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NAS 07-2019 成人肠造口护理.pdf

07,2019,cnas,pdf,肠造口,团体标准
文档页数:9
文档大小:2.35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团体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T/CNAS07-2019 成人肠造口护理 Nursing care for adult stoma patients 2019-11-10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护理学会 发布
T/CNAS07-2019 前言 本标准由中华护理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北京大学护理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 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浙 江省肿瘤医院、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泠、高志冬、马蕊、徐洪莲、楼征、王志稳、田丽、张洁、胡爱玲、郑美春、 丁炎明、邓俊、周玉洁、胡宏鸯、喻花、谢玲女、王静.

T/CNAS 07-2019 成人肠造口护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成人肠造口护理的基本要求、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1 造口stoma 出于治疗目的将一段肠管拉出腹壁外所做的人工回/结肠开口,粪便由此排出体外.

2. 2 单腔/双腔造口end/double stoma 回/结肠连续性完全中断,只将肠管近端在腹壁外开口称为单腔造口,肠管近端和远端分别在腹 壁外各自开口称为双腔造口.

2. 3 祥式造口loop stoma 回/结肠连续性没有完全中断,肠管近端和远端在腹壁外同一开口.

2. 4 结肠造口灌洗colostomyirrigation 将一定容量的温水经结肠造口灌入肠腔,以刺激肠蠕动,清除结肠内的粪便及积气.

3基本要求 3.1应指导患者及照护者选择合适的造口护理用品并掌握其使用.

3.2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及支持.

3.3宜在术前一天为患者进行造口定位.

3.4应在术后每天进行造口评估,及时发现造口及周围皮肤并发症并予以处理.

3.5宜建立由手术医师、护士、营养师、心理/精神科医师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共同管理患者.

4术前护理 4.1心理支持
T/CNAS 07-2019 4.1.1应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确定存在的主要问题.

4.1.2应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耐心倾听.

4.1.3应帮助患者认识肠造口手术的目的,增强对手术成功的信心和康复的勇气.

4.2造口定位 4.2.1肠造口宜位于腹直肌上,避开疤痕、皱褶、骨隆突或腰带等部位.

4.2.2回肠造口宜在右下腹脐与骼前上棘连线中上1/3处或脐、骼前上棘、耻骨联合三点形成的三 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点:乙状结肠造口用前述方法定位在左下腹.

4.2.3横结肠造口宜在上腹部以脐和助缘分别做一水平线,两线之间,且旁开腹中线5-7cm.

4.2.4体质指数(BMI)≥30kg/m²者,造口位置宜定在腹部隆起的最高处.

4.2.5计划行两个以上造口手术者,定位不宜在同一条水平线上,造口之间相距5-7cm.

4.2.6造口定位以患者取半坐卧位、坐位、弯腰、站立等不同体位时能看到造口为宜.

4.2.7宜用手术记号笔画实心圆标记造口位置.

5术后护理 5.1造口评估 应术后每日进行造口评估(见附录A),及时发现造口及周围有无异常情况.

5.2心理支持 5.2.1应评估患者对造口的接受程度.

5.2.2术后首次让患者观看造口时,宜在清洁造口及周围皮肤后.

5.2.3宜鼓励患者参与造口自我护理,可安排同伴教育.

5.2.4当患者出现拒绝直视或触摸造口、不愿意参与排泄物的排放、表情淡漠、哭泣等情况时,应 报告主管医师.

5.3造口护理用品的选择与使用 5.3.1造口护理用品的选择 a)手术早期宜选用透明、无碳片、开口袋,康复期可选择不透明造口袋.

b)排泄物稀薄宜选开口袋,排泄物稠宜选开口袋或闭口袋.

c)视力障碍者宜选透明造口袋,手灵活性差者宜选预开口造口袋.

d)腹部平坦或膨隆宜选平面底盘,造口回缩宜选凸面底盘加腰带.

5.3.2造口底盘发白或卷边时,宜尽快更换,宜在清晨空腹时进行,更换流程见附录B.

5.3.3造口袋内1/3~1/2满时,宜排放造口袋内排泄物.

5.4结肠造口灌洗 5.4.1乙状结肠造口和降结肠造口患者可每日或隔日进行结肠造口灌洗,若连续发生两次灌洗间隔 2
T/CNAS 07-2019 有排便现象,则宜调整灌洗液量或不再进行灌洗.

5.4.2应提供安全隐蔽、独立的卫生间或房间,协助患者坐于马桶上或便器旁.

5.4.3应准备结肠造口灌洗用品和39℃~41C的温开水1000ml.

5.4.4灌洗前应戴手套,用食指探查造口的肠腔走向.

5.4.5灌洗速度宜为100ml/min,成人灌洗量500~1000ml/次.

若灌洗过程中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出 冷汗、腹痛、头昏眼花或血压骤降、脉搏上升等情况,应立即停止灌洗.

5.4.6应在灌洗后15~30min评估排泄物的颜色、性状、量等.

5.4.7每次灌洗时,宜确保液体全部灌入到肠腔内.

5.5造口及周围皮肤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5.5.1造口出血 a)应评估出血部位、量.

b)造口浅表渗血可压迫止血,若压迫无效可撒涂造口护肤粉或使用藻酸盐敷料按压.

c)非造口肠腔出血可用浸有1%肾上腺素溶液的纱布、云南白药粉等外敷,然后纱布压迫止血 或硝酸银烧灼止血.

止血无效时报告医生.

5.5.2造口水肿 a)应评估水肿发生的时间、肿胀程度、造口血运及排泄情况等.

b)黏膜皱褶部分消失的轻度水肿者,可放射状剪裁造口底盘,剪裁孔径比造口根部大3~6mm, 并观察水肿消退情况.

c)黏膜皱褶完全消失的重度水肿者,可用3%高渗盐水或50%硫酸镁浸湿纱布覆盖在造口黏膜 上,2~3次/日,20~30min/次.

d)合并脱垂者,水肿难以消退且脱垂的肠管无法回纳,应注意观察和保护肠管,并报告医生.

5.5.3造口缺血/坏死 a)应评估缺血/坏死的范围、黏膜颜色等.

b)宜选用二件式透明造口袋.

c)宜遵医去除造口周围碘仿纱布,或将缺血区域缝线拆除1~2针,观察血运恢复情况.

d)造口局部缺血/坏死范围<2/3者,可在缺血/坏死黏膜上涂撒造口护肤粉. e)造口缺血/坏死范围≥2/3或完全坏死者,应报告医生. 5.5.4皮肤黏膜分离 a)应评估分离的范围、大小、深度、渗液量、基底组织情况及有无潜行. b)浅层分离,宜用造口护肤粉喷洒局部:深层分离,宜去除黄色腐肉和坏死组织,可用藻酸盐 敷料充填伤口:合并感染时,宜使用抗菌敷料. c)上述步骤后宜涂抹防漏膏/条、防漏贴环或应用水胶体敷料隔离. d)分离较深或合并造口回缩者,可使用凸面底盘并佩戴造口腰带或造口腹带固定. 5.5.5造口回缩 a)应评估回缩的程度、造口底盘和周围皮肤的浸渍情况. b)可使用凸面底盘并佩戴造口腰带或造口腹带固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