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59.060.20 CCSW50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013-2023 化学纤维 动态弹性模量的测定 声脉冲传播法 Man-madefibre-Determinationofdynamicelasticmodulus- Sonic-pulsepropagationmethod 2023-09-07发布 2024-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3013-2023 前言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化学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86)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新风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纺织大学、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中国化学 纤维工业协会、浙江古纤道股份有限公司、新兴际华(北京)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 有限公司、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昊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恒力 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无锡金通高纤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大发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古纤道绿色纤维有限 公司、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 公司、桐昆集团浙江恒超化纤有限公司、常州市华纺纺织仪器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红杰、庄耀中、刘洪涛、卢宏庆、李德利、李蓉、田琨、许海霞、孙燕琳、王亦涵、 龚柳柳、陈瑙、钱琦渊、邢喜全、杨志超、朱庆芳、柴林玉、王献波、戚黎洲、孙伟平、章四夕、曾成。
GB/T 43013-2023 化学纤维动态弹性模量的测定 声脉冲传播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采用声脉冲传播法测定化学纤维长丝动态弹性模量(以下简称声模量)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化学纤维长丝,包括预取向丝、中取向丝、高取向丝、牵伸丝、单丝、工业丝等不同加工 方式长丝,也包括聚酯纤维、锦纶、丙纶、晴纶、粘胶以及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不同材质长丝。
其他 纱、条、带以及薄膜材料等参照本文件执行。
本文件不适用于氨纶长丝以及拉伸变形丝(DTY)。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033.2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2部分:密度梯度柱法 GB/T4146(部分)纺织品化学纤维 GB/T6502化学纤维长丝取样方法 GB/T6503化学纤维回潮率试验方法 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9994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 GB/T14343化学纤维长丝线密度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4146(部分)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动态弹性模量dynamicelasticmodulus 使用振动或声频等动态方法测定得到的弹性模量。
[来源:LY/T2382-2014,3.3] 3.2 声模量sonic modulus E, 根据脉冲声波扰动所致纤维试样的微小应力和应变测得的动态弹性模量。
注:声模量反映了纤维材料的刚性。
3.3 声波旅行时间sonicwave travel time T. 声波穿过被测纤维试样的真实传播时间与仪器固有的延迟时间之和。
GB/T 43013-2023 注:声波旅行时间由装置直接读取。
3.4 延迟时间delay time 零距离时间zerotime Ta 声电信号互换、递转、输运和传播等过程所消耗在仪器电路的时间。
注1:延迟时间不能直接读取,需计算得到。
注2:一般认为T与声波旅行/传播距离即换能器隔距无关。
3.5 声波传播时间sonic wave propagation time T, 声波在被测纤维试样中的真实传播时间。
注1:声波传播时间不能直接读取,而由计算得到。
注2:声波传播时间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T,=T,-T 式中: T。
-声波传播时间; T.-声波旅行时间; T--延迟时间。
3.6 压电换能器piezoelectrictransducer 利用某些单晶材料的压电效应和某些多晶材料的电致伸缩效应将电能与声能进行相互转换的 器件。
4原理 声波从共振频率为3kHz~10kHz的发射端换能器(电一声转换)开始,沿着纤维试样长度方向旅 行,经过一段隔距和时间后,到达接收端换能器(声一电转换),根据声波旅行时间,扣除延迟时间后得到 真实传播时间,从而计算得到声波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以及声模量。
已知所测纤维的无规取向声速,可进一步计算声速法取向参数(取向度/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