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01.100.99 P285 备案号:46605-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行业标准 MZ/T051-2014 综合自然灾害风险图(1:100000) 制图规范 Mapping specification for integrated natural disaster risk(1:100 000) 2014-07-07发布 2014-07-07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发布 317
MZ/T051-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减灾救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0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史培军、王静爱、徐伟、潘东华、周垠。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318
MZ/T 051-2014 综合自然灾害风险图(1:100000)制图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1:100000综合自然灾害风险图制图的基本要求。
行业部门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343.1--200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第1部分:1:250001:500001: 100 000地形图编绘规范 GB/T20257.3-200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3部分1:250001:500001:100000 地形图图式 MZ/T031-2012自然灾害风险分级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自然灾害风险naturaldisasterrisk 以自然变异为主因导致的未来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
[MZ/T031-2012,定义2.2] 3.2 综合自然灾害风险integrated naturaldisasterrisk 由地震、洪水、台风、干旱等多种自然致灾因子造成的自然灾害风险总和。
3.3 综合自然灾害风险图integrated natural disaster riskmap 表征某一地区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程度高低分级的专题地图。
4地理底图制图 4.1数学基础 地理底图的定位参考系统为: a)宜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 b)宜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c)宜采用双标准纬线等面积圆锥投影。
319
MZ/T 051--2014 4.2底图要素 底图要素宜包括:行政界、交通和水系等。
其制图图式可参照GB/T20257.3-2006的规定执行。
底图要素编制的要求可参考GB/T12343.1-2008的规定执行。
4.3制图单元 制图的基本单元可划分为两类: a)矢量数据的基本制图单元通常为乡镇级; b)栅格数据的基本制图单元最大为公里网。
5专题要素制图 5.1专题图分类 区域1:100000综合自然灾害风险图分为五类: a)综合自然灾害人员伤亡风险图; b)综合自然灾害房屋倒塌(含严重损坏)风险图; c)综合自然灾害农作物受灾风险图; d)综合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风险图; e)综合自然灾害风险图组成。
5.2色彩设计 区域1:100000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等级分为5级,可用均值-标准差法确定分级阔值,以均值士0.5 倍标准差和均值土1.5倍标准差作为阔值。
表1~表5为每个等级的分级阔值和色彩设计。
表1综合自然灾害人员伤亡风险图色彩选择 色值 色值 色值 色值 风险等级 人员伤亡率 色带 (C) (M) (Y) (K) [μ+1. 5o,H] 100 60 20 2 [μ+0. 5oμ+1. 50] o 80 60 0 3 [μ0.5o,μ+0.5o] 0 30 40 o 4 [μ1.5oμ0.50] 10 30 o 5 [L,μ-1. 50] o 10 o 注1:L、Hμ、分别为综合自然灾害人员伤亡率的最小值、最大值、均值和标准差。
注2:CMY也称作印刷色彩模式,C表示青色,M表示品红色,Y表示黄色。
以上色带的色彩选择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C、M、Y的值可以上下波动5个数值。
表2综合自然灾害房屋倒塌(含严重损坏)风险图色彩选择 色值 色值 色值 色值 风险等级 房屋倒塌(含严重破坏)率 色带 (C) (M) (Y) (K) 1 [μ+1. 5o,H] 20 100 80 20 2 [μ+0. 5μ+1. 50] o 60 60 15 320
MZ/T051-2014 表2(续) 色值 色值 色带 色值 色值 风险等级 房屋倒塌(含严重破坏)率 (C) (M) (Y) (K) 3 [μ-0.50,+0.50] 30 50 5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