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33.160 M 61
团体标准 T/BIA 17-2024
数字人指标要求及评估方法 第1部分:平台基础能力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digital human Part 1:Platform basic petency
2024年02月02日发布2024年03月01日实施 北京信息化协会
目录
前言.. 1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 缩略语.. 4概述... 5 基础技术能力.. 5.1能力要求, 5.2评估方法, 6 基础工程化能力. 6.1能力要求, 6.2 评估方法. 7基础安全保障能力, 7.1能力要求, 7.2 评估方法. 附录A...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数字人指标要求及评估方法》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平台基础能力; 第2部分:平台性能分级; 第3部分:平台安全可信; 第4部分:动作捕提技术; 第5部分:终端一体机; 第6部分:金融场景应用; 第7部分:营销场景应用; .... 本文件为第1部分。
本文件由北京信息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信息化协会元宇宙创薪发展工作委员、中国移动通信 集团北京有限公司、北京蓝色光标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数智云科信息 科技有限公司、凌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飞天云动科技有限公司、数字榻生(北京)科技有限公 司、北京海百川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传音控股有限公司、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闪剪智能 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蔚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芒果融创科技有限公司、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黑镜次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深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聚力维度科技 有限公司、北京摩登天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灵芒科技文化有限公司、爱化身科技(北京)有限公 司、北京元客方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五一视界数字李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元宇宙文化有限公司、 浙江君同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苏州次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杭州趣看科技有限公司、九度数字科技 (苏州)有限公司、中传景创(北京)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宁波菊风系统软件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颜媚、石霖、和婕、冯昊宇、凌玲、纪菁、翁冬冬、任春霞、李志强、郭晓喆、 蒋耀琳、吕海兵、刘彦宾、李松、赵明睿、张佳宁、李金兰、汪磊、周世晟、宋震、孙博、赵晶、朱峰 结、汤本来、司马华鹏、毛丽艳、唐向阳、高宏刚、费元华、于淼、张亦弛、吴红、冯月、曾定衡、部 静文、张一凡、吴松城、张培养、宋健、罗志文、赵天奇、渠源、沈玥、张逸娟、张晶、朱金晨、涂政、 郭林、耿放、熊伟、吴亚光、曹振、王国林、邢琳、韩蒙、林昶廷、张广亮、李小满、钱代友、贺波、 陈乾、栗兰贺、杨茂森、刘奕宏、钱晓炯、蒋莹凯、龚任娇子、盛琳子。
I
T/B1A 172024
数字人指标要求及评估方法第1部分:平台基础能力
1范围 本文件面向数字人平台,从基础技术能力、基础工程化能力、基础安全保障能力三个维 度规定了数字人平台基础能力要求及评估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对数字人平台基础能力的设计、研发、评估、验收等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TU/TF.748.15数字人应用系统基础框架和评测指标(Framework and metricsfordigital human application systems)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ITU/TF.748.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虚拟数字人digitalhuman 简称数字人或虚拟人,是指基于现实世界设计或通过计算机虚拟生成,再借助真人或计 算驱动,在多模态输出设备呈现的拟人化的虚拟形象或虚拟人物,是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 机视觉、智能语音、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于一体的计算机应用,可用于数字内容生 成和人机交互,帮助提高内容生产效率和用户体验。
[来源:ITU/TF.748.15,3.2.1,有修改] 3.1.2 文本驱动text-driven 是指支持不同类型的文本到最终数字人视频(包括语音和画面)的驱动方式。
3.1.3 音频驱动audio-driven 是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