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CFAGS 051-2024 零售业减少食物浪费实施指南.pdf
ICS 03.080.30 CCS A 12 T/CCFA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团体标准 T/CCFAGS 051 -2024 零售业 减少食物浪费实施指南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for reducing food waste in retail industry 2024-08-15发布 2024-08-15实施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发布 T/CCFAGS 051-2024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原则. 5管理制度, 6食物采购, 7储存管理. 8运输配送, 9加工制作, 10经营销售. 11余量食物管理, 附录A(资料性) 食物浪费测量统计方法 附录B(资料性) 部分食物碳排放数据表 附录C(资料性) 余量食物捐赠关键步骤 参考文献 T/CCFAGS05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世 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代表处、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华润万家0LE公司、银座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永旺(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家家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罗森 投资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文华、刘晓洁、郝秀平、刘家梅、付晓天、毕文娟、庞新挺、姚颖、莫琳娜、 徐晓菲、孙文波、陈施宏、阎湘文、张或通、北尾荣作、郭沁华、吕菲、罗瑞祺.
II T/CCFAGS051-2024 引言 食物浪费是全球性问题.
节约粮食、杜绝浪费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和行动.
零售业作为商品流通的终端环节,是食物供应链的重要参与方,更是食物链条上下游实现浪费减量 化、降低损耗的重要影响方和推动方.
零售企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和《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为准绳,积极承担减少 食物浪费的主体责任,探索减少食物浪费的新思路,挖掘新空间,坚持多措并举、精准施策、科学管理、 社会共治,推动全社会践行减少食物浪费和碳排放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生态文明社会建设.
本文件从管理制度、食物采购、储存管理、运输配送、加工制作、经营销售、余量食物管理等全过 程提出了减少食物浪费操作指南,为零售企业建立精细管理体系,高效有序践行减少食物浪费提供科学 指导,为企业进一步实现减损降本增效,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IⅢ1 T/CCFAGS 051-2024 零售业减少食物浪费实施指南 1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涉及食物经营的零售企业,包括但不限于连锁超市、便利店、食品专卖店、电商平台、 配送中心等,其他相关企业也可参考使用.
本文件为零售企业提供了减少食物浪费的基本原则,以及在管理制度、食物采购、储存管理、运输 配送、加工制作、经营销售、余量食物管理等方面的指导.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一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22502超市销售生鲜农产品基本要求 GB/T24359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及测评 GB/T28577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 GB/T28843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 TCCFAGS050-2024便利店临期食品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7718和GB/T2250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食物损耗foodloss 因基础设施、设备、技术等非主观因素造成的不可避免的食物损失.
3.2食物浪费foodwaste 因理念、认识、习惯、操作、责任、管理等主观因素造成的对可安全食用(包括饮用)的食物,未 能按照其功能和目的进行合理利用而导致数量减少或者质量下降等,包括废弃、丢弃等.
3.3食品保质期foodshelf life 食品在标签指明或产品标准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食品保持标签上或 产品标准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完全适于出售.
[来源:GB7718-2011,2.5,有修改] 3.4散装食品bulkfood 在经营过程中,无食品生产者预先制作的定量包装或容器、需要称重或者计件销售的食品,包括无 包装以及称重或者计件后添加包装的食品,但不包括新鲜果蔬,以及需清洗后加工的原粮、鲜冻畜禽产 品和水产品等.
[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2023年6月15日] 3.5生鲜农产品freshagriculturalproducts 通过种植、养殖、采收、捕捞等产生、未经加工或经初级加工的供人食用的新鲜农产品.
包括蔬菜 (包含食用菌)、水果、畜禽肉、水产品、鲜蛋等.
[来源:GB/T22502-2008,3.1] 3.6临期食品 food approaching shelf life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CCTA 0054-2024 输变电设备腐蚀锈层厚度检测方法.pdf
ICS 29.240.01 CCS F 20 团体标准 T/CCCTA 0054 -2024 输变电设备腐蚀锈层 厚度检测方法 Corrosion and rust Iayer thickness detection methods for power transmissionandtransformationequipment 2024-07-30发布 2024-08-30实施 中国腐蚀控制技术协会发布 T/CCCTA 0054-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检测流程 5检测方法分类 6接触式检测 7非接触式检测. 8检测报告 附录A(资料性)金属锈蚀等级 附录B(规范性)仪器的校准 附录C(规范性)腐蚀锈层厚度检测报告.
T/CCCTA 005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腐蚀控制技术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腐蚀控制技术协会团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柳州局,上海海事大学、 中国腐蚀控制技术协会、中蚀国际腐蚀控制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汕头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阔腾、钟万才、韦扬志、刘成、黄松强、李文戈、何学敏、李飞 虎、蔡玮辰、房博一、赵远涛、马融、刘福云、邢峻、王双喜、钟桂生.
T/CCCTA 0054-2024 输变电设备腐蚀锈层厚度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输变电设备腐蚀锈层检测流程、检测方法分类、接触检测方法、非接触检 测方法和规定了检测报告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输变电设备腐蚀锈层厚度检测单位的设计、应用及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957-2003非磁性基体金属上非导电覆盖层厚度测量涡流法 GB/T8923.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 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腐蚀锈层rusted areas due to corrosion 金属与周围环境之间发生化学或电化学作用,使界面的金属转化为氧化状态的物质.
3. 2 接触式contact 测量传感器与被测物体表面发生接触的方式.
3. 3 非接触式non-contact 测量传感器不与被测物体的表面接触的方式.
4检测流程 4.1确定测试部位.
4.2按照GB/T8923.1目视外观来初步识别腐蚀锈层的锈蚀等级,锈蚀等级照片见附录A.
4.3因A等级腐蚀情况较弱,把其腐蚀锈层的厚度数据记为零.
4.4在B、C、D等级之下利用接触、非接触检测方法测量该部位腐蚀锈层的厚度.
5检测方法分类 5.1接触式检测:适用于实验室和检测人员能够实施操作的锈层检测.
T/CCCTA 0054-2024 5.2非接触式检测:适用于检测人员无法或很难实施操作的铸层检测.
6接触式检测 6.1接触式检测方法描述 接触式检测方法利用了电涡流测厚原理.
高频交流信号在传感器的线圈中产生电磁场, 传感器靠近导体时,就在其中形成涡流.
传感器距离导电基体愈近则涡流愈大,反射阻抗也 愈大.
这个作用量表征了传感器与导电基体之间距离的大小,也就是导电基体上非导电 覆层的厚度.
6.2接触式检测设备 6.2.1电涡流测厚仪:具有接收传感器回收的测量信号,提供电能和显示测量数据功能的设 备.
6.2.2导线:连接电涡流测厚仪和传感器.
6.2.3传感器:发出和接受测量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电涡流测厚仪.
传感器技术参数应满 是以下要求: a)测量范围:0μm~500μm; b)测量精度:0μm~50μm,±1m:50μm~500μm,±2%; c)分辨率:0μm~50μm,0.1μm;50μm~500μm,1μm; d)使用温度:5℃~45℃.
6.3接触式检测方法 6.3.1在测量前应对检测设备进行校正并处于完好状态,校准操作应符合GB4957-2003,附 录B.
6.3.2测量前清洗传感器,使其清洁干燥.
6.3.3将传感器平稳、垂直地轻放到待测表面上,观察屏幕显示出锈层的厚度值.
6.3.4可重复6.3.3进行下一次的测量.
重复测量时传感器与待测表面距离应大于10mm.
6.3.5在测量中,如传感器放置不稳,显示出一个明显错误的测量值,应删除该测量值,以 确保统计结果的准确性.
6.3.6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并清洁传感器.
7非接触式检测 7.1非接触式检测方法描述 非接触式检测方法主要原理是光热测厚法,传感器距离被检测面50mm~1500mm之间.
该方法是通过光脉冲短暂加热待测腐蚀锈层表面,腐蚀锈层升温后再降温,热能从表面传输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CCTA 0053-2024 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贮存和运输导则.pdf
ICS 03. 100. 99 CCS A 01 团体标准 T/CCCTA 0053 -2024 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 贮存和运输导则 Corrosion controlengineering life cycle- Guidelines for storageandtransport 2024-07-30发布 2024-08-30实施 中国腐蚀控制技术协会发布 T/CCCTA 0053-2024 目次 前言 11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目标.. 6 进出库要求, 6.1入库要求, 6.2标识. 6.3出库要求. 7贮存 8包装 8.1一般要求 8.2材料要求. 8.3包装测试.. 8.4无包装.
9运输.. 9.1一般要求. 9.2运输包装. 10应急措施, T/CCCTA 005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 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腐蚀控制技术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腐蚀控制技术协会团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沈阳防锈包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沈阳中科腐蚀控制工程技术有 限公司、沈阳宝金金属防护技术有限公司、沈阳新材料防护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连科迈 尔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东岳动力总成有限公司、四川众鑫科技有限公司、山 能新能源(东营)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三 峡新能源海上风电运维江苏有限公司、中国腐蚀控制技术协会、中蚀国际腐蚀控制工程 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谭振洲、游姜、杜欣桐、张弛、刘磊、胡旭、刘海涛、于鹏、 刘子豪、赵国玉、秦铁男、郝胜峰、朱海飞、莫烨强、杨帆、王辉、王晓柱、张丽、张 馨予、侯法垒、封加全、王博、刘辉、曹亚楠、李侠、单龙信.
I1 T/CCCTA 0053-2024 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 贮存和运输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中针对金属制品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腐蚀防 护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型的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中有关贮存和运输活动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JB2494湿度指示卡规范 GB/T4798.1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第1部分:贮存 GB/T4798.2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第2部分:运输和 装卸 GB/T4857(部分)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 GB/T4879防锈包装 GB/T5048防潮包装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8166缓冲包装设计方法 GB/T12339防护用内包装材料 GB/T14188气相防锈包装材料选用通则 GB/T16265包装材料试验方法相容性 GB/T16266包装材料试验方法接触腐蚀 GB/T 16267 包装材料试验方法气相缓蚀能力 GB/T21072通用仓库等级 GB/T33314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通用要求 GB/T36911运输包装指南 GB/T37375交通运输物联网标识规则 BB/T0049包装用干燥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corrosion controlengineeringlife cycle 从腐蚀源的识别到腐蚀行为得到控制的整个过程中涉及的腐蚀控制材料和技术的选择、 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检验、评估和维护等全部环节.
T/CCCTA 0053-2024 3. 2 通用仓库generalwarehouse 除冷藏冷冻物品、危险物品等具有特殊要求的物品外,能满足一般货物存储要求的仓库.
[来源:GB/T21072-2007 3.1] 注:本文件内制品指包含有金属材料制造出的产品.
4总则 4.1本文件以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的贮存和运输过程为对象,提供相应技术、管理标 准的优选和采用原则,本文件不对具体的被保护对象在腐蚀控制工程专业技术、专业管理等 方面做出规定.
4.2本文件对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的贮存和运输要素建立可追溯和支持性的管理体系, 以实现全面控制和持续改进.
5目标 5.1腐蚀控制工程的贮存和运输应满足主体全生命周期内的整体性、系统性、相互协调和 优化性为原则,有效控制该环节的腐蚀过程,实现安全、经济、长生命周期运行和绿色环保 最佳效益的目标.
5.2腐蚀控制工程的贮存和运输目标应分解落实到包含库房、贮存、包装及运输各个环节, 并传达、实施、维护、定期审查和持续改进上述目标,以确保受保护的主体对象在腐蚀控制 工程全生命周期内目标的实现.
6进出库要求 6.1入库要求 6.1.1制品应按照自身特性及用途等需要,在对应库房类别内存储.
6.1.2入库的制品应清洁、干燥无腐蚀.
6.1.3工序间流转需要暂时入库的制品,应做好防护措施.
6.1.4制品在流转期间应考虑库房内外温差产生的凝露对制品的影响,做好应对措施.
6.1.5入库前有包装的制品应包装完整,无被损等异常状态.
6.1.6含有水份、有机溶剂或其它腐蚀源的制品,应单独存放,做好防护和标识.
6.1.7工作或待机状态的制品或装备等,应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放热、辐射及不良副产物 可能对其它材料的影响,制定合理应对措施.
6.2标识 6.2.1对入库制品在显著位置有明确标识.
6.2.2包装箱内附质量保证书和装箱清单.
6.2.3应在包装件外部按GB/T191的规定标示包装件怕湿、怕热等标志.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ASME 1598-2024 家族办公室架构师职业技能等级.pdf
ICS03. 060 CCS A 11 T/CASME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团体标准 T/CASME 1598 -2024 家族办公室架构师 职业技能等级 Family office architect vocational skillslevel 2024-07-19发布 2024-08-01实施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发布 T/CASME 1598-2024 目次 前言 I 引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工作要求与目标, 4.1财富管理. 4.2税务事务.
4.3法律事务. 4.4企业事务.
4.5家族治理.
4.6家族慈善. 4.7继任规划. 5职业准则. 5.1保密与诚信. 5.2忠实客户利益 5.3专业精通, 5.4沟通协作. 5.5适应变化. 5.6守法合规. 6等级划分与从业要求 6.1等级划分 6.2从业要求. 7职业技能要求. 7.1初级家族办公室架构师 7.2中级家族办公室架构师 7.3高级家族办公室架构师. 附录A(资料性) 初级家族办公室架构师职业技能要求, 附录B(资料性) 中级家族办公室架构师职业技能要求 10 附录C(资料性) 高级家族办公室架构师职业技能要求. 14 参考文献. 18 T/CASME 159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关国私人财富管理协会北京代表处、高盛博雅(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关国私人财富管理协会北京代表处、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加星天阔咨询(北 京)有限公司、儒商家族办公室、辽宁省理财规划师协会、高盛博雅(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欧亚 法苑(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袁玉春、刘毅、魏小军、何永萍、王秀全、窦慧娟、李冠桦、龙晓晓、张月娜、 陈春艳、刘润涛、梁国辉、唐亚妮、潘海、谭坤、李志忠、何丽君、曾伟峰、阮啸、朱云红、丁泽、陈 平、苗亚琼.
1I T/CASME 1598-2024 引言 自19世纪中叶以来,全球范围内,尤其是欧美地区,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社会财富迅速增长, 财富的分配、平衡与传承逐渐成为核心议题.
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迅猛发展,按劳分配体系下涌现 出一批高净值群体,成为社会财富的中流砥柱.
然而,由于缺乏财富管理与传承的经验,该群体的稳定 性较弱,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规避贫富过度分化,发挥高净值群体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通过创造更多高性价比的工作岗位实现先富带动后富,构建“大富小富 并存”的共同富裕社会,是当前财富管理行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推动高净值群体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和财富观,以人为本,以财为用,助其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与传承,进而惠及家庭成员和社会,避免 财富波动对社会多数群体造成负面影响,是家族办公室服务行业的核心职责.
家族办公室的概念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古罗马时期的大“Domus”(家族主管)以及中世纪时期的 大“Domo”(总管家),中国古代虽无体系化的管家制度,但存在类似的家宰制.
现代意义上的家族办 公室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由工业巨头创立,集合金融、法律及财务专家,旨在管理和保护家族财 富及广泛的商业利益.
进入现代社会,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和信息化的发展,家族办公室不断满足高净 值群体更广泛的需求.
目前,国内对家族办公室尚无明确定义,面关国家族办公室协会将其定义为专为超级富有的家庭提 供全方位财富管理和家族服务,以使其资产的长期发展,符合家族的预期和期望,并使其资产能够顺利 地进行跨代传承和保值增值的机构.
考虑到国内外文化体系与社会制度的差异,中国家族办公室的定义 应延伸至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方面.
作为家族财富管理与传承的重要平台,家族办公室日益受到高净值群体的关注.
在全球经济发展和 家族财富积累的背景下,如何在法律框架内有效管理和保护家族财富,确保其长期增值和传承,成为众 多家族的挑战.
因此,家族办公室不仅是家族的守护者,更是推动家族传承与兴盛的关键力量.
中国家族办公室体系应建立在专业、忠诚、公平的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帮助家族管理、传承财富及维护家风,同时促进社会共同富裕,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
当前,中国家族办公室行业处于初期阶段,自2010年左右首批家族办公室出现至今,仅发展十几年.
因专业人才短缺及机构利益问题,行业管理存在诸多挑战.
国内家族办公室在业务模式上仍处于模仿和 探索阶段,与境外成熟市场相比,在专业化、综合化和机构化程度上存在较大差距,本土化程度不高,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业务模式、服务内容和能力建设有待完善,行业顶层架构设计不规范,缺乏具备复 合能力的顶尖人才,难以满足本土家族管理需求.
从监管角度看,家族办公室缺乏明确的监管主体,全 国性行业协会和自律监管机构缺失,专业人员培训管理缺乏标准化.
因此,推进行业标准建设,建立具 有中国特色的家族办公室体系,培养专业人才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件的制定对于明确家族办公室从业人员的工作要求与目标、职业技能以及划分职业等级具有重 要意义,将有力促进家族办公室行业的健康发展.
IⅡI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ASME 1525-2024 工业用甲缩醛.pdf
ICS71. 080.80 CCS 6 17 T/CASME 团 体 标 准 T/CASME 1525 --2024 工业用甲缩醛 Methylal for industrial use 2024-06-04发布 2024-06-20实施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 发布 T/CASME 1525-2024 目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结构式、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5技术要求 6试验方法, 7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安全信息 T/CASME 152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北泰盛化工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泰盛化工有限公司、湖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内蒙古兴发科技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杰、胡小静、张悦、郑海阳、吕晓华、钱凯、周晶晶、顾农飞、李胜、杨靖 怡、杨爱兵、文礼貌.
I1 T/CASME 1525-2024 工业用甲缩醛 安全提示:如果未遵守适当的防范措施,本文件所述产品在生产、贮运和使用等过程中可能存在危 险.
本试验方法中所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一些实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 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用甲缩醛(二甲氧基甲烷)的结构式、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技术要求、试验 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安全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草甘麟合成尾气中回收的工业用甲缩醛(二甲氧基甲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283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GB/T6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12463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648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结构式、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结构式:CH O-CH-OCH 分子式:CHO 相对分子质量:76.1 5技术要求 5.1性状 应为无色易燃液体,有类似氯仿的气味.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AS 886-2024 输血相容性检测设备检测性能验证技术规范.pdf
ICS 11.100 900 S00 CAS 团 体 标 准 T/CAS 886 -2024 输血相容性检测 设备检测性能验证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erformance verification of transfusion patibilitytestinginstrument 2024-06-14发布 2024-06-14实施 中国标准化协会发布 T/CAS 8862024 中国标准化协会(CAS)是组织开展国内、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全国性社会团体.
制定中国标准 化协会标准(以下简称:中国标协标准),满足市场需要,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是中国标准化协会 的工作内容之一.
中国境内的团体和个人,均可提出制、修订中国标协标准的建议并参与有关工作.
中国标协标准按《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管理办法》进行制定和管理.
中国标协标准草案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得到参加审定会议的75%以上的专家、成员的投 票赞同,方可作为中国标协标准予以发布.
在本标准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给中国标准化协会, 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为中国标准化协会,除了用于国家法律或事先得到中国标准化协会的许可外, 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手段复制、再版或使用本标准及其章节,包括电子版、影印件,或发布在互 联网及内部网络等.
中国标准化协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33号中国标协写字楼 邮政编码:100048电话:010-88416788传真:010-68486206 网址:.china-cas.org电子倍箱:cas@china-cas.org 1 T/CAS 886-2024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一般要求 4.1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 4.2人员 4.3性能验证的标本. 2 4.4设备、设施和环境.. 2 4.5性能验证的质量保证 2 4.6性能验证的结果. 3 5性能验证的时机.. .3 6性能验证前准备. 3 7性能验证. 3 7.1符合率.. 3 7.2精密度(重复性) 4 7.3携带污染(如适用) 4 7.4特异性验证(如适用) 5 附录A(资料性)输血相容性检测设备检测性能验证报告 6 参考文献 8 T/CAS 88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起草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日友好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大连市血液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 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市二龙路医院、航空总医院、桂林市人民医院、爱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北京实安科技有限公司、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大连市 中心医院、江苏力博医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 院、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世纪亿康(天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 院(天津市南开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中信惠州医院、临沂市检验检测中心、国军标(北京)标 准化技术研究院、通标伟业(北京)标准化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效友、王尉、李喜莹、芦宏凯、曾丰、韩呈武、卢娜、吴传立、周睿、 邱爽、王青波、王丹、李虎金、梁晓华、伍忆倩、周丰良、于天为、李玮馨、李娜、唐志刚、安晓华、 高明、孙杨、杨春玲、田英、王逸丛、杨自飞、田亚军、王丽娜、卢忠心、周玉航、戴其全、王燕、 许雪英、樊素慧.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II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AS 859-202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临床检测试剂通用技术要求.pdf
ICS 11. 120. 20 CCS C 10 CAS 团 体 标 准 T/CAS859 --2024 液相色谱-质谱 联用法临床检测试剂 通用技术要求 General technology requirementsfor clinical test reagent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2024-04-19发布 2024-04-19实施 中国标准化协会发布 T/CAS 859-2024 中国标准化协会(CAS)是组织开展国内、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全国性社会团体.
制定中国标准 化协会标准(以下简称:中国标协标准),满足市场需要,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是中国标准化协会 的工作内容之一.
中国境内的团体和个人,均可提出制、修订中国标协标准的建议并参与有关工作.
中国标协标准按《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管理办法》进行制定和管理.
中国标协标准草案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得到参加审定会议的75%以上的专家、成员的投 票赞同,方可作为中国标协标准予以发布.
在本标准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给中国标准化协会, 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为中国标准化协会,除了用于国家法律或事先得到中国标准化协会的许可外, 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手段复制、再版或使用本标准及其章节,包括电子版、影印件,或发布在互 联网及内部网络等.
中国标准化协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33号中国标协写字楼 邮政编码:100048电话:010-88416788传真:010-68486206 网址:.china-cas.org电子倍箱:cas@china-cas.org 1 T/CAS 8592024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指标. 5试验方法 6外包装信息和使用说明书. 参考文献. T/CAS 85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品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山东英盛生 物技术有限公司、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合肥市妇幼保健院)、北京实安科技有限公 司、成都新基因格医学检验限公司、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广州凯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湖南德米特仪 器有限公司、江苏天瑞精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瑞莱谱(杭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上海润达榕 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第三 人民医院、苏州艾捷博雅科技有限公司、威高国科质谱医疗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威海市立医院、 依利特(苏州)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国军标(北京)标准化技术研究院、通标伟业(北京)标准化技 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茂良、刘辰庚、冯振、朱蓉、邹小莲、朱宇清、方慧玲、崔巍、薛滔、 朱健生、李娜、王玲、曹颖平、曾璇、尚德为、刘禹、梁俊、王峰、杨曹驿、张晓雪、郑磊、郑毅、 卢志明、冯梦雪、杨超、廖云莉、曲久鑫、王跃庆、潘媛媛、王明义、刘鹏、孙元社、戴其全、 杨桂花、王燕、许雪英、樊素慧.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II T/CAS 859-202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临床检测试剂通用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临床检测试剂的技术指标、试验方法、外包装信息和使 用说明书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临床检测试剂或试剂盒的研发、生产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21415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 GB/Z43280医学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 WS/T804临床化学检验基本技术标准 T/CAS678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通用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cctrometry:LC-MS 用作分离功能的液相色谱与具有定性定量功能的质谱实现在线相联的一种分析技术.
[来源:GB/Z35959-2018,3.3] 3. 2 线性范围lincarrange 使实验系统的最终分析结果为可接受的线性的浓度范围,此时非线性误差应低于允许误差.
[来源:WS/T408-2012 2.3] 3. 3 重复性repeatability 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人员使用相同的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对 同一被测定量在短时间内相继独立进行多次测定的精密度.
[来源:GB/T32267-2015 2.6]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AS 858-2024 血药浓度快速检测(POCT)的质量控制.pdf
ICS 11.100 900 S00 CAS 团 体 标 准 T/CAS858 -2024 血药浓度 快速检测(POCT )的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for point-of-care testing of blood drug concentration 2024-04-19发布 2024-04-19实施 中国标准化协会发布 T/CAS 8582024 中国标准化协会(CAS)是组织开展国内、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全国性社会团体.
制定中国标准 化协会标准(以下简称:中国标协标准),满足市场需要,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是中国标准化协会 的工作内容之一.
中国境内的团体和个人,均可提出制、修订中国标协标准的建议并参与有关工作.
中国标协标准按《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管理办法》进行制定和管理.
中国标协标准草案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得到参加审定会议的75%以上的专家、成员的投 票赞同,方可作为中国标协标准予以发布.
在本标准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给中国标准化协会, 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为中国标准化协会,除了用于国家法律或事先得到中国标准化协会的许可外, 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手段复制、再版或使用本标准及其章节,包括电子版、影印件,或发布在互 联网及内部网络等.
中国标准化协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33号中国标协写字楼 邮政编码:100048电话:010-88416788传真:010-68486206 网址:.china-cas.org电子信箱:cas@china-cas.org 1 T/CAS 858-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要求.. 2 4.1血药浓度POCT检测设备 2 4.2血药浓度POCT的使用环境. 2 4.3血药浓度POCT操作人员 2 5检验前准备 3 5.1样本采集 3 5.2运输和储存. 3 5.3试剂和耗材 .3 6检验过程 .3 6.1样本识别 3 6.2检验中.. 4 6.3检验后.. 4 7质量管理. 4 7.1室内质量控制. 4 7.2室间质量评价.. 5 7.3预防性质量控制. 5 7.4记录. 5 8结果分析和报告. 6 参考文献. T/CAS 85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国军标(北京)标准化技术研究院、浙江准 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长兴县人民医院、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实安科技有限 公司、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河北省中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宁波 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睿电(广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温州医科 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沂市检验检测中心、通标伟业(北京)标准化 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戴海斌、刘万阳、何扬锦、胡阳敏、陈萌、陈学海、林彬、范菁、戴其全、 杨桂花、王庆国、张燕、陈文倩、李娜、邵华、胡琳、温预关、刘建芳、张四喜、于倩、余建华、 许时丽、陈伯华、朱素燕、补钰煜、刘安昌、沈承武、胡卢丰、谢姣、王燕、许雪英、樊素慧.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II T/CAS 858-2024 血药浓度快速检测(POCT)的质量控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实验室血药浓度快速检测的基本要求及检验前准备、检验过程、质量管理、结果 分析和报告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独立实验室(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血药浓度快速检测.
本文件不适用于患者自测型快速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T22576.1-2018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HJ421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 WS/T804临床化学检验基本技术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血药浓度blood drug concentration 药物吸收后在血液中的总浓度.
注:包括血浆中结合的、游离的及细胞内的.
3. 2 快速检测(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 在患者附近或其所在地进行的、其结果可能导致对患者的处置发生改变的检验.
[来源:GB/T29790-2020,3.1,有修改] 3. 3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 通过测定患者体内的药物暴露、药理标志物或药效指标,利用定量药理模型,以药物治疗窗为 基准,制订适合患者的个体化给药方案的活动.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APID 010-2024 碱性水电解制氢编织网电极技术规范.pdf
ICS71.120.10 CCS G 93 T/CAPID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团体标准 T/CAPID010 -2024 碱性水电解制氢 编织网电极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woven wire cloth electrodes in alkaline water electrolysis forhydrogenproduction 2024-09-01发布 2024-09-01实施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 发布 T/CAP1D010-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工艺分类. 5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6质量文件, 7订货信息 8包装、标识、运输与储存 参考文献, T/CAPID 01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保时来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 司、三一氢能有限公司、上海氢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考克利尔竞立(苏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国 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天津市大陆制氢设备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宁夏 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电丰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 团公司、深能北方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苏州希倍优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南通安思卓新能源有限公司、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江苏天合元氢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 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鄂尔多斯市瀚峡 新能源有限公司、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青岛绿色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限公司、深圳市瑞麟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航天长征 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分公司、清华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化 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维涛、王博、李峰、李科、孟祥瑞、张宇、黄骞、刘伟、陈俊、杜濮宇、饶 洪宇、吴亮、孙婉露、陈学谦、于光远、许卫、荣俊峰、刘飞、王鹏、李猛、王杰鹏、彭超才、陈宏源、 陈明、马军、焦乐、任志博、张红庆、徐尚国、倪海宁、陈艳、卡铁铮、韩雷岩、金绪良、季孟波、陈 明轩、王昕、邢正阳、詹振翔、夏文杰、马震、张信真、股雨田、唐城、沈明荣、周俊波、刘建国、金 庆峰、彭生杰、韩磊、王俊超.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I1 T/CAP1D 010-2024 碱性水电解制氢编织网电极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碱性水电解制氢编织网电极的制备工艺、技术要求、检验方法、质量文件和包装、标 识、运输与储存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碱性水电解制氢编织网电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一部分:室温实验方法 GB/T5235加工镍及镍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GB/T17492工业用金属丝编织网技术要求和检验 GB/T19356热喷涂-粉末-成份和供货技术条件术语和定义 GB/T1992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 GB/T23277贵金属催化剂化学分析方法 HG/T5038镍涂层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JB/T7860工业网用金属丝 QB/T3821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结合强度测试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丝径wire diameter 金属编织网上金属丝的直径.
3. 2 平纹编织plainweave 每根经丝交叉地在每根纬丝上下穿过、每根纬丝也交叉地在每根经丝上下穿过的一种编织方式.
3.3 斜纹编织twillweave 每根经丝交叉地在每两根纬丝上下穿过,每根纬丝也交叉地在每两根经丝上下穿过的一种编织方式.
3.4 金属丝编织网厚度thicknessofmesh 使用千分尺、厚度尺等尺寸测量器具测量得到的编织完成的镍丝网厚度.
3. 5 金属丝编织网目数meshcount 1平方英寸(25.4mm*25.4mm)上所具有的网孔个数.
3. 6 平整度flatness 将镍丝网平置于硬质平面上,镍丝网表面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度差.
3. 7 催化层团聚catalytic layer agglomeration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AQI 384-2024 医学实验室数据项代码.pdf
ICS 11. 100 T 团 体 标 准 T/CAQ1384 -2024 医学实验室 数据项 代码 MedicalIaboratory-Codes for dataitems 2024-04-07发布 2024-05-06实施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 发布 T/CAQ1384-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 5编码方法, 6使用要求, 附录A(资料性) 临床血液学结果互认数据项代码, 附录B(资料性) 临床化学结果互认数据项代码.
附录C(资料性) 临床免疫学结果互认数据项代码. 16 T/CAQ138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中计列伯技术交流有限公司、国军标(北京) 标准化技术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教中心、首都医科 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北京中计列伯技术交流有限公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上 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 附属医院、北京盛元广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实安科技有限公司、沧州市人民医院、德阳市人民医 院、东华医为科技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省肿瘤医院、杭州广科安德生物科技有 限公司、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河北省中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西省儿 童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杏和软件有限公司、上海市光华中 西医结合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唐山市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武汉华莱信软 件有限公司、西安市第三医院、西安市红会医院、邢台市人民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浙江省人民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国军标(北京)标准化 技术研究院、通标伟业(北京)标准化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睿、张海军、王尉、郑华荣、王艳、张明垄、林萍、张钧、于海涛、张 征、桑国耀、袁彤明、李娜、赵志杰、袁成良、万爽、张春龙、陈鑫苹、高俊顺、王炜欣、王彦、 毕建成、高社军、夏龙飞、严枫、柯江维、李俊明、刘双全、张子彤、孙阳、郑、李世龙、项光 新、李荣华、刘晓兵、王海峰、赵和平、雷秋香、孙鹭、胡庆丰、秦晓松、段朝晖、戴其全、杨桂 花、王燕、许雪英、樊素慧.
II T/CAQ1384-2024 医学实验室数据项代码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医学实验室数据项代码的分类、编码方法和使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学实验室,检验相关的方法、仪器设备、试剂等的数据项代 码.
注:检验结果互认数据项也适用于本文件的内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WS363.1卫生信息数据元目录第1部分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医学实验室medicallaboratory 以提供人类疾病诊断、管理、预防和治疗或健康评估的相关信息为目的,对来自人体的材料进 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病理学、遗传 学或其他检测实验室.
该类实验室也可提供涵盖其各方面活动的各方面的咨询服务,包括结果解释 和进一步的适当检查的建议.
[来源:GB/T 22576.1-2018,3.11] 3. 2 数据项dataitem 数据结构中的最小单位.
3. 3 代码code 代表特定事物(或概念)的一个或一组字符.
这些字符可以是阿拉伯数字、拉丁字母或便于电 子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的其他符号.
[来源:GB/T 10113-2003,2.2.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AQI 383-2024 实验室人员能力评价指南.pdf
ICS 03.100.30 CCS C77 团 体 标 准 T/CAQI 383 --2024 实验室人员能力评价指南 Guidances for laboratory personnelpetency assessment 2024-03-21发布 2024-04-20实施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 发布 T/CAQ1383-2024 目次 前言 引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实验室技术人员能力评价指标, 6实验室管理人员能力评价指标, 7实验室关键岗位人员能力评价指标.
附录A(规范性) 实验室技术人员能力评价指标.
附录B(规范性) 实验室管理人员能力评价指标.
附录C(规范性) 实验室关键岗位人员能力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T/CAQ138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军标(北京)标准化技术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连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军标(北京)标准化技术研究院、 鼎正新兴生物技术(天津)有限公司、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亚太检测中心、中国汽车工程研 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汽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市检验检测认证研究院、北京实安科技有限公 司、北京小汤山医院、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东莞康华医院、桂林市啄木鸟医疗器械有 限公司、方圆标志检验检测(山东)有限公司、河南心连心化肥检测有限公司、江苏华东智能线缆 检测有限公司、山东实验室装备技术学会、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深圳市领先医疗服务有限 公司、深圳市品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沈阳化工大学、沈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新疆轻工职业技术 学院、云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中广核三角洲 (太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通标伟业(北京)标准化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春燕、刘万阳、刘鼎阔、孙稚菁、戴其全、杨桂花、曹玲、沈菁、李娜、 冯琳琳、张立娟、李秀梅、隋洪、宁加康、盛建伟、张焱焱、李静、蒋华娟、郭成浩、杨昊、姜俊、 唐华、穆盈、肖文飞、丁茯、孙长亮、王蕾、张风清、王冬妍、郑凤娘、田新、魏用林、杜丽娟、 杨刚、徐伟、王燕、许雪英、樊素慧.
II T/CAQ1383-2024 引言 实验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体现了实验室的核心能力,建立以岗位分类为基础,以科学 评价为核心,以促进人才开发使用为目的的评价指标,是检验检测行业的现实需求,也是为实验室 客观科学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本文件的目的是在实验室人员管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和实 验室认可要求的基础上,细化实验室人员的职级和岗位评价指标,便于实验室在人员选择、任用、 绩效考评和职称聘任时参考使用.
IⅡI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BPMA 18-2024 跨队列研究精神心理疾病数据采集质量控制要求.pdf
ICS11.020 CCS C 07 T/BPMA 北京预防医学会团体标准 T/BPMA 18 -2024 跨队列研究精神心理疾病 数据采集 质量控制要求 Quality control requirements for data collection of mental and psychological disorder in cross-cohort study 2024-04-23发布 2024-04-23实施 北京预防医学会发布 T/BPMA1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提出.
本文件由北京预防医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天津市安定医院、山东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 瘤医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肇瑞、黄雨、徐广明、张婷婷、尹慧芳、陈冬雪、马超、黄悦勤、李明慧、 丁若溪、魏文强、孙可欣、吕明、张媛、李瑞琪、何宏宏、李航.
T/BPMA 182024 跨队列研究精神心理疾病数据采集质量控制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跨队列研究实施过程中精神心理疾病数据的采集要求、采集流程要求和质量控制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跨队列研究精神心理疾病数据采集质量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9767人类生物样本管理规范 WS/T306卫生健康信息数据集分类与编码规则 WS363(部分)卫生健康信息数据元目录 WS364(部分)卫生健康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 WS365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 WS/T370卫生健康信息基本数据集编制标准 WS372.3疾病管理基本数据集第3部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WS375(部分)疾病控制基本数据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队列cohort 根据某个或某些共同特征而组建的一组特定人群.
注:特征包括但不限于:暴露因素、疾病或健康状态、出生时间或年代、地域、干预措施.
3. 2 跨队列cross-cohort 队列(3.1)间进行特征数据比较、融合和分析.
注:跨队列形式包括:a)横向跨队列:在不同元数据的队列间进行比较、融合和分析:b)纵向跨队列:在相同元 数据的队列间进行比较、融合和分析.
3. 3 精神心理疾病mentalandpsychologicaldisorder T/BPMA182024 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导致大脑功能失调,进而出现影响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精神障碍或心理间 题.
4采集数据要求 4.1采集的数据一般包括受访者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等与精神心理疾病诊断和评估相关的重 要人口学信息,精神心理疾病相关的症状学、生化、影像、生物遗传学信息以及治疗和干预信息.
4.2采集时,如涉及精神心理疾病评估量表,应明确其适用范围.
如为国外引进的量表,应进行文化 适应性修订及中文版信效度检验.
4.3采集的数据应有确切的定义,清晰的数据标签和编码.
4.4采集的数据应符合WS/T306、WS363(部分)、TS364(部分)、WS365、WIS/T370、 WS372.3、VS375(部分)的规定.
5采集流程要求 5.1采集前 5.1.1数据采集前应获相关单位或部门批准和受访者知情同意.
5.1.2在以他评形式进行数据采集前,应对符合资质的访谈员进行培训,并完成考核及一致性评价.
5.2采集时 5.2.1应注意保护受访者的隐私,除访谈员外,不允许其他人员旁听调查过程.
特殊情况下,可在获 得受访者本人同意后允许其他人员旁听.
5.2.2根据精神心理疾病评估量表的要求确定评估方式,他评量表不应采用自评方式进行.
特殊情况 下,自评量表访谈员可以向受访者读出量表条目后由受访者回答.
5.2.3根据需要,可在征得受访者同意的前提下,采用音频或视频方式记录受访者回答的过程.
5.2.4应真实采集数据,不代替、不诱导受访者回答间题.
对受访者主动提供的信息应进行核实.
受 访者给出回答后,应采用中性言语进行.
5.2.5当受访者出现强烈情绪反应时,访谈员应以保护受访者权益为原则采取应对措施,如有必要, 可暂停或中断访谈.
5.3采集后 5.3.2不得向其他人透露受访者的隐私或回答的内容,仅在发现受访者有自杀、自伤或伤人风险时, 可在遵守相关规定前提下告知相关个人或部门,并提供求助信息.
5.3.3应及时将知情同意书、调查问卷、临床试验病例报告表、临床检验或检查报告单等原始资料归 档保存,纸质版原始材料应由专人加密保管,档案保存时限不少于10年.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 实行电子归档.
5.3.4如采集了生物学样本,生物学样本的保存、运输和使用应按照GB/T39767执行.
6质量控制要求 T/BPMA 182024 6.1真实性检查 应对队列数据的真实性进行检查,可通过下列方法进行真实性检查: a)进行时长检查,即记录完成量表的实际时长,与该量表的常规完成时长范围相比,过短或过长 均判定为不合格.
如量表未注明常规完成时长,则可根据预调查或专家意见确定评定标准: b)检查同一量表多项条目的答案是否相同.
示例:思者杨氏躁狂状态评定量表超过9项得分相同,如都为2分,或都为1分:患者汉密领抑郁量表-17题版超 过15项得分相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超过25项得分相同.
这种两种情况表明存在不真实的可能.
6.2完整性检查 应对队列数据集的样本量和变量信息进行完整性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精神心理量表或诊断工具各题目完整性: b)记录的完整性,核查数据集的实际样本量或记录数与应获得数量是否相同: c)变量的完整性,除重复变量外,核实数据集中已有变量数与应获得变量数是否相同: d)变量值的完整性,应核查数据集中特定单元格信息是否完整: e)数据描述字段、数据格式、数据资源本身的完整性.
6.3唯一性检查 应对队列数据集内或跨队列研究数据集间的变量或有效记录进行唯一性检查,可核查数据集内或数 据集间个体唯一性标识和有效记录是否重复.
6.4一致性检查 应进行一致性检查,包括但不限于: a)检查跨队列研究数据集间的一致性: b)核实数据采集方法的一致性: c)检查精神心理疾病数据的前后一致性: d)通过不同量表间的比对检查数据的一致性.
示例: 精神症状维度评定量表评定患者有重度抑郁表现(抑郁项目4分),但汉密顿抑郁量表-17题版得分低于7分:精 神症状维度评定量表评定患者有重度躁狂表现(躁狂项目4分),但杨氏躁狂状态评定量表得分低于6分.
这两种 情况表明存在不一致性.
6.5逻辑性检查 应对精神心理疾病数据题目值域的内在逻辑性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根据自然规律或逻辑,判断单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在规定值域范围内: 示例1: 过去30d中,有多少天因为精神心理间题无法工作?
值域范围应在0至30之间.
首次出现精神心理症状时的年龄是多少?
值域范围应小于或等于受访者年龄.
b)根据自然规律或逻辑,判断多个相关问题答案是否在规定值域范围内: 示例2: 过去一年住院总医疗费用是多少元?
其中自费多少元?
自费钱数的值域范围应小于或等于总医疗费用.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BPMA 19-2024 跨队列共病预防研究生物样本通用数据元.pdf
ICS 11.020 CCS C07 团 体 标 准 T/BPMA 19 -2024 跨队列共病 预防研究生物样本 通用数据元 Cross-cohort orbidity prevention studies in biological samples- Universaldataelements 2024-04-23发布 2024-04-23实施 北京预防医学会 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 T/BPMA 19-2024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通用要求 5队列基本数据元 6个体基本数据元 7共病预防数据元 8生物样本及相关数据元 9跨队列共享数据元 10数据元值域代码 10 参考文献 13 T/BPMA 1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提出.
本文件由北京预防医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六元空间信息科技有限责 任公司、山东大学、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岳伟华、王雪萍、黄雨、陈冬雪、张于亚楠、蒋海华、常素华、高菲菲、李航、高莹、 聂静、陈奕霖、孙国锋、朱文伟、吕明、张媛、蔡巍.
T/BPMA 19-2024 跨队列共病预防研究生物样本 通用数据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跨队列共病预防研究生物样本的队列临床信息数据元、个体基本数据元、共病预防数 据元、生物样本及相关数据元、跨队列数据共享数据元和数据元值域代码.
本文件适用于临床医学跨队列共病预防研究及检验医学中生物样本及样本信息的规范化管理,也 适用于共病预防数据的采集、共享、交换,及数据信息化体系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2261.1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人的性别代码 GB/T2261.2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2部分:婚姻状况代码 GB/T2261.4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4部分:从业状况(个人身份)代码 GB/T3304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GB/T4658学历代码 GB/T4761家庭关系代码 GB/T39768人类生物样本分类与编码 GA/T2000.21公安信息代码第21部分:人口管理死亡原因代码 GA/T2000.37公安信息代码第37部分:血型代码 WS/T363.1卫生健康信息数据元目录第1部分:总则 WS/T364.5卫生健康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第5部分:健康危险因素 WS365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文适用于本文件.
3.1 数据元dataelement 用一组属性规定其定义、标识、表示和允许值的数据单元.
[来源:WS/T305-2009 3.1.6] 3.2 队列cohort 根据某个或某些共同特征而组建的一组特定人群.
注:特征包括但不限于:暴露因素、疾病或健康状态、出生时间或年代、地城、干预措施.
[来源:T/BPMA 182024 3.1] 1 T/BPMA 19-2024 跨队列cross-cohort 队列间进行特征数据比较、融合和分析.
注:跨队列形式包括;a)横向跨队列:在不同元数据的队列间进行比较、融合和分析;b)纵向跨队列:在相同元数据 的队列间进行比较、融合和分析.
[来源:T/BPMA 18-20243.2] 4通用要求 4.1数据元属性 4.1.1数据元属性包括内部编码、数据元名称、定义、数据类型、表示格式和允许值.
4.1.2数据元名称、定义、数据类型、表示格式和允许值的描述规则应符合WS363.1的规定.
4.1.3数据元内部编码用字母及数字表示,编码长度为6位,共分三层: 一编码第一位为第一层,为业务大类,用1位字母表示,其中A表示队列基本信息,B表示个体 基本信息,C表示共病预防信息,D表示生物样本及相关信息,E表示跨队列共享信息: 一编码第二位、第三位为第二层,为业务亚类,用2位数字表示; 一编码第四位至第六位是第三层,为顺序码,用3位数字表示.
4.2数据元的命名规则 数据元的命名具有唯一性.
4.3数据类型的描述 数据元值的数据类型可能的取值有:字符型、数值型、日期型、日期时间型、布尔型和二进制.
数据 类型和表示格式应符合WS363.1的规定.
4.4表示格式的描述 从业务的角度规定的数据元值的格式需求,包括所允许的最大和/或最小字符长度,数据元值的表 示格式等.
数据的表示格式应按照WS363.1执行.
5队列基本数据元 队列基本信息数据元属性应符合表1的规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BPMA 17-2024 临时预防接种单位建设规范.pdf
ICS11. 020 T/BPMA 北京预防医学会团体标准 T/BPMA 17 -2024 临时预防接种 单位建设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temporary vaccination unit 2024-04-23发布 2024-04-23实施 北京预防医学会发布 T/BPMA 17-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临时预防接种单位设置 5设备与器材 6接种单位人员要求 7预防接种服务 8疫苗管理, 9医疗废物处理 参考文献 T/BPMA 1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北京市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北京预防医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北京璐河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春艳、石晶、孙远洁、崔婷、刘阳、邓艳春、姜微、杨梅、索罗丹、虞睿、 张增莲、李晶、林杰.
II T/BPMA 17-2024 临时预防接种单位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临时预防接种单位设置、设备、接种单位人员、预防接种服务、疫苗管理、医疗废物处 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开展预防接种临时接种单位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临时预防接种单位Temporaryvaccinationunit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为预防、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开展群体性预防接种、 应急接种时,在适宜的地点和时间设立,对目标人群开展预防接种活动的临时接种单位.
4临时预防接种单位设置 4.1选址条件 应选取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区域,宜依托建筑,设置临时预防接种单位.
现有建筑应地面平整、 环境整洁、光线明亮、空气流通.
设置在医疗机构内的临时预防接种单位,不应与存在潜在性感染和损害风险的科室共处同一楼层 或共用出入口及通道.
4.2使用面积 日接种量达200人以下的,使用面积应不少于40m.
日接种量达200人以上的,使用面积应根据日接种量进行调整,每增加75针次,使用面积应在40m 标准上增加15m.
接种区总使用面积不得低于总面积的1/4.
4.3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宜相对独立,不宜交叉.
应至少分为以下功能区: a)候诊区受种者等候区域: b)询问/登记/告知区接种前健康询问、签署知情同意书、登记信息: c)接种区疫苗接种实施区域,应按照每日接种量200针次(日人均接种量75针次)至少配置1个接 种台: d留观区受种者完成接种后应留观30min,应根据接种单位30min接种量提供足量的座椅: e)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区对接种后现场留观期间出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现场处 理及紧急抢救.
4.4场所公示 要有醒目标识,在醒目位置张贴道路指引标识牌,公示接种服务时间、咨询电话、注意事项等内容, 并标示工作流程及各功能分区.
T/BPMA 17-2024 5设备与器材 5.1接种器材 应配备符合国家要求的一次性注射器、医用酒精、消毒棉签、体温计、听诊器、压舌板、血压计、 治疗盘、口服用杯、匙或勺、污物桶、利器盒、黄色垃圾袋等.
5.2信息化设备 应配备计算机、扫码设备、身份证读卡器、接种证打印机、4G/5G网络、监控设备等.
5.3冷链设备 应配备冷藏箱或冷藏包、冰排、温度计等.
5.4急救药品和设备 应配备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和呼吸兴奋剂等急救药品、外出用急教箱和氧气装置等.
5.5消毒产品 应配备消毒用紫外灯、含氯消毒剂、速干手消毒剂等符合国家要求的消毒产品,用于环境、接种器 材、工作人员手部等的消毒.
5.6转运车辆 日接种量达2000人以上的临时预防接种单位应配备救护车.
5.7冷暖设备 应在炎热和寒冷季节设置降温、取暖设备.
6人员要求 6.1配置标准及要求 至少配备4名工作人员.
应保证有1名健康询问和知情告知人员,1名登记人员,1名接种人员,1名 留观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人员.
应根据接种日接种量适时增加工作人员,人均日接种量每增加75针次,应增加1名接种人员.
应有1名工作人员专职或兼职管理疫苗.
6.2接种人员资质 预防接种相关人员均须经过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及受过过敏性休克等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 例教治培训,每年至少1次.
从事受种者健康状况询问与接种禁忌核查、知情告知、疫苗接种操作、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 救治等工作的技术人员,应为经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师、护士或乡村医生.
从事疫苗出入库管理、冷链温度监测和信息登记工作的人员,可由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承担.
6.3救护人员 日接种量达2000人以上的临时预防接种单位应配备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教护人员.
7预防接种服务 7.1接种前准备 按照预估受种人数,领取相应数量疫苗,做好疫苗出入库登记.
做好场所清洁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准备预防接种器材、药品、器械.
按受种者人数的1.1倍准备相应类型和规格的注射器材.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BPMA 16-2024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建设规范.pdf
ICS11. 020 CCS C 50 T/BPMA 北京预防医学会团体标准 T/BPMA 16 -2024 狂犬病 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建设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disposal clinic setting of rabies exposure prophylaxis 2024-04-23发布 2024-04-23实施 北京预防医学会发布 T/BPMA 16-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位置选择 5区域名称、功能与设施配置 6人员要求 7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管理 8冷链管理 9预防处置与疫苗接种 10医疗废弃物处理 11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和处置 12消毒 13标识与公示内容 参考文献 T/BPMA 1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北京预防医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 大学人民医院、航天中心医院、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虞睿、索罗丹、王旭、刘理、张利平、黄立嵩、刘佳阳、潘静彬、袁干里、苗 良、李晓梅、史如晶、王青海、白云、刘斯.
II T/BPMA 16-2024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以下简称狂犬门诊)位置选择、区域名称、功能与设施配 置、人员要求、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管理、冷链管理、预防处置与疫苗接种、医疗废弃物处理、消毒、 标识与公示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开展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的各类医疗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T/CADERM3045动物致伤处置门诊、急诊设置规范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国疾控综传防发[2023]14号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国疾控综卫免发[2023]17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rabiesexposure prophylaxis disposal 提供狂犬病暴露后相应的外伤处置,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注射和疫苗接种,以及暴露前预防接种等 服务.
3. 2 人用狂犬病疫苗rabies vaccine forhuman 用狂犬病病毒疫苗株接种原代细胞或传代细胞,培养后,收获病毒液,经灭活病毒、浓缩、纯化, 加入适宜的稳定剂制成,用于预防人狂犬病.
3. 3 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preparations for rabies passive imunity 在伤口局部浸润注射以中和伤口清洗、消毒后残留的狂犬病病毒、降低伤口局部病毒数量从而降低 发病率的生物制剂,目前主要包括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抗狂犬病血清和抗狂犬病单克隆抗体.
3. 4 冷链coldchain 疫苗从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到接种单位,均在2℃~8C或-15℃条件下储存、运输和使用的全过程.
T/BPMA 16-2024 4位置选择 应设置在医疗机构急诊科或外科:确需单独设置,应在急诊科或外科附近.
5区域名称、功能与设施配置 区域名称、功能、设施配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区域名称、功能与设施配置表 序号 区域名称 功能 设施设备用品 01 接诊登记区(室) 接诊、登记、诊疗、健康询 办公座椅、诊察床、隔离帘、手卫生设施 间、宣教 电脑、身份证读卡器、扫描枪、存折打印机、网络 操作台、隔离帘、手卫生设施、时钟 冲洗设备:高低水池、冲洗机、冲洗床等 冲洗试剂:洁净的流动水、肥皂水、弱碱性清洁剂、或具有 狂犬病暴露后伤口冲洗、清 国家医疗二类器械许可的专业伤口冲洗液 02 伤口处置区(室) 创、被动免疫制剂浸润注射 稀碘伏(0.025%~0.05%)、苯扎氯铵(0.005%~0.01%)或其他具 有病毒灭活效力的皮肤黏膜消毒剂 流动的处置车、消毒盘、消毒缸、外科清创缝合包、污物桶、 旋转椅和治疗床等 局部浸润注射、麻醉治疗等工作需要的设备和工具 人用狂犬病疫苗及其他与 接种台、流动处置车、消毒盘、消毒缸、镊子、一次性注射 03 疫苗接种区(室) 动物致伤相关疫苗的接种 器、锐器盒、污物桶、体重秤、接种椅、手卫生设施 电脑、扫码枪、网络 04 留观区(室) 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接种、 座椅、非医疗废物桶、健康教育设施 伤口处理后的留置观察 应配备呼叫系统 疫苗或被动免疫制剂接种 急枚床、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氧气、吸氧面罩、环 05 应急处置/抢救区(室) 过程中或接种后可能出现的 甲顺穿刺套装、气管插管套装等抢枚设备 严重不良反应和重症偶合症 急枚药品,至少包括在有效期内的1:1000肾上腺素、地塞米 的处置或抢枚 松、呼吸兴奋剂等 06 生物制品冷链区(室) 放置储存疫苗和被动免疫 医用冰箱(总容积保证2个月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存储容量)、 制剂的冷链设备 自动温度监测设备 6人员要求 6.1工作人员数量应不少于4人,医生和护士不应少于1人.
6.2从事伤口处置、健康询问、知情告知、预防接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教治的工作人员应 具备医疗卫生专业资格.
6.3负责疫苗出入库管理、冷链温度监测的工作人员,无需具备医疗卫生专业资格.
6.4工作人员应持有预防接种人员培训合格证,且每年参加不少于1次的专业培训.
7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管理 7.1应有专人管理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
7.2应至少配备两种不同细胞种类的人用狂犬病疫苗.
7.3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领取的记录应准确、完整.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BPMA 15-2024 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规范.pdf
ICS11. 020 CCS C 50 T/BPMA 北京预防医学会团体标准 T/BPMA 15-2024 成人预防接种 门诊建设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adult vaccination clinic 2024-04-23发布 2024-04-23实施 北京预防医学会发布 T/BPMA 15-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建设要求 5人员要求. 6疫苗管理 7冷链管理 8设备与器材 9预防接种 10消毒 11废弃物处理.
12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 13信息系统应用和数据管理 参考文献, T/BPMA 1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北京预防医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东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虞睿、索罗丹、苗良、白云驿、石晶、史如晶、闫威、刘芳勋、赵春艳、贾滨、 孙昊、袁千里、王青海.
II T/BPMA 15-2024 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成人预防接种门诊的布局、标识与公示、人员要求、疫苗管理、冷链管理、设备与器材 管理、预防接种及信息系统应用管理等建设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中开展成人预防接种服务的接种门诊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 DB11/T1932接种单位等级划分常规接种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成人预防接种门诊adultvaccinationclinic 设置在医疗机构中为18周岁及以上人群提供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服务的固定接种场所.
3.2 非免疫规划疫苗non immune program vaccines 由居民自愿接种的免疫规划疫苗以外其他疫苗.
3. 3 冷链cold chain 疫苗从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到接种单位,均在2℃~8C或≤-15℃条件下储存、运输和使用的全过 程.
4建设要求 4.1布局 4.1.1位置 应在医疗机构中单独房间或区域设置,不应与存在潜在性感染和损害风险的科室共用出入口及通 道.
4.1.2楼层 宜设置在地面一层或二层.
4.1.3分区或分室 应设候诊区(室)、健康询间/登记/知情告知区(室)、接种区(室)、留观区(室)、异常反 应处置区(室)、冷链区(室)等功能区.
冷链区(室)可设立在药房.
T/BPMA 15-2024 4.1.4面积 门诊总使用面积宜大于80m²,接种区(室)面积应大于20m².
4.1.5 环境 4.1.5.1地面平整,墙壁光洁、环境整洁、光线明亮、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整体装修应考虑人性化 和无障碍设计,按GB50763相关规定执行.
4.1.5.2候诊区(室)或留观区(室)应有宣传载体,如电视、多媒体播放器等,配备满足候诊或留 观需求的安全座椅.
4.2标识与公示 4.2.1正门应有醒目服务时间标识,墙面上张贴或设立接种流程图.
4.2.2门诊内显著位置公示服务时间、咨询电话、监督电话、预防接种流程、疫苗品种、上市许可持 有人名称、价格、预防接种服务价格及注意事项等.
4.2.3接种单位各功能区,如:候诊区(室)、接种区(室)、留观区(室)等区域应有明显标识.
4.2.4留观区(室)应张贴醒目的30min留观时间提示.
5人员要求 5.1工作人员数量不应少于4人.
5.2接种时,工作人员不应少于1名健康询问/知情告知人员、1名接种人员、1名留观/疑似预防接种 异常反应处置人员.
5.3从事健康询间、知情告知、预防接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教治的工作人员应为经专业培 训并考试合格的医师、护士:疫苗出入库管理、冷链温度监测和信息登记工作人员可由非医疗卫生专业 资格人员承担.
5.4工作人员应持预防接种人员培训合格证,且每年参加专业培训不应少于1次.
6疫苗管理 6.1疫苗来源 接种门诊使用的疫苗应通过统一的疫苗供应渠道领取.
6.2疫苗计划 6.2.2每月应上报下一月的疫苗使用和配送计划.
6.3疫苗领取与存放 6.3.1应设专人负责疫苗的日常管理.
6.3.2疫苗领取的信息应齐全、完整.
6.3.3接种日结束后,应统计当日疫苗接种数、损耗数和库存数.
6.3.4疫苗在冷链设备中的存放温度符合疫苗使用说明书的相关要求.
6.3.5冷链设备内的疫苗摆放与冰箱内壁间距不应少于30mm.
6.3.6每日应记录疫苗在冷链设备中的储存温度:接种前后记录临时存放疫苗的冷链设备中的温度.
6.3.7储存疫苗的冷链设备温度记录保持至疫苗有效期后不应少于5年.
6.4疫苗销毁 过期、报废疫苗应按照统一的疫苗销毁流程处置,并记录交接信息.
7冷链管理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BMCA 027-2024 活性金属钎焊陶瓷覆铜板规范.pdf
ICS31. 30 CCS L92 T/BMCA 北京市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协会团体标准 T/BMCA027 -2024 活性金属钎焊 陶瓷覆铜板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active metal brazing ceramic copper-clad laminates 2024-06-20发布 2024-06-20实施 北京市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协会 发布 T/BMCA 027-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4.1设计与结构 4.2材料 4.3外观质量, 4.4尺寸和精度 2 4.5性能 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5.2材料.. 5.3外观质量 5.4尺寸和精度 5.5性能 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6.2型式检验 6.3出厂检验 7包装、运输和贮存 7.1包装 7.2运输 7.3贮存. 附录A(规范性) AMB陶瓷表面缺陷要求 附录B(规范性) AMB陶瓷覆铜板耐高温试验方法 T/BMCA02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北京市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透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固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标信合(北京)科 技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卫星、孙成礼、申雅彬、何江淼、陈从天、潘荣、刘天齐.
T/BMCA 027-2024 活性金属钎焊陶瓷覆铜板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活性金属钎焊陶瓷覆铜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活性金属钎焊陶瓷覆铜板(以下简称AMB陶瓷覆铜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507绝缘油击穿电压测定法 GB/T1408.1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工频下试验 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5593-2015电子元器件结构陶瓷材料 GB/T22588闪光法测量热扩散系数或导热系数 GB/T39863-2021覆铜板用氧化铝陶瓷基片 GJB360B-2009电子及电气元件试验方法 GJB548C-2021电子元器件试验程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活性金属钎焊active metalbrazing;AMB 采用含少量活性元素的金属钎焊料的钎焊方法.
3. 2 阻焊层solder mask 覆盖在电路板表面,用以实现电气隔离和机械保护的薄膜层.
4技术要求 4.1设计与结构 4.1.1AMB陶瓷覆铜板的结构和尺寸设计方案至少应考虑下列内容: a)电路板尺寸、线路层数、基板厚度和金属层厚度: b)线条宽度和间距: c)腔体的尺寸和配置要求: d)焊盘和线路互联的设计要求.
4.1.2AMB陶瓷覆铜板的电性能设计应考虑下列内容: a)线路的电流负荷能力,包括焊接区和合金区的线路设计: b)电源和接地面的设计要求.
4.1.3AMB陶瓷覆铜板的热性能设计应考虑下列内容: a)导体的电阻率: b)导体的温度承受能力: c)陶瓷基板的导热能力.
4.2材料 T/BMCA 027-2024 AMB陶瓷基板、铜箔、活性钎焊料等材料应符合订货文件的规定.
4.3外观质量 AMB陶瓷覆铜板表面应无灰尘、杂物、油污、指纹、残余焊剂以及其他影响寿命或使用性能的污物.
AMB陶瓷覆铜板的表面缺陷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4.4尺寸和精度 4.4.1铜箔厚度 铜箔的厚度公差应为土10%.
4.4.2尺寸公差 AMB陶瓷覆铜板的外形尺寸公差为土0.1mm.
4.4.3翘曲度 AMB陶瓷覆铜板长度方向的翘曲度应不大于3%.
4.5性能 4.5.1绝缘电阻 AMB陶瓷覆铜板非连通焊盘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10Ω.
4.5.2空洞率 AMB陶瓷覆铜板非焊接区域每平方厘米的空洞数量应不大于1个,最大直径应小于0.1m.
键合区不 应有空洞.
4.5.3润湿性 AMB陶瓷覆铜板焊接区表面至少应有95%的面积润湿,其余5%允许有少量诸如小针孔、空穴、半润湿 等轻微缺陷,且这些缺陷不集中在一个区域.
4.5.4键合强度 对于AMB陶瓷覆铜板键合区(见图1),在拉力为7N时,0.3mm铝线键合应无线脱.
口 图1AMB陶瓷覆铜板键合区示意图 4.5.5热导率 AMB陶瓷基板的热导率应符合下列要求: a)A1:0陶瓷基板不小于24W/mK; b)A1N陶瓷基板不小于170W/mK; c)SiN陶瓷基板不小于80W/mK 4.5.6击穿强度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BJXF 010-2024 集排油烟设施清洗服务规范.pdf
ICS29. 020 CCS P16 团 体 标 准 T/BJXF 010 -2024 集排 油烟设施清洗服务规范 Cleaning services specification of fume emission facilities 2024-08-01发布 2024-09-01实施 北京消防协会 发布 T/BJXF 010-2024 目次 前言 III 引言.. A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组织管理. 4.1一般要求, 4.2人员管理. 4.3设备管理, 4.4培训管理. 4.5诚信管理. 4.6信息化管理 4.7新技术应用.
5服务要求, 6清洗频次. 7清洗流程, 7.1集烟罩、挡火滤油算子和运水风轮清洗 7.2水平排油烟管道清洗. 7.3 竖直排油烟管道清洗. 7.4 排油烟风机清洗 7.5油烟净化装置清洗. 7.6防火阀门清洗, 7.7油烟净化一体机清洗 7.8其他部件清洗 8验收标准 8.1集烟罩、挡火滤油算子和运水风轮验收 8.2排油烟管道验收. 8.3排油烟风机常规清洗验收 8.4排油烟风机拆卸养护验收 8.5静电油烟净化器验收 8.6光解净化装置验收, 8.7防火阀门验收, 8.8油烟净化一体机验收 9清洗报告. 10安全管理. 10.1一般要求 T/BJXF 010-2024 10.2消防安全管理.
10.3操作安全管理, 附录A(规范性) 集排油烟设施清洗合同样式. 附录B(规范性) 集排油烟设施清洗记录验收单 附录C(规范性) 集排油烟设施清洗报告格式. 参考文献. 07 T/BJXF01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北京消防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天使霓囊科贸有限公司、北京路路通保洁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光尘环保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汇诚骏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京海康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德众国良环保科技 有限公司、北京顺安洁消防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碧诺鸿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百发缘科技有 限公司、北京天锐杰厨房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市创岚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勃顺兴劳务服务有限 公司、北京任佰佳清洗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峰涛立洁保洁有限公司、北京华祺洋消防安全有限公司、北 京兴连嘉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豫东信诚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清新俞洁科技有限公司、北 京莱福灵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天润鹏缘厨房设备有限公司、北京东永祥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安美佳保洁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佰易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乾源国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今 日阳光保洁有限公司、北京通聚鑫科贸有限公司、北京京安翔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北京旺峰盛辉清洁 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云海心诚清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丽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优利德(北京)环 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富铭远洋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中强环宇(河北雄安)科技有限公司、蓝鲸高 领(北京)标准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华天饮食控股有限公司、眉州东坡餐饮管理(北京)有限公 司、北京市紫光园餐饮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翔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便宜坊烤鸭集团有限公司、北 京网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城建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华泰龙安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中 天房鑫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海置第一太平戴维斯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天津市消防协会、河北省消防 协会、浙江省消防协会、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北京烹饪协会、北京物业管理行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富、钟利智、李玉涛、刁维利、姜立强、孙朝中、李军翔、陈永利、孙圭强、 张文满、周英德、周国梁、王希阳、胡军、刘有霞、贺伟宏、吕红卓、芮莹、孙俊杰、王艳红、张建军、 周海顺、陈颜东、李涛、张国力、王伟、张志伟、孙庆岭、王众、郭胜利、刘佰权、刘东民、李远锋、 刘卫东、高亚兴、庞仁义、齐自林、王军、纪锋、王建新、张晓坡、王建春、田鑫、陈宣宏、陈涛、陈 望红、高攀、胡国强、史文军、张祖松、李全兵、杨帆、王黎明、梁建辉、吴春荣、王风林、贺保贵、 宗志伟、郑宁、王文锐、张志昂、刘畅、张鹏云、宋子墨.
IⅢI T/BJXF010-2024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消防部门立足首都政治中心区位特点,针对餐饮场所油烟管道火灾容易造成 社会影响等问题,开展了餐饮场所油烟管道清洗工作.
2006年6月,北京消防协会将本市排油烟设施清 洗企业纳入行业管理范围.
2007年4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餐饮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定》,对餐饮经营 单位操作间集排油烟设施清洗部位和频次作出了规定.
2011年9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消防条例》规定, 食品生产加工、餐饮服务企业和单位食堂,应当按照本市有关规范对集烟罩、排油烟管道等集排油烟设 施进行清洗.
首次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对集排油烟设施清洗工作做出立法安排,并设定了相应法律责任.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集排油烟设施清洗工作对于降低餐饮场所火灾风险,消除和减少火灾隐惠,防止和 控制火灾蔓延扩大,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社会各界对餐饮场所消防工作的重视程 度越来越高,特别是“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形势下,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 互动,对于集排油烟设施清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市排油烟设施清洗服务主要依据为北京消防协会2015年发布的《排油烟设施清洗技术规程》 (T/BJXF003-2015)团体标准,该标准执行效果良好,在全国具有引领地位.
随着科技发展和技术更 选,排油烟设施清洗行业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标准及相关管理制度已不适用于现阶段排油烟设施清 洗行业.
因此,从行业引领角度出发,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坚持群众路线、创新发展原则,在广泛调 研的基础上,行业范围内达成共识,编制本文件.
本文件明确了排油烟设施清洗行业管理规范及技术规程,在完善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培训管理及 清洗技术规范外,首次将诚信建设、信息化管理、新技术应用纳入其中,实现行业自律及规范化管理, 进一步提升排油烟设施清洗服务质量,满足市场实际需求,符合当前首都高质量发展要求,对国际消费 中心城市美食之都、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等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为深度融入京津翼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助力推进高质量区域消防一体化工作,本文件在制定过程中 广泛征求了各方意见,京津冀及各地消防社会组织自愿采用.
AI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BJQC 201909-2024 车载智能计算基础平台硬件平台技术要求.pdf
ICS43.020 T40 T/BJQC 北京汽车行业协会团体标准 T/BJQC201909 -2024 代替 T/BJQC201909-2021 车载智能计算基础平台硬件平台 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hardware platformofvehicleintelligent puting basic platform 2024-06-26发布 2024-06-26实施 北京汽车行业协会 发布 T/BJQC 201909-2024 目次 前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技术要求.. 5.1芯片单元要求 5.2功耗和散热要求 5.3存储要求 5.4接口要求 5.5安全要求 5.6电气负荷要求 5.7机械负荷要求 5.8防护等级要求, 5.9气候负荷要求 5.10EMC要求. 附录A(规范性)工作模式、功能状态分类 13 A.1工作模式分类... 13 A.2功能状态分级.... 13 附录B(规范性)EMC的部分性能要求 14 B.1电磁辐射抗扰性ALSE法要零 14 B.2电磁辐射抗扰性BCI法要求, 14 B.3电源线瞬态传导抗干扰要求一r2V供电系统. 14 B.412V瞬态耦合抗干扰要求, 14 B.5静电放电技术要求一不通电模式 15 B.6静电放电技术要求→通电模式 15 附录C(规范性)驾驶自动化等级 16 附录D(规范性)汽车智能座舱分级. 17 () 18 附录F(资料性)试验项目, 19 附录G(资料性)试验顺序示例, 参考文献..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T/BJQC201909-2021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引用了注明年份的文件,因注明年份的文件即将废止而被 新年份的文件替代,以及为了确保团体标准的先进性和可适性要求,进行了本文件的修订.
本文件代替T/BJQC201909-2021,与T/BJQC 201909-202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一进行了结构上的调整,具体调整如下: 由2021年版的17个一级章节,缩减为现在5个一级章节,减少一级章节数量,将2021年版 的部分一级章节进行合并形成新的一级章节“技术要求”、如将“功耗要求”、“接口 要求”、“安全要求”、“电气负荷”、“气候负荷”“机械负萄”“防护等级”、 增加了附录的内容(见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便于内容的查找.
一一进行了“范围”章节内容的修订.
考虑到标准应紧跟社会发展趋势,保持技术先进性,进行 编制范围的调整,由包含单一智能驾驶内容的车载计算基础平台硬件平育扩充到包含有智能 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内容的车载智能计算基础平台硬件平台,具体调整如下: 更改了范围的描述,变为“技术要求”: 装在汽车驾驶自动化等级在2级及以上,汽车智能座舱分级在L1及以上的M1类车辆上的硬 件平台,其他类型车辆上的硬件平台可参照执行”,并增加了注.
一一进行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章节内容的修订,具体调整如下: 增加了因编制范围和技术要求的调整带来的新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如GB/T33014.2- 2016、GB/T 33014.4-2016、GB/T 33014.8-2020、GB/T 33014.9-2020、GB/T 40861 -2021、GB/T404292021、GB/T42691.4--2023、QC/T1067.1-2017(见第2章): 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标准要求内容的代替,如GB/T18655一2018相关要求内 容代替了2021年版34660-2017传导发射要求内容,GB/T33014.2-2016相关要求内 容代替了2021年版B34660-2017电磁辐射抗扰性的电波暗室法要求内容,GB/T 33014.4-2016相关要求内容代替2021年版GB34660-2017电磁辐射抗扰性的大电流注入 法要求内容: 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2423.56-2023替换了GB/T2423.56-2018,GB/T34590 (部分)替换了GB/T34590-2017(部分): 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由国家标准替代国标标准,GB/T41588代替了ISO11898,GB/T 40429-2021代替了SAEJ3016(见第2章,2021年版的第2章): 删除了SAEJ1939-11,SAEJ1939-15,GB/T 15089标准的引用.
,, 一一进行了“计算基础平台”章节内容的修订(见第5章,2021年版的第5章): 一进行了“技术要求”章节内容的修订,具体调整如下: 更改了“算力要求”,由2021年版适用于智能驾驶功能的要求,修改为现适用于智能座 舱功能、智能驾驶功能、智能车控功能的要求,其中智能驾驶分级采用了新增加的国家 标准,并增加了驾驶自动化等级2级的整体算力要求(见6.1,2021年版的6.1): 删除了算力能耗比要求(见2021年版的6.2): II T/BJQC 201909-2024 ,,,, 修改了12V的整体静态功耗要求值“10mW”为休眠电流“5mA"(见6.2,2021年版的第7章): 更改了“存储要求”的内容,随着计算基础平台整体适用范围变宽和具体应用的不同, 不再指定整体的内存和闪存大小,考虑到对整车的0TA升级需求,对OTA升级时的闪存进 行了要求: 删除了“时延要求”: 更改了“接口要求”的内容,以接口类型进行分类,更切合设计(见6.3,2021年版的第8 章): “中,√,,“, 对信息安全要求直接采用发布的国家标准,删除了整车道路试验要求.
中 更改了“电气负荷要求”中部分章节号,使其加细化和具体,具体调整如下: , “4. 9. 1. 2、4. 9. 2. 2 和1 =4. 9. 1.3、4. 9.2. 3 分别为“4.10. 2.1、4.10.3. 1和“4.10. 2. 2、4.10.3. 2 : 1,1,中,( 号分别为“4.11.2”和“4.113; 节号分别为“4.12.2和“4.12.3 持与本文件中单位的一致性.
更改了“EMIC要求”章节的内容具体调整如下: c)增加了“磁场辐射发射”》“磁场抗扰”、“便携式发射机法”章节的要求,增加 验证两容,有利于加强硬件平台的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北京汽车行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车股份有 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国汽智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 院有限公司、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梁海强、冯硕、陈新、饶淼涛、江亚波、王家伟、营少鹏、纪明君、李东洋、 李卫海、徐志刚、刁宏亮、王颖鑫、高小静、赵熠、胡留成、赵洋、李彪、苏冲、韩振洋、薛雪、孙 成帅、黄伟伟、姚轩、郝荣、蔡嘉明、琦、张兆龙、马如斌、张鲁楠、赵芸辉、储琦、孙灿、黄殿 辉、吕佳颖、葛文奇、丛炜、黄小云、朱明哲、解瀚光.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21年首次发布为T/BJQC201909-2021: 一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I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BJWX 005-2024 保密管理规范.pdf
T/BJWX 005 -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北京物业管理行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编单位:北京安恒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编单位:北京中航大北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中电科(北京)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信科联 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帅、潘卫杰、陈勇、王孔伟、赵元棋。
本文件主要审查人:艾白露、王劲松、薛福志、宋宝程张洋、朱莉、杨燕敏、刘拓。
T/BJWX 005-2024
保密 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物业管理的保密管理基本要求、人员保密管理、服务保密管理及评价与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物业服务企业涉及的保密管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秘密secret 关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利益,有所隐蔽、不为人知的非公开信息。
注:本文件中所指秘密包括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业主及物业使用人)等。
3.2 保密管理confidentiality management 对物业管理可能接触、使用、掌握的秘密进行保护的综合性管理活动。
注:本文件中所指保密管理的对象不等同于机关单位保护的国家秘密,但保密管理能借鉴保守国家秘密的某些 要求。
3.3 涉密载体secret carrier 用于存储、传输、处理秘密信息的各种纸质介质、物理介质和电子设备。
3.4 涉密物品secret objeet 含有秘密信息的设备、原材料和产品等。
3.5 涉密区域secretarea 存储、处理或讨论秘密信息的物理区域。
注:包括物业服务区域内业主或物业使用人的重点涉密区域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内部涉密区域。
4基本原则 4.1合法合规 以国家和地方保密管理法律法规为依据和准则开展保密管理工作。
T/BJWX 005-2024
4.2预防为主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和预防保密问题的产生。
4.3层层落实 层层传达压力.层层落实责任,形成具体的、环环相扣的保密管理责任链条。
4.4全面覆盖 对物业管理和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全面覆盖保密管理要求。
5基本要求 5.1管理目标 应策划、建立并组织实现保密管理目标。
该目标应具有适用性,应可测量和监视,应适时评估和更 新。
包括各级机构及人员履行保密管理职责应实现的目标及业主和物业使用人对保密工作的满意程 度等。
5.2管理要求 保密管理满足以下要求: a)应科学处理保密、效率、成本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b)应分析确定保密管理的重点部门和重点岗位,应识别重点涉密区域和内部涉密区域,配备并 维护保密管理所需的设施设备: c)应组织开展保密管理培训,增强保密管理意识和能力: d)与物业服务专业供应商签订的合同条款中应规定保密管理要求,或与其单独签订保密协议: e)应形成并保留保密管理记录。
5.3组织机构 应设立保密管理组织机构,职责包括: a)确立保密管理目标; b)制定保密管理制度; c)组织实施保密管理; d)配置保密管理所需物资、人力及财务资源; e)组织实施保密管理宣传、培训及考核: f)组织实施保密管理监督检查: g)处置泄密应急事件; h)组织实施保密管理评价与改进。
5.4管理制度 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保密管理制度,包括人员保密管理规定、涉密载体管理规定、涉密区域管理规 定、服务保密管理规定、保密管理奖惩规定、供应商保密管理规定、泄密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保密管理检 查规定、保密管理评估规定等。
T/BJWX 005-2024
6人员保密管理
6.1人员职责 应依据保密管理目标、制度,制定保密管理计划、保密管理方案,落实并完善保密管理。
6.2入职管理 6.2.1员工人职前,应审查与保密相关的工作经历和知识储备,应具备胜任岗位保密工作能力。
6.2.2员工人职时,应签订保密协议书,告知保密内容、保密责任、保密期限及法律责任等重要信息,相 关内容见附录A。
6.3保密培训 6.3.1应对新人职员工进行人职保密培训,对全体员工进行岗位保密培训,对重要岗位员工进行专项 保密培训。
6.3.2保密培训内容应包括保密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保密管理制度、保密管理知识、保密管理技术及 失泄密警示案例等。
6.3.3宜采取发放资料、集中培训、线上培训及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等方式进行保密培训。
6.4履职管理 6.4.1为使岗位接触的相关秘密不被泄露,应达到下列要求: a)获取、使用、披露接触的重点涉密载体要...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23
24
25
…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