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49.100 V 55 备案号: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MH/T 3010.18-2010
民用航空器维修管理规范 第18部分:维修人为因素方案指南
Maintenance for civil aircraft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Part 18: Maintenance human factors program guidelines
2010-05-27发布2010-09-01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
MH/T 3010. 18-2010
前言
MH/T3010《民用航空器维修管理规范》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民用航空器试飞; 第2部分:民用航空器在经停站发生故障的处理; 第3部分:民用航空器维修事故与差错; 第4部分:民用航空器维修工作单(卡)的编制; 第5部分:民用航空器冬季的维修; 第6部分: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的技术档案; 第7部分:民用航空器维修记录的填写; 第8部分: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的行为规范; 第9部分:地面指挥民用航空器的信号; 第10部分:维修人员与机组联络的语言; 第11部分:民用航空器地面维修设备和工具; 第12部分:民用航空器的清洁; 第13部分:民用航空器发动机的清洗; 第14部分:民用航空器航线维修规则; 第15部分:民用航空器一般勤务规则; 第16部分:民用航空器线路维护; 第17部分:民用航器防静电维护; 第18部分:维修人为因素方案指南。
本部分为MH/T3010的第18部分。
MH/T3010是民用航空器维修的系列标准之-一。
下面列出这些系列标准的名称: MH/T3010《民用航空器维修管理规范》; ---MH/T3011《民用航空器维修地面安全》; MH/T3012《民用航空器维修地面维修设施》; MH/T3013《民用航空器维修职业安全健康》; MH/T3014《民用航空器维修航空器材》。
本部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批准立项。
本部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商亚琴、陈新锋、刘加祯、张雷。
MH/T3010.18-2010
民用航空器维修管理规范 第18部分:维修人为因素方案指南
1范围 MH/T3010的本部分规定了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或运营人制定和应用维修人为因素方案的基本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航空维修人为因素方案的制定。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MH/T3010的本部分。
2.1 人体测量学anthropometry 用测量和观察的方法来对人体的尺寸、重量、比例等进行测量和分析的一门学科。
2.2 诱因 contributing factor 影响人的行为表现,对事故、事故征候及其他不安全事件的发生起一定作用的因素或原因。
2.3 差错error 非故意导致航空器及其部件发生偏差的个人或群体的行为。
2.4 环境environment 实现人、机器、软件系统特定功能的条件。
2.5 工效学ergonomics 研究人的工作能力及局限性,使从事的工作趋向适应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增强人的工作 表现和舒适性的应用科学。
2.6 工效学审查ergonomicaudit 为增强人的表现并减少差错,从工效学的角度对工作场所、组织架构和工作任务等进行评估、调查 的一种方法。
2.7 惯例norms 不依据正式程序执行,但为多数人所接受的习惯性做法。
3维修人为因素方案的制定目的和一般要求
3.1目的 制定维修人为因素方案的目的是应用系统的方法,通过对现代事故预防的基本原理加以认识、教育 和应用,以实现保护人、设备、财产和环境安全的目标。
1
MH/T 3010. 18-2010
3.2-般要求 3.2.1维修人为因素方案不仅应着眼于培训、工作场所的设计、工业工程和生物力学,而且应考虑人为 因素学科的各个方面,以便对整个维修系统进行持续改进。
3.2.2维修人为因素方案应对人、机、任务和管理及其之间的界面进行持续的评估,对潜在的或已发生 的事故、事故征候及其他不安全事件的原因进行识别和研究,采取预防性策略,提供主动的、及时的预防 性教育。
3.2.3维修人为因素方案的有效实施,关键在于管理者的支持,应从高级管理者承诺着手,并将对人为 因素原理的认知、理解、教育和应用体现在管理政策里,使其成为企业文化组成部分。
同时,维修人为因 素方案成功实施也需要全员的参与及合作。
3.2.4维修人为因素方案应确定人为因素管理的责任部门,以便从事维修人为因素工作的人员与各部 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