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桩技术方案20页.doc

2.0,doc,充电,方案,电动汽车,文档模板
文档页数:20
文档大小:992.76KB
文档格式:doc
文档分类:文档模板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电动汽车充电

技术方案
xXXxXx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XX年1月

第一部分充电桩发展的现状

1.概述

目前,珍借地球上有限的石油资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退制全球变暖趋势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话题.

汽车作为现代社会化大工业的产物,为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跃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舒适和便捷.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汽车的耗油量已占全部石油消耗的75%,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

要缓解这两个日趋严重的两个问题,汽车工业必然向着环保、清洁和节能的方向发展,包括发展清洁替代燃料汽车和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在环保、清洁、节能等方面占据明显的优势,据相关统计,电动汽车在能量利用率比燃油汽车高7.5个百分点,污染物排量仅为普通内燃机车的2一8%,基本无污染物排放.电动汽车具有无(低)污染物排放、噪音低、能效高、维修及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它的广泛普及将是缓解大气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2.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目前国际国内汽车厂商相继推出了相关的电动汽车产品,主要厂商有比亚迪,万向集团,上汽,奇瑞、大众、丰田、日产等.电动汽车详细可分为三类:即仅以车载蓄电池(或电容)为动力源的纯电动汽车,以多个车载动力源提供动力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当前主要是指以内燃机及蓄电池)和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燃料电池汽车.

经过近30年的努力,特别是过去10多年国家汽车生产和消费政策的调整我国汽车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产销规模在1998-2008年的10年间保持了20%以上的年均增幅.目前我国己跃居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国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为世界瞩目,但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但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差距却没有那么大.特别在电动汽车领域,我国企业在关键的电池技术上获得了突破,具备了率先启动产业化的条件,有实现跨越的机会.电动汽车为我国汽车产业缩短差距、实现跨越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战略机遇.

20亿元研发经费,形成了以纯电动、油电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为“三纵”,以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动力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三种共性技术为“三横”的电动汽车研发格局.共计200多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3000多名科技人员直接参加了电动汽车专项研发.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电动汽车的研发取得明显进展.到2009年,我国已形成约1800项专利,并开发出了多款电动汽车样车.目前,共有48个型号的各类电动汽车获得机动车新产品公告,其中,比亚迪、奇瑞、长安等企业的插电式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已具备上市销售的条件.电动汽车在我国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3.电动汽车电池使用现状

纯电动汽车的最大瓶颈是电池.电动汽车对电池的要求比较高,高比能、高比功率、快速充电和具有深度放电功能、循环和使用寿命长.铅酸电池作为比较成熟的技术,虽然其比能量、比功率和能量密度都比较低,但是高的性价比及高倍率放电,成为目前唯一能大批量生成的电动汽车用电池.镍镐电池和镍氢电池虽然性能好于铅酸电池,但是其性价比不高,含重金属,用完遗弃后对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选用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因为锂离子动力电池有以下优点:工作电压高(是镍镉电池氢-镍电池的3倍):比能量大(可达165WH/kg,是氢镍电池的3倍):体积小:质量轻: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无污染等.如果采用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成本难以降低.磷酸铁锂电池也是一种锂电池,其比能量不到钻酸锂电池的一半,但是其安全性高,循环次数能达到2000次,放电稳定,价格便宜,成为车用动力新的选择.

比亚迪提出的“铁电池”由于官方没有透露确切消息,业界人士认为其为磷酸铁锂电池的可能性较大,高铁电池的可能性较小.高铁电池就是以高价铁盐阴极材料如:高铁酸钡、高铁酸钾构成的水系电化学电池体系.首次提出高铁酸盐作正极材料的是以色列科学家,但是高铁电池稳定性及安全性很差,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