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 > 11月 ( 第 43 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关于批准颁发《通风与空调工程 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 通风与空调工程 (82)城科字第160号 施工及验收规范 由上海市建委主管、上海市建工局主编,会同冶金、 GBJ243-82 化工部和北京、安徽、广东、湖南、河南、四川、陕西等 主编单位:上海市建筑工程局 省、市有关单位以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调所修编的国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 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多已会审定稿, 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委员会备案 现批准颁发,并报国家经委备案.从一九八三年三月一日 实行日期:1983年3月1日 起实行,编号为GBJ243一82.规范的管理和解释工作,由 上海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通风与空调标准规范管理组负 贵,希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函告他们,以供再次修, 订参考.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12-2 和空调系统的测定与调整等. 为使本规范更好地适应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在执行 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的问题,请将意见和有关 修订说明 资料寄给上海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通风与空调标准规范 管理组”,以便修订时参考. 根据国家建委(78)建发施字第514号和(79)建发施字 第168号文件的通知,由上海市建委主管,上海市建筑工 上海市建筑工程局 程局主编,会同冶金、化工部,北京、河南、上海、陕 一九八一年十月 西、安徽、四川、湖南、广东等省市所属的设计、施工单 位以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调技术研究所等单位修订的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已完毕. 修订工作于1979年3月开始,曾广泛向全国有关施 工、设计、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建设单位征求意见, 1980年3月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了规范初审会议.会后又 经蹲点、验证,修编成规范审定稿.1980年12月在江苏省 镇江市召开了规范审定会议,又经协调和与有关规范对 口后修编成规范报批稿,并于1981年7月在福建省漳州市 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取得了一致的意见. 这次修订是以1956年原国家建委颁布的<建筑安装工 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范→第十一篇“内部卫生技术工 程”中有关章、节为基础,并将我国建国以来施工中行之 有效的实践经验、技术革新和科研成果纳入规范中. 修编后的规范保留了原规范中适用的内容,删除、修 改了不适应的条文,新增的内容有;不锈钢板、铝板、硬 聚氯乙烯板和玻璃钢风管的制作与安装,通风、空调系统 部件的制作,空气处理设备的制作,空气洁净系统的制作 与安装和制冷系统的安装,通风、空调系统的防腐、保温 圆形风管规格 表2.1.1.1 外径 D (毫米) 第一章总则 基本系列 辅助系列 第1.0.1条本规范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 80 100 500 90 480 通风、空气调节工程施工及验收. 100 500 第1.0.2条有特殊要求的地下建筑物,排气净化系 120 560 110 530 120 560 统的通风、空气调节工程及冷藏、深冷和有特殊要求的制 冷工艺,应按现行有关标准规范执行. 140 630 130 600 140 630 第1.0.3条通风、空气调节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 J60 700 150 670 环境保护等应按国家颁发的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160 700 第1.0.4条通风、空气调节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 180 800 170 750 180 800 料、设备、成品与半成品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或质量鉴定 文件. 200 900 190 850 200 900 第1.0.5条通风、空气调节工程必须按批准...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3.100.40 CCS J 2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939.3-2023/ISO6605:2017 代替GB/T79392008 液压传动连接试验方法 第3部分:软管总成 Connections for hydraulic fluid power-Test methods-Part 3:Hose assemblies (ISO 6605:2017 Hydraulic fluid power-Test methods for hoses and hose assemblies IDT) 2023-05-23发布 2023-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7939.3-2023/ISO6605:2017 目 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外观检查 2 5试验项目 2 6验收准则 8 7标注说明 .8 参考文献 9 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43.040.50 CCS T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334—2021 代替GB/T5334一2005 乘用车车轮弯曲和径向疲劳 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Passenger car-Wheels-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cornering and radial fatigue (ISO 3006:2015 Road vehicles-Passenger car wheels for road use Test methods MOD)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T5334—2021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1 4试验车轮 1 5性能要求1 5.1动态弯曲疲劳试验性能要求 .1 5.2动态径向疲劳试验性能要求2 6试验方法 2 6.1动态弯曲疲劳试验 2 6.2动态径向疲劳试验4 附录A(资料性)本文件与ISO3006:2015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6 参考文献 7 .. GB/T5334—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5334一2005《乘用车车轮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与GB/T5334一2005相比,除 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GB/T3730.1中规定的乘用车车轮”(见第1章,2005年版的 第1章); b)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3730.1(见第2章); c)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d)增加了试验车轮的要求(见第4章); )更改了性能要求指标,增加了试验样品数量和备用车轮的性能要求指标(见第5章,2005年版 的第3章); )更改了试验方法,删除了试验项目、试验样品、准备工作等内容,重新划分为试验设备、载荷确 定、试验程序和失效判据四部分内容;(见第6章,2005年版的第4章); g)更改了试验设备要求,增加了试验车轮连接件安装面的要求(见6.1.1和6.2.1 2005年版的 4.3.1和4.4.1); h)更改了试验程序部分内容,增加了车轮安装拧紧力矩要求(见6.1.3和6.2.3 2005年版的4.3.2 和4.4.2); i)更改了弯曲疲劳试验示意图(见图1 2005年版的图1和图2); j)增加了径向疲劳试验示意图(见图2).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3006:2015《道路车辆公路用乘用车车轮试验方法》. 本文件与ISO3006:2015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两个文件之间的结构编号变化对照一览表 见附录A. 本文件与ISO3006:2015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 置的垂直单线(|)进行了标示,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a)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 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一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933替代...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65.020.20 CCS B 6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185-2023 白芍栽培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cultivation of Paeoniae Radix Alba 2023-09-07发布 2023-09-07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 GB/T4318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经济林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井泉中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药源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马鞍山井泉中药 饮片有限公司、安徽方敏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济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凤凰中药饮片有限 公司、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安徽省毫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协会、安徽省质量和标 准化研究院、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中江县农业农村局、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 所、磐安县中药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东阳市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省中医院、安徽盛海堂中药饮片有 限公司、安徽方氏制药有限公司、安徽国科检测科技有限公司、马鞍山市食品药品检验和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永军、黄科、何伯伟、牛伟、李卫文、陶学明、汪菲、陈子海、彭逸凡、谢显莉、 俞年军、汪天明、曹勇、王静、谢冬梅、邹章满、袁涛、束雅春、姚毅、李贝蓓、邵栋梁、程禹、宗侃侃、厉永强、 刘燕、王雨、杨玲、陈锐、王坤、史玉霞. .. GB/T43185—2023 白芍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中药材白芍(Paeoniae Radix Alba)的栽培程序,规定了中药材白芍产地环境、栽培 技术、采收与初加工、包装与贮藏、生产记录和档案管理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中药材白芍(毫白芍、川白芍、杭白芍)的裁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8321(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SB/T11182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芍芽buds with rhizoma of Paeonia lactiflora 白芍带有根茎的芽. 4白芍栽培技术流程 白芍的栽培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 1 ..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17.180.99 CCS N 5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433-2021 代替GB/T304332013 液相色谱仪测试用标准色谱柱 Standard column used for evaluating liquid chromatograph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T30433-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30433一2013《液相色谱仪测试用标准色谱柱》.与GB/T30433一2013相比, 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术语“理论板数”,将原标准公式(1)移至6.2.2(见3.1、6.2.2 2013年版的3.1); —修改了术语“拖尾因子”,将原标准公式(2)移至6.2.3(见3.2、6.2.3 2013年版的3.2); ——明确柱效能以萘峰理论板数表示(见5.2 2013年版的4.2); —明确拖尾因子以萘峰表示,删除了1 4-二羟基蒽醌(见5.3 2013年版的4.3); 一修改了试验设备,将原标准中“10gL(或202L)注射器”修改为“进样器”,增加“容量瓶”(见 6.1.1 2013年版的5.1.2); 一删除了“制备试验溶液时需在通风橱内操作”(见2013年版的5.1.3); 一修改了试剂,删除了1 4-二羟基蒽醌、硝基苯、二水合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钠、芴等项目(见6.1.2.1, 2013年版的5.1.3.1); —修改了标准溶液,将测试柱效能和拖尾因子用芴、1 4-二羟基蒽醌的配制修改为测试柱效能和 拖尾因子用萘溶液配制(见6.1.2.2 2013年版的5.1.3.2); 一删除了缓冲盐配制(见2013年版的5.1.3.3); 一删除了1 4-二羟基蒽醌方法(见2013年版的5.2.3.2); 修改了标准柱压降测试方法,更加详细描述了测试方法(见6.2.4 2013年版的5.2.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依利特(苏州)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依利特 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上海星铱色谱仪器有限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迪马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辽宁省分析科学研究院、大连市计量检测研究院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学云、梁振、唐涛、赵国宏、陶红、余秀珍、李文斌、兰韬、王志嘉、林雷.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3年首次发布为GB/T30433—2013;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 GB/T30433-2021 液相色谱仪测试用标准色谱柱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液相色谱仪测试用标准色谱柱的术语和定义、标准柱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液相色谱仪测试用标准色谱柱(以下简称“标准柱”).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1.140 CCS L 2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7700.1-2023/IEC60862-1:2015 代替GB/T27700.1一2011 有质量评定的声表面波滤波器 第1部分:总规范 Surface acoustic wave(SAW)filters of assessed quality- Part 1:Generic specification (IEC60862-1:2015 IDT) 2023-08-06发布 2023-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7700.1-2023/IEC60862-1:2015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N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单位和符号 2 3.1术语和定义 2 3.2单位和符号 .10 4优先顺序 11 5标称和特性的推荐值11 5.1通则 .11 5.2标称频率 11 5.3用于F应用的规定通带带宽的相对损耗12 5.4TTE信号抑制 12 5.5工作温度范围,单位摄氏度(℃)12 5.6气候序列 12 5.7碰撞严酷度13 5.8振动严酷度 13 5.9冲击严酷度 13 5.10漏率 13 6标志 13 6.1声表面波滤波器的标志 13 6.2包装标志 .14 7质量评定程序14 7.1概述 14 7.2初始制造阶段 14 7.3结构相似元件14 7.4分包 14 7.5装配元件 14 7.6制造商批准 14 7.7批准程序 14 7.8能力批准程序 .15 7.9鉴定批准程序 ....15 7.10试验程序 16 GB/T27700.1-2023/IEC60862-1:2015 7.11 筛选要求 16 7.12返工和返修 16 7.13证明合格的试验记录 16 7.14放行有效期 .16 7.15交货放行 16 7.16未检查的参数 ....16 8试验和测量程序 .17 8.1通则 17 8.2试验和测量条件 .17 8.3外观检验 .17 8.4尺寸检验和规检程序18 8.5电性能测量 18 8.6机械及环境试验 26 8.7耐久性试验程序 30 参考文献 3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1.160 CCS J 2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972.2-2023 代替GB/T19722005 碟形弹簧第2部分:技术条件 Disc springs-Part 2: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ISO19690-2:2018 MOD) 2023-05-23发布 2023-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972.22023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符号、参数名称和单位 1 .5结构型式、分组与尺寸系列 3 5.1结构型式 3 5.2碟簧分组 4 5.3尺寸系列 5 6技术要求 5 6.1材料 5 6.2制造工艺 5 6.3极限偏差 6 6.4表面质量 8 6.5热处理 9 6.6立定(强压)处理 9 6.7表面处理 9 6.8喷丸 9 6.9许用应力 9 6.10蠕变与松弛 11 6.11其他 12 7试验方法 .....12 7.1通则 .12 7.2检测装置 12 7.3立定(强压)处理 13 7.4几何尺寸 13 7.5 同轴度 15 7.6检测负荷 15 7.7硬度 16 7.8脱碳 .16 7.9表面处理 16 7.10喷丸 16 I GB/T1972.2-2023 7.11疲劳 16 7.12蠕变与松弛 .16 7.13表面质量 .16 8检验规则 16 8.1缺陷分类 .16 8.2检查水平 17 8.3样本大小字码 .17 8.4抽样方案 17 8.5接收质量限 .19 9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9 9.1标志 .19 9.2包装 19 9.3运输 .19 9.4合格证 .20 9.5贮存 20 附录A(资料性)本文件与ISO19690-2:2018结构编号对照情况 21 附录B(规范性)标准碟簧尺寸 24 附录C(规范性)碟簧的导向件30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21.160 CCSJ2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972.1-2023 碟形弹簧 第1部分:计算 Disc spring-Part 1:Calculation (ISO19690-1:2017,M0D) 2023-05-23发布 2023-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972.1-2023 目次 前言 引言 IV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参数名称及单位 5结构型式、分组与尺寸系列 5.1结构型式 5.2碟簧分组 5.3尺寸系列 6单片碟簧计算 6.1概况. 6.2检测负荷 6.3计算中的系数 6.4碟簧负荷、计算应力、碟簧刚度和碟簧变形能计算 7弹簧特性 7.1单片碟簧的弹簧特性 7.2组合碟簧的弹簧特性 8负荷分类、许用应力 11 8.1负荷分类 11 8.2静负荷时的许用应力 8.3动负荷时的许用应力的范围 11 附录A(资料性)计算举例. 13 附录B(资料性)其 其他组合碟簧 19 附录C(资料性) 摩擦力对弹簧特性的影响 20 附录D(资料性)碟簧常用材料 22 参考文献 24
GB/T 1972.1-2023 前言 起草。

本文件是GB/T1972《碟形弹簧》的第1部分。

GB/T1972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计算; 第2部分:技术条件。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19690-1:2017《碟形弹簧第1部分:计算》。

本文件与ISO19690-1:2017相比做了下述结构调整: -本文件6.3和6.4.1对应ISO19690-1:2017的6.3; 本文件6.4.2对应ISO19690-1:2017的6.4; 一本文件6.4.3对应ISO19690-1:2017的6.5; 本文件6.4.4对应ISO19690-1;2017的6.6; 本文件6.4.5对应ISO19690-1:2017的6.7; -本文件8.1对应ISO19690-1:2017的9.1、9.2; 本文件8.2、8.3对应ISO19690-1:2017的第8章。

本文件与ISO19690-1:2017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一用规范性引用的GB/T1805替换了ISO26909(见第3章),以适应我国技术条件; 删除了ISO16249的引用(见第4章); 增加了碟簧在压平时的负荷计算公式(9)和公式(11)(见6.4.2),因为在不采用计算机辅助计 算时,会用到压平时的负荷; 一更改了图3(见7.1.2),更符合我国实际情况; -更改了单片碟簧h。

/t的数值(见7.2.1),避免在选择C系列碟簧(h。

/t≈1.30)时产生歧义; 一更改了静负荷时的许用应力要求,并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222的引用(见8.2)。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 修改了图1的图题(见5.1); 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972.2-2023《碟形弹簧第2部分:技术条件》放到参考文献; 一8.3.2中增加了关于碟簧疲劳破坏关键位置的三个示例; -增加了附录A(资料性)计算举例; 增加了附录B(资料性)其他组合碟簧; 一增加了附录C(资料性)摩擦力对弹簧特性的影响; 增加了附录D(资料性)碟簧常用材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弹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核工碟形弹簧制造有限公司、中机研标准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扬州 核威碟形弹簧制造有限公司、扬州弹簧有限公司、廊坊双飞碟簧有限公司、扬州恒力碟形弹簧制造有限 公司、扬州兰扬弹簧制造有限公司、扬州中碟弹簧制造有限公司、江苏三众弹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常州 自强金具机械有限公司、克恩-里伯斯(太仓)有限公司、西安航光弹模装置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沈子建、程鹏、周兴友、徐一鸣、季兵、高岐洲、孙茜、张跃海、郭文刚、刘同胜、 陆培根、许植宇、陈坚毅、刘晶波。


GB/T1972.1-2023 引言 碟形弹簧是一种通用弹性元件,广泛应用在机械、化工、航空、建筑等行业。

GB/T1972《碟形弹簧》分为两部分。

一第1部分:计算。

目的是在规范碟形弹簧结构型式、分组与尺寸系列的基础上,给出一套具有 适用范围的碟形弹簧计算方法,为验证和设计碟形弹簧提供理论依据。

一一第2部分:技术条件。

目的在于规范碟形弹簧的技术条件、试验方法、验收规则。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 国际性规范 焊接和钎接工艺,焊工、 钎接工、焊接和钎接操作工 评定标准 2007版 2007年7月1日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委员会焊接分委员会编著 中国《ASME规范产品》协作网(CACI)翻译 中國石化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P)数据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9卷,焊接和钎接工艺、 焊工、钎接工及焊接和钎接操作工评定标准/ASME锅炉 及压力容器委员会焊接分委员会编著;中国《ASME规范 产品》协作网(CACI)译.一修订本.一北京:中国石化 出版社,2007 ISBN978-7-80164-181-6 I.AⅡ.①A②中Ⅲ.①锅炉-焊接-国际标准 ②压力容器-焊接-国际标准③锅炉-钎接-国际标准 ④压力容器-钎接-国际标准V.TK22-6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7)第182313号 心 STATEMENT OF PERMISSION TO CACI TO TRANSLATE AND REPRODUCE PORTIONS OF THIS EDITION ASME BOILER AND PRESSURE VESSEL CODE CACI has translated the portions of the ASME Boiler&Pressure Vessel Code copyright°2oo4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with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the ASME Codes Standards Department.ASME has licensed CACI to make this translation and takes no responsibility for any syntax errors or conflicts in understanding that arise from the standard being referenced out of context.No additional translation or reproduction may be made of this material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the ASME. ASME许可CACI翻译、出版 部分本版(2007版)ASME锅炉及压力 容器规范的声明(译文) 经ASME规范标准部事先的书面许可,CACI已经翻译出版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SME)的2004版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的部分卷、册.现ASME已授予CACI翻 译出版此版本的许可,但AME对译书的任何语法错误或因对标准的误解而产生的矛盾 不负责任.未经AME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机构不得对此标准进行翻译或 出版.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 国际性规范 动力锅炉建造规则 2007版 2007年7月1日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委员会动力锅炉分委员会编著 中国《ASME规范产品》协作网(CACI)翻译 中國石化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P)数据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1卷,动力锅炉建造规则/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委员会动力锅炉分委员会编著:中 国《ASME规范产品》协作网(CACI)译.一修订本.一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 ISBN978-7-80164-182-3 I.AⅡ.①A②中Ⅲ.①锅炉-国际标准②压力 容器-国际标准③锅炉-生产工艺-国际标准V.TK22-6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7)第182318号 STATEMENT OF PERMISSION TO CACI TO TRANSLATE AND REPRODUCE PORTIONS OF THIS EDITION ASME BOILER AND PRESSURE VESSEL CODE CACI has translated the portions of the ASME Boiler&Pressure Vessel Code copyright°2oo4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with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the ASME Codes Standards Department.ASME has licensed CACI to make this translation and takes no responsibility for any syntax errors or conflicts in understanding that arise from the standard being referenced out of context.No additional translation or reproduction may be made of this material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the ASME. ASME许可CACI翻译、出版 部分本版(2007版)ASME锅炉及压力 容器规范的声明(译文) 经ASME规范标准部事先的书面许可,CACI已经翻译出版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SME)的2004版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的部分卷、册.现ASME已授予CACI翻 译出版此版本的许可,但AME对译书的任何语法错误或因对标准的误解而产生的矛盾 不负责任.未经AME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机构不得对此标准进行翻译或 出版.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 国际性规范 XII 运输罐建造 和延续使用规则 2007版 2007年7月1日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委员会运输罐分委员会编著 中国《ASME规范产品》协作网(CACI)翻译 中國石化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2007版.国际性规范.运 输罐建造和延续使用规则/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委员会 运输罐分委员会编著;中国《ASME规范产品》协作网 (CACI)译.一修订本.一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8 ISBN978-7-80164-856-3 I.AⅡ.①A②中Ⅲ.①锅炉-国际标准②压力 容器-国际标准V.TK22-6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088047号 STATEMENT OF PERMISSION TO CACI TO TRANSLATE AND REPRODUCE PORTIONS OF THIS EDITION ASME BOILER AND PRESSURE VESSEL CODE CACI has translated the portions of the ASME Boiler Pressure Vessel Code copyright 2004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with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the ASME Codes Standards Department.ASME has licensed CACI to make this translation and takes no responsibili- ty for any syntax errors or conflicts in understanding that arise from the standard being referenced out of context.No additional translation or reproduction may be made of this material without the pri- or written consent of the ASME. ASME许可CACI翻译、出版 部分本版(2007版)ASME锅炉及压力 容器规范的声明(译文) 经ASME规范标准部事先的书面许可,CACI已经翻译出版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SME)的2004版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的部分卷、册.现ASME已授予CACI翻 译出版此版本的许可,但AME对译书的任何语法错误或因对标准的误解而产生的矛盾 不负责任.未经AME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机构不得对此标准进行翻译或 出版.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 国际性规范 Ⅱ 材料 D篇性能(公制) 2007版 2007年7月1日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委员会材料分委员会编著 中国《ASME规范产品》协作网(CACI)翻译 中國石化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装联器容王这饮M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2007版.国际性规范.2. 材料D篇.性能(公制)/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委员会 材料分委员会编著;中国《ASME规范产品》协作网(CACI) 译.一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8 ISBN978-7-80164-180-9 I.AⅡ.①A②中Ⅲ.①锅炉-国际标准②压力 容器-国际标准③锅炉-结构材料一性能一国际标准 ④压力容器-结构材料-性能-国际标准V.TK22-6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004296号 主小薇口 M已A STATEMENT OF PERMISSION TO CACI TO TRANSLATE AND REPRODUCE PORTIONS OF THIS EDITION ASME BOILER AND PRESSURE VESSEL CODE CACI has translated the portions of the ASME Boiler Pressure Vessel Code copyright 2004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with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the ASME Codes Standards Department.ASME has licensed CACI to make this translation and takes no responsibility for any syntax errors or conflicts in understanding that arise from the standard being referenced out of context.No additional translation or reproduction may be made of this material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the ASME. ASME许可CACI翻译、出版 部分本版(2007版)ASME锅炉及压力 容器规范的声明(译文) 经ASME规范标准部事先的书面许可,CACI已经翻译出版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SME)的2OO4版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的部分卷、册.现ASME已授予CACI翻 译出版此版本的许可,但AME对译书的任何语法错误或因对标准的误解而产生的矛盾 不负责任.未经AME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机构不得对此标准进行翻译或 出版.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 国际性规范 Ⅱ 材料 C 焊条、焊丝 篇 及填充金属 2007版 2007年7月1日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委员会材料分委员会编著 中国《ASME规范产品》协作网(CACI)翻译 中國石化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P)数据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2007版.国际性规范.2.材料 C篇.焊条、焊丝及填充金属/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委员会材料 分委员会编著;中国《ASME规范产品》协作网(CACI)译.一修 订本,一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8 ISBN978-7-80164-180-9 I.AⅡ.①A②中Ⅲ.TK22-65V.TK22-6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017911号 STATEMENT OF PERMISSION TO CACI TO TRANSLATE AND REPRODUCE PORTIONS OF THIS EDITION ASME BOILER AND PRESSURE VESSEL CODE CACI has translated the portions of the ASME Boiler Pressure Vessel Code copyright 2004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with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the ASME Codes Standards Department.ASME has licensed CACI to make this translation and takes no responsibility for any syntax errors or conflicts in understanding that arise from the standard being referenced out of context.No additional translation or reproduction may be made of this material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the ASME. ASME许可CACI翻译、出版 部分本版(2007版)ASME锅炉及压力 容器规范的声明(译文) 经ASME规范标准部事先的书面许可,CACI已经翻译出版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SME)的2004版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的部分卷、册.现ASME已授予CACI翻 译出版此版本的许可,但AME对译书的任何语法错误或因对标准的误解而产生的矛盾 不负责任.未经AME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机构不得对此标准进行翻译或 出版.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 国际性规范 Ⅱ 材料 B篇非铁基材料 (选译) 2007版. 2007年7月1日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委员会材料分委员会编著 中国《ASME规范产品》协作网(CACI)翻译 ; 中國石化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P)数据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2007版.国际性规范 2.材料B篇.非铁基材料/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委员会材 料分委员会编著:中国《ASME规范产品》协作网(CACI) 译、一修订本.一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8 ISBN978-7-80164-180-9 I.AⅡ.①A②中Ⅲ.①锅炉-国际标准②压力 容器-国际标准③锅炉-结构材料-国际标准④压力容 器-结构材料-国际标准V.TK22-6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017541号 STATEMENT OF PERMISSION TO CACI TO TRANSLATE AND REPRODUCE PORTIONS OF THIS EDITION ASME BOILER AND PRESSURE VESSEL CODE CACI has translated the portions of the ASME Boiler Pressure Vessel Code copyrightC 2004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with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the ASME Codes Standards Department.ASME has licensed CACI to make this translation and takes no responsibility for any syntax errors or conflicts in understanding that arise from the standard being referenced out of context.No additional translation or reproduction may be made of this material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the ASME. ASME许可CACI翻译、出版 部分本版(2007版)ASME锅炉及压力 容器规范的声明(译文) 经ASME规范标准部事先的书面许可,CACI已经翻译出版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SME)的2004版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的部分卷、册.现ASME已授予CACI翻 译出版此版本的许可,但ASME对译书的任何语法错误或因对标准的误解而产生的矛盾 不负责任.未经ASME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机构不得对此标准进行翻译或 出版.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 国际性规范 Ⅷ 压力容器 第一册 建造规则 2004版 2004年7月1日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委员会压力容器分委员会编著 中国《ASME规范产品》协作网(CACI)翻译 中國石化出版社 ● 图书在版编目(CP)数据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国际性规范.,压力容器 建造另一规则:2004版/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委员会采 暖锅炉分委会编;中国《ASME规范产品》协作网(CACI)译. 一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 ISBN7-80164-183-3 I.AⅡ.①A@中.①锅炉-国际标准②压力容器- 国际标准③锅炉-生产工艺-国际标准④压力容器-生产工艺- 国际标准N.TK22-6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5)第095055号 STATEMENT OF PERMISSION TO CACI TO TRANS- LATE AND REPRODUCE PORTIONS OF THE 2004 ASME BOILER AND PRESSURE VESSEL CODE CACI has translated the following portions of the ASME Boiler Pressure Vessel Code copyrightC 2004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with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the ASME Codes Standards Department.ASME has licensed CACI to make this translation and takes no responsibility for any syntax errors or conflicts in understanding that arise from the standard being referenced out of context.No additional translation or reproduction may be made of this material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the ASME. ASME许可CACI翻译、出版 部分2004版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 规范的声明(译文) 经ASME规范标准部事先的书面许可,CACI翻译出版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SME)的2004版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的部分卷、册:ASME已授予CACI翻译、 出版此版本的许可,但AME对译书的任何语法错误或因对标准的误解而产生的矛盾不 负责任.未经AME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机构不得对此标准进行翻译或 出版.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1.100.01;87.060.10 CCS G5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04—2023 代替GB/T24042014 氯 苯 Chlorobenzene 2023-09-07发布 2024-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40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404一2014《氯苯》,与GB/T2404一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 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更改了氯苯的质量要求(见第4章,2014年版的第3章); —增加了二氯苯(邻二氯苯、间二氯苯及对二氯苯)总含量指标(见第4章); 一更改了采样要求的表述及采样量(见第6章,2014年版的第5章); 一更改了外观的评定方法(见7.2 2014年版的6.2); 一更改了复检内容(见8.2 2014年版的7.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八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江苏隆昌化 工有限公司、浙江闰土新材料有限公司、厦门凯越特科技有限公司、沈阳沈化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沈阳 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中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金华橙拓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保德、赵志敏、周立军、张剑宇、阮兴龙、谭运超、董如胜、王明、杜建国、 吴春江、陈素娟、胡彦冰、徐友彪、向清龙. 本文件于1980年首次发布,1992年第一次修订,2006年第二次修订,2014年第三次修订,本次为 第四次修订. I GB/T2404—2023 氯 苯 警示—一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并未指出可能的安全问 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氯苯的要求、安全信息、采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 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氯苯产品的质量控制. 结构式: C 分子式:CHCI 相对分子质量:112.56(按202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CAS编号:108-90-7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386一2014染料及染料中间体水分的测定 GB/T6678一2003化工产品果样总则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一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9722一2006化学试剂气相色谐法通则 GB12268一2012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463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1525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15603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通则 GB/T1648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75.140 CCS E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026-2023 代替GB/T8026-2014 石油蜡和石油脂滴熔点测定法 Testmethod for drop melting point of petroleum wax,including petrolatum 2023-09-07发布 2024-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8026-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8026-2014《石油蜡和石油脂滴熔点测定法》,与GB/T8026-2014相比,除结 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范围增加了测试方法B(见第1章); b)更改了滴熔点定义(见3.1,2014年版的3.1); c)增加了方法B的相关要求(见4.2、5.2、7.2、10.2); d)水浴更改为浴室,并增加了导热介质要求(见5.1.2,2014年版的5.2); e)增加了质量控制(见第9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0)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泰州海关、中 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汉圣化工(抚顺)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士刚、王少军、才洪美、高旭锋、赵彬、谷明镐、凌凤香、蒋秀华、贾未鸣、 王诗语、王雪莉、刘井杰。

本文件于1987年首次发布,2014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GB/T 8026-2023 石油蜡和石油脂滴熔点测定法 警示一一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

本文件的使用可能涉及某些有危险 的材料、设备和操作,本文件并未指出可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 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石油蜡和石油脂滴熔点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中方法A适用于石油蜡和石油脂滴熔点的测定。

本文件中方法B适用于石油蜡和石油脂生产过程滴熔点的测定,不适用于合成蜡、动物蜡和植物 蜡与石油蜡的调和蜡滴熔点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514一2005石油产品试验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 GB/T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GB/T27867石油液体管线自动取样法 SH/T0229固体和半固体石油产品取样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滴熔点drop melting point 在规定的条件下,石油蜡和石油脂熔化达到一定的流动性从试验温度计上滴落时的温度或从试样 杯孔滴落时的温度。

4原理 4.1方法A 将已冷却的温度计浸人试样中,使试样粘附在温度计水银球上。

将粘附有试样的温度计置于试管 中,加热试管至试样熔化且第一滴从温度计水银球上滴落,滴落温度即为试样的滴熔点。

4.2方法B 将熔化的试样倒入底部有一个直径2.8mm孔的试样杯,在规定条件下冷却,将装有冷却试样的试 样杯在空气中以恒定速率加热,试样熔化向下流动形成液滴滴落,滴落温度即为试样的滴熔点。

GB/T8026-2023 5仪器 5.1方法A 5.1.1试管:外径25mm、长150mm的标准试管,并配有塞子(如软木塞),在塞子边缘开槽以使空气 流通,在塞子中心开有插温度计的孔。

5.1.2浴室:容量不小于1500mL的透明容器,导热介质可为水或其他导热优良的均匀介质。

试管浸 人深度不小于90mm,且试管底下仍有约15mm的导热介质层。

5.1.3试验温度计:局浸棒式,温度范围32℃~127°C,符合GB/T514-2005中编号GB-35温度计的 要求。

5.1.4浴温温度计:在试验温度范围内任何适合的温度计,精度0.5℃。

5.1.5平底烧杯:能够盛入足够的试样,直径至少40mm,并在距内底12mm土1mm处有一环形 刻线。

5.2方法B 5.2.1测定仪:应能自动测量和报告滴熔点,包括控制部分、加热部分、试样杯及套管。

5.2.2控制部分:可在32℃~150C范围内以1℃/min升温速率连续升温,加热速率控制精度0.1“C。

当第一滴试样触发检测器时自动记录试验结果,精确至0.1℃。

5.2.3加热部分:可在32℃~1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5.080 CCS E30 G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6683.3-2023 石油及相关产品测量方法与结果精密度 第3部分:试验方法已发布精密度数据的 监测和验证 Petroleum and related products-Precision of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results- Part 3:Monitoring and verification of published precision data in relation to methods of test (ISO4259-3:2020 MOD) 2023-05-23发布 2023-09-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6683.3-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6683《石油及相关产品测量方法与结果精密度》的第3部分.GB/T6683已经 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试验方法精密度数据的确定; —第3部分:试验方法已发布精密度数据的监测和验证.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4259-3:2020《石油及相关产品测量方法与结果精密度第3部分:试验方 法已发布精密度数据的监测和验证》. 本文件与ISO4259-3:2020相比做了下述结构调整: 一调整了附录的编号及顺序.附录A对应ISO4259-3:2020的附录B;附录B对应ISO4259-3: 2020的附录A. 本文件与ISO4259-3:2020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一用规范性引用的GB/T6683.1替换了ISO4259-1(见第3章、4.2.2、5.1和5.2.2); 一用规范性引用的GB/T27043替换了ISO/IEC17043(见第3章和4.1); 一一用规范性引用的GB/T28043替换了ISO13528(见第3章).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 一一4.2.2增加了注,补充说明检出离群值情况下的数据处理方法(见4.2.2); 一附录A中A.2增加z值为0和z值缺失情况下的Z的计算方法(见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0)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成都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有限 责任公司、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南开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玥、赵杰、李铭、李明、张妍、崔丽. I GB/T6683.3-2023 引言 为了进行质量控制、检验产品与规格相符性,需要使用标准试验方法评价石油产品的性质.以指定 的同一或不同方法,对特定样品的同一性质进行两次或多次测量,往往无法得到完全一致的结果.因 此,有必要基于统计学原理对试验方法精密度进行估计,即对指定状态下两个或更多结果间期望一致程 度的客观测量.GB/T6683旨在规定石油及相关产品测量方法与结果精密度,拟由五个部分构成. 一第1部分:试验方法精密度数据的确定.目的在于确立设计实验室间研究(LS)的方法,及采 用该研究估计试验方法精密度的计算方法. —第2部分:试验方法精密度数据的解释和应用.目的在于确立:当性质由特定试验方法确定 时,基于试验方法精密度设置性质规格限值的方法,及当供货方与收货方取得不一致结果时规 格相符性状态的判断. 一第3部分:试验方法已发布精密度数据的监测和验证.目的在于确立日常监测试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5.140 CCS E 4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46-2023 代替GB/T446一2010 全精炼石蜡 Fully refined paraffin wax 2023-09-07发布 2024-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46-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446一2010《全精炼石蜡》,与GB/T446一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 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0年版的第1章); b)增加了产品分类(见第4章); c)增加了48号全精炼石蜡(I)和50号全精炼石蜡(I)的技术要求(见表1); d)更改了全精炼石蜡(1)含油量(质量分数)的技术要求(见表1 2010年版的表1); )更改了全精炼石蜡(I)颜色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仲裁方法(见表1 2010年版的表1); )更改了60号、62号、64号和66号全精炼石蜡(1)针入度的技术要求(见表1 2010年版的 表1); g)更改了全精炼石蜡(I)运动黏度的试验方法及仲裁方法(见表1 2010年版的表1); h)更改了全精炼石蜡(I)机械杂质及水的试验方法(见表1脚注c 2010年版的表1脚注); i)增加了全精炼石蜡(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2); j)增加了取样和组批(见第6章); k)更改了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交货验收(见第7章,2010年版的第5章); 1)增加了附录A(规范性)“石蜡稳定性试验方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0)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北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江苏泰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 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化分公司、中国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 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少军、尹彤华、王诗语、凌凤香、邹立梅、王海燕、林荣兴、陈浩、崔骁良、 蒋秀华、宿仕富、罗辉洪、李毅.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64年首次发布为GB446一1964《精石蜡》,1975年第一次修订,1977年第二次修订: —1987年第三次修订为GB446一1987《全精炼石蜡》,1993年第四次修订; —2010年第五次修订为GB/T446一2010《全精炼石蜡》; 本次为第六次修订. GB/T446-2023 全精炼石蜡 警告—如果不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本文件所属产品在生产、储运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危险. 本文件的使用可能涉及某些有危险的材料、设备和操作,本文件无意对与本产品有关的安全问题提 出建议.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全精炼石蜡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取样和组批,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 交货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以石油馏分为原料,经物理分离和深度精制等方法所得到的,用于工艺蜡烛、电子行 业、航空航天、建筑建材、电力行业、精密铸造、涂料等领域的石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5.100 CCS E 3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9-2023 代替GB/T269一1991 润滑脂石油锥入度测定法 Determination of cone penetration of lubricating greases and petrolatum (ISO2137:2020 MOD) 2023-05-23发布 2023-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69—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69一1991《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法》,与GB/T269一1991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最大可测量锥入度值,由“620个单位”变为“500个单位”(见第5章,1991年版的 第1章); b)增加了术语“锥入度”“圆锥体锥人度”(见3.1、3.2); c)增加了“分类、过程和限制”章(见第5章); d)更改了锥体尺寸公差(见图2、图3、图4、图5 1991年版的图2、图3、图4、图5); e)更改了1/2比例锥体润滑脂工作器A的尺寸,由“p38.5mm”改为“gp36.5mm”(见图7 1991年 版的图7); f)更改了润滑脂切割器刀片的尺寸,由“68mm×185mm”改为“65mm×185mm”(见图9, 1991年版的图9); g)增加了“取样”章(见第7章); h)增加了1/2和1/4比例锥体方法“通则”(见9.1); )更改了全尺寸锥体锥入度精密度(见表1 1991年版的表1); j)增加了“试验报告”章(见第14章).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2137:2020《润滑脂和石油脂锥人度测定法》. 本文件与ISO2137:2020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一用规范性引用的SH/T0229替换了ISO23572(见第7章),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 作性(见第2章). 本文件与ISO2137:2020相比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在第5章增加了对GB/T7631.8一1990的资料性引用,并增加“参考文献”.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0)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姜靓.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269—1985、GB5017-1985; —将GB269-1985和GB5017-1985修改合并为GB/T269—1991; —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I GB/T269—2023 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法 警示—一本文件的使用可能涉及到某些有危险的材料、设备和操作,本文件并未指出可能的安 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用锥入度法测定润滑脂和石油脂稠度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润滑脂和石油脂(凡士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SH/T0229固体和半固体石油产品取样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锥入度penetration 在规定的时间...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