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的掺量对干粉砂浆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pdf

学术文献
文档页数:3
文档大小:1.08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学术文献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3 NO.4FLYASHCOMPREHENSIVEUTILIZATION 试验与应用
粉煤灰的掺量对干粉砂浆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鲍一轮,郭娇龙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西安710061) 摘要:试验研究了掺粉煤灰对水泥砂浆3d、7d、28d、56d的抗压、抗折强度,弹性模量的影响,并测定了其流动度。

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对流动度有提高作用,但掺量超过某一界值,效果将不明显或有所下降;粉煤灰对早期强度没有贡 献,对后期强度有促进作用,粉煤灰掺量超过某一界值,水泥砂浆的强度增加效应将减小;粉煤灰掺量对砂浆的弹性模量 的影响趋势与抗压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关键词:粉煤灰;流动度;强度;弹性模量 中图分类号:TQ177.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249(2013)04-0034-03 建筑干粉砂浆又称干混砂浆,是水泥、细集料、矿验用砂为西安渭河河砂,物理参数见表2。

物外加剂和诸多功能性外加剂按一定的比例,在生产表1水泥、粉煤灰的粒度分析 线于干燥状态下通过专业混合机的搅拌,混合成的一体积统计粉煤灰水泥 种颗粒状或粉状均态的混合物,然后以干粉包装或散测量范围0.375μm~2000m 装的形式运至工地,按照规定的比例加水拌合后即可体积:100%100% 直接使用施工的功能性建筑材料"。

常用的矿物外平均值:25.06μm17.37μm 加剂如粉煤灰、矿渣等,本试验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众数:23.81μm23.81μm 通过改变矿物外加剂的掺量,研究其对干粉砂浆性能d10:2.330μm1.261μm 的影响,为优化高性能干粉砂浆配合比提供试验基础。

d50:18.25μm12.00μm
06P60.07μm41.36μm 试验主要以单因素变量为基础,研究粉煤灰的掺量对表2试验用砂的物理参数 干粉砂浆性能的影响。

试验主要是在不同胶砂比下,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 保持最佳水灰比不变,改变粉煤灰的掺量,观察其流动参数细度级配区 度、强度、弹性模量的变化,总结规律,为掺加其他聚合p0/g/cm² p1/g/cm² e/%模数/
2.631.4544.92.73Ⅱ 物提供试验配比基础。

1.2试验配合比设计 1试验 1.1原料试验配合比见表3,设计了1:1、1:2、1:33种不 水泥:陕西冀东P.032.5级,标准稠度需水量为同的胶砂比,以基准砂浆组为基础,将粉煤灰分别以 28.8%,体积安定性合格,初凝时间为3.5h,终凝时间5%、10%、20%、30%、40%、50%的比例替代水泥。

为4.15h,28d抗压强度为35.1MPa,22抗折强度为1.3试验方法 5.8MPa。

粉煤灰:I级粉煤灰,产自西安周至。

粉煤按照《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2419- 灰的密度为2.69g/cm²,细度为3.7%,比表面积为2005),控制流动度为(150±10)mm,确定对于基准砂 396.1cm²/g,含水量为0.18%,需水量比为98%,烧失浆(不掺粉煤灰)的基准水胶比。

量为3.0%。

水泥、粉煤灰的粒度分析结果见表1。

试对于不同的胶砂比,以基准砂浆的基准水胶比为 基准,分别测定粉煤灰掺量为5%、10%、20%、30%、 收稿日期:2013-04-2740%、50%时的流动度,并对试验其状态加以描述。

34. 万方数据
粉煤灰综合利用 FLYASHCOMPREHENSIVEUTILIZATION2013 NO.4
试验与应用 对于不同的胶砂比,以基准砂浆的基准水胶比为水现象;胶砂比为1:2时,掺人粉煤灰后流动度显著提 基准,按试验配合比要求,成型40mm×40mm×160mm高,随着粉煤灰的掺量的增加,砂浆的流动度逐渐增 的水泥胶砂试件,按照《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大,掺量为20%基本趋于稳定;胶砂比为1:3时,随着 (GB/T17671-1999)测其3d、7d、28d、56d的抗压、抗粉煤灰的掺量的增加,砂浆的流动度逐渐增大,掺人小 折强度;成型70.7mm×70.7mm×210mm的砂浆试于10%粉煤灰流动度提高不明显,掺量为20%时,显 件,按照《建筑砂浆基本性能测试方法》(JGJ70-著提高,其后基本趋于稳定,存在泌水现象。

2009)测其3d、7d、28d、56d的弹性模量。

总的来说,由于粉煤灰的“形态效应”,其球形、表 表3试验配合比面光滑的特性,对减轻砂浆颗粒之间的摩擦力起到促 编号胶砂比F10F12 F13 F14 F15 F16进作用,提高了流动度,但随着掺量超过一定界值,粉 掺量/%051020304050煤灰表面的吸附水增加,流动度提高效果不明显或有 水泥/g1:0450所下降;对于不同的胶砂比,粉煤灰所起的流动度的促...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