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992-2025 绿色城市道路建设指南.pdf

2025,992,CI,pdf,城市道路,团体标准
文档页数:20
文档大小:1.19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团体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T

绿色城市道路建设指南

Guidance for green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发布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基本原则5可行性研究阶段6设计阶段, 6.1设计原则6.2路基处理6.3路基6.5桥梁 6.4路面6.6隧道 56.7慢行友好设施 66.8排水 6.9照明.6.10绿化. 86.11交通安全设施 87施工阶段7.1施工原则 7.2施工组织7.3关键技术 6 67.4推荐材料与机械设备 137.5环境保护 138运维阶段 8.1运维原则 158.2运营 15 158.3养护. 158.4智慧管理平台 15参考文献.. 17

前言

起草.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管理委员会建设管理部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管理委员会建设管理部、山东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山东三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汇通建 设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建工集团山东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四川鲁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省国土测绘院、济南金诺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杨勇、邓先睿、奚运成、路川、韦庆亮、韩玉德、高影、刘振凯、尹万朋、杨正祥、华彬彬、王浩然、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兆宇、王建柱、张文哲、于宗晓、张海岩、陈霖、王小超、赵波、范俊德、王蛟平、吴庆乾、范洪勇、鞠天强、李恒根、张鹏程、刘晓哲、种道帅、王福生、陈启、钟华、顺罐辉、邢邦宁、司英明、魏振磊、吴建清、刘世杰、王允凯、米广苗、邹吉涛、叶聿森、蔡海峰、许庆林.

绿色城市道路建设指南

1范围

施工阶段、运维阶段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本文件确立了绿色城市道路建设的基本原则,为城市绿色道路建设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

本文件适用于绿色城市道路的设计、施工和运维管理工作,包括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交通工程、照明工程与附属设施等.本文件主要适用于各等级绿色城市道路的建设工作,其他道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1252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20145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GB/T31831LED室内照明应用技术要求GB/T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T51439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标准CJJ45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JGJ/T163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JTG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城市道路green urbanroad

在城市道路的全寿命周期内,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建设品质提升与运行效率提高,为人们提供安全、 舒适、便捷、美观的行车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道路.

3.2

绿色施工green construction

在保证城市道路工程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和管理创新,最大程度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施工活动.

[来源:GB/T50640-2023,2.0.1,有修改]

3.3

绿色运营与养护greenoperationandmaintenance

通行效率与养护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资源占用、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实现城市道路长期高水平 以全寿命周期的理念,运用科学运营管理手段和先进检测、维修技术,在保证城市道路运营安全、运营,同时向公众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更美观通行环境的城市道路运营、养护、日常维修等活动.

3. 4

绿色建材 green building materials

在全寿命期内可减少对资源消耗、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健康、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来源:GB/T 50378-2019 2.0.5]

4基本原则

4.1绿色城市道路建设、运营与养护宜坚持低碳发展、全寿命周期成本、资源集约、生态保护和绿色创新等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

4.2绿色城市道路建设、运营与养护宜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 保护摆在行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4.3绿色城市道路建设宜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的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经济、人文等特点进行.

4.4绿色城市道路建设宜综合全寿命期内的技术与经济特性,采用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模式、工艺、技术、设备和材料.

4.5绿色城市道路建设宜体现共享、平衡、集成的理念.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路基、路面、桥梁、 隧道、慢行友好设施、排水、照明、绿化等各专业宜协同工作.

4.6绿色城市道路建设宜综合考虑城市道路建设全寿命期内的技术与经济特性,宜选用包括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在内的“四新”技术和产品,促进设计技术、城市道路产品等的技术进步.不采用国家和地方禁止使用的城市道路材料及制品.

4.7宜通过基于城市道路信总模型(BIM技术的管理系统进行设计、施工及养护全过程一体化管理.

4.8宜根据所在地区的能源政策和资源条件,科学、充分地选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4.9宜对城市道路建设施工能耗进行监测管理,系统评估项目建设能耗及碳排放水平.

4.10城市道路建设宜推广采用工程质量、健康、安全及环境四位一体的管理体系.

5可行性研究阶段

5.1绿色设计宜遵循现行有效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等相关技术要求,通过包括但不局限于优化选线设计指标、集约节药利用资源、提升工业化建造水平、统筹全寿命周期成本、加强BIM和创新技术应用 以及交通旅游融合,提升绿色设计水平.

5.2城市道路选线宜科学规划建设用地,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和不可移动文物,切实保护耕地和草原.

5.3优化选线设计指标,并优先考虑以下因素.

a)统筹利用现有通道资源:改扩建遵循利用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和通道资源.b)做好路堤与桥梁、路堑与隧道方案比选,避免高填深挖.优先采用低路堤、浅路堑或者高架 桥方案,合理控制路基填挖,减少占地宽度.c)在现有城市道路设计技术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确保安全与功能的同时,合理选用标准,灵d)灵活选用设计线形,按照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和环境特征,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尽可能 活运用技术指标,维护城市道路与沿线自然、人文环境的协调.遵循地势要求,维持线形走底带原貌.

5.4平面线形设计宜优先考虑:

a)灵活应用平面指标,使路线适应地形起伏,与地形、地物、环境和景观相协调,并与纵面线形和横断面相互配合,保持线形的连续性与均衡性:b)增加平曲面数量,提高曲线占比,选择合适的平曲线半径,使线形符合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 需求,避免长直线和单个长大平曲线造成驾驶疲劳和视觉疲劳:c)对于地形条件较好的路段,可结合运行速度检验结果,通过对平曲线半径进行精细取值,主动影响和控制驾驶员行车速度,使运行速度平稳连续.

5.5纵断面线形设计宜优先考虑以下内容.

a)纵面设计宜尽量灵活选择指标,适当增加变坡点,使平纵线形吻合地形,实现低填深挖.山岭重丘区项目,可通过反复调整优化平纵指标,使土石方的整体平衡及分段土石方的平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丝雨へい飘渺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