验; 一第16部分:加速度试验; 一第17部分:磁影响试验: 一第18部分:电源输入试验: 一第19部分:电压尖峰试验; 一第20部分:电源线音频传导敏感性试验: 一第21部分:感应信号敏感性试验: 一第22部分:射频敏感性试验; 一第23部分:射频能量发射试验: 一第24部分:雷电感应瞬态敏感度试验: 一第25部分:雷电直接效应试验; 一第26部分:静电放电试验。

本部分为HB6167的第20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HB6167.20一1989《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电源线音频传导敏感性 试验》。

本部分与HB6167.20一198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重新调整并增加了设备分类,明确了各类直流供电电源和交流供电电源的电压和频率: 增加了表1和表2直流和交流设备的试验电平限值列表: 一直流和交流设备的试验电平和试验频率参数均有变化,交流设备的试验频率下限和上限均有 扩展,最大频率范围扩展为700Hz~32kHz; 一针对受试电源线阻抗不同,试验方法增加了电流监测,并给出了对电流参数的限制要求;
HB6167.20-2014 本部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侯典国、黄菊英、李培、周伟、沈国连、方、潘加明。

本部分于1989年首次发布。

HB6167.20-2014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20部分:电源线音频传导敏感性试验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电源线音频传导敏感度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用于确定安装在飞机内部的设备在承受与电源基频相关的预期幅 度的谐波频率分量影响时,是否能正常工作并符合其性能规范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B6167.1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 HB6167.18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第18部分:电源输入试验 3设备分类 3.1设备类别标识 本部分采用设备类别标识对机载设备进行分类,设备分类如下: -交流设备:R(CF)类、R(NF)类、R(W...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49.020 V06 HB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 HB6167.2-2014 代替HB6167.2一1989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2部分:温度和高度试验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 procedures for airborne equipment of civil airplane- Part 2:Temperature and altitude test 2014一05一19发布 2014一10一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B6167.2-2014 目 次 前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设备分类 2 4.1按高度分类 2 4.2按温度分类 2 5温度试验 5.1试验目的 3 5.2试验类型 3 5.3试验条件 .3 5.3.1试验温度 -3 5.3.2试验持续时间 -3 5.4对试验箱(室)的要求4 5.5试验方法 5.5.1地面低温耐受和短时工作试验4 5.5.2低温工作试验 5.5.3地面高温耐受和短时工作试验 5.5.4高温工作试验 7 5.5.5飞行冷却能力损失试验 5.6引用本温度试验部分时应规定的项目9 6高度试验 10 6.1试验目的 10 6.2试验类型及适用范围 6.3试验条件 .....10 6.3.1高度(低气压)试验10 6.3.2减压试验 10 6.3.3过压试验 11 6.4对试验设箱(室)的要求 11 6.5试验方法 11 6.5.1低气压试验 6.5.2减压试验 12 6.5.3过压试验 13 6.6引用本压力试验部分时应规定的项目 14 HB6167.2-2014 图1地面低温耐受试验和低温短时工作试验5 图2低温工作试验 6 图3地面高温耐受试验和高温短时工作试验 7 图4高温工作试验 8 图5飞行中冷却能力损失试验 图6高度试验 12 图7减压试验 13 图8过压试验 14 表1设备按高度分类 -2 表2 -2 表3 温度和高度 15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49.020 V06 HE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 HB6167.19-2014 代替HB6167.19-1989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19部分:电压尖峰试验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proceduresfor airborneequipmentof civil airplane Part19:Voltagespiketest 201405-19发布 2014-10-01实施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了发布
HB6167.19-2014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设备分类 3.1A类 3.2B类 要求 4.1 试验波形 4.2试验配置 5试验方法 图1电压尖峰波形 图2直流或单相交流用电设备电压尖峰试验配置 图3三相交流用电设备电压尖峰试验配置
HB6167.19-2014 前言 HB6167《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分为26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温度和高度试验; 第3部分:温度变化试验; 第4部分:湿热试验; 第5部分:飞行冲击和坠撞安全试验; 第6部分:振动试验; 第7部分:爆炸试验; 第8部分:防水试验; 第9部分:流体敏感性试验: 第10部分:砂尘试验: 第11部分:霉菌试验; 第12部分:盐雾试验; 第13部分:结冰试验; 第14部分:防火、可燃性试验; 第15部分:声振试验; 第16部分:加速度试验; 第17部分:磁影响试验; 第18部分:电源输入试验; 第19部分:电压尖峰试验; 第20部分:电源线音频传导敏感性试验: 第21部分:感应信号敏感性试验; 第22部分:射频敏感性试验; 第23部分:射频能量发射试验; 第24部分:雷电感应瞬态敏感度试验; 第25部分:雷电直接效应试验: 第26部分:静电放电试验。

本部分为HB6167的第19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HB6167.19一1989《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电压尖峰试验》。

本部分与HB6167.19一198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调整了电压尖峰信号波形,去掉了B类直流设备的尖峰信号,规定了不同设备分类和设备供 电的尖峰信号幅度: 统一且明确规定了A类和B类交直流设备施加尖峰信号的数目和时间。

本部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侯典国、黄菊英、李培、胡超、沈国连、方倍、潘加明。

本部分于1989年首次发布。

II
HB6167.19-2014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19部分:电压尖峰试验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电压尖峰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民用飞机机载设备交直流电源线,用于确定当设备端口承受来自交流或直流电源线的 电压尖峰影响时,是否能正常工作并符合其性能规范的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B6167.1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 3设备分类 3.1A类 为防止电压尖峰对设备的损坏,应安装在严格保护位置上的设备为A类设备。

3.2B类 为防止电压尖峰对设备的损坏,可安装在较低程度保护位置上的设备为B类设备。

4要求 4.1试验波形 实验室环境条件及试验设备应符合HB6167.1的相关规定。

试验波形要求如下: a)使用的尖峰信号发生器应能产生如图1所示的典型波形,脉冲上升时间(从0至峰值)应不大于 2us,脉冲持续时间(从0至峰值再至0)至少应为10us; b) 图1中规定的电压和持续时间仅适用于开路状态,接入受试设备后尖峰电压幅度可能会降低; c) 尖峰信号发生器的标称源阻抗应为50Ω,可用50Ω2土5Ω2的负载电阻对发生器的源阻抗进行校 验,此时产生的电压幅度应为规定电压值的一半,相对误差为士10%。

4.2试验配置 典型试验配置如图2和图3所示。

HB6167.19-2014 A类:E=600V B类:E=2X被测电源电压 (AC电压的有效值、DC电压,或200V,取其中小者) E 02 10 20 30 40 50 60 时间一微秒 图1电压尖峰波形 尖峰信号 示波器 发生器 (可选) 高 10μF 受试设备 注:大电流设备可能需要采用其他试验方法,以避免变压器饱和。

图2直流或单相交流用电设备电压尖峰试验配置...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49.020 V06 HB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 HB6167.18-2014 代替HB6167.18一1989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18部分:电源输入试验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 procedures for airborne equipment of civil airplane- Part 18:Power input test 2014一05一19发布 2014一10一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B6167.18-2014 目 次 前言 V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设备分类 1 3.1设备试验标识 1 3.2设备类别 2 3.2.1A(CF)、A(NF)、A(WF)和A类设备 2 3.2.2B类设备 2 3.2.3D类设备 2 3.3试验项目 2 3.3.1交流谐波试验:标识 2 3.3.2交流电流调制试验:标识L2 3.3.3交流功率因子试验:标识P 2 3.3.4直流脉动电流试验,标识R 2 3.3.5交流或直流冲击电流试验:标识13 4要求 3 4.1电源 3 4.2标准试验的容差 3 4.3手动复位 3 4.4应急供电系统工作 3 4.5交流输入电源标准参数 3 5交流用电设备电源试验要求和方法 4 5.1概述 4 5.2正常工作条件 4 5.2.1电压和频率 4 5.2.1.1定义 4 5.2.1.2单相设备要求 4 5.2.1.3三相设备要求 5 5.2.2电压调制 8 5.2.2.1定义 8 5.2.2.2要求 8 5.2.3频率调制 9 5.2.3.1定义 9 5.2.3.2要求 9 1 HB6167.18-2014 5.2.4瞬时电源中断 10 5.2.4.1定义 10 5.2.4.2对交流设备的要求 10 5.2.4.3A(NF)类和A(WF)类设备的附加要求 11 5.2.5正常瞬态 12 5.2.5.1正常浪涌电压 12 5.2.5.2交流设备正常频率瞬态 14 5.2.6A(NF)和A(WF)类设备正常频率变化 .14 5.2.6.1定义 14 5.2.6.2要求 14 5.2.7交流电压的直流含量 14 5.2.7.1定义 5.2.7.2要求 15 5.2.8交流电压畸变 16 5.2.8.1定义 16 5.2.8.2要求 17 5.3非正常工作条件 17 5.3.1非正常稳态电压和频率 17 5.3.1.1定义 ...17 5.3.1.2单相设备要求 19 5.3.1.3三相设备要求 19 5.3.1.4A(CF)类单相设备的附加要求 20 5.3.1.5A(CF)类三相设备的附加要求 20 5.3.2瞬态欠压工作 20 5.3.2.1定义 20 5.3.2.2要求 20 5.3.3非正常瞬态 21 5.3.3.1非正常浪涌电压 21 5.3.3.2非正常频率瞬态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49.020 V06 HB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 HB6167.17-2014 代替HB6167.17一1989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17部分:磁影响试验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 procedures for airborne equipment of civil airplane- Part 17:Magnetic effect test 2014一05一19发布 2014一10一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B6167.17-201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设备分类1 4要求 5试验方法2 图1试验方法原理示意图 2 图2试验配置和试验方法示意图3 表1设备类别标识定义1 HB6167.17-2014 前言 HB6167《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分为26个部分: 一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温度和高度试验; 第3部分:温度变化试验: 第4部分:湿热试验; 第5部分:飞行冲击和坠撞安全试验; 第6部分:振动试验: 第7部分:爆炸试验: 第8部分:防水试验; 第9部分:流体敏感性试验; 第10部分:砂尘试验; 第11部分:霉菌试验; 第12部分:盐雾试验; 第13部分:结冰试验; 第14部分:防火、可燃性试验; 第15部分:声振试验; 第16部分:加速度试验; 第17部分:磁影响试验; 第18部分:电源输入试验; 第19部分:电压尖峰试验; 第20部分:电源线音频传导敏感性试验; 第21部分:感应信号敏感性试验; 第22部分:射频敏感性试验; 第23部分:射频能量发射试验; 第24部分:雷电感应瞬态敏感度试验: 第25部分:雷电直接效应试验; 第26部分:静电放电试验. 本部分为HB6167的第17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HB6167.17一1989《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磁影响试验》. 本部分与HB6167.17一198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设备分类增加了Y类设备(D=0m) 取消了X类设备(不试验的设备); 一 增加了各设备类别对应的机上安装距离; —一增加了试验配置和试验方法示意图. 本部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培、黄菊英、方愔、沈国连、潘加明、侯典国. 本部分于1989年首次发布.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49.020 V06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 HB6167.16-2014 代替HB6167.16-1988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16部分:加速度试验
Environmentalconditionsand testproceduresforairborneequipmentof civil airplane Part16:Accelerationtest (ISO2669:1995(E),M0D)
2014-05-19发布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阝发布
HB6167.16-201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试验目的 4试验类别 4.1严酷度 4.2试验类型 4.3设备分类 5试验条件及允差 6对试验设备的要求 6.1一般要求 6.2特殊事项 6.3监测系统 设备安装 7.1定向. 7.2安装方法 7.3连接 8试验程序 8.1功能试验程序(适用于各类设备) 8.1.1概述. 8.1.2初始检测 8.1.3加速度试验 8.1.4中间检测 8.1.5最终检测 8.2结构试验程序(适用于A、B类设备) 8.2.1概述 8.2.2初始检测 8.2.3加速度试验 8.2.4中间检测 8.2.5最终检测 8.3试验顺序 8.3.1通用情况 8.3.2特殊情况
HB6167.16-2014
9有关设备规范必须说明的情况 附录A(规范性附录)附加加速度
图1飞机加速度方向
表1设备严酷度等级2 表2试验类型2 表3设备类别 表4功能试验加速度严酷度等级..3 表5结构试验加速度严酷度等级
HB6167.16-2014
前言
HB6167《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分为26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温度和高度试验; 第3部分:温度变化试验; 第4部分:湿热试验; 第5部分:飞行冲击和坠撞安全试验; 第6部分:振动试验; 第7部分:爆炸试验; 第8部分:防水试验; 第9部分:流体敏感性试验; 第10部分:砂尘试验; 第11部分:霉菌试验; 第12部分:盐雾试验; 第13部分:结冰试验; 第14部分:防火、可燃性试验; 第15部分:声振试验; 第16部分:加速度试验; 第17部分:磁影响试验; 第18部分:电源输入试验; 第19部分:电压尖峰试验; 第20部分:电源线音频传导敏感度试验; 第21部分:感应信号敏感度试验: 第22部分:射频敏感度试验; 第23部分:射频能量发射试验; 第24部分:雷电感应瞬态敏感度试验; 第25部分:雷电直接效应试验; 第26部分:静电放电试验。

本部分为HB6167的第1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HB6167.16一1988《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加速度试验》。

本部分与HB6167.16一198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直升机设备的加速度量级。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孙建勇、常海娟。

本部分于1988年首次发布。

ⅢI
HB6167.16-2014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16部分:加速度试验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两类稳态加速度试验,并规定了四种加速度严酷等级来模拟民用飞机机载设备使用中 可能遇到的缓变加速度环境。

本部分适用于民用飞机机载设备正常飞行过程中受机动过载诱发的加速度环境。

紧急着陆情况不包 括在本部分范围内,这种情况应参考HB6167.5一201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B6167.1一2014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 HB6167.5一2014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第5部分:飞行冲击和坠撞安全试验
3试验目的
确定机载设备及其安装装置在承受由飞机机动飞行,如转弯、拉起、横滚等所产生的缓变加速度时 的性能特性,并确认设备及其安装支架的结构完好性和安全性。

例如,要求通过试验得出: a)工作状态和性能的任何变化; b)活动部件发生的任何阻滞,运动行程的任何变化: c)减振器自由行程的任何减少或者其悬挂特性的任何变化,这些减少或变化可能危及设备的工作 状态和减振性能; d)对飞机或者乘员可能构成危险的任何设备结构或者紧固装置上存在的损坏或缺陷。

4试验类别
4.1严酷度 应按照表1所示的严酷度...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