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10月 ( 第 91 页)

UDC G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GB/T51453-2024 薄膜陶瓷基板工厂设计标准 Designstandardforthin-filmceramicsubstratefactory 2024-03-12发布 2024-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薄膜陶瓷基板工厂设计标准 Design standard for thin-film ceramic substrate factory GB/T51453-2024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24年8月1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24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2024年第36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薄膜陶瓷基板工厂设计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薄膜陶瓷基板工厂设计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T51453-2024,自2024年8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mohurd.gov.cn)公 开,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有 限公司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24年3月12日
前言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 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 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 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总则,术语,总体设计,工艺设计,基本 工艺,工艺设备配置,建筑与结构,公用设施,电气设计,环境保护、 节能与安全设施等.

本标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

本标准主编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 院(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东大街 1号,邮政编码:10000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西安分院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二一四研究所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 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刘玉根薛长立闫诗源显宇晴 吴希全夏庆水程凯何中伟 1
罗桥朱统文严伟王从香 居进秦跃利陆吟泉李鸿高 文平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沈先锋顾晓春杨智良管雯 江诗兵夏双练徐仁春沈元明 宋泽润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61.080 QB CCS Y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065-2023 代替QB/T1065-2004 制鞋机械 前帮机 FootwearmachineVamplastingmachine 2023-07-28发布 2024-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QB/T106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QB/T1065一2004《制鞋机械绷帮机》,与QB/T1065一200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 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产品组成”(见4.1); c)增加了“切削加工件”“铸铁件”的要求(见5.1.7、5.1.8); e)更改了“缸筒”的尺寸精度等级[见5.2.2a),2004年版的4.2.2a)]; g)更改了“喷胶盘”的要求(见5.4.3,2004年版的4.2.5); h)更改了“束紧器”的要求(见5.4.4,2004年版的4.2.6); i)更改了“卡板滑动间隙”的要求(见5.3.2,2004年版的4.3.2); j)更改了“卡板随大座滑板下滑最低点”的要求(见5.3.3,2004年版的4.3.3); k)更改了“大座滑板在其导轨内滑动与盖板间隙”的要求(见5.3.4,2004年版的4.3.4); 1)更改了“尖钳与内撑台间距”的要求(见5.3.5,2004年版的4.3.5); m)更改“负荷试验”为性能要求,并删除了有关试验方法的内容(见5.4.10,2004年版的4.5和5.4); 置”要求(见5.5); ) p)增加了“基本要求”的试验方法(见6.1); s)更改了“出厂检验”项目(见7.2.1,2004年版的6.2.1); t)更改了“型式检验”的时机(见7.3.2,2004年版的6.3.2); u)更改了“判定规则”(见7.4,2004年版的6.4);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轻工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皮革机械分技术委员会(SAC/TC101/SC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佛山博恒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惠东县惠宇鞋业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涂氏精怡科技 有限公司、中轻检验认证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晋江)有限公司、中山市固德检测技 术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赞、王艳、李刚、涂进文、桑军、王汉杰、涂涛勇、李文杰.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制 鞋机械绷帮机》; 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QB/T1065-2023 制鞋机械前帮机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前帮机的主关件、装配质量、性能、安全、外观质量等技术要求,描述了型号编制方 法和相应的试验方法等,规定了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同时给出了产品组 成和基本参数等.

本文件适用于制鞋生产中以胶粘法使帮脚与内底结合的前帮机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766液压传动系统及其元件的通用规则和安全要求 GB/T5226.1一2019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7932气动对系统及其元件的一般规则和安全要求 GB/T9439灰铸铁件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4048.5-2017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1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机电式 控制电路电器 GB/T16754机械安全急停功能设计原则 GB/T17421.5一2015机床检验通则第5部分:噪声发射的确定 GB/T31301.1制鞋机械安全要求第1部分:绷帮机 QB/T1525制鞋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QB/T1588.1轻工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QB/T1588.2轻工机械切削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 QB/T1588.3轻工机械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QB/T1588.4轻工机械涂漆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产品组成、型号编制方法和基本参数 4.1产品组成 前帮机主要由机身、工作机构、液压(或气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

其中工作机构由拉帮 钳部件、内底托架部件、上压头部件、后推座部件、涂胶器部件、围子部件、卡板部件等组成.

1
QB/T1065-2023 4.2型号编制方法 前帮机的型号编制应符合QB/T1525的有关规定.

4.3基本参数 前帮机制造商应在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提供以下基本参数: a)生产效率,单位为双每班(双/班); b)卡板加热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c)液压(气动)系统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d)总功率,单位为千瓦(kW); e)绷帮规格,单位为毫米(mm).

5要求 5.1基本要求 5.1.1前帮机应符合本文件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5.1.2配套件、电气元件及其他外购件应符合使用要求,并有合格证书.

外协件进厂时应由厂质检部 门依据标准或供需双方签订的协议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5.1.3液压系统应符合GB/T3766的有关规定.

5.1.4气动系统应符合GB/T7932的规定.

5.1.5焊接件应符合QB/T1588.1的规定.

5.1.6涂漆件应符合QB/T1588.4的规定.

5.1.7切削加工件应符合QB/T1588.2的规定.

5.1.8铸铁件应符合GB/T9439的规定.

5.2主关件 5.2.1活塞杆 应满足以下要求: a)工作部分外径尺寸精度等级不低于f7; b)调质处理硬度HB242~HB269,表面处理后硬度为HRC55~HRC60; c)各段轴颈的同轴度公差等级不低于7级; d)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R不大于0.4μm.

5.2.2缸筒 应满足以下要求: a)工作部分内径尺寸精度等级不低于H8; b)调质处理硬度HB242~HB269,表面处理后硬度为HRC55~HRC60; c)以缸筒轴线为基准的端面圆跳动公差等级不低于7级; d)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R.

不大于0.4μm.

5.2.3卡板 应满足以下要求: 2
QB/T 1065-2023 a)调质处理硬度HB242~HB269; b)上、下板面平面度不大于0.03mm,两面平行度不大于0.03mm; c)前端弧面的表面粗糙度R不大于0.8μm; d)内缘曲线与鞋积前部形状和底盘弧度相吻合.

5.3装配质盘 5.3.1装配质量应符合QB/T1588.3的有关规定.

5.3.2前帮机的卡板在其套内滑动自如,其间隙不应大于0.02mm.

5.3.3前帮机的卡板随大座滑板下滑最低点与尖钳上方最高点的间隙不应大于1mm.

5.3.4前帮机的大座滑板在其导轨内应滑动自如,不应有卡点,与盖板间隙不应大于0.05mm.

5.3.5拉帮钳在闭合时不应有开缝,各钳口形成鞋榈前部轮廊应高度一致.

拉帮钳间不应相互磨擦.

钳口闭合灵活、动作协调,不松动.

拉帮钳上端与卡板底面的间距不应大于1.5mm,尖钳与内撑台间 距不应大于10mm.

5.3.6前帮机后跟上下调整机构锁紧后,不应有间隙,保证运动时不晃动.

5.3.7电器元件及布线应排列有序,周定可靠.

5.3.8液压、气动系统的管路和功能元件应排列整齐、安装牢固、便于维护和保养.

5.3.9液压、气动系统的各连接处应密封可靠,无介质泄漏现象.

5.4性能要求 5.4.1前帮机应工作平稳、动作准确、灵活可靠,不应有冲击和卡滞现象.

5.4.2前帮机拉帮钳应能通过调节使其形成的弧面与鞋檀前部轮廊相吻合.

5.4.4前帮机所使用的束紧器(卡带、围子)的内侧弧线应与鞋相应部位轮廊线相吻合.

5.4.5前帮机空载运行2h后,液压油温升不应大于35°℃.

5.4.6需加热的卡板,其加热温度应为50℃~60℃.

5.4.7喷胶系统中的喷嘴与柱塞应配合良好,动作灵活且不漏胶,并应配有残胶回收装置.

5.4.8输胶器应节距准确、动作无误、输胶畅通.

5.4.9PLC控制机型,应具备可编程动作控制、存储和保持功能以及系统保护和安全保护等功能;屏 显设备应为指触式人机对话形式,且具有界面友好、通俗易懂、设定简便的特点,设备的操作准确可靠 且耐磨抗污.

5.4.10绷帮后的鞋帮应与檀形贴合,帮脚整齐,打褶均匀,无内翻外翻现象.

5.4.11机器噪声声压级不应大于85dB(A).

5.5安全性能 5.5.1前帮机应符合GB/T31301.1的安全规定.

5.5.2前帮机压头的工作压力应分两次施加.

第一次为确保安全和修正帮面的安全压力,第二次为视 鞋材可调的工作压力.

5.5.3前帮机应在操作便捷处设置急停装置,且应符合GB/T5226.1一2019中10.7和GB/T16754的规定.

5.5.4电气装置和机器的金属外壳应有接地装置,并标有保护接地符号或字母PE.

5.5.5保护联结电路的连续性应符合GB/T5226.1-2019中8.2.3的规定.

5.5.6动力电路和保护联结电路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MQ.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标准 GY/T410-2024 有线电视单向网关与4K超高清晰度插入式 微型机顶盒的交互协议规范 Specification of interaction protocol between the unidirectional gateway of cable television and the 4K ultra high definition pluggable mini set-top box 2024-10-14发布 2024-10-14实施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发布
GY/T 410-2024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通则. 2 6功能要求 6.1概述 6.2设备发现 3 6.3节目搜索. 6.4清流节目播放 3 3 6.5加扰节目播放 6.6网关设备管理 4 4 6.7 网关信息查询 4 6.8事件信息发送 4 6.9安全功能 4 7接口要求 7.1通则 7.2 设备发现 4 5 7.3 资源申请 7. 4 锁频设置 11 7.5 PID过滤设置 12 7.6 信号质量查询 13 7.7 卡状态查询, 14 7.8 卡复位. 14 7.9机卡通信 15 7.10故障信息查询, 16 7.11 设备管理, 16 7.12网关信息查询 19 7.13通信密钥协商 21 7.14设备身份认证 21 7.15消息报文... 23 7.16基于以太网口的数据传输格式 24 7.17基于USB口的数据传输格式.

24 8流程要求. 25 8.1设备发现 25 8.2节目搜索 29 8.3清流节目播放 8.4加扰节目播放 31 8.5网关升级 32
GY/T 410-2024 附录A(资料性) 条件接收. 36 A.1有卡CA. 36 A.2无卡CA. 38 附录B(规范性) 安全机制. 66 B.1概述 39 B.2设备认证 39 B.3安全通信模式 40 B.4TS再加密. 42 参考文献.. 44 II
GY/T41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广 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 茁壮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国微集团(深圳)有限公司、苏州龙擎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北京数码视讯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永新视博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数字太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翠、刘建国、解伟、万涛、王野秋、安亚超、姚辉军、王明敏、董原、朱里 越、陈宝霞、朱允斌、张辰、徐佳宏、刘若、彭美意、谢天、梁涛、祁娟、刘荣军、吴英栋、廖凌、 田江明、田雪冰、李金库、郑力、廖凌.

I】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 Y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标准 GY/T 407-2024 机顶盒通用遥控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universal remote control of set-top box 2024-10-14发布 2024-10-14实施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发布
GY/T 407-2024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基本功能和性能要求 2 5.1三模通用遥控器 2 5.2机顶盒 5 6红外功能要求 6.1红外协议 6.2红外学习电视机遥控器 7蓝牙和星闪功能要求 7.1基础协议 7.2配对连接 7.3语音控制, 10 7.4三模通用遥控器升级 01 7.5三模通用遥控器查找 10 7.6 三模通用遥控器认证 01 7.7适配器扩展 10 8测量方法, 11 8.1测量条件, 11 8.2基本功能和性能 11 8.3红外功能 20 8.4蓝牙和星闪功能.

.21 附录A(规范性) 服务定义. 27 附录B(规范性) 按键功能和遥控指令. .30 附录C(规范性) 配对连接.

36 C.1广播内容 36 C.2工作状态 C.3低时延模式 88 C.4解除配对 40 附录D(规范性) 语音控制.. 42
GY/T 407-2024 D.1语音传输. 42 D.2语音数据格式 43 D.3语音应用接收数据格式 48 D.4语音控制流程.. .. 48 附录E(规范性)三模通用遥控器升级. .51 E.1三模通用遥控器升级协议 E.2固件更新.... .60 E.3遥控基础信息下载.

61 附录F(规范性) 三模通用遥控器查找.

77 F.1基本要求 77 F.2查找功能开关, .77 F.3告警查找 77 F.4定位查找 . 77 附录G(规范性) 星闪设备业务层认证. 78 G.1认证方式 78 G.2认证属性定义 78 G.3认证协议格式 . 78 G.4认证协议流程 79 附录H(规范性) 适配器. 82 附录I(资料性) 红外遥控基础信息文件格式示例. 86 I.1PW编码示例. ..86 I.2BP编码示例. 92 I.3ref_col_index与实际列序号不一致时的PW编码示例 .100 附录J(资料性)CRC代码示例和MD5代码及参数示例 601 J.1CRC16代码示例. 109 J.2CRC32代码示例 . 109 J.3MD5代码示例.. .110 参考文献. 115 II
GY/T 40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子视 像行业协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中移(杭州)信 息技术有限公司、联通视频科技有限公司、中广融合智能终端科技有限公司、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多 媒体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乐融智家(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华数传媒网络有 限公司、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海思技术有 限公司、上海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杭州微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茁壮网络股 份有限公司、北京赛科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易腾达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骏、高杨、李俊敏、董桂官、吴雪松、沈伯昊、杨绿林、史培宁、彭健锋、 施玉海、李继龙、王野秋、吴则栋、谢波、罗红、甄林、林琳、王鹏、刘刚、薛如飞、杨娟、沈润渊、 陈益军、林敏强、赵瞳、金立平、李子建、李宏伟、黄俊杰、邹文婷、雷旭东、李记伟、刘美、马振 洲、邹海川、张鹏飞、谢子晨、边海文、乔勇、王蓉、管云峰、姚天赐、陈允辉、谢永澄、徐佳宏、赵 博文、李祥秋、陆春亮、赵晓画、罗宏洲、钟德.

II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标准 GY/T 409-2024 有线电视单向网关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unidirectional gateway of cable television 2024-10-14发布 2024-10-14实施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发布
GY/T 409--2024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概述 6技术要求.

6.1硬件配置.

6.2输入输出接口 6.3基本功能. 6.4主要性能.

6.5外观结构 6.6服务接口 7测量方法.

7.1测量环境. 7.2硬件配置 7.3输入输出接口 7.4基本功能. 7.5主要性能. 7.6外观结构, 10 7.7服务接口 10 附录A(规范性)网关的设备ID, 11
GY/T40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 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深 圳市茁壮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国微集团(深圳)有限公司、苏州龙擎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北京数 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永新视博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数字太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澜至 电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北京流金岁月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安亚超、刘建国、解伟、万涛、王野秋、赵翠、王明敏、董原、姚辉军、朱 里越、陈宝霞、朱允斌、康建华、张辰、曹凯、徐佳宏、梁涛、彭美意、刘荣军、谢天、刘若整、吴 英栋、廖凌、贾庭兰、田江明、田雪冰、李金库、尤胜仁、祁娟、刘翔、李旭、黄伟.

IⅡ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标准 GY/T408-2024 4K超高清晰度插入式微型机顶盒技术要求 和测量方法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the 4K ultra high definition pluggable mini set-top box 2024-10-14发布 2024-10-14实施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
GY/T 408-2024 目次 前言. I11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技术要求.. 5.1尺寸和重量 5.2硬件配置 5.3输入输出接口, 5.4基本功能. 5.5主要性能 5 5.6视音频解码 5.7安全. 8 5.8供电、功耗和温升, 8 5.9工作环境, 5.10可靠性.

9 5.11外观结构. 5.12配件. 9 5.13设备用图形符号.

9 6测量方法. 9 6.1测量环境.

6.2基本测量框图 10 6.3尺寸和重量, 10 6.4硬件配置, 10 6.5输入输出接口, 10 6.6基本功能、 12 6.7主要性能 15 6.8视音频解码 19 6.9安全 20 6.10供电、功耗和温升.

21 6.11工作环境, 22 6.12 可靠性 22 6.13外观结构, 23 6.14配件 23 6.15设备用图形符号, 23
GY/T 408-2024 附录A(资料性)HDMI转接器) A.1概述.. 24 A.2U形HDMI转接器 24 A.3Z形HDMI转接器 25 参考文献.... 28
GY/T40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 子视像行业协会、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天翼数字生活科技 有限公司、联通视频科技有限公司、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中广融合智能终端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四川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浪潮超高清视频产业有限公司、江苏银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天辰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中兴通讯 有限公司、北京赛科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茁壮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卓影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海思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建国、盛志凡、解伟、郭晓强、施玉海、杨绿林、彭健锋、黎政、于蓉蓉、 罗红、万涛、陆涛、王鹏、王明敏、陈宝霞、戎麒、高晓俊、邹海川、刘进、刘刚、张定京、王晓光、 曹凯、史培宁、董桂官、张利利、魏嘉、陆海俊、阮泽凯、胡松、吴则栋、黄涛、甄林、朱允斌、姚 辉军、祁娟、杨伟彦、谢波、赵良福、白伟、杨东晓、王红胜、安元伟、林琳、史俊峰、蔡旭浦、颜 慧强、胡肪、翟喆、姜明辉、李洪斌、冯俊峰、周旭成、龙德平、姜海洋、陈阳、陈木权、陈锦德、 冉雄、李鹏、郭赞、刘智明、姚锋、杨帆、任源、刘洋、樊义飞、袁洪强、甄绍伟、梁涛、卜晶超、 于庆波、李斌斌、瞿力文、周伟光、张鹏飞、谢子晨、边海文、王蓉、乔勇、段小明.

I】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标准 GY/T 406-2024 视频修复增强技术要求和评价方法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for video restoration and enhancement 2024-10-12发布 2024-10-12实施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发布
GY/T 406-2024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视频修复增强系统概述 2 6视频修复增强系统技术要求, 2 6.1功能要求 2 6.2输出视频参数要求. 6.3图像质量要求, 3 7修复增强后视频技术质量要求 7.1总体要求..... 7.2技术质量评价要求.... 8视频修复增强系统测量方法, 8.1环境条件 8.2测试源视频 4 8.3功能测试 8.4输出视频参数 6 8.5主观评价 7 9修复增强后视频技术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11 9.1概述 11 9.2测试视频 11 9.3观看条件 11 9.4观看员 11 9.5 评价测试阶段 11 9.6主观评价的编排显示 9.7评分标度 12 9.8结果统计 12 参考文献. 13
GY/T40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中央宣传部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国 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优酷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福建帝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音像资料馆、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中奇云科 技有限公司、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微云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国创新视超高清视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 有限公司、广东博华超高清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 限公司、中广数智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当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乾、宁金辉、王惠明、李厦、商鹏、刘汉源、许帅、于明、李冉、刚睿鹏、 郑获、李静、邓炜、邹海川、安桂霞、贺文林、刘立军、余珂、邢怀飞、朱伟、蒋晨晨、宋小民、商 同、张世雄、余大利、赵世杰、王大伟、马平顺、梅大为、童同、王立秀、张杨、姚莉、郭豪珺、孙强、 崔艳春、曹菲菲、张义贤、钱瑞和、刘征、郑慧明、陆志豪、邹双泽、王彦斌、魏文应、徐鹏程、宋广 宇、罗斌.

I】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93.160 SL CCSP5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T525.1-2023 替代SL525-2011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第1部分:水利水电建设项目 Guideforwater-drawandutilizationassessmenton constructionprojects-Part1:Waterresourcesand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projects 2023-05-17发布 2023-08-17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批准发布《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第1部分:水利水电建设项目》 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 2023年第1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第1 部分:水利水电建设项目》(SL/T525.1-2023)为水利行业标 准,现予以公布.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替代标准号 发布日期 月实施日期 建设项目水 资源论证导则 SL/T 525.1-2023SL 525-2011 2023.5.172023.8.17 第1部分:水利 水电建设项目 水利部 2023年5月17日
前言 根据水利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安排,按照SL1一2014《水 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的要求,对SL525一2011《水利水电建 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进行修订.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共分以下12部分: 一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第1部分:水利水电建设 项目;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第2部分:农田灌溉建设 项目;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第3部分:火电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第4部分:滨海核电建设 项目;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第5部分:化工行业建设 项目;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第6部分:造纸行业建设 项目;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第7部分:采矿业建设 项目;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第8部分:钢铁行业建设 项目;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第9部分:纺织行业建设 项目;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第10部分:冶金行业建设 项目; 一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第11部分:石化行业建设 项目;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第12部分:水(地)源热
泵建设项目.

本标准为第1部分,共9章和3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 总则; 术语和定义; 基本要求; 一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分析; 一用水(供水)合理性分析; 取水水源论证; 一取水影响和退水影响分析; 水资源管理、节约及保护措施; 一综合评价.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一增加了第8章“水资源管理、节约及保护措施”; 一一针对不同水利水电工程类型,分类提出了水资源论证要 求,调整和细化了部分章节的结构及内容; 一删除了灌溉工程、水功能区及排污口相关论证内容; 一原第2章“建设项目论证等级、论证内容和基本资料” 及原第3章“分析范围和论证范围的确定”,修订为第 3章“基本要求”,调整了论证工作等级分级; 一原第4章“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 分析”,修订为“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分析”,补充 了现状节水分析; 水(供水)合理性分析”,按照加强用途管制要求,突 出了工程供水规模及供水方案的合理性分析; 源论证”,补充了取水过程合理性分析,按照加强生态 流量管控要求,突出了取水工程断面可供水量分析及工 程下泄流量中配置的生态用水量符合性分析; 一原第7章“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影响分析”,修订为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高清、正式版 SL/T 525.1-2023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第1部分水利水电建设项目.pdf已关闭评论

ICS27.040 K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5034-2018 螺杆膨胀机(组)安全监视装置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for safetymonitoring devices ofscrew expander(unit) 2018-05-14发布 2018-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5034-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螺杆膨胀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12)归口.

测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坚、胡达、朱小英、刘凤钢、朱斌祥.

GB/T 35034-2018 螺杆膨胀机(组)安全监视装置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螺杆膨胀机(组)安全监视装置(以下简称安全监视装置)的技术要求、出厂试验项目 和包装、运输及贮存的具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安全监视装置的设计、配套选型、出厂试验、包装运输及贮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626.3一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4一200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波动抗扰度试验 GB/T30554-2014螺杆膨胀机术语 GB/T32354-2015螺杆膨胀机(组)技术规范 NB/T42069一2016螺杆膨胀机包装、运输、贮存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30554一20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螺杆膨胀机(组)安全监视装置safety monitoring devices of screw expander(unit) 螺杆膨胀机(组)在异常工作情况下实现安全停机、防止转子超速的安全保护装置.

4总则 4.1安全监视装置的一般要求 4.1.1在螺杆膨胀机(组)启动、运行和停机过程中,安全监视装置应能检测和指示螺杆膨胀机(组)的 主要运行参数,当监视参数超限时发出报警并触发停机信号.

4.1.2安全监视装置应有数据记录功能,记录保护动作前到机组停机后一段时间内的主要运行参数.

并留有计算机接口,以方便数据交换.

4.2安全监视装置保护监视项目内容 4.2.1安全监视装置应配备的保护监视项目内容按GB/T32354一2015的规定执行.

4.2.2安全监视装置应包括: a)转速测量装置; b)超速保护装置; c)主汽阀快速关断装置; d)手动停机保护按钮.

GB/T 35034-2018 4.2.3供需双方可根据需要协商增加其他安全监视保护项目,如机组振动、主汽压保护、背压保护、凝 汽器低真空保护、润滑油压力低保护、润滑油回油温度高保护、油箱油位低保护等.

4.3安全监视装置传感器和仪表要求 4.3.1可靠性 安全监视装置所使用的传感器和仪表组装前应连续通电不少于72h,工作性能稳定,并且能在现 场稳定运行2a以上.

组合式或整装式测量保护装置须有备用电源.

4.3.2耐温寒性能 现场安装的传感器、仪表及其导线耐温寒性能应达到极限工作温度的1.5倍.

4.3.3量程及响应速度 所选用的仪表或传感器量程应与工作区间相适应,通常比工作区间大30%.

用于停机保护的传感 器和仪表,其响应速度应能满足从信号发生到执行机构动作的反应时间小于0.1s.

5技术要求 5.1转速测量装置 5.1.1转速测量范围应覆盖螺杆膨胀机(组)启动、正常运行的转速范围,包括零转速、盘车转速以 及超速时的瞬间最高转速.

5.1.2转速测量应配有2套或2套以上的传感器和通道.

5.1.3转速测量传感器推荐使用磁阻式传感器、电涡流式传感器和霍尔效应式传感器.

5.1.4转速测量精度: a)静态误差范围为量程的0.1%,允许误差士1r/min; b)动态误差范围为量程的土0.2%; c)动态响应时间为0.1s.

5.1.5转速测量装置应有显示仪表,刷新时间小于1s.

5.1.6转速测量装置应有可调开关量输出,在测量转速接近或刚等于零时应能发出开关量信号.

5.1.7转速测量装置应有自校验功能,若发生自身故障能及时报警.

5.2超速保护装置 5.2.1超速保护装置可单独设置,也可集成于余配置的控制系统中.

5.2.2超速保护装置应配有试验功能,试验时能自动解除停机信号输出.

5.3主汽阀快速关断装置 5.3.1主汽阀快速关断装置是用于接收停机信号,迅速、可靠执行关闭主汽阀的装置.

5.3.2主汽阀快速关断装置应具有备用电源和失电保护功能.

5.3.3主汽阀快速关断装置应能足够快地关闭螺杆膨胀机进汽主汽阀,以至于当螺杆膨胀机组甩去最 大负荷后的瞬时最高转速不超过额定转速的30%.

5.4手动停机保护按钮 5.4.1安全监视装置应设置手动停机保护按钮,手动停机保护按钮应设在通畅、醒目位置.

5.4.2手动停机保护按钮应选用双节点、双通道配置,以确保动作的可靠性.

2
GB/T 35034-2018 6螺杆膨胀机安全监视装置出厂试验 6.1安全监视装置组装完成后应按GB/T17626.14一2005中规定的等级3进行电压波动抗扰度试验, 装置各保护通道动作正确,并给出试验报告.

6.2安全监视装置组装完成后,根据实际应用环境的需要,供需双方可商定是否按GB/T17626.3一 2016进行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若需进行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在商定的试验等级下, 装置各保护通道动作正确,并形成相应的试验报告.

7螺杆膨胀机安全监视装置包装、运输、贮存 7.1安全监视装置随螺杆膨胀机(组)整体发运,按NB/T42069-2016执行.

7.2安全监视装置的包装应具有防潮、防污、防振措施;如若安全监视装置运抵现场而又不能及时安装 调试,则应采取措施保证装置的清洁干燥.

8螺杆膨胀机安全监视装置出厂时提供的文件 8.1安全监视装置使用说明书.

8.2安全监视装置出厂试验报告.

8.3安全监视装置装箱清单.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中关村数字建筑绿色发展联盟 T/ZBD 03-2024 中关村数字建筑绿色发展联盟标准 建筑工程信息模型数据交换标准 Standard For Data Exchange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2024-06-30发布 2024-08-01实施 中关村数字建筑绿色发展联盟 发布
前言 根据中关村数字建筑绿色发展联盟《关于中关村数字建筑绿色发展联盟团体 标准立项的通知》([2023]002号)的要求, 编制组经广泛调研,认真总结建筑工程建造全过程数据交换需求,参考国内外相 关标准,开展理论研究和项目验证,并在公开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缩略语:3.基本规定:4.数据模式定 义:5.GFC文件结构:6.GFC文件应用:7.GFC文件数据安全:附录.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标准时,可能涉及到相关专利的使 用.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该标准的发布机构承诺,同意在公平、合理、无歧视基础 上,免费许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在实施该标准时实施专利.

本标准由中关村数字建筑绿色发展联盟负责管理,由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和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如 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解释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10号院中关 村数字建筑绿色发展联盟邮箱:dbga_admin@163.).

本标准主编单位: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同磊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挚典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袁正刚汪少山谭喜峰李会涛王秋生 岳亮张俊杰冯俊国杨震卿刘济璃 王博高航马玉超王营军商丽梅 李增银曲静赵昂潘星马云海 余地华周晓帆时炜蒲靖李宁 颜涯常青张健宋萍萍满延磊 姚旭康刘晓燕牟永锋王勇宋银灏 李文俊邱昱博宋均涛鞠沛东刘林华 刘保宾希里厦特阿力肯苏辰彦孙永辉 刘洁郝晨宇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马智亮李云贵谢卫张建平刘美霞 王广明刘刚王广斌杨富春
目次 1总则... 2术语和缩略语. 2 2.1术语.. 2 2.2缩略语. 4 3 基本规定. 5 4 数据模式定义.. 4.1 一般规定, ..9 4.2 资源层数据模式, 4.3 核心层数据模式 .16 4.4 领域层数据模式, 19 5 GFC 文件结构. .21 5.1 般规定. .21 5.2 文件头 22 5.3 文件体, .22 5.4 模型数据约束关系 .23 6 文件应用, .26 6.1 般规定. .26 6.2 合规性验证. .27 6.3 GFC文件读写, .28 7 GFC文件数据安全 .48 附录A数据模式定义 .51 附录B构件分类. ...110 附录C项目属性信息 .121 附录D楼层属性信息 ..130 附录E构件属性信息, ...140 附录F属性字典表, ...568 附录G枚举值列表 199 附录HEXPRESS样例 ...701 附录J*gfc文件示例. .732 本标准用词说明. .735 引用标准名录.. ...736
Contents General Principles. Terms and Abbreviations.. 2 2.1 Terms.. 2 2.2 Abbreviations 4 3 Basic Requirements 5 4 Data Schemas Definition . ..9 4.1 General ..9 4.2 Resource Data Schemas. 4.3 Core Data Schemas .16 4.4 Domain Data Schemas... ..19 GFC File Structure. .21 5.1 General .21 5.2 File Header. .22 5.3 File Body .22 5.4 Model Data Constraint Relationships. .23 6 GFC File Application. .26 6.1 General. .26 6.2 Compliance Verification.. .27 6.3 GFC File Generation. .28 7 GFC File Data Security. .48 Appendix A Data Schemas Definition...... .51 Appendix B Component Classification .110 Appendix C Project Property Information... ..121 Appendix D Floor Property Information .... ...130 Appendix E Component Property Information. ..140 Appendix F Property Dictionar.... ..68 Appendix G Enumeration. ..661 Appendix H EXPRESS Specification.. .701 Appendix J Examples of *.gfe Files ... ...732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 .735 Normative References List ...73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湖北省软件企业协会 团体标准 T/HBSEA009-2024 给排水管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Unified standard for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modeling i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network engineering 2024-08-19发布 2024-08-20实施 湖北省软件企业协会发布
目 帐 1总则 1.1目的 1.2内容 1.3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3.1给排水管网 ..2 3.2给水管网, .2 3.3排水管网. .2 3.4地下管线 .2 3.5管线要素, .2 3.6管线点. 2 3.7关联关系.. 2 3.8地下管线数据, 2 3.9给排水管网数据库 ..2 3.10给排水管网工程, 2 3.11给排水管网工程信息模型. .2 3.12管网运行监测 2 3.13DMA分区管理 2 3.14产销差, 3.15二次供水 .3 3.16水力模拟 3.17数字李生 4缩略语. 3 5数据要素 4 5.1数据要求, .4 5.2分类编码, 4 5.3空间数据, 6” 5.4关系数据, 6" 5.5属性数据 11 5.6数据库组织 .12 6数据服务 12 6.1一般规定, 12 6.2数据共享交换 12 6.3数据服务接口 13 6.4数据服务能力 .18 7业务应用, 19 7.1一般规定 20 7.2给排水管网规划设计阶段应用 20 7.3给排水管网工程实施阶段应用 23 7.4给排水管网运维管理阶段应用 28
附录A(规范性附录)数据属性结构 51 A.1给水管线属性 .51 A.1.1供水管线属性 51 A.1.2直饮水管线属性 .52 A1.3循环水管线属性 52 A.1.4消防水管线属性 .52 A.1.5绿化水管线属性 52 A.1.6中水管线属性 52 A.1.7原水管线属性 .52 A.1.8输水管线属性 .52 A.1.9配水管线属性. .52 A.1.10其他给水管线属性 52 A.1.11给水管线附属设施属性 .52 A.2排水管线属性 ..80 A.2.1雨水管线属性 80 A.2.2污水管线属性 81 A.2.3合流管线属性 81 A.2.4其他排水管线属性 ..81 A.2.5排水管线附属设施属性 ..81 A.3监测数据属性 .122 A.3.1水质监测数据属性 122 A.3.2水位、压力属性 123 A.3.3流量监测数据属性 .124 A.4关系数据属性 ..124 A.4.1连通关系基本属性 .124 A.4.2附属关系基本属性 125 A.4.3监测关系基本属性 .125 附录B(规范性附录)给排水管线要素属性值域附注说明 125 B.1设施设备高程测量位置表 .125 B.2检修井(井盖)规格表 .126 B.3排水检查井类型表, 126 B.4阀门类型表 .126 B.5泵站类型表. .127 B.6排水流出形式表, .127 8.7水池规格表, .127 B.8用户类型表 .128 B.9管线高程位置表. .128 B.10埋设方式表 128 B.11材质类型表 128 B.12区域类别表 129 B.13运行状态表 129 B.14数据来源表. .129 附录C(规范性附录)数据服务接口说明.. 131 C.1部分数据服务接口说明 131 C.1.1矢量要素查询服务接口:查询统计管网矢量要素信息 .131 C.1.2矢量要素编辑服务接口:添加管网矢量要素信息, 131
C.1.3矢量要素编辑服务接口:删除管网矢量要素信息 132 C.1.4矢量要素编辑服务接口:更新管网矢量要素信息 .132 C.1.5关系数据查询服务接口:查询管网实体关系图信息, ..132 C.1.6关系数据编辑服务接口:查询管网实体类型信息 .. 133 C.1.7关系数据编辑服务接口:添加管网实体类型信息, .133 C.1.8关系数据编辑服务接口:删除管网实体类型信息, .134 C.1.9关系数据编辑服务接口:添加管网实体实例信息 . 134 C.1.10关系数据编辑服务接口:删除管网实体实例信息 ..1.34 C.1.11关系数据编辑服务接口:查询管网关系类型信息 ..135 C.1.12关系数据编辑服务接口:更新管网实体实例信息 ..135 C.1.13关系数据编辑服务接口:添加管网关系类型信息 ...135 C.1.14关系数据编辑服务接口:删除管网关系类型信息 ..136 C.1.15关系数据编辑服务接口:更新管网关系类型信息 ..136 C.1.16关系数据编辑服务接口:添加管网关系实例信息 ..136 C.1.17关系数据编辑服务接口:更新管网关系实例信息 ...137 C.1.18关系数据编辑服务接口:删除管网关系实例信息 ...137 C.1.19业务数据查询服务接口:查询统计管网业务数据 ...137 C.1.20业务数据编辑服务接口:添加管网业务数据信息 ...138 C.1.21业务数据编辑服务接口:删除管网业务数据信息 ..138 C.1.22业务数据编辑服务接口:更新管网业务数据信息 ...139 C.2数据服务接口参数中JSON对象说明.. 139 C.2.1管网矢量要素集合对象.. ..139 C.2.2管网实体关系图查询条件对象 ..139 C.2.3管网实体关系图查询结果对象 ..141 C.2.4管网实体类型对象 .141 C.2.5管网实体类型查询结果对象 . 142 C.2.6管网实体对象 . 142 C.2.7管网关系类型对象, ..142 C.2.8管网关系类型查询结果对象, 143 C.2.9管网关系对象 14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由湖北省软件企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武汉数字建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市水务科学研究院(武汉市水土保持监测站),武汉市测绘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灵,余群舟,孙峻,吴俊豪,王晶,张莹鑫,刘子畅,郭明强,黄颖,王 鹏,李金华,孙雪峰,张宏春,韦金兰,胡娜,谢珊,向碧为,邓实权,蒋佳鑫,肖方聪,滕松,彭小 婷,刘永锋,陈莎,郭东强.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于2024年8月首次发布.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03.080.99 CCS A 20 APEC 中国设备监理协会团体标准 T/CAPEC39-202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站台屏蔽门系统 监理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consulting service for urban rail transit platform screen door system 2024-04-26发布 2024-08-01实施 中国设备监理协会 发布
T/CAPEC39-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监理服务基本要求 5设计阶段监理 6制造阶段监理 7储运阶段监理 8安装阶段监理 9调试阶段监理 10验收阶段监理 11质量保证期阶段监理 附录A(资料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站台屏蔽门系统监理控制点及控制方式 10 参考文. 12
T/CAPEC 3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设备监理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铁华铁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设备监理协会、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 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天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刚、王昶、郑卫东、韩晓璐、李建新、孙会卓、李朝东、陈瑶、张博文、马海亚、 蒋俊、陈彬.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CCS A 20 ICS 03.080.99 APEC 中国设备监理协会团体标准 T/CAPEC38-202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乘客信息系统 监理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consulting service for urban rail transit 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 2024-04-26发布 2024-08-01实施 中国设备监理协会 发布
T/CAPEC38-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监理服务的基本要求 5设计阶段监理 6制造阶段监理 7储运阶段监理 8安装阶段监理 9调试阶段监理 10验收阶段监理 11质量保证期阶段监理 1) 附录A(资料性)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监理控制点及控制方式 参考文献 16
T/CAPEC3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设备监理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铁华铁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设备监理协会、上海天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坤、李文天、尚魁军、姚业强、丁帅、蔡涛、吴明明、张志雄、李艺、韩晓璐、 蒋俊、陈彬.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03.080.99 CCS A 20 APEC 中国设备监理协会团体标准 T/CAPEC37-202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综合监控 系统监理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 of consulting service for urban rail transit integrated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system 2024-04-26发布 2024-08-01实施 中国设备监理协会 发布
T/CAPEC 37-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监理服务的基本要求 5设计阶段监理 6制造阶段监理 7储运阶段监理 8安装阶段监理 9调试阶段监理 10验收阶段监理 11质量保证期阶段监理 11 附录A(资料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综合监控系统监理控制点及控制方式 12 参考文献 14
T/CAPEC3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设备监理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铁华铁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设备监理协会、广州地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天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星硕、赵振、赵乐、谢丹红、安倩峰、董宽民、向宫、王晓峰、陈宝军、付豪、 韩晓璐、蒋俊、陈彬.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27.140 P 59 NB 备案号:46541-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P NB/T 35034 - 2014
水电工程投资估算编制规定 Preparation regulation of estimation for investment on prefeasibility study of hydroelectric project
2014-06-29发布2014-11-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水电工程投资估算编制规定
Preparation regulation of estimation for investment on prefeasibility study of hydroelectric project NB /T 35034 -2014 主编部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 施行日期:2014年11月01日
2014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水电工程投资估算编制规定 Preparation regulation of estimation for investment on prefeasibility study of hydroelectric project NB/T 35034-2014 * 出版、发行
北京九天众诚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 2015年3月第--版2015年3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850毫米×1168毫米32开本2.625印张61千字 印数0001-3000册 * 统一书号1551232201定价22.00元 敬告读者 本书封底贴有防伪标签,刮开涂层可查询真伪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发行部负责退换
NB/T35034-2014
国家能源局
公告
2014年第4号
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试行))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国能局科技(2009)52号)的规 定,经审查,国家能源局批准《核电厂核岛机械设备材料理化检 验方法》等164项行业标准(见附件),其中能源标准(NB)158 项和电力标准(DL)6项。

现予以发布。

国家能源局 2014年6月29日
附件:行业标准目录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采标号批准日期实施日期 . 112NB/T 35034-水电工程投资2014-06-292014-11-01 2014估算编制规定 ..
NB/T35034-2014
前言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2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 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2)83号)的要求,编 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 基础上,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主要技术内容包括项目划分、费用构成、枢纽工程估 算编制、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补偿费用估算编制、独立费用估算编 制、分年度投资及资金流量、预备费、建设期利息、总估算编制 和投资估算文件组成等。

本规定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提 出并负责日常管理,由能源行业水电工程技术经济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 寄送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 2号,邮编:100120)。

本规定主编单位: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可再生能源定 额站) 本规定参编单位: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 公司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员:殷许生刘小卫王善春王建德 李胜文李华罗福来曹曦詹 海光蒋滟 本规定主要审查人员:郭建欣关宗印王礼陈宏宇李 国华李小山夏晓云张天存袁 浩杨君陆兰王友政陈家才 华夏吴华清
I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UDC
TB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TB 10313 - 2019 P J2694-2019
铁路工程爆破振动安全技术规程 Safet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lasting Vibration of Railway Engineering
2019-04-18发布2019-08-01实施
国家铁路局发布
前言
《铁路工程爆破振动安全技术规程》在全面总结近年来铁路 工程爆破振动实践经验与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规范了爆破振动监 测方法以及安全控制措施,为提高监测技术水平、保证爆破施工作 业安全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本规程共分6章,包括总则、术语与符号、基本规定、爆破振动 安全允许标准、爆破振动监测、爆破振动控制等,另有1个附录。

主要内容如下: 1.“总则”中,规定了本规程适用范围,明确了与铁路相关的 爆破工程,其勘察、设计、施工、安全评估、振动监测等要求。

2.“基本规定”中,提出了爆破振动控制指标,明确了监测频 次,规定了爆破振动控制技术要求。

3.“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中,规定了路基、涵洞、边坡、桥 梁、隧道、接触网支柱、站房等主要铁路设备设施的爆破振动安全 允许值。

4.“爆破振动监测”中,规定了爆破振动现场监测方法、数据 整理与分析、监测报告编写等要求。

5.“爆破振动控制”中,分别从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提出了 降低爆破振动影响、监测控制爆破振动有害效应的技术措施。

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 验,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 资料寄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大柳 树路2号,邮政编码:100081),并抄送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 3
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乙29号,邮政编码100038),供今 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由国家铁路局科技与法制司负责解释。

主编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杨年华、张志毅、孟海利、薛里、邓志勇、郭尧、 霍建勋、刘喆。

主要审查人:冯叔瑜、吴剑锋、刘珣、余鹏、张翠兵、傅锋、 肖广智、倪光斌、林传年、周顺华、顾毅成、郭胜、王立川、戚金、 张俊兵、张金柱、孙永、方俊波、刘建国、田运生、傅洪贤、梅锦煜、 吴新霞、史雅语。

目次 1总则 2术语和符号 2.1术時语2 2.2符号3 3基本规定 4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4.1一般规定 4.2路基 4.3涵洞8 4.4边坡8 4.5桥梁 4.6隧道 4.7接触网支柱10 4.8站藝房10 5爆破振动监测12 5.1一般规定12 5.2现场监测12 5.3监测数据整理与分析13 5.4监测报告14 6爆破振动控制15 附录A爆破振动监测记录单17 本规程用词说明18 《铁路工程爆破振动安全技术规程》条文说明19
5
1总则
1.0.1为统一铁路工程爆破施工的振动安全技术标准,控制工程 爆破振动对铁路设备设施和其他保护物的影响,确保铁路工程建 设和运营安全,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特制订本 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铁路工程爆破以及其他邻近铁路的工程爆 破施工振动安全控制。

1.0.3铁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应充分考虑爆破振动安全影响, 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1.0.4邻近铁路和其他保护物爆破施工时,应进行爆破安全评估 和振动监测,爆破安全评估和振动监测应由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 承担。

1.0.5非铁路工程爆破施工对铁路设备设施有影响时,其勘察、 设计、施工、安全评估、振动监测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1.0.6邻近铁路和其他保护物的工程爆破振动安全控制除应符 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规定。

.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TB 10313-2019 铁路工程爆破振动安全技术规程(含条文说明、高清版).pdf已关闭评论

UDC TB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TB10077-2019 J123-2019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 Code for Rock and Soil Classfication of Railway Engineering 2019-04-18发布 2019-08-01 实施 国家铁路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 Code for Rock and Soil Classification of Railway Engineering TB10077-2019 J123-2019 主编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国家铁路局 施行日期:2019年8月1日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9年北京
国家铁路局关于发布铁道行业标准的公告 (工程建设标准2019 年第1批) 国铁科法[2019]19号 现公布《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一2019)等8项 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详见附表1),自2019年8月1日起实施.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等7项铁路工程建 设标准(详见附表2)同时废止.

以上标准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

附表1新发布标准目录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1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TB 10012-2019 2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 TB10077-2019 3 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 TB10120- -2019 4 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TB 10218- -2019 5 铁路工程爆破振动安全技术规程 TB 10313- -2019 6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TB 10402- -2019 7 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 TB10426- -2019 8 客货共线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 TB 10461-2019 1
附表2废止标准目录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1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TB 10012-2007 2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 TB 10077-2001 3 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 TB 10120- -2002 4 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TB 10218- -2008 5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TB 10402- -2007 6 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 TB 10426- -2004 7 客货共线铁路工程峻工验收动态检测指导意见 铁建设[2008]133号 国家铁路局 2019年4月18日 2
前言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统一了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充 分发挥了基础性标准的支撑作用.

在总结近年来我国铁路岩土工 程实践经验,吸纳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次对《铁路工 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一2001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标准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岩石和岩体的分类及土的 分类4章.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1.明确了岩石、岩体、土的分类基本原则.

2.增加了岩体基本质量分级、盐岩和盐渍岩等内容.

3.调整了岩层层厚划分.

4.修订了土的颗粒分组及碎石类土的划分.

5.细化了中压缩性黏性土的分级.

6.增加了碎石土密实度定量判定指标.

7.增加了软土十字板和扁铲侧胀试验评判标准.

8.修订了软土的灵敏度分类和静力触探评判指标.

9.修订了盐渍土判定标准.

10.增加了季节冻土和季节融化层冻胀性分级.

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 验,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 资料寄交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西影 路2号,邮政编码:710043),并抄送国家铁路局规划与标准研究院 (北京市西城区广莲路1号建工大厦B座,邮政编码:100055),供 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公路工程 技术成果总结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THE SECOND CONSTRUCTIONLIMITED COMPANY OF CHINA 二〇二二年十二月
前言 为更好地积累、展示、交流、共享已完工公路项目的科技成果,基础设施事业部组 织编辑了公路工程技术成果总结,让更多的人了解成果,并为公路工程施工提供借鉴和 指导。

本次公路工程技术成果总结,汇总了公司已完工公路项目的施工关键技术,并借鉴 了局内其他单位高速公路的部分关键建造技术。

总结共分五个章节,包括了路基施工关 键技术、路面施工关键技术、桥梁施工关键技术、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典型工程案例和 主要成果。

典型案例选取了宁梁高速公路项目、京沪改扩建高速公路项目、平赞高速公 路项目、大浦高速公路项目、东一级公路项目。

在编写过程中,编者力求做到内容精炼、突出重点,但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有不足 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编委陈锦明韩璐李俞凛朱子聪窦松涛王震解庆贺高贯伟 胡佩清郭洪彬梅神亮孙有良边文同刘毅孙鹏赵庆峰 魏进才王建友刘昌潍田建春刘贵李乐张波陈斌 荣林虎韩小龙邓高权赵天天唐毓健程毅黄维玉康孝 于晓光章勇
目 第1章路基施工关键技术 1.1软基处理施工关键技术 1.1.1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1.1.2强夯置换施工技术. .3 1.1.3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施工技术 .... 1.2路基土石方施工关键技术.. 1.2.1石质路堑静态爆破施工技术 ..9 1.2.2水泥改良土路拌法施工技术 ... 11 1.2.3路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施工技术 ..1.3 1.2.4加筋土路堤填筑施工技术, ...15 1.2.5液态粉煤灰台背回填施工技术. ..17 1.2.6泡沫轻质土台背回填施工技术, ..18 1.2.7路基填筑拼宽施工技术 ..20 1.2.8高填方路堤施工技术, ...23 1.2.9路堑深挖施工技术 ...25 1.2.10煤研石路基填筑施工技术. ..27 1.3路基附属关键技术 ...29 1.3.1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梁防护施工技术 ...29 1.3.2高边坡锚杆防护施工技术 ...32 1.3.3抗滑桩施工技术.. ..35 1.3.4加筋格宾挡墙施工技术 ..38 第2章路面施工关键技术 ..42 2.1底基层、基层施工关键技术, ...42 2.1.1振动搅拌水稳基层施工技术 ..42 2.1.2大厚度水稳基层双层连铺施工技术 43 2.2面层施工关键技术 ..45 2.2.1水泥混凝土路面三辊轴整平机摊铺施工技术 ...45
2.2.2沥青混凝土无纵缝抗离析全幅摊铺施工技术 2.2.3钢桥面高粘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铺装施工技术 ..51 2.2.4橡胶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 ...60 第3章桥涵施工关键技术 3.1桥梁桩基施工关键技术, 3.1.1灌注桩桩头截取技术, ...68 3.1.2全套管钻孔桩施工技术 ...71 3.2承台及墩身施工关键技术.. ..74 3.2.1薄壁空心墩爬模施工技术 ..74 3.2.2薄壁空心墩翻模施工技术 ...82 3.2.3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施工技术 3.3预制梁施工关键技术. ...91 3.3.1后张法箱梁预制施工技术 ..91 3.3.2后张法预应力T梁预制施工技术 ...96 3.3.3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预制施工技术 ..10 3.3.4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自动凿毛施工技术 ...103 3.3.5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T梁施工技术 ..105 3.4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施工关键技术 ..109 3.4.1刚构连续梁0号块托架现浇施工技术 ..109 3.4.2合龙段及体系转换施工技术 ..113 3.4.3转体姿态自纠偏桥梁平转施工技术, ..118 3.5桥面系关键技术. ..123 3.5.1先简支后连续梁桥桥面施工技术 ..123 3.5.2桥面精铣刨施工技术, ..126 3.6钢梁施工关键技术 ..128 3.6.1上跨既有高速钢箱梁架设施工技术, ..128 3.6.2钢混叠合梁施工技术 ..134 3.7桥梁顶升和拼宽施工关键技术, ..138 3.7.1桥梁顶升技术. ...1.38 II
3.7.2桥梁拼宽技术 ...142 3.8涵洞施工技术 ..146 3.8.1钢波纹管涵施工技术, ..146 第4章隧道施工关键技术 ...151 4.1洞身开挖施工关键技术 ..151 4.1.1全断面法施工技术.. ...151 4.1.2二台阶法施工技术 ..156 4.1.3中隔壁法(CD法)施工技术 ..161 4.1.4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技术, ..163 4.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 11361-2023
风电场能量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cation of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for wind farm
2023-12-28发布
2024-06-28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风电场能量管理系统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系统架构及配置、有功功率控制、无功功率控制、性能指标、现场测试等。
本文件适用于并网型风电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注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729 远动终端设备
GB/T19963.1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第1部分:陆上风电
GB/T19582(所有部分)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
GB/T2027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DL/T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
DL/T5149变电站监控系统设计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风电场能量管理系统energymanagementsystemofwindfarm根据电网实时运行工况对风电场能量进行综合管理与配置调度,并自动闭环控制风电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系统。
3.2
闭锁 automatic blocking
风电场能量管理系统由于非正常工况而暂停执行某种控制功能,并且可在非正常工况消失后恢复到原控制状态。
4 基本要求
4.1 风电场能量管理系统应以执行电网调度指令、优化运行为目标,应符合GB/T 19963.1-2021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控制要求。
4.2 风电场能量管理系统的主要控制对象是风电场内的各可控风电机组,实时跟踪电网调度下发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控制指令,同时实时反馈风电机组及风电场运行信息。4.3 风电场能量管理系统适用于在电网稳态条件下的自动控制,在电网异常或故障等暂态情况下,应退出自动控制功能。
4.4 风电场能量管理系统应采用数据采集和控制策略一体化设计,各功能模块在逻辑上相互独立,控制策略及执行周期相互匹配。
4.5 风电场能量管理系统应具备接收、执行远方指令和就地指令的功能,同时应具备对风电机组(有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NB/T 11360-2023
超期服役风电机组设备健康状态评估规程
Code for assessing health conditions of wind turbines in extended service
2023-12-28发布
2024-06-28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 布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总体要求1
4风轮系统检查2
5机械传动系统检查4
6塔架检查6
7基础检查7
8高强度螺栓检查8
9电气系统检查9
10控制系统检查10
11评估结论及建议11
附录A(资料性)塔筒钢板厚度的筒壁减薄率及减薄速率计算13
附录B(资料性)螺栓超声检测要求及机械和物理性能14
附录C(资料性)机载变压器的状态评估试验项目、方法和标准15
附录D(资料性)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线路的试验项目、方法和标准16
参考文献17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超期服役风电机组设备及相关附件开展健康状态评估的基本规定、评估方法和评估结果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陆上风电场超期服役风电机组设备健康状态评估,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755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
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T5779.1 紧固件表面缺陷螺栓、钉和螺柱一般要求
GB/T15543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18451.1 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
GB/T 24344工业机械电气设备耐压试验规范
GBT 26680永磁同步发电机 技术条件
NB/T 10569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检修技术规程
GB/T 37257风力发电机组 机械载荷测量
NB/T47013(所有部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NB/T47013.2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
NB/T 47013.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
NB/T10567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系统检修技术规程
NB/T 10570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检修技术规程
NB/T 10571风力发电机组联轴器检修技术规程
NB/T 10572风力发电机组制动器检修技术规程
NB/T 10583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检修技术规程
JB/T2650 大型交流电机集电环与刷架
JGJ/T 106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T 456雷达法检测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
VDI3834 风能涡轮机机械振动的测量与评价(Measurementandevaluation of the mechanicalvibration of wind energy turbines and their components-Onshore wind energy furbines with gears )
3 总体要求
3.1 有下列情况的宜进行超期服役风电机组设备健康状态评估:a)风电机组运行时间已达到 GB/T 18451.1 中规定的风电机组 20 年的设计寿命:b) 风电机组在役运行。
3.2 超期服役风电机组设备评估范围应包括风轮系统、机械传动系统、塔架、基础、高强度螺栓、电气系统和控制系统。
3.3 宜根据其功能,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评估,包括:
a) 资料分析。通过风电场运维和检修资料、事故和故障分析、风电场日常巡视、定期现场检测和维护记录以及风电机组系统功能、性能测试结果等资料,开展风电机组健康状态评估。常规技术检查。通过叶片的检查分析、传动链的振动监测、油品检测以及设备在役无损检测等检查结果,开展风电机组健康状态评估。
长期跟踪检测及取样试验。通过安装在线的振动或载荷监测系统,必要时对风电机组进行破坏性试验或取样试验,分析机组运行状态、损伤原因及损伤程度。3.4 根据设备检查结果评估为良好、轻微损伤、一般损伤、严重损伤4个等级:
良好的判定依据为,设备主要功能、外观表面、结构内部没有可见或通过常规技术手段发现的a)损伤。
轻微损伤的判定依据为,设备主要功能正常,外观表面或内部结构存在轻微的损、脱落、较b小的裂纹、夹渣、未黏合等,正常运行不致引发结构失稳或引起破坏。一般损伤的判定依据为,设备主要功能存在一定的不足或风险,外观表面或内部结构存在较严C重的磨损、脱落、中等长度的裂纹、大范围的夹渣、大面积的黏合等,正常运行可能引发结构失稳或引起破坏,极端工况下极易引发结构破坏或功能失效。
严重损伤的判定依据为,设备主要功能基本丧失,外观表面或内部结构存在严重的磨损、脱落、超过标准规定的裂纹、大范围的夹渣、超大面积的黏合等,正常运行极易引发结构失稳或引起破坏,极端工况下引发结构破坏或功能失效。
风轮系统检查
风轮系统检查主要包含叶片检查和轮毂检查。
4.1 叶片检查
4.1.1 叶片检查方法4.1.1.1 叶片检查宜采用目视法、敲击法、无损检测法和破坏性试验等方法。4.1.1.2 宜采用目视法和敲击法对叶片进行检查,当叶片主梁位置发现微裂纹、横向裂纹、旧伤等现象,可能存在褶皱、黏接不全等严重问题,建议对叶片主梁内部、壳体及腹板结构胶黏接情况进行无损检测。
4.1.1.3 无损检测主要采用超声检测,检查叶片内部是否存在孔洞、分层、褶皱、脱胶和结构胶不均匀等缺陷。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NB/T 11360-2023 超期服役风电机组设备健康状态评估规程.pdf已关闭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