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009.190-2006 食品中指示性多氯联苯含量的测定.pdf

推荐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33
文档大小:780.76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C 53 ICS 67.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5009.190-2006 代替GB/T5009.190-2003
食品中指示性多氯联苯含量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indicator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in foods
2006-09-14 发布2007-01-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5009.190-2006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5009.190一2003《海产食品中多氯联苯的测定》。

本标准与GB/T5009.190一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修改了标准的中文名称,改为《食品中指示性多氯联苯含量的测定》; 修改采用加拿大环境保护局和国际乳品联盟的相关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为气相色谱-质谱法,修改采用加拿大环境保护局1997年3月发布的《多氯联苯含量 测定的推荐方法》(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eries: Reference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polychlori- natedbiphenyls),方法编号为EPS 1/RM/31。

与 EPS 1/RM/31方法的不同之处如下: 一增加了离子阱串联质谱的测定条件; 一增加了方法的重现性限和再现性限。

本标准第二法为气相色谱法,修改采用国际乳品联盟(IDF)1991年发布的《奶及其制品中多氯联苯 含量的测定方法》(Determination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in milk and milk products),方法编号为 IDF130A:1991。

与1DF130A:1991方法的不同之处如下: 一增加适用范围,扩大到动物源性产品; 本标准以PCB198为内标,采用浓硫酸和碱性氧化铝的净化处理,按相对响应因子进行定量 计算; 一增加了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和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

本标准第一法主要起草人:李敬光、吴永宁、赵云峰、郑明辉、栾燕、傅武胜、邵兵、马永建、陈左生。

本标准第二法主要起草人:赵云峰、吴永宁、刘浩、李敬光、栾燕、郑明辉、邵兵、马永建。

本标准于1988年首次发布,2003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I
GB/T 5009.190-2006
引11言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biphenyls,PCBs)是斯德哥尔摩公约中优先控制的 12类持久性有机污 染物之一。

PCBs理论上有209个同系物异构体,目前已在商品中鉴定出130种同系物异构体单体,其 中大多数为非平面化合物。

PCBs化学性质极为稳定,难于被生物体降解,能够通过食物链富集,通常 在生物样品和环境样品中同时存在。

PCBs对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均会产生不 良影响,并且是导致与之接触过的人群发生癌症的一个可疑因素。

1997年WHO重新评估二英类化 合物的毒性当量因子时将二英样PCBs也包括在内。

由于二英样PCBs的测定需要采用高分辨质 谱法,难以在普通实验室推广,为此联合国GEMS/Food中规定了PCB28、PCB52、PCB101、PCB118、 PCB138、PCB153 和PCB180 作为 PCBs污染状况的指示性单体(indicator PCBs)进行替代性监测。

除 职业暴露外,食物摄人是人类接触PCBs的主要途径,超过了人体接触量的90%,动物性食品是其主要 来源,因此监测食品中PCBs对于控制其危害十分重要。

我国颁布的GB 2762一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也是以指示性PCBs单体PCB28、PCB52、 PCB101、PCB118,PCB138,PCB153 和 PCB180 的总和作为 PCBs的指标,并特别规定 了 PCB138 和 PCB153单体的允许限量。

而我国原有的GB/T5009.190一2003《海产食品中多氯联苯的测定》已不 能适应食品中PCBs痕量分析技术的发展要求,需要发展与GB2762一2005配套的食品中指示性PCBs 的标准化测定方法,以满足日常监测的需要。

本标准第一法修改采用加拿大环境保护局1997年3月发布的多氯联苯含量测定方法(编号为 EPS1/RM/31),根据实验研究资料和验证性...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