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87.080分类号:A17 备案号:67502-2019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5344-2018
液体油墨耐蒸煮性能的检验方法
Testmethodforretort resistance of liquidink
2018-12-21发布2019-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5344-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油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黄山新力油墨科技有限公司、新东方油墨有限公司、洋紫荆油墨有限公司、浙江 永在油墨有限公司、杭华油墨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印刷及办公自动化消耗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 DIC油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治飞、刘国文、李娟、吴敏、马志强、毕明珠、沈健。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QB/T5344-2018
液体油墨耐蒸煮性能的检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体油墨耐蒸煮性能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原理、测试项目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液体油墨耐蒸煮性能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808一1988软质复合塑料材料剥离试验方法 GB/T13217.4一2008液体油墨粘度检验方法 GB/T13217.7一2009液体油墨附着牢度检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色渗透colorinfiltrate 印刷品上的油墨穿过承印物,出现在承印物非印刷面而显现出油墨颜色的现象。
4分类 4.1水煮级 产品使用温度在80℃~100℃。
4.2半高温蒸煮级 产品使用温度在100℃~121℃。
4.3高温蒸煮级 产品使用温度在121℃~145℃。
5原理 油墨印刷后,制备包装袋样品,在规定的时间、压力和温度下,测试样品袋颜色、复合层间的剥离 力、油墨在基材的附着牢度、样品袋是否有色渗透现象等指标,以评估油墨的耐蒸煮性能。
6测试项目 6.1用于复合包装液体油墨耐蒸煮性能 6.1.1剥离力 测试中间层为油墨的两层基材之间的剥离力(包括蒸煮前、蒸煮后的变化)。
6.1.2色差 测试蒸煮前、蒸煮后样品袋上印刷有油墨图文部分的颜色变化。
6.1.3色渗透 观察蒸煮后的样品袋、水,是否有色渗透的现象。
6.1.4外观 观察蒸煮后的样品袋的外观,是否有脱层、起泡等现象。
QB/T5344-2018
6.2用于表印包装液体油墨耐蒸煮性能 6.2.1附着牢度 测试油墨在印刷基材上的附着牢度(包括蒸煮前、蒸煮后的变化)。
6.2.2色差 测试蒸煮前、蒸煮后样品袋上印刷有油墨图文部分的颜色变化。
7检验方法 7.1仪器及材料 7.1.1仪器 7.1.1.1高温蒸煮锅(带反压装置)。
7.1.1.2印刷机。
7.1.1.3复合机。
7.1.1.4电子剥离实验机(量程0N~490N,精度0.01N)。
7.1.1.5烘箱(量程10℃~300℃,精度1°℃)。
7.1.1.6热封仪。
7.1.1.7色差仪。
7.1.1.8丝棒:铜棒体直径(9±0.05)mm,长240mm,缠绕不锈钢丝部分长(200±0.50)mm,钢 丝直径0.12mm,密绕排列,整齐无间隙。
7.1.1.9压印床:240mm×340mm。
7.1.1.10覆膜机:温度可调范围50℃~200℃,有效覆膜宽度不小于300mm。
7.1.1.11调墨刀。
7.1.2材料 7.1.2.2尼龙(NY)薄膜(润湿张力大于52X10N/m)。
7.1.2.3流延聚丙烯(CPP)薄膜(润湿张力大于38X10N/m)。
7.1.2.4聚乙烯(PE)薄膜(润湿张力大于38X10N/m)。
7.1.2.5铝箔(软质)。
7.2试验样袋的制备 按附录A进行制备。
试验样袋制备过程中,油墨的粘度测试按GB/T13217.4一2008进行检验。
7.3样品袋的测试 7.3.1样品袋的耐热性 7.3.1.1复合油墨样品袋的耐热性 将制备好的样品袋,充入袋容积1/2~2/3的水后,排气密封。
放入带有反压装置的高温蒸煮锅中, 进行水煮/蒸煮试验。
一般的,水煮级按100C,30min条件测试;半高温蒸煮级按121C,30min条件测试;高温蒸煮 级按135℃,30min条件测试。
测试色墨耐蒸煮性能时,应将色墨制作的样品袋和白墨制作的样品袋绑在一起后,同时进行水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