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试验检测计划方案.doc

doc,工程项目,方案,检测,试验,施组方案
文档页数:50
文档大小:3.09MB
文档格式:doc
文档分类:施组方案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无锡市高浪路(蠡湖大道-长江南路) 快速化改造工程一期GL02标

试验检测计划方案

编制:审核:批准:

中国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无锡市第三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无锡市高浪路(蠡湖大道-长江南路)快速化 改造工程一期GL02标项目经理部二0二0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目录.. 2第二章、主要技术标准. .3第三章、主要工程设计概况. .8一、隧道及结构工程. 二、道路工程.三、雨水工程. 10 14四、电力工程. 18第四章、编制依据: 第五章、编制目的. 20第六章、编制原则.. ..21 .21第七章、总的要求 22第八章、试验室人员岗位职责. .22二、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一、试验室主任岗位责任制 22 23三、质量负责人岗位职责. 23四、试验检测工程师岗位职责. 23五、施工现场试验员职责. 24第九章、试验室管理制度. 六、资料员岗位职责. 24 24一、试验室管理制度. 24二、试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25三、试验设备管理制度 四、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维修制度. 26 25五、事故分析制度. 26六、样品管理制度. 26七、环保工作制度.. 27八、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九、养护室管理制度. .28 27第十章、工程现场的试验取证工作. .28一、原材料. 281、水泥 2、钢筋. .28 293、集料. 304、掺合料 326、水... 5、外加剂 33二、混凝土. 34 35三、石灰... 36四、土... . 36五、侧平石、彩色道板. 37

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原材及密实度.. ..37七、灰土压实度. ..37八、沥青砼面层. ..37十、成品、半成品 九、砖砌体砂浆.. ..37第十一章、根据本项目工程编制试验计划 .. 37 .8一、隧道原材试验计划. .. 38二、道路原材试验计划.三、道路土工试验计划. 四、雨水试验计划. ...41五、电力试验计划..第十二章、试验检测工作流程图 .43一、材料检测流程. ..44二、工程实体检测流程. 三、混凝土配合比流程. ..45 . 46四、混凝土浇筑控制流程. . 48第十三章、小结 ...49

第一章、工程概况

路,两端与现状湖大道跨线桥和机场快速相连.本次高浪路快速化改 无锡市高浪路(蠡湖大道-长江南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位于现状高浪造一期工程,西端接湖大道,与湖大道学府立交改造时预留的隧道结构相接,然后主线以隧道型式向东穿越五湖大道、立信大道、贡湖大道、道、菱湖大道后落地,接入现状高浪大桥,跨越京杭运河,路线全长 南湖大道及瑞景道后伸出地面,自蠡河起桥,以高架桥型式上跨华清大8.35km,其中主线隧道长度5051m,线位走向基本沿老路线位.

高浪路(蠡湖大道-长江南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项目一期主体施工GL02标包括隧道和地面道路二部分.GL02标隧道西起与GL01标隧道交界点,东至隧道结束点,桩号范围为K3420-K6355,共长2935m:隧道自西 向东依次下穿立德道、贡湖大道、兴梁道、南湖大道、瑞景道,并在鑫河西侧接入地面道路.沿线设置N4、S4、N5、S5四条出入口匝道,设置2座设备用房,分别位于主线K4447.5(贡湖大道路口东北侧)、K5098.8(瑞景埋段处,距离明暗交界点约510m:设3座废水泵房,分别为隧道局部最低 道交叉口西南侧):设5座雨水泵房,分别位于匝道、主线由散开段接入暗点.隧道下穿河道均做过水箱涵,与隧道结构共建.隧道标准段结构净宽27.5m,匝道处最宽约48m.

GL02标地面道路范围为K3420~K6470,线路长3.05km,同时建设的雨水管线、电力管沟、地面桥梁、综合管廊迁改及施工期间临时交通组织等.工程包含隧道和地面道路2个单项工程,其中隧道工程包含4个单位工程:

1、大型土石方工程2、基坑围护3、隧道结构4、附属用房土建:地面道路工程包含14个单位工程:1、大型土石方工程2、地面道路工程

3、雨水工程(一期)4、雨水工程(二期)5、电力管沟工程

6、河道挡墙7、谢湾桥,8、长欣桥9、万新桥10、扬新桥

11、凯莱大饭店桥12、勤德桥13、瑞景道综合管廊-管廊

14、地面桥涵管廊-基坑围护.

第二章、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主线:城市快速路:辅道:城市主干路.

2、设计速度主线:设计速度80km/h:辅道:设计速度60km/h:立交匝道:40km/h:平行匝道:40km/h.

3、机动车道规模主线:双向六车道;辅道:双向六车道.

4、道路净空主线及匝道机动车道:≥4.5m:辅道机动车道:≥5.0m:相交道路:主干路≥5.0m,次干路及以下≥4.5m: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2.5m.

5、设计荷载标准路面结构设计轴载:BZZ-100型标准车.

6、抗震设计标准基本烈度为VI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抗震措施符合按8度设防的要求.

7、设计年限沥青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5年.

8、车道宽度标准

本工程主线快速路外侧车道全线统一采用3.75m.交叉口进口车道宽度:3.25m/1n,条件受限时采用3.0m/ln:交叉口出口车道宽度:3.5m/ln:非机动车道宽度:3.5m~4.5m:人行道宽度:≥2.0m.

9、变速车道由于本工程地处太湖新城核心区域,为更好地服务项自周边地块,主线应尽可能多设置出入口,因此相邻出入口间距较近.考虑到出入口间距较近且数量较多,为减少对主线车流的影响,本工程平行匝道均按单车道变速车道设计:学府立交及华清立交节点,考虑到远期立交匝道与地面出入口共用变速车道,本工程立交匝道均按远期双车道变速车道设计预留;上游入口匝道鼻端与下游出口鼻端间距较近时,采用辅助车道连接.

10、地面道路交叉口交叉口进口道渐变段最小长度不应少于:支路20m,次干路25m,主干路30m~35m.交叉口进口道展宽段最小长度不应小于:支路30m~40m,次干路50m~70m,主干路70m~90m,与支路相交取下限,与主干路相交取上限.交叉口出口道展宽段最小长度不应小于30m~60m,交通量大的主干路取上限,其他可取下限:当设置公交停靠站时,应再加上站台长度.渐变段最小长度不应小于20m.下匝道坡脚至交叉口停车线间距不小于200m:上匝道坡脚至交叉口停车线间距不小于130m.

11、横坡和超高不设超高路段,车行道横坡采用2%,人行道横坡采用2%反坡.主线及辅道采用双向坡,匝道采用单向坡.本工程主线及辅道均不设超高.匝道超高不大于4%,定向匝道不大于3%.超高采用绕道路中心线旋转的方式:超高过渡在缓和曲线内完成.

12、加宽要求本工程主线及匝道均为客车专用,圆曲线加宽采用大型车加宽值.道路主线及匝道在半径较小的路段,按照CJJ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及CJJ193-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