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T 30-1996 卷烟 烟气气相中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散射红外法.pdf

烟草
文档页数:4
文档大小:2.34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烟草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YC/T 30---1996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烟草科学研究合作中心(CORESTA)推荐方法5(1993年)制定的,在技术内容 上与该方法等效,在编写规则上与之不同。

依据CORESTA推荐方法5制定本标准时,考虑到我国卷烟烟气一氧化碳含量水平较高, CORESTA方法中规定的1%、3%和5%(V/V)三种一氧化碳标准气体不太适合我国的情况,因此本标 准规定一氧化碳标准气体浓度为2%、4%和6%(V/V)。

本标准从1997年7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惠民、冯茜、王芳、李萍、穆怀静。

423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
卷烟 烟气气相中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散射红外法YC/T 30--1996 Cigarettes--Determination of carbon monoxide in the gas phase of smoke-NDIR method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烟气气相中一氧化碳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卷烟。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面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5606.1--1996卷烟抽样 GB/T16450-1996常规分析用吸烟机定义及标准条件 YC/T29一1996卷烟用常规分析用吸烟机测定总粒相物和焦油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卷烟烟气气相gasphaseofcigarettesmoke 使用符合GB/T16450要求的吸烟机,按YC/T29抽吸卷烟过程中通过烟气捕集器的烟气部分。

4原理 按YC/T29抽吸卷烟,收集卷烟烟气气相,用校准过的非散射红外分析仪测定一氧化碳,计算出每 支卷烟的一氧化碳量。

5仪器、设备 常用实验室仪器及下述各项。

5.1常规分析用吸烟机应符合GB/T16450的要求。

5.2气相收集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a)不能干扰吸烟机的正常操作和总粒相物、烟气烟碱的测定; b)其设计应能达到当充人一氧化碳浓度为6%(V/V)的卷烟烟气气相时,2h内一氧化碳的浓度变 化不大于0.2%(V/V)(绝对量)。

c)对其应进行选择使其体积至少应等于卷烟烟气气相与清除抽吸体积之和,最大不超过卷烟烟气 气相与清除抽吸体积之和的两倍。

5.3非散射红外分析仪应满足以下要求: 国家烟草专卖局1996-10-07批准1997-07-01实施
424
YC/T 30--1996
a)测量范围:0~10%(V/V)一氧化碳; b)精度:满度误差小于1%,线性度:小于满度1%,重现性:恒定温度和压力下,满度误差小于 0.2%; c)对10%(V/V)二氧化碳响应为一氧化碳的值不应超过0.05%(V/V),对2%(V/V)水蒸气响应 为一氧化碳的值不应超过0.05(V/V)。

5.4温度计可精确至0.2℃。

5.5气压计可精确至0.1kPa。

6标准气体 是一氧化碳与氮气的混合气体,应至少有三种浓度,浓度范围应覆盖预期检测到的一氧化碳浓度, 以免外推曲线。

一般来讲,2%、4%和6%(V/V)三种-氧化碳浓度就足够了。

一氧化碳的浓度应预检定 (检定相对误差小于2%)。

注:除氮气外,不能使用其他气体,如氢气,否则,检测器的响应会发生变化。

7抽样 按GB/T5606.1抽取实验室样品。

8分析步骤 8.1抽吸卷烟的制备 按YC/T29制备抽吸卷烟。

8.2校准非散射红外分析仪 8.2.1按照仪器说明预热仪器。

然后,用环境空气吹人仪器,调整仪器零点。

8.2:2将浓度为4%1(V/V)的-氧化碳标准气体罐人预先排空的集气袋,排空后再灌入4%(V/V)的 一氧化碳标准气体,要保证集气袋中的气体处于环境温度和大气压力下。

将气体导人仪器,待读数稳定 后记录仪器示值。

8..2.3将仪器示值调整至标准气体的实际浓度。

8.2.4用另外两种标准气体重复8.2.2的操作,若仪器示值与实际浓度相差超过0.2%(V/V)(绝对 量),则应检查仪器的线性度。

8.2.5非散射红外分析仪每周应至少校准一次,线性度应符合第5章中的规定,否则,表明仪器出现故 障。

8.2.6测定之前,应用4%(V/V)一氧化碳标准气体检查校准曲线,若仪器示值与实际浓度相差超过 0.2%(V/V),则应重复整个校准过程(8.2)。

8.3吸烟与气相收集 8.3.1气相收集系统的准备 按照仪器说明准备气相收集系统,要保证抽吸开始前气相收集系统已用环...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