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第 2032 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肛肠科 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7-94 Criteria of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anorectal diseases and syndrom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医肛肠科17个病证的病证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疗质量评定,中医科研、教学亦可参照使用. 2内痔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内痔系发生于齿线以上的静脉曲张团块,又称“里痔”. 2.1诊断依据 2.1.1便血,色鲜红,或无症状.肛门镜检查:齿线上方粘膜隆起,表面色淡红.多见于一期内寄, 2.1.2便血,色鲜红,伴有肿物脱出肛外,便后可自行复位.肛门镜检查:齿线上方粘膜隆起,表面色 暗红.多见于二期内痔. 2.1.3排便或增加腹压时,肛内肿物脱出,不能自行复位,需休息后或手法复位,甚者可发生嵌顿,伴 有剧烈疼痛,便血少见或无.肛门镜检查:齿线上方有粘膜隆起,表面多有纤维化.多见于三期内痔. 22证候分类 2.2.1风伤肠络: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或有肛门瘙痒.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 浮数. 22.2湿热下注: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缩,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2.3气滞血瘀: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肛缘有血栓,水肿,触痛明显, 舌质暗红,苔白或黄,脉弦细涩. 2.24脾虚气陷:肛门坠胀,肛内肿物外脱,需手法复位.便血色鲜或淡,可出现贫血,面色少华,头 昏神疲,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弱. 2.3疗效评定 2.3.1治愈:症状消失,痔核消失或全部萎缩. 2.3.2好转:症状改善,痔核缩小或萎缩不全. 2.3.3未愈:症状和体征均无变化. 3外痔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外痔系发生于齿线以下的静脉曲张团块或赘皮. 3.1诊断依据 3.1.1肛缘皮肤损伤或感染,呈红肿或破溃成脓,疼痛明显.多见于炎性外痔. 3.1.2肛缘皮下突发青紫色肿块,局部皮肤水肿,肿块初起尚软,疼痛剧烈,渐变硬,可活动,触痛明 显.多见于血栓性外痔. 3.1.3排便时或久蹲,肛缘皮有柔软青紫色团块隆起(静脉曲张团),可伴有坠胀感,团块按压后可消 失.多见于静脉曲张性外痔. 3.2证候分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06-28批准 1995-01-01实施 131 ZY/T001.7-94 3.2.1气滞血瘀:肛缘肿物突起,排便时可增大,有异物感,可有胀痛或坠痛,局部可触及硬性结节. 舌紫,苔淡黄,脉弦涩. 3.2.2湿热下注:肛缘肿物隆起,灼热疼痛或有滋水,便干或漕.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3.2.3脾虚气陷:肛缘肿物隆起、肛门坠胀,似有便意,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淡胖,苔薄白,脉细 无力.多见于经产妇、老弱体虚者. 3.3疗效评定 3.3.1治愈:症状消失,痔消失. 3.3.2好转:症状改善,痔缩小. 3.3.3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 4混合痔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混合痔系发生于同一方位齿线上下,形成一体的静脉曲张团块. 4.1诊断依据 4.1.1便血及肛门部肿物,可有肛门坠胀、异物感或疼痛. 41.2可伴有局部分泌物或瘙痒. 4.1.3肛管内齿线上下同一方位出现肿物(齿线下亦可为赘皮) 4.2证候分类 参照内痔、外痔分类. 4.3疗效评定 43.1治愈:症状消失,痔消失. 4.3.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耳鼻喉科 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6-94 Criteria of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diseases and syndromes of ear nose and throa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医耳鼻喉科21个病证的病证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疗质量评定,中医科研、教学亦可参照使用. 2耳胀、耳闭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耳胀、耳闭是因邪犯耳窍,气血失畅所致,以耳内胀闷闭塞感为特征的耳病.相当于急、慢性卡他 性中耳炎. 2.1诊断依据 2.1.1以耳内胀闷不适,或闭气阻塞感为主要症状.伴有听力下降,或有低音调耳鸣,部分患者有耳痛, 2.1.2耳胀起病较急,一般病程较短.耳闭多由耳胀迁延不愈而成,亦有缓慢起病者,病程在2个月以 上. 2.1.3耳部检查:鼓膜有内陷,或有混浊、增厚、粘连,或有充血及鼓室积液表现.咽鼓管不通畅. 2.1.4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聋.有条件做声阻抗检查,有鼓室负压等表现. 2.1.5应与鼻咽肿瘤相鉴别. 2.2证候分类 2.2.1风邪犯耳:耳中胀闷,耳鸣,听力下降,鼻塞流涕,或有咳嗽咯痰、头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 2.2.2痰浊积聚:耳胀不适,听力不聪,头晕头重,或有咳嗽咯痰,胸脘痞闷.检查见鼓室积液,量多 难消.舌苔白腻,脉濡或滑. 2.2.3气滞血瘀:耳胀、耳中闭气,或有刺痛感,耳鸣不聪.检查见鼓膜混浊、内陷,或增厚、粘连: 或有鼓室积液.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2.2.4脾气虚弱:耳闭时轻时重,面色无华,食少腹胀,或有便滤.检查见鼓膜内陷,或有鼓室积液. 舌淡,苔白,脉弱. 2.2.5肝肾阴虚:耳闭、听力下降,头晕眼花,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 2.3疗效评定 2.3.1治愈:耳内胀闷、闭塞感消失,鼓膜及听力检查正常. 2.3.2好转:耳内胀闷、闭塞感减轻,耳部体征改善. 2.3.3未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3脓耳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脓耳是因邪热上犯耳窍,血腐化脓所致,以鼓膜穿孔、耳内流脓为特征的疾病.相当于化脓性中耳 炎. 3.1诊断依据 3.1.1以鼓膜穿孔,耳内流脓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听力下降,急性期可有发热及耳深部痛. 3.1.2急性脓耳发病急,病程短.病情重或治疗不彻底者迁延成慢性脓耳,病程长.慢性脓耳在感冒,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06-28批准 1995-01-01实施 120 ZY/T001.6-94 疲劳、耳内进水时常有急性发作. 3.1.3耳部检查:急性期初见鼓膜充血,色深红.继则穿孔,耳内流脓.慢性期鼓膜穿孔不愈合,长期 或间歇性流脓. 3.1.4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聋.慢性脓耳乳突X线摄片有阳性表现.若听力检查呈混合性耳聋,X线摄 片见有骨质破坏腔,提示属重症,可出现颅内外并发症可能. 3.i.5小儿脓耳应与旋耳疮相鉴别. 3.2证候分类 3.21肝胆火热:急性发作,耳深部痛,头痛,听力下降.发热,面红目赤,小便黄赤.检查见鼓膜充 皿、穿孔,流脓较多.舌红,苔黄,脉弦数. 3.22脾虚湿困:耳内流脓,量较多,日久不愈.倦息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细无 力. 3.2.3肾阴亏虚:耳内流脓,时多时少,混有豆渣样物,带秽臭味.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聋或混合性耳 聋.头晕头痛,腰酸乏力.X线乳突摄片见骨质破坏.舌质红,苔薄,脉细数. 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眼科 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5-94 Criteria of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eye diseases and syndrom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医眼科46个病证的病证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疗质量评定,中医科研、教学亦可参照使用. 2针眼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针眼是因感受外邪,胞睑边缘生小硬结,红肿疼痛,形如麦粒的眼病.相当于麦粒肿. 2.1诊断依据 2.1.1初起胞脸痒痛,睑弦微肿,按之有小硬结,形如麦粒、压痛明显. 2.1.2局部红肿疼痛加剧,逐渐成脓,起于睑弦者在睫毛根部出现脓点,发于睑内者,脸内面出现脓点, 破溃或切开排出脓后,症情随之缓解. 2.1.3严重针眼,胞睑漫肿,皮色暗红,可伴有恶寒发热,耳前常有誉核,发于外毗部,每易累及白睛 浮肿,状如鱼胞. 2.1.4本病有反复发作和多发倾向. 2.2证候分类 2.2.1风热外袭:针眼初起,痒痛微作,局部硬结,微红微肿,触痛明显.苔薄黄,脉浮数. 2.2.2热毒炽盛:胞脸红肿疼痛,有黄白色脓点,或见白睛塞肿,口渴便秘.舌红,苔黄或腻,脉数. 2.2.3热毒内陷:胞脸肿痛增剧,伴见头痛,身热,嗜睡.局部皮色暗红不鲜,脓出不畅.舌质绛,苔 黄糙,脉洪数. 22.4脾虚湿热:针眼屡发,面色少华,多见于小孩,偏食,便结.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2.3疗效评定 2.3.1治愈:红肿消散或脓液排出,疮口平复. 2.3.2好转:红肿缩小,症状减轻. 2.3.3未愈:症状未改善,或溃后硬结不消复发. 3胞生痰核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胞生痰核是因痰湿凝集胞睑皮下生核状硬结,不红不痛,皮色如常,推之能移的眼病.相当于薇粒 肿. 3.1诊断依据 3.11胞脸皮下可触及圆形大小不等核状硬结,按之不痛,皮肤推之能移,核大者皮肤面稍隆起,睑内 呈紫红色. 3.12若自行破溃,在睑内排出胶样物,并可在睑内形成肉芽. 3.13核小者无不适、核大者有重坠感,若复感外邪,可出现红、肿、痛;若自睑内穿破者,可引起磨 疼. 3.2证候分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06-28批准 1995-01-01实施 95 ZY/T001.5-94 3.2.1痰湿结聚:胞睑内生硬结,隆起,不红不痛,皮肤推之能移,病程缓慢,逐渐增大.苔薄腻,脉 滑. 3.2.2痰热搏结:痰核处皮色微红肿,初硬渐软,按压疼痛,相应脸结膜面呈紫红色.舌红苔薄黄腻, 脉滑数. 3.3疗效评定 3.3.1治愈:痰核消散,创口愈合. 3.3.2好转:痰核缩小. 3.3.3未愈:痰核大小无改变,或反复发作. 4睑弦赤烂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险弦赤烂是由风湿热邪蕴结引起以胞睑边缘赤肿溃烂,刺痒灼痛为主要表现的眼病.相当于睑缘 炎. 4.1诊断依据 4.1.1脸弦红赤,肿胀睫毛根部有脓泡,结痂皮,清除后可见溃疡、出血、溢脓,睫毛脱落稀疏,日 久形成睫毛乱生、秀睫、脸弦肥厚、变形.或睑弦、睫毛根部有鳞屑,无溃疡无脓点,睫毛脱落可复生. 亦有红赤糜烂仅限于两眦者. 4.1.2患眼刺痒灼痛,伴有干涩、羞明. 4.2证候分类 4.2.1风热外袭:脸弦红赤,有鳞屑脱落,刺痒灼痛,干涩不适.舌红,苔薄黄,脉数. 4.2.2湿热壅盛:脸弦红肿溃烂,垢腻胶粘,或有小出血,睫毛脱落,痒痛兼作.舌红,苔黄腻,脉数. 4.2.3心火上炎:内外眦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儿科 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4-94 Criteria of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paediatric diseases and syndrom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医儿科33个病证的病证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疗质量评定,中医科研、教学亦可参照使用. 2感冒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感冒指由外感风邪,客于肺卫所致.临床以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打嚏、咳嗽为主要症 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2.1诊断依据 2.1.1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等症为主,多兼咳嗽,可伴呕吐,腹泻或高热惊厥. 2.1.2四时均有,多见于冬春,常因气候骤变而发病. 2.13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单核细胞增加. 2.2证候分类 2.2.1风寒束表:发热轻,恶寒重,无汗,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年长儿可诉肢体疼痛,头痛.舌苔薄 白、脉浮紧. 2.2.2风热犯表:发热重,恶寒轻,有汗或无汗.头痛,鼻塞流稠涕,咳嗽,咽红.或目赤流泪,烦热 口渴.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浮数. 2.2.3暑湿袭表:高热不退,或身热不扬,汗出不畅,头痛,倦息,泛恶,鼻塞流涕,咳嗽.舌尖红, 苔白腻,脉数. 2.2.4兼证: 2.2.4.1夹痰:兼有咳嗽,咳声重浊,喉中痰鸣舌苔白腻,脉浮滑. 2.2.4.2夹食:兼有腹胀,不思乳食,或伴呕吐,口中气移,大便溏臭或秘结.舌苔垢或黄厚,脉滑. 2.2.4.3夹惊:兼见惊惕惊叫,甚至惊厥.舌尖红,脉弦数. 2.3疗效评定 2.3.1治愈:体温正常,各种症状消失. 2.3.2好转:体温正常,各种症状均减轻, 2.3.3未愈:发热不退或增高,鼻塞流涕及兼症未改善或加重. 3咳嗽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咳嗽指由外邪袭肺,肺失宣肃而致咳嗽的病症.其长期不愈者为慢性咳嗽.多见于急、慢性支气管 炎. 3.1诊断依据 3.1.1咳嗽为主要症状,多继发于感冒之后,常因气候变化而发作. 3.1.2好发于冬春季节. 3.1.3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有少量的散在的干、湿性罗音. 3.1.4X线摄片或透视检查,示肺纹理增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06-28批准 1995-01-01实施 76 ZYT001.494 3.2证候分类 3.2.1风寒袭肺:咳嗽,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或伴恶寒,无汗.咽部不红.苔薄白,脉浮紧, 3.2.2风热犯肺:咳嗽、痰黄而稠、鼻塞,流浊涕,发热恶风,咽红而肿,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 浮数. 3.2.3痰热塞肺:咳.痰黄白稠粘、叶不、咳时面赤唇红,或伴发热口渴.咽喉痛.舌质红.苔 黄腻.脉滑数. 3.2.↓痰湿蕴肺:咳嗽,痰多色白如泡沫,咳时喉有痰声,或呼吸气粗,多不发热.苔白腻.脉滑, 3.25肺气亏虚:咳声无力,痰白清稀,面色淡白、体弱多汗易于感冒.舌淡,脉无力 3.2.6肺阴亏虚: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口渴咽干.咳声嘶哑,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 细数. 3.3疗效评定 3.3.1治愈:咳嗽消失.听诊干、湿性罗音消失,如有发热则体温降至正常. 3.3.2好转:咳嗽减轻:呼吸音清晰,痰减少; 3.3.3未愈:咳嗽症状及体征米见改善或加重. 4哮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哮喘由感受外邪.或因伏痰夙根复加外感、饮食等因素诱发、以喉间痰鸣有声,呼吸困难为主要临 床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妇科 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3-94 Criteria of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gynaenecologic diseases and syndrom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医妇科35个病证的病证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1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疗质量评定,中医科研、教学亦可参照使用. 2月经先期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月经先期系由气虚不固或热扰冲任,血海不宁,导致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或半月余一行的月 经病. 2.1诊断依据 2.1.1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月余一行,连续2次以上, 2.1.2月经周期提前半月,应与经间期出血、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先期相鉴别. 2.2证候分类 2.2.1气不摄血:月经提前.质稀色淡,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小腹空坠,纳少便.舌质淡,脉弱. 2.2.2血热内扰:月经提前,量多,色红质粘,夹有小血块、烦热口干,尿黄便艰.舌质红,苔黄、脉 滑数. 2.3疗效评定 2.3.1治愈:月经周期恢复正常能维持3个月以上. 2.3.2好转:月经周期恢复正常,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 2.3.3未愈:月经周期未见变化. 3月经后期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月经后期系由营血亏损、阳虚、寒凝、气滞、冲任不畅导致月经延后7天以上而至,甚或40~50天 一行的月经病. 3.1诊断依据 3.1.1月经周期超过35天,连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 3.1.2育龄妇女周期延后,应与妊娠、青青期、更年期月经后期相鉴别. 3.1.3妇科检查,B超或气腹造影,以排除子宫及卵巢器质性疾病. 3.2证候分类 3.2.1血寒凝滞: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黯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 3.2.2肝血亏虚: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淡无块,小腹隐痛,头晕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苍白或萎黄. 舌质淡红,脉细弱. 3.2.3肝气郁滞: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黯红或有小血块,小腹胀痛或胸腹、两胁、乳房胀痛.舌苔 正常,脉弦. 3.3疗效评定 3.3.1治愈: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维持3个月以上.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06-28批准 1995-01-01实施 59 ZY/T001.3-94 3.3.2好转:月经周期恢复正常,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 3.3.3 未愈:月经周期未见好转. 4月经先后无定期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月经先后无定期系由肝郁肾虚,气血失调导致血海蓄溢失常,出现月经周期提前或延后7天以上而 至的月经病. 4.1诊断依据 41.1月经周期或前或后,均逾7天以上,并连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 4.1.2月经周期紊乱应与青春期、更年期月经素乱相区别. 4.1.3妇科检查及B超等排除器质性病变.测基础体温,阴道涂片、宫颈粘液结晶检查以了解卵巢功能 情况. 4.2证候分类 4.2.1肝气郁滞:月经周期不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胸胁、乳房以及小腹胀痛, 院闷不舒,时叹息.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4.2.2肾气不足:月经周期不定,量少,色淡黯,质稀,神疲乏力,腰骶酸痛,头晕耳鸣.舌淡苔少, 脉细尺弱. .3疗效评定 4.3.1治愈: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维持3个月以上. 4.3.2好转:月经周期恢复正常,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 4.3.3未愈:月经周期未见变化. 5月经过多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月经过多系由气虚、血热使冲任不...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外科 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2-94 Criteria of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surgical diseases and syndrom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医外科38个病证的病证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疗质量评定,中医科研、教学亦可参照使用. 2疖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疖是指肌肤浅表部位感受火毒,致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包括有头疖、无头 疖、蝼疖、疖病.相当于疖、皮肤脓肿、头皮穿凿性脓肿及疖病. 2.1诊断依据 2.1.1局部皮肤红肿热痛. 2.1.2可有发热,口干,便秘等症状. 2.1.3.1石疖(有头疖):患处皮肤上有一指头大小的红色肿块,灼热疼痛,突起根浅,中心有一脓头, 出脓即愈. 2.1.3.2软疖(无头疗):皮肤上有一红色肿块,范围约3公分左右,无脓头,表面灼热,触之疼痛,2 ~3日化脓后为一软的脓肿,溃后多迅速愈合. 2.1.3.3蝼蛄疖:多发于儿童头部,未破如鳝拱头,已破如蝼蛄串穴. 2.1.4“疖病”的特点是此愈彼起,经久不愈,应检查有无消渴病或其他慢性疾病. 2.2证候分类 2.2.1热毒蕴结:常见于气实火盛的患者.轻者疖肿只有一、二个,多者可散发全身,或簇集一处,或 此愈彼起.可有发热,口渴,瘦赤,便秘.苔黄,脉数. 2.2.2暑热浸淫:发于夏秋季节,以儿童及产妇多见.可有发热,口渴,便秘,赤等.苔薄腻,脉滑 数. 22.3体虚毒恋:疗肿常此愈彼起,不断发生.常见于体质虚弱或有某些慢性病患者,并有相应的全身 证候. 2.3疗效评定 2.3.1治愈:疗肿消散或溃后愈合,全身症状消失. 2.3.2好转:再发疗肿数减少,症状减轻. 2.3.3未愈:疖肿此愈彼起,不能控制. 3痰毒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痰毒是感受风热湿毒,气血被毒邪壅塞于皮肉之间,继而炼液成痰,痰毒互阻,结块而肿的急性化 脓性疾病.本病包括颈痛、腋痈、胯腹痈.相当于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3.1诊断依据 3.1.1在颈、腋、腹股沟等处,起核状肿块.初起皮色不变热疼痛;化脓时皮色转红,疼痛加重、核 块变软,有应指感;溃后脓出稠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06-28批准 1995-01-01实施 37 ZY/T001.2-94 3.1.2有恶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3.1.3发病前多数有外感风热及在相应部位有急、慢性感染病灶或皮肤创伤史. 3.1.4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3.2证候分类 3.2.1.风热痰毒:肿块发生在颌颈部,全身恶寒发热,头痛,口干,咽痛.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3.2.2 肝郁痰火:肿块发生在腋下,全身发热,头痛,胸胁牵痛,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3.23湿热蕴结:肿块发生在腹股沟部,全身发热,患肢拘急,小便黄热.苔黄腻,脉数. 3.2.4热胜酿脓:局部皮肤红肿发亮,燃热疼痛,肿块变软,有应指感.全身发热,口干.舌红,苔黄, 脉滑数. 3.2.5:余毒凝滞:全身症状消退,局部红肿热痛亦轻,唯肿块僵硬不消. 3疗效评定 3.3.1治愈:未化脓者局部肿块消散;溃后疮口愈合,发热等全身症状消退. 3.3.2好转:全身症状消退,局部红肿热痛减轻,肿块僵硬缩小者. 3.3.3未愈:局部及全身症状加重. 4有头宜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有头痘是因外感风热、湿热、火毒之邪,...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内科 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1-94 Criteria of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internal diseases and syndrom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医内科57个病证的病证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疗质量评定,中医科研、教学亦可参照使用. 2感冒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感冒病系外感风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2.1诊断依据 2.1.1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 2.1.2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2.1.3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2.1.4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2证候分类 2.2.1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鼻塞流清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2.2.2风热犯表: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咽痛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苔白或微黄,脉浮 数. 2.2.3暑湿袭表: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胸闷泛恶. 舌苔黄腻,脉濡数. 临床尚有体虚感冒,以及挟湿、挟滞等兼证. 2.3疗效评定 2.3.1治愈:症状消失. 2.3.2好转:发热消退,临床症状减轻. 2.3.3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3咳嗽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咳嗽是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多见于急、慢性 支气管炎. 3.1诊断依据 3.1.1 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咳痰. 3.1.2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 3.1.3内伤咳嗽,每因外感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可咳而伴喘. 3.1.4急性期查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3.1.5两肺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干湿性罗音. 3.16肺部X线摄片检查,正常或肺纹理增粗. 3.2证候分类 3.2.1风寒袭肺:咳嗽声重,咯痰稀薄色白,恶寒,或有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06-28批准 1995-01-01实施 1 ZY/T001.1-94 3.2.2.风热犯肺:咳嗽气粗,咯痰粘白或黄,咽痛或咳声嘶哑,或有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舌尖红, 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3.2.3燥邪伤肺:干咳少痰,咯痰不爽,鼻咽干燥,口干.舌尖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 3.2.4痰热塞肺:咳嗽气粗,痰多稠黄,烦热口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清数. 3.2.5肝火犯肺:咳呛气逆阵作,咳时胸胁引痛,甚则咯血.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3.2.6痰湿蕴肺:咳声重浊,痰多色白,晨起为甚,胸闷脘痞,纳少.舌苔白腻脉滑. 3.2.7肺阴亏虚:咳久痰少,咯吐不爽,痰粘或夹血丝,咽干口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3.2.8肺气亏虚:病久咳声低微,咳而伴喘,咯痰清稀色白,食少,气短胸闷,神倦乏力,自汗畏寒. 舌淡嫩,苔白,脉弱. 3.3疗效评定 3.3.1治愈: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内伤咳嗽在两周以上未发作者为临床治愈. 3.3.2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 3.3.3未愈:症状无明显改变. 4风温肺热病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风温肺热病是由风热病邪犯肺,热壅肺气,肺失清肃所致,以发热,咳嗽,胸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相当于急性肺部炎性病变. 4.1诊断依据 4.1.1以身热、咳嗽、烦渴,或伴...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部标准 城市邮电支局所工程设计 暂行技术规定 YD.J61-90 主编部门:邮电部基建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 实行H期:1990年10月1日 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0年北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局址选择 (3) 第三章城市邮电支局建筑面积标准 4 (4) 第一节城市邮电支局营业席位设置及用 品用具配备标准 (4) 第二节城市邮电支局邮政部分生产面积 单项标准 (6) 第三节城市邮电支局邮政部分生产面积 标准 (10) 第四节城市邮电支局电信部分生产面积 标准 (13) 第五节城市邮电支局生产辅助用房及生 活辅助用房面积标准 (15) 第六节城市邮电支局建筑面积标准 (17) 第四章城市邮政所建筑面积标准 (19) 第一节城市邮政所的功能和分类(19) 第二节城市邮政所营业席位设置及用品 用具配备标准 (19) 第三节城市邮政所面积标准 (20) 第五童工艺设计 (22) 第一节工艺设计原则 (22) 第二节工艺流程 (22) 第三节总平面设计 (24) 建筑321一标准查询下网 j321.et 第四节生产用房平面布置(25) 第五节营业厅设计 (25) 第六章房屋建筑设计要求(27) 第一节标志 (27) 第二节建筑物耐久性、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 与耐火等级 (27) 第三节房屋的建筑设计要求 (28) 第四节采暖、通风、给排水、消防、抗震、 防雷设计要求(30) 第五节照明设计要求 (31) 第六节弱电设计要求 (32) 附录-一(1988)邮政字73号文附件二《邮政 用品用具统计表》中有关邮电支局应 配备的用品用具目录(参考件) (34) 附录二:县级邮电局邮政部分生产面积 单项标准(参考件) (40) 附本规范编制说明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DB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标准 YDB124—2013 车联网总体技术要求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vehicle networking 2013-03-06印发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发布 YDB124-2013 目 次 前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缩略语.... 1 4术语与定义... 2 5车联网通信定义 2 5.1车联网概述. 2 5.2车联网通信类型 3 5.2.1车与车通信 3 5.2.2车与路通信 4 5.2.3车与人通信 5 5.2.4车与应用平台通信... 6 5.2.5车内通信. 7 6车联网网络架构. 8 6.1网络架构. 8 6.1.1终端设备域 9 6.1.2网络应用域 9 6.2主要功能实体. 9 6.2.1车载区域设备、 9 6.2.2道路区域设备.. 11 6.2.3用户区域设备 12 6.3接口. 12 6.3.1车载区域与车载区域接口 13 6.3.2车载区域与道路区域接口. 13 6.3.3车载区域与用户区域接口.. ...........13 6.3.4车载区域与业务支撑层接口 ..13 6.3.5车载区域与车身区域接口.. 13 : 6.3.6用户区域与业务支撑层接口. ........14 6.3.7道路区域与业务支撑层接口 ........14 7车联网网络要求 .........14 7.1总体要求. 14 7.2技术要求.. .......14 7.2.1车载区域与车载区域通信要求 ...........14 7.2.2车载区域与道路区域通信要求 7.2.3车载区域与用户区域通信要求 ...17 8网络安全功能要求. 17 8.1车载区域与车载区域通信安全 17 I YDB124-2013 8.2车载区域与道路区域信安全. 17 8.3车载区域与用户区域通信安全.......... 8.4车载区域与业务支撑层通信安全..... ......18 附录A(资料性附录)标准组织情况介绍.. ........19 附录B(资料性附录) 车联网及其相关概念 .........20 附录C(资料性附录)通信技术指标列表 .......... 21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DB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标准 YDB118—2012 宽带速率测试方法用户上网体验 Broadband speed test method-User experience of internet surfing 2012-11-13印发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YDB118—2012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1 4网络结构及基本测试方法. .1 5上网浏览业务. 2 5.1体验指标及定义 2 5.1.1首屏响应时间... 2 5.1.2首页响应时间. ...2 5.1.3首页下载速率. 3 5.2测试方法.. 3 5.2.1测试方法一........... ..3 5.2.2测试方法二 3 6网络视频业务... ..3 6.1体验指标及定义..... 3 6.1.1视频平均下载速率... .. 3 6.1.2停顿率. . 3 6.1.3缓冲时间占比. 4 6.2测试方法... 4 6.2.1测试方法一...... 4 6.2.2测试方法二....... 5 7网络下载业务. 5 7.1体验指标及定义.. 5 7.1.1峰值下载速率...... 5 7.1.2可用下载速率. 5 7.2测试方法,.. 5 7.2.1方法一..... 5 7.2.2方法二 6 8数据采集、抽样及处理方法, 6 8.1方法一 6 8.1.1数据采集要求.... 6 8.1.2数据抽样要求... ..7 8.1.3测试数据处理方法..... 7 8.2方法二. 7 8.2.1数据采集要求... ......7 8.2.2数据抽样要求... 7 8.2.3测试数据处理方法: 8 I YDB118—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宽带速率及测速平台测试方法》系列标准之一,本系列标准的名称和结构预计如下: ——宽带速率测试方法固定宽带接入; 一一宽带速率测试方法移动宽带接入; 一一宽带速率测试方法用户上网体验; ——宽带测速平台测试方法固定宽带接入; 一一宽带测速平台测试方法移动宽带接入: 一一宽带测速平台测试方法用户上网体验. 其中,宽带速率测试方法相关标准将规定宽带网络中不同部分的速率测试方法,包括固定宽带接入 网、移动宽带接入网及从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到用户终端的全程全网(包括网内及网间互联互通场景); 宽带测速平台测试方法相关标准将规定对以上宽带速率进行测试的测速平台的测试方法. 为适应信息通信业发展对通信标准文件的需要,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组织制定“中国通信标准化 协会标准”,推荐有关方面参考采用.有关对本标准的建议和意见,向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反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世惠、曹蓟光、唐浩、陈建功、孔宁、姚健康、李长江.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100 L 06 YO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983-2013 代替 YD/T 983-1998 通信电源设备电磁 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 Limit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of electromagnetic patibility of telemunication power supply equipment 2013-04-25发布 2013-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983-2013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 缩略语 4试验条件 4.1 通用条件 4.2 测试布置 5性能评估方法 5.1 总则. 5.2 评估辅助设备适用的方法 性能判据 6.1 判定准则A 6.2 判定准则B 6.3 判定准则C 6.4 特殊判定准则 适用性 7.1 骚扰测量 7.2 抗扰度试验 8 骚扰测量方法及限值 8.1 传导骚扰 8.2 辐射骚扰 8.3 谐波电流 (AC电源输入端口) 8.4 电压波动和闪烁(AC电源输入端口) 抗扰度试验方法及等级 9.1 电信中心 9.2 非电信中心
YD/T 983-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主要参考了GB9254《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T17618《信息技术 设备的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GB19286《电信网络设备的电磁兼容要求及测量方法》进行制定。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YD/T983一1998《通信电源设备电磁兼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

本标准与YD/T983-1998相比,主要有如下变化: 1 一规定了本标准中通信电源设备不包括UPS(见第1章); 辐射骚扰试验增加了频率范围1GHz~6GHz的内容(见8.2节); 修改了谐波电流设备分类和限值的内容(见8.3节);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频率范围扩展至2.7GHz(见第9章); 规定了电信中心和非电信中心通信电源设备抗扰度等级(见第9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伟生、周镒、张运转、陆冰松。

本标准于1998年10月28日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1
YD/T 983-2013 通信电源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通信电源设备(以下简称TPE,不包括UPS、发电机和电池)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包括 限值、性能判据和测量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电信交换设备、电信传输设备及无线通信设备的供电电源设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9254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17625.1 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GB 17625.2 动和闪烁的限制 GB/T 17626.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1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ITU-TO.41(10/94)电话型电路噪声计的使用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电信中心 Telemunication Centers 在地域内的供电采用48V、60V直流供电或者50Hz交流220/400V供电的区域。

应确保直流供电的 负载很少开关。

内部的交流电缆应同直流电缆和信号缆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互耦合。

直流电缆和信号 线间不需要保护距离。

应使用接地的金属电缆支架。

应有一定的防静电措施,例如:采用防静电地板。

制定操作和维护设备的导则(例如:使用静电手镯、静电防护鞋)。

应与大功率广播发射机保持一定的距 离。

可以允许无线电发射机的存在,但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限制向空间发射电磁场。

应限制无线移动设备 在电信中心的使用。

注:电信中心也可应用到其他供电电压。

1
YD/T 983-2013 3.1.2 非电信中心 Other Than Telemunic...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020 L09 YO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965-2013 代替YD/T965-1998 电信终端设备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ed for user equipment 2013-12-31发布 2014-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965-2013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2 3.1电信终端设备 2 3.2设备电气额定值 2 3.3工作条件 3 3.4设备移动性 3.5 设备的防电击保护类别 3 3.6与电源连接的方式 3.7外壳 3.8 可触及性 4 3.9电路特性 5 3.10绝缘 7 3.11 绝缘特性 7 3.12 TN/TT配电系统 8 3.13 可燃性 9 3.14其他 10 4安全要求 12 4.1元器件的要求 12 4.2标记和说明 18 4.3结构要求 22 4.4电气设计要求 64 4.5材料要求 84 5试验方法 88 5.1试验的一般条件 88 5.2热循环试验 91 5.3 耐久性 92 5.4设备的稳定性试验 92 5.510N的恒定作用力试验 92 5.630N的恒定作用力试验 92 5.7250N的恒定作用力试验 92 5.8冲击试验 93 I YD/T965-2013 5.9跌落试验 93 5.10应力消除试验 94 5.11把手、旋钮松动试验 94 5.12插座应力试验 ..94 5.13电池试验 94 5.14粘合特性试验 95 5.15外形结构防触及试验 95 5.16保护连接导体的电阻的测量试验 98 5.17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测量试验 99 5.18电源软线的拉力试验 99 5.19接线端子导线安装试验 99 5.20电源接口稳态输入电流测量 99 5.21电源接口电容放电试验 100 5.22 抗电强度试验 100 5.23 通信网络和地之间的隔离试验 101 5.24 脉冲试验 101 5.25 (TNV)抗电强度试验 102 5.26 过热保护试验 103 5.27 电压冲击试验 103 5.28 (电缆分配系统)脉冲试验 103 5.29温度试验 104 5.30 球压试验 104 5.31接触电流的测量试验 104 5.32传入通信网络接触电流测量试验 106 5.33异常工作和故障试验 106 5.34潮湿处理试验 108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M15 ICS:33.08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941-1997 ISDN用户一网络接口补充业务 一致性测试规范 ISDN user-network interface supplementary service conformance testing specification 深圳市技不督报九宀 馆藏资料 1997-12-18发布 199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布 YD/T941-1997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测试方法 4 测试说明 1 5 多用户号码(MSN)业务测试集信息 3 6 主叫线识别提供(CLIP)业务测试集信息 *4 7 主叫线识别限制(CLIR)业务测试集信息 5 8 被接线识别提供(COLP)业务测试集信息 5 9 被接线识别限制(COLR)业务测试集信息 6 10子地址(SUB)业务测试集信息 6 11呼叫前转(CF)业务测试集信息 7 12呼叫等待(CW)业务测试集信息 13 呼叫保持(CH)业务测试集信息 -8 14会议呼叫(CONF)业务测试集信息 9 15 三方(TPY)业务测试集信息 9 16用户一用户信令(UUS)业务测试集信息 10 附录A(标准的附录)ISDN用户一网络接口多用户号码业务用户侧协议测试方案 12 附录B(标准的附录)ISDN用户一网络接口主叫线识别提供业务用户侧协议测试方案17 附录C(标准的附录)ISDN用户一网络接口主叫线识别限制业务用户侧协议测试方案37 附录D(标准的附录)ISDN用户一网络接口被接线识别提供业务用户侧协议测试方案39 附录E(标准的附录)ISDN用户一网络接口被接线识别限制业务用户侧协议测试方案58 附录F(标准的附录)ISDN用户一网络接口子地址业务用户侧协议测试方案 60 附录G(标准的附录)ISDN用户一网络接口呼叫前转业务用户侧协议测试方案65 附录H(标准的附录)ISDN用户一网络接口呼叫等待业务用户侧协议测试方案103 附录J(标准的附录)ISDN用户一网络接口呼叫保持业务用户侧协议测试方案109 附录K(标准的附录)ISDN用户一网络接口会议呼叫业务用户侧协议测试方案 -135 附录L(标准的附录)ISDN用户一网络接口三方业务用户侧协议测试方案 181 附录M(标准的附录)ISDN用户一网络接口用户一用户信令业务用户侧协议测试方案199 YD/T941-1997 前 言 本标准是主要参照欧洲(ETSI)及美国(NI-1)等相关测试标准编制的,部分技术内容与这些标 准等效. 本标准仅提供了ISDN用户一网络接口12种补充业务用户侧的一致性测试方法及相关测试流 程,网络侧的测试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J、附录K、附录 L、附录M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兰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M4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910.4-1997 900/1800 MHz TDMA数字蜂窝 移动通信网移动应用部分(MAP) 第二阶段技术规范 900/1800MHz T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munication Network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Mobile Application Part (MAP) (Phase 2) 涂圳市抆不血督报究所 馆藏资料 1997-05-04发布 199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布 YD/T910.4-1997 目 次 前言 1范围 7 2引用标准 3符号和缩略语 2 4概述 2 5移动网的结构 3 5.1移动系统实体 3 5.2移动业务内部的接口 6过负荷与兼容性概述 4 6.1对MAP实体的过负荷控制 6.2兼容性 5 7关于使用SCCP与TC的要求 8 7.1SCCP的使用 8 7.2TCAP的使用 8 8MAP业务概述 8 8.1术语和定义 8 8.2模型 8 8.3公共MAP业务 9 8.4业务的排序 13 8.5MAP业务与TC业务的映射规则 14 9移动性业务 16 9.1位置管理业务 16 9.2切换业务 18 9.3鉴权管理业务 19 9.4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管理业务 19 9.5用户管理业务 20 9.6故障恢复业务 21 10操作与维护业务 22 10.1用户跟踪业务 , 22 10.2其他操作和维护业务 23 11呼叫处理业务 23 11.1MAP-SEND-ROUTING-INFORMATION业务 23 11.2MAP-PROVIDE-ROAMING-NUMBER业务 25 12与补充业务相关的业务 25 12.1MAP-REGISTER-SS业务 25 12.2MAP-ERASE-SS业务 26 12.3MAP-ACTIVATE-SS业务 26 12.4MAP-DEACTIVATE-SS业务 27 12.5 MAP-INTERROGATE-SS业务 28 12.6MAP-REGISTER-PASSWORD业务 28 12.7MAP-GET-PASSWORD业务 28 12.8MAP-PROCESS-UNSTRUCTURED-SS-REQUEST业务 29 12.9MAP-UNSTRUCTURED-SS-REQUEST业务 29 12.10MAP-UNSTRUCTURED-SS-NOTIFY业务 30 13短消息业务管理业务 30 13.1MAP-SEND-ROUTING-INFO-FOR-SM业务 30 13.2MAP-FORWARD-SHORT-MESSAGE业务 31 13.3 MAP-REPORT-SM-DELIVERY-STATUS业务 31 13.4 MAP-READY-FOR-SM业务 32 13.5 MAP-ALERT-SERVICE-CENTRE业务 32 13.6 MAP-INFORM-SERVICE-CENTRE业务 33 14MAP规程的抽象语法 33 14.1概述 33 14.2 操作软件包 33 14.3 应用上下文 39 14.4 MAP对话信息 14.5 MAP操作与错误码 48 14.6 MAP操作和错误类型 55 14.7 MA...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10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839.2-2014 部分代替YD/T839.3-2000 通信电缆光缆用填充和涂覆复合物 第2部分:纤膏 Filling pounds and flooding pounds for telemunication cable and optical fibre cable Part 2:Filling pounds for optical fibre 2014-10-14发布 2014-10-14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839.2-2014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品分类 2 5要求 -2 5.1一般要求 2 5.2化学组分 2 5.3物理性能 2 5.4材料相容性 3 6检验规则和试验方法 4 7包装、标志、运输、储存 6 I YD/T839.2-2014 前 言 YD/T839《通信电缆光缆用填充和涂覆复合物》分为四部分: 第1部分:试验方法; 第2部分:纤膏; 第3部分:缆膏; 第4部分:涂覆复合物. 本部分为YD/T839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YD/T839.3-2000《通信电缆光缆用填充和涂覆复合物第3部分:冷应用型填充复合物》 中与光纤用冷应用型填充复合物有关的内容,本部分与YD/T839.3-2000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改为《通信电缆光缆用填充和涂覆复合物第2部分:纤膏》; 修改了产品分类,增加了吸氢型纤膏及其特定性能要求(见4.1和表2中13 2000版4.1); 修改了普通型纤膏25℃时的锥入度,改为4001/10mm(见表2中4 2000版表4中2); 增加了纤膏动力粘度的要求(见表2中5): 修改了纤膏的析油,改为≤0.5%(见表2中7 2000版表4中4); 修改了纤膏的蒸发量,改为≤0.5%(见表2中8 2000版表4中5); 增加了纤膏密度的要求(见表2中12); 增加了环保性能的要求(见5.3.2); 修改了材料相容性中纤膏对光纤和光纤涂覆层材料的试验条件(见5.4.3 2000版5.7.1d); 增加了材料相容性中光纤颜色不褪色、不迁移的要求(见5.4.3.1); 修改了材料相容性中光纤涂覆层剥离力要求,改为峰值1.0N~8.9N 平均值1.0N~5.0N(见5.4.3.1, 2000版5.7.1f); 增加了材料相容性中光纤带的卷绕试验要求(见5.4.3.2); 修改了材料相容性中纤膏对松套管的试验条件(见5.4.4 2000版5.7.1); 增加了材料相容性中松套管质量变化率的要求(见5.4.4.2); 增加了检验的术语限定(见6.2); 出厂检验项目增加外观、抗水性、动力粘度、密度和包装(见表4); 出厂检验增加了合格判定数(见表5); 吸氢型纤膏的型式检验增加了吸氢及其试验方法(见表6和表7); 修改了包装要求(见7.1 2000版8.1).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成都大唐线缆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成 都泰瑞通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江苏俊知光电通信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科...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10 CCS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629.2—2022 代替YD/T629.2一1993 光纤传输衰减变化的监测方法 第2部分:后向散射法 Monitoring methods for changes in optical fiber transmission attenuation-Part 2:Backscattering method 2022-09-30发布 2023-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629.2—2022 目 次 前言. II 引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概述 1 5试样. 2 2 监系统 7程序 2 8结果 参考文献 5 工 YD/T629.2—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是YD/T629《光纤传输衰减变化的监测方法》的第2部分.YD/T629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传输功率法: —第2部分:后向散射法. 本文件代替YD/T629.2一1993《光纤传输衰减变化的监测方法第2部分:后向散射监测法》,与 YD/T629.2一1993相比,除了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引言: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更改了概述(见第4章,1993年版的第3章); —更改了试样(见第5章,1993年版的第5章); —更改了监测系统(见第6章,1993年版的第4章); 更改了程序(见第7章,1993年版的第6章); —更改了结果(见第8章,1993年版的第7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成都泰瑞通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成都大唐线缆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亨 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志佗、左琼华、李琳莹、刘骋、李婧、曹珊珊、史惠萍、刘德强、彭媛、张 立岩、薛梦驰. 本文件于1993年6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10 CCS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629.1—2022 代替YD/T629.1一1993 光纤传输衰减变化的监测方法 第1部分:传输功率法 Monitoring methods for changes in optical fiber transmission attenuation-—Part1:Transmission power method 2022-09-30发布 2023-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629.1—2022 目 次 前言 II 引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概述. 5在线监测法 2 2 5.1概述 5.2试样. 3 5.3监测系统. 3 5.4程序4 5.5结果. 6离线监测法. ,, 6 6.1概述 6 6.2试样 6 6.3监测系统 .6 6.4程序 ..7 6.5结果 10 附录A(规范性)多模光纤光源注入的光环通量要求 1 参考文献 I YD/T629.1-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YD/T629《光纤传输衰减变化的监测方法》的第1部分.YD/T629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传输功率法; —第2部分:后向散射法. 本文件代替YD/T629.1一1993《光纤传输衰减变化的监测方法第1部分:传输功率监测法》,与 YD/T629.1一199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引言: —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1993年版的第1章);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更改了方法分类(见第4章,1993年版的第3章); —增加了在线监测法的描述(见5.1); 更改了试样(见5.2 1993年版的第5章): —更改了监测系统(见5.3 1993年版的第4章); —更改了程序(见5.4 1993年版的第6章): —更改了结果(见5.5 1993年版的第7章): 增加了离线监测法,并增加了插入损耗法的两种方式(见第6章): —增加了附录A“多模光纤光源注入的光环通量要求”(见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成都泰瑞通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成都大唐线缆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 团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 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志佗、李琳莹、左琼华、张立岩、刘泰、刘骋、许军、史惠萍、李婧、彭媛、 薛梦驰. 本文件于1993年6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5227-2015 云计算资源池系统设备安装 工程设计规范 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of Cloud Computing Resource Pool System 2015-10-10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云计算资源池系统设备安装 工程设计规范 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of Cloud Computing Resource Pool System YD/T5227-2015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施行日期:2016年1月1日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6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告 2015年第63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中小型轴流潜水电泵》等902项行业标 准(标准编号、名称、主要内容及起始实施日期见附件1),其中机械 行业标准648项、汽车行业标准13项、航空行业标准24项、船舶行 业标准20项、轻工行业标准48项、化工行业标准9项、冶金行业标 准19项、建材行业标准3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2项、稀土行业标 准5项、电子行业标准60项、通信行业标准51项. 以上机械行业标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汽车行业标准由 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航空行业标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组织出版,船舶行业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组 织出版,轻工行业标准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化工行业标准由 化工出版社出版,冶金行业标准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建材行业 标准由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有色金属、稀土行业标准由中国标准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5226—2015 支持多业务承载的本地IP/MPLS 网络工程设计规范 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 Local Multi-Service IP/MPLS Network Engineering 2015-10-10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支持多业务承载的本地IP /MPLS网络 工程设计规范 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 Local Multi-Service IP /MPLS Network Engineering YD/T5226—2015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施行日期:2016年1月1日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6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告 2015年第63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中小型轴流潜水电泵》等902项行业标 准(标准编号、名称、主要内容及起始实施日期见附件1),其中机械 行业标准648项、汽车行业标准13项、航空行业标准24项、船舶行 业标准20项、轻工行业标准48项、化工行业标准9项、冶金行业标 准19项、建材行业标准3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2项、稀土行业标 准5项、电子行业标准60项、通信行业标准51项. 以上机械行业标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汽车行业标准由 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航空行业标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组织出版,船舶行业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组 织出版,轻工行业标准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化工行业标准由 化工出版社出版,冶金行业标准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建材行业 标准由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有色金属、稀土行业标准由中国标准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5224-2015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LTE FDD 无线网工程设计规范 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 Wireless Network of LTE FDD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ngineering 2015-10-10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LTE FDD 无线网工程设计规范 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 Wireless Network of LTE FDD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ngineering YD/T5224-2015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施行日期:2016年1月1日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6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告 2015年第63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中小型轴流潜水电泵》等902项行业标 准(标准编号、名称、主要内容及起始实施日期见附件1),其中机械 行业标准648项、汽车行业标准13项、航空行业标准24项、船舶行 业标准20项、轻工行业标准48项、化工行业标准9项、冶金行业标 准19项、建材行业标准3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2项、稀土行业标 准5项、电子行业标准60项、通信行业标准51项. 以上机械行业标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汽车行业标准由 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航空行业标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组织出版,船舶行业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组 织出版,轻工行业标准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化工行业标准由 化工出版社出版,冶金行业标准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建材行业 标准由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有色金属、稀土行业标准由中国标准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