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WAORG 032-2024 家庭医生远程与互联网健康服务规范.pdf

032,2024,CAWAORG,pdf,家庭医生,团体标准
文档页数:20
文档大小:516.39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团体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11. 020 CCS C05 团体 标 電准 T/CAWA0RG032-2024 家庭医生远程与互联网健康服务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he telemedicine and online health care of family doctors 2024-12-25发布 2024-12-25实施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 发布
T/CAWA0RG 032-2024 目次 前 言 ⅡI 引 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服务机构.. 5远程与互联网服务系统与平台. 3 6服务内容. 7服务质量控制. .9 8安全与风险控制. .10 附录A(资料性)健康档案. 12 附录B(资料性)诺丁汉健康量表, 14 参考文献 .16 图1远程与互联网诊疗服务基本流程 图2基于远程与互联网诊疗慢病管理基本流程. 7 图3线下转诊服务流程 8 表A.1健康档案 12 表B.1诺丁汉健康量表. 14
T/CAWA0RG03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首都 医科大学、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济大学附属东方 医院、苏州市立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北京大学国际 医院、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北京西城区什刹 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杭州市上城区四季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全科在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家医(北京)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发展研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迟春花、王留义、方宁远、吴浩、杜雪平、赖光强、彭德荣、江华、黄、郭 媛、刘岚、吴汉骥、刘芳勋、吴华、孙运、周海蓉、张丽娜、胡芳、刘赛男、杨吉巍.

IⅡ1
T/CAMA0RG032-2024 引言 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是国家医疗健康战略布局的关键基石,面家庭医生服务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家 庭医生通过线上与线下服务相融合,可以在推动分级诊疗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国家卫 生健康委员会等6部门《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卫基层发(2022) 供了规范依据.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快速发展,这些相关文件对互联网诊疗的准入与管理提供了基本框架.

为了更好地落实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改善家庭医生互联网服务流程、服务内容、质量控制、居民隐私 保护和信息安全等互联网诊疗相关环节,函需一套全面且科学的服务标准来规范和引领行业发展.

本文件旨在填补现有规范的空白与不足,通过明确服务流程、内容、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等各个环 节,增强民众对家庭医生互联网服务的信任度,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广泛推广与深入开展,进一步 线.

本文件的创新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其一,在技术融合方面,将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与家庭医生传统服 务模式深度整合,提出了适用于多种互联网平台的统一技术框架,确保服务的稳定性与兼容性.

其二, 在服务协同上,创新性地构建了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服务协同机制,详细规定了转诊过程中的信息共享、 患者交接等关键环节,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连贯性与整体性.

其三,于患者体验优化层面,引入了以患者 为中心的服务设计理念,设立了患者与评价的标准化渠道与指标体系,使家庭医生服务能够根据患 者需求不断优化改进,规范了家庭医生互联网服务的全新模式,为医疗健康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 效范例.

IⅢ1
T/CAWA0RG 032-2024 家庭医生远程与互联网健康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家庭医生远程与互联网服务的服务机构、远程与互联网服务系统与平台、服务内容、 服务质量控制和安全与风险控制.

本文件适用于家庭医生远程与互联网健康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家庭医生familydoctor 家庭医生既可以是全科医生,也可以是在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其他类别临床医师、乡村医生及退休 临床医师.

注: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组建包含护士、药师、医生助理、健康管理师等人员的团队,为居民提供综合性、连续性、 个性化的医疗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并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签约服务关系.

3. 2 互联网健康服务onlinehealthcare service 为居民提供签订协议、健康评估和管理、健康咨询、健康宣教、疾病预防、就诊指导、心理疏导、 慢病随访、互联网诊疗、转诊等服务.

3.3 居民健康档案resident health record 居民各类健康服务过程的规范、科学记录,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是满足居民自我保健和健康管理、 健康决策需要的基础信息资源.

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指电子化的居民健康档案,是关于居民个人健康状况的信息资源库,该信息资源库以计算机 可处理的形式存在,由居民本人授权使用.

3. 4 个人健康档案personalhealthrecord 个人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健康标识、个人基本健康信息、卫生健康服务活动记录.

注1:个人健康标识是包括但不限于妇幼人群、老年人群、慢病或重点疾病、法定传染病、体重状况及血型等的标 识.

注2:个人基本健康信息主要包括人口学信息、社会经济学信息、紧急联系人信息、建格信息、家庭医生签的信息、 基础健康信息、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内容.

注3:卫生健康服务活动记录主要包括服务时间、服务机构、服务类型、主要健康和疾病间题、医学报告、服务费 用等内容.

3.5 家庭健康档案familyhealthrecord 家庭健康档案包括家庭基本信息、家庭成员信息和家庭主要健康问题.

3. 6 互联网医疗online diagnosisandtreatment 医疗机构以在本机构注册的医师为医疗服务团队,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展部分常见病、慢病复 诊和“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一种诊疗方式.

4服务机构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