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T 2005-1999 三角测量电子记录规定.pdf

1999,2005,pdf,三角测量,窗户,测绘
文档页数:39
文档大小:1.12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测绘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专业标准

三角测量电子记录规定

CH/T2005-1999

The electronic data recordingrulesfor triangulation

1引言

时测量信息的编码,数据处理的方法,输入、输出信息的内容和格式等.

本标准同有关测量标准和ZBA76003--87《测量外业电子记录基本规定》(本标准中简称《基本规1.3定》)同时执行.

2 记录信息标识符与内容编码

对于没有说明的信息代码按《基本规定》填注.

2.1 三角测量标题信息(见表1)

表1

序号 信息名称 标识符 代码字符数 内容代码SVY! 测量代号 22 测量年代 YEAR 2SS 20 一般为《基本规定》中的主题词代码,最多不超过20个字符.测量标准主要指执行的测量规范名称.标准代号 SNO 12 没有代号,按《基本规定》中的规定输入.45 程序设计单位 UNTP 206 程序设计者 PO)R 187 程序名 PRO) 10测 适适适适 编 备量 用 用, 用 用 写 用代 水 垂等 仪 年号 平 角代 级 器 代代代号号 角 代 号号号适用水平角代号:适用单一种方法时,代号为方法代码(见2.2);适用于多种方法时代号为:A1、2、3、4、5(方法代码);B-2、3;C--1、4、5;1)-1、5:0--适用于垂直角观测记录.适用垂直角代号:

续表1

序号 信息名称 标识符 代码字符数 内容代码适用单-种方法时.代号为方法代码(见2.2);适用于多种方法时代号为:A--1、30适用于水平角观测记录.适用等级代号:适用单一等级时,代号为等级号;适用多种等级时.代号为:A-1、2、3、4;B-1、2;(-2、3、4:D)3、4适用仪器代号:适用单一种仪器时代号为仪器类型代码:当适用于多种仪器时代号为:A-1、2、7;B1、2施测单位 UNIT 2089 小组代号 GRP 210 观测者 OBS 1811 记录者 REG 1812 测区 FLD 1813 仪器类型 J1/2 1 11;2DJ:71)J14 仪器型号 INST 815 仪器号 INO 616 测定日期 YMD 617 水准器格值 G.L 5 以秒为单位.18 测微器行差 R.M 5 以秒为单位.19 横轴倾斜值 1.1 5 以秒为单位.20 记录器型号 REC 821 记录器编号 RNO 622 磁带机型号 TRE 823 磁带机编号 TNO 6

2.2 测站标题信息(见表2)

表2

序号 信息名称 标识符 代码字符数 内容代码1 记录编号 DTNO 22 等级 ORD 1水平角观测方法 METL 1 1-方向法:2--全组合法:3--三方向法:4--折角观测法:5--分组方向法.4 垂直角观测方法 METV 1 1---中丝法;3--三丝法.5 方向数 NI 1方向号 167 联测方向号 DX 2 分组方向法时联测方向号:8 水平角测回数 NI. 2垂直角测回数 NV 19测站名称 ST 20 XXXxXX10 点号 点名标 石 MARK 41112 标 TOW 7

续表2

序号 信息名称 标识符 代码字符数 内容代码13 仪器高度 HI 6 以米为单位.14 照准目标高度 HAIM 6 同13.15 照准目标 AIM 116 水平角观测 AIMI. 1照准目标垂直角观测17 AIMV 1照准目标xXXXxx18 照准点名称 SP 20 点号点名19 图幅号 MAP 7xXx xX20 水平角概略值 LO 5度 分垂直角概略值 VO x xX XX21 5 正负号 度 分

2.3 观测信息(见表3)

表3

序号 信息名称 标识符 代码字符数 内容代码1 读数1 R1 8 xxx XX度 分xxx一以最小读数为单位读数2 R2 3 xXx2--以最小读数为单位读数2只输入秒值部分.其实际值用程序判断.3 观测方向 DIR(或第-组观测方向) 依观测顺序排列的照准方向号4 第二组观测方向 DII 同35 测回号 SET 26 度盘配置位置 CIR 8 XX度 分 秒

2.4 观测条件信息(见表4)

表4

序号 信息名称 标识符 代码字符数 容代码内1 期 DATE 42 时 间 TIME 4开始时间 TMON44 结束时间 TMOF 45 天 气 WE 26 风向风力 WIND 27 成 象 IMG 1SEE8 通 视 1

2.5 成果信息(见表5)

表5

序号 信息名称 标识符 代码字符数 内 代码1 角 号 N() 22 数据标志 SIGN 13 观测顺序号 N() 3 每个角度(或方向)值测得先后顺序号(包括垂直角和作废角的角值顺序号):水平角测站 HA 31平差方向值 正负号以0.(1"为单位,其度分值包括在其他信息中.5 垂直角平差值 VA 5 同4.6 水平角度分值 1.DM 5 XXx XX度 分7 垂点角度分值 VDM 5 x XX XX正负号 度 分8 单位权中误差 U 4 以0.01"为单位9 平差值中误差 M M应化为平差值方向中误差,以0.01"为单位.410 水平观测角秒值 LS 5 同4:折角观测时,应化算为左角角值.vS11 垂直观测角秒值 3 同4.

2.6 其他记录信息(见表6)

表6

序号 信息名称 标识符 代码字符数 内容代码1 重测数 RRR 32 重测率 R/R 2 以百分比为单位.3 水平角观测中二次 NRI. 3读数差超限次数2C7.差或半测回角值 N2C 34差超限次数水平角观测中二次 SRI. 30 XXXXX xXXx XXX XXX..XXX读数差值分布统计量 平均值 中误差 各区间 统计个数(3×7)以0.01"为单位.见《基本规定》附录(G(参考件):6 2C或半测回角 S2C 4 以0.01"为单位.值差变化统计量 见附录B(参考件).重直角观测中二次 NRV 2读数差超限次数8 指标差超限次数 N21 2垂直角观测中二次 SRV 23 XXXXX XXXX9读数差值分布统计量 平均值 中误差 各区间统计个数(2×7)(以0.01"为单位)10 指标差变化统计量 S21 以0.01"为单位.

续表6

信息名称 标识符 代码字符数 内容代码11 水平角观测限差 EEL 8 X.二次读数差之限差XX2C互差或半测回角差之限差XX同方向或同角度测回互差之限差XXX-折角闭合差、归零差或直接角与间接角互差之限差12 垂直角观测限差 EEV 5二次读数之限差XX指标差互差之限差XX测回互差之限差(以秒为单位)

2.7方向、角度编号

方向、角度编号适用于度盘配置、角值存取等处理.

2.7.1方向号

若测站上观测n个方向,则以距离适中、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的某一方向作为起始1号方向,以顺时针为序,方向号从1到n编号.

2.7.2全组合观测角号

设(i.j)为某一组合角,即由i号方向顺时针转到j号方向的角,并且i1,则角度编号为j1.全圆方向法、折角观测法观测角输出应以全圆观测角号为序.

2.7.5分组观测角号

分组方向法的第二方向组联测方向的观测角号编为最后一个角号,其他观测角均按全圆观测角编号.若观测方向数为n,则分组观测角号从1到n,其中1到n-1为全圆观测角号,n为第二方向组联测方向的观测角号.分组方向法观测角输出应以分组观测角号为序.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