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817-1986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pdf

推荐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4
文档大小:588.41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 628.511 .001.33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 5817--86 C lassification of hazard levels due to exposure to industrial dust
本标准适用于区分工人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的大小,是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依据。

本标 准不适用于放射性粉尘及引起化学中毒的危害性粉尘。

1.基本定义 1.1生产性粉尘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1.2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 工人在有生产性粉尘的工作地点,从事生产劳动的作业。

1.3工作地点 工人为观察、操作和管理生产过程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1.4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生产性粉尘中含有结晶型游离二氧化硅的质量百分比: 1.5接尘时间 在一个工作日内实际接尘作业时间。

1.6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 系指工人在一个工作日的接尘时间内吸人含有生产性粉尘的空气总体积。

1.7生产性粉尘最高容许浓度 系指T!

36一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表4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值。

1.8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 在工作地点测定空气中粉尘浓度超过该种生产性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的倍数。

每个采样点的样品 数不得少于五份,取其超标倍数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 2: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2.1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共分为五级: 0级Ⅲ级危害 I 级危害 IV级危害 Ⅱ级危害 2.2 本标准将属于具有人体致癌性粉尘的石棉尘,列人本标准中游离二氧化硅大于70%一类。

2.3根据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以及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 数三项指标,按下表划分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国家标准局1986-01-21发布1986 -11-01 实施
GB 5817--86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表
生产粉尘中工人接尘时间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 游离二氧化硅肺总通气量 含量,%(L /日、人)0~1~α~16~32~64
~ 4000
≤10~6000
>60000I n
~4000
>10 ~ 40~6000
>6000
~ 4000
> 40 ~ 70~6000
>6000
~4000
>70~6000
>6000
GB 5817-86
附录A 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法 (补充件)
A.1测定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采样方法 应采集工人经常工作地点呼吸带附近的浮游尘或沉积尘样品。

工厂应连续收集三天的粉尘样品, 混匀后进行测定。

矿山应选择在开采中具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采样,同一种性质的粉尘样品不少于3 份。

‘ A.2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分析法 A.2.1分析步骤 准确称取0.1~0.2g生产性粉尘样品,放人锥形烧瓶中(如为炭素类或有机类粉尘样品,应在 800~900℃下完全灰化后进行分析。

如为硫化矿物,应先加数毫克结晶硝酸铵于锥形瓶中),然后加 人焦磷酸15ml,迅速加热到245~250℃,保持15min后,冷却到40~50℃,在冷却过程中,加50~80℃ 蒸馏水稀释到40~50ml。

稀释时,一面加水,一面用力搅拌混匀,然后,加水稀释至150~200ml。

用 无灰滤纸过滤,并用0.1N盐酸洗涤沉渣,再用热蒸馏水洗至无酸性反应为止。

最后,将带有沉渣的滤纸, 放人恒重的瓷坩埚中,在80℃的烘箱中烘干,低温炭化后,再放人800~900℃高温炉中灼烧30min, 然后,放人{燥器中冷却1h,称至恒重。

A.2.2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计算法 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按式(1)计算: M2 -Mi SiO2(F) =- G X100*....(1) 式中:SiO,(F)-→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M,-一坩埚质量,g; M2一-坩埚加沉渣质量,g; G一一生产性粉尘样品质量,g。

A.2.3粉尘中含有难溶杂质的处理 A.2.3.1当生产性粉尘样品中有难以被焦磷酸溶解的杂质时(如碳化硅、绿柱石等),需将焦磷 酸处理后的样品沉渣放人铂坩埚中,加人1:1硫酸数滴,使沉渣湿润,然后加人40%氢氟酸5~10ml, 稍加热使沉渣中游离二氧化硅溶解,继续加热蒸发至不冒白烟为止。

于900℃高温下烧灼,称至恒重。

:A.2.3.2处理杂质后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计算法 处理杂质后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按式(2)计算: M2 - M3 SiO2(F) = G-X 100.........(2) 式中:M2一-坩埚加沉渣质量,g; M-经氢氟酸处理后坩埚加残渣质量,g; SiO2---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A.3本法为基本方法。

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