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项目 标准名称 条款号 检查结果电方案,对下列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建设工程 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 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专项施工方案 安全验算 管理条例 安全生产 第二十六 条 (五)脚手架工程:编制审批 论证审查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还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对前款所列工程中涉及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 GB51210-2016 3.1.1 经审批后组织实施. 在脚手架搭设和拆除作业前,应根据工程特点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建筑施工脚手架设计要求 安全技术统一标准 6.1.2 计. 脚手架承重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算内容 建筑施工脚手架 GB512102016 6.1.4安全技术统一标准 脚手架应根据架体构造、搭设部位、使用功能、荷载等因素确定设计GB51210-2016 计算内容,落地作业脚手架和支撑脚手架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落地作业脚手架:11)水平杆件抗弯强度、浇度,节点连接强度:2)立杆稳定承载力:3)地基承载力:
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检查表(资料检查)
检查项目 标准名称 条款号 检查结果4)连墙件强度、稳定承载力、连接强度:5)缆风绳承载力及连接强度.2支撑脚手架:1)水平杆件抗弯强度、挠度,节点连接强度:2)立杆稳定承载力:3)架体抗倾覆能力:4)地基承载力:5)连墙件强度、稳定承载力、连接强度:6)续风绳承载力及连接强度.计算单元选取 建筑施工脚手架 6.1.5安全技术统一标准 GB51210-2016 路径,选择是有代表性的最不利杆件或构配件作为计算单元.计算单元的 脚手架结构设计时,应先对脚手架结构进行受力分析,明确荷载传递选取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选取受力最大的杆件、构配件:配件: 2应选取跨距、间距增大和几何形状、承力特性改变部位的杆件、构
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检查表(资料检查)
检查项目 标准名称 条款号 条文 检查结果3应选取架体构造变化处或薄弱处的杆件、构配件:4当脚手架上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尚应选取集中荷载作用范围内受力最大的杆件、构配件.
检查项目 建筑施工脚手架 标准名称 条款号 条 检查结果脚手架所用钢管 安全技术统一标准 GB512102016 4.0.1 定. 脚手架所用钢管外径、壁厚、外形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0.1的规脚手板 建筑施工脚手架 4.0.6 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级钢的规定:冲压钢板脚 脚手板应满足强度、耐久性和重复使用要求,钢脚手板材质应符合现安全技术统一标准 GB512102016 手板的钢板厚度不宜小于1.5mm,板面冲孔内切圆直径应小于25mm.底座和托座应经设计计算后加工制作,,并应符合下列要求:5mm,钢板与螺杆应采用环焊,焊缝高度不应小于钢板厚度,并宜设置加 1底座的钢板厚度不得小于6mm,托座U形钢板厚度不得小于劲板:底座和托座 安全技术统一标准 建筑施工脚手架 4.0.7 2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螺杆插入脚手架立杆钢管的配合公差应小于2GB51210-2016 5mm;3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螺杆与可调螺母吨合的承载力应高于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的承载力,应通过计算确定螺杆与调节螺母啮合的齿数,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mm.3.4.1 《梯形螺纹第2部分:直径与螺距系列》GB/T5796.2和《梯形螺纹 可调托撑螺杆外径不得小于36mm,直径与螺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第3部分:基本尺寸》GB/T5796.3的规定.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 可调托撑的螺杆与支托板焊接应牢固,焊缝高度不得小于6mm:可调JGJ1302011 3.4.2 托撑螺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少于5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mm.3.4.3 可调托撑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mm.
作业脚手架连墙件检查表
检查项目 标准名称 条款号 条 检查结果水平间距竖向间距 定: 作业脚手架应按设计计算和构造要求设置连墙件,并应符合下列规架体的转角处 1连墙件应采用能承受压力和拉力的构造,并应与建筑结构和架体连建筑施工脚手架 接牢固:安全技术统一标准 GB512102016 8.2.2 2连墙点的水平间距不得超过3跨,竖向间距不得超过3步,连墙点连墙点之上 之上架体的悬臂高度不应超过2步:架体悬臂高度 3在架体的转角处、开口型作业脚手架端部应增设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且不应大于4.0m.连接方式 6.4.6 手架,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 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连墙件设置点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 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6.4.3 2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 1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连墙件布置 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3应优先采用菱形布置,或采用方形、矩形布置.作业脚手架端部 开口梨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 6.4.4 筑物的层高,并且不应大于4m. 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增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连墙杆 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6.4.5 端下连接. 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应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应向脚手架防倾覆措施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 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6.4.7 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应采取防倾覆措施.当搭设抛撑时,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并用旋转扣件固定在脚手架上,与地面的倾角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