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2231-2012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梨.pdf

方案优化,其他规范
文档页数:23
文档大小:7.67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其他规范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B 05 ICS 65.020.20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2231-2012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测试指南‧梨 Guidelinesfor the conduct of testsfor distinctness,uniformity and stability Pear (P.ussuriensisMaxim.,P.bretschneideriReld., P.pyrifoliaNakai.,P.munis L.) (UPOV:TG/15/3,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for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Pear,NEQ)
2012-12-07发布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 2231-2012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 5繁殖材料的要求。

6测试方法 7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果的判定 8性状表 9分组性状 10技术问卷. 附录A(规范性附录)梨性状表 附录B(规范性附录)梨性状表的解释, 附录C(规范性附录)梨技术问卷格式18
NY/T2231-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指南“TG/15/3,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uniformity and stability-Pear”。

本标准对应于UPOV指南TG/15/3,本标准与TG/15/3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与UPOV指南TG/15/3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主要差异如下: 适用范围增加了3个种:秋子梨(P.ussuriensisMaxim.)、白梨(P.bretschneideriReld.)、砂梨 (P. pyrifolia Nakai. ); 一增加了20个性状:“花芽:形状”、“花:花蕾颜色”、“花:花药颜色”、“花:花瓣数量”、“叶片:颜色 (嫩叶)”、“叶片:形状”、“叶片:状态”、“果实:果点大小”、“果实:果点密度”、“果实:萼片脱落 性”、“果实:果心形状”、“果实:果心大小”、“果实:果肉颜色”、“果实:果肉口感”、“果实:可溶性 固形物含量”、“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果实:维生素C含量”、“自花结实率“、“抗性:黑星病”、 “抗寒性”; 一删除了11个性状:“一年生枝:叶芽托大小”、“叶片:叶尖长度”、“叶片:边缘缺刻深度”、“花萼: 长度”、“花:花瓣基部形状”、“花:花瓣爪长度”、“未成熟果实:萼片颜色”、“果实:对称性(纵 向)”、“果实:萼洼周围赤褐色相对面积”、“果实:梗注周围赤褐色相对面积”、“果实:果梗弯曲 程度”; “叶片:边缘形状”、“叶片:尖端形状”、“叶片:基部形状”“种子:形状”。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环、徐岩、唐浩。

NY/T 2231-2012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梨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的技术要求和结果判定的一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梨属(PyrusL.)秋子梨(P.ussuriensis Maxim.)、白梨(P.bretschneideriReld.)、砂 梨(P.pyrifoliaNakai.)、西洋梨(P.munisL.)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和结果判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195水果、蔬菜制品维生素C含量测定法 GB/T12293水果、蔬菜制品可滴定酸度的测定 GB/T12295水果、蔬菜制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GB/T1798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GB/T19557.1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总则 NY475梨苗木 3术语和定义 GB/T19557.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群体测量single measurement of a group of plants or parts of plants 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测量,获得一个群体记录。

3.2 个体测量measurement of a number of individ...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手机扫码、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