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TERRITORIALSPATIALPLANNINGOFWUYISHAN (2021-2035年) (公众征求意见稿)
2035
前言 PREFACE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 意见》的要求,我市于2020年8月起组织开展《武夷山市国土空间规划 (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
本次规划是落实新发 展理念,实施高效能空间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空间政策; 是市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和指导各类建设的行动纲领;是对 福建省国土空间规划相关要求的细化落实,是实现武夷山市发展规划的空间 保障;是指导乡镇国土空间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编制的上位规划.
《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 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夷山市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坚持从武夷山市实际出发,围绕国家生态文明顶层设计的地方 实践、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高质量利用以及国际旅游度假城市的 长远谋划和高标准建设,探索生态保护、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城乡发展和 谐共赢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为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凝聚公众智慧,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 议.
武夷山2035邀您共同见证
规划概述 目录 CONTENTS目标与战略
区域协调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建设精致宜居中心城区
强化基础设施支撑 规划传导与实施保障
0 规划概述 PLANNING OVERVIEW 1.1武夷山概览 1.2自然资源概况 1.3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
武夷山概缆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地处闽、赣两省交界地带.
市域呈现“两山夹一川,六水聚山 谷”的自然地理格局,西北临武夷山脉,东临武夷山支脉,崇阳溪从中部贯穿而过,汇聚西溪、 黄柏溪、九曲溪、梅溪和东溪等支流水系,山区茶园紧贴“城镇、交通、水系”周边圈层分布, 总体格局呈现“山环水抱、城田相融、茶人合一”的特征.
碧水丹山、生物宝库 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5个国家公园之一、武夷山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是全世界35处、 全国4处双世遗之一,其中七成位于武夷山市境内.
武夷山是“丹霞地貌”典型代表,具有全球 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和世界级的生态游憩品牌,已率先探索出一条自然资源资产 管理和自然保护地整合的体制创新之路.
理学之邦、闽越古城 武夷山是朱子理学文化摇篮,是世界研究朱子理学乃至东方文化的基地,也是闽越文化遗存 的历史见证,是福建古文化发展的高峰,被评为福建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名茶之乡、岩韵悠长 武夷山是世界红茶和乌龙茶发源地,万里茶道起点.
武夷岩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获得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并且武夷山尚保留制茶技艺、茶歌舞等非物质文化遗址.
山林茶城
武夷
山林>500m林地多分布于山区,海拔500m以上,呈“高质高密、西乔东竹”的分布特征.
茶园150-500m茶园基本分布以100米-500米高度之间,紧贴“城镇、交通、水系”周边圈层分布.
城镇0-150m人居聚落呈现“山环水抱、城田相融、茶人合一”的布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