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T 8007-1991 HMT10模拟测图仪.pdf

1991,8007,HMT10,图仪,窗户,测绘
文档页数:13
文档大小:497.23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测绘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

CH/T8007-91

HMT10模拟测图仪

Analogue plotterHMT10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摄影测量仪器中模拟测图仪的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机械投影型HMT10模拟测图仪.

2引用标准

CH8006模拟测图仪系列及其基本参数GBCHⅢ--201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4793电子测量仪器安全要求ZBN35003分辨力板ZBY003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ZBY002 仪器仪表运输、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ZBY251 光学仪器防霉、防雾、防锈技术要求ZBY250 光学仪器防霉、防雾、防锈试验方法GB1185光学零件表面疵病GB191包装储运指示标志

3术语

3.1蔡司平行四边形zeissparallelogram

在立体测图仪实现空间前方交会的基础上,将交会三角形SS2M(图1)的某一交会边平移至另一位置,形成三角形加平行四边形的交会形式.

M2SS2--左、右投影中心;M、M-左、右模型点;b--投影基线;b.b、b---基线分量;S一平移前的右投影中心:M'-实际基线的零点

图1

素称为内方位元素,包括像片主距f,像片主点在像片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ry.

3.3相对定向与相对定向元素relativeorientationandelementsofrelativcorientation

恢复像对中两张像片在摄影时的相对位置实现同名光线对对相交,建立与被摄物体相似的几何模型的过程称为相对定向.测图仪上在像对重叠范围内通过至少消除5个标准点位(图2)上的上下视差来实现相对定向.相对定向需解求的5个待定元索称为相对定向元素,根据不同的选择,单独像对相对定向采用两张像片的五个角元素、、(或)表示;连续像对相对定向则用一张像片相对于另一张像片的三个角元素(x、)和两个线素(bb)表示.

图2

3.4绝对定向与绝对定向元素absoluteorientationandelementsofabsoluteorentation

恢复由相对定向所建立的几何模型在大地坐标系中的空间方位,同时按成图需要归化其模型比例尺的过程称为绝对定向.测图仪上模型的绝对定向至少需依据两个平面控制点和3个不在一直线上的高程控制点来完成.绝对定向需解求的7个待定元素称为绝对定向元素,包括模型比例尺归化系数、模型的3个角度旋转量Φ、Ω、和其坐标原点的3个平移量X、YZ.

4基本参数

应满足CH8006《模拟测图仪系列及其基本参数》中HMT10模拟测图仪的有关参数规定.

5技术要求

5.1环境条件

5.1.1运输贮存环境条件

按ZBY002分级规定,选用高温十40C,低温一25C,抗连续冲击的性能应能适应三级公路长途运输的环境条件.

5.1.2使用环境条件

a.室内通风、清洁、防尘,无腐蚀性气体;温度为10~30C;b.c.相对湿度不大于80%;d.支承仪器的地面或楼面应坚固,远离振动源.

5.2观测系统

5.2.1放大率5.2.1.1光学系统放大率误差不大于5%.5.2.1.2左、右光路放大率之差不大于放大率的1.5%.5.2.2视场直径5.2.2.1视场直径误差不大于1mm.5.2.2.2左、右视场直径之差不大于0.5mm.5.2.3分辨力

视场中心最小分辨力不小于10pm(相当于50线对/mm),边缘不小于20um(相当于25线对/mm).5.2.4畸变

观察视场边缘网格图形,应无明显畸变.

5.2.5测标

5.2.5.1外圆轮廊清晰、光顺.若采用亮点测标,要求亮度可调,边界分明、无光晕现象;若采用黑测标,要求色泽深黑.

5.2.5.2测标圆度公差不大于测标直径的15%.

5.2.5.3左、右测标直径之差不大于测标直径的10%.

5.2.6左、右光路出射光轴的平行度

左、右光路射出光轴应保持平行其水平发散度不大于45,水平会聚度不大于15',垂直发散度不大丁10'

5.2.7瞳距

应在55~75mm范围内可调,调节灵活且无明显间隙.

5.2.8月镜视度调节

调节范围应达到土5屈光度.

视场明亮,照明均匀,亮度可调,变化连续.

光路的可动部分在允许范围内变化时,应满足5.2.3和5.2.6的要求.

5.3投影系统

5.3.1像片盘

5.3.1.1k旋转中心应与像片盘十字中心重合,误差不大于1/2测标直径.

5.3.1.2左、右像片盘互换时,仍应满足5.3.1.1之要求.

5.3.1.3像片盘承片玻璃上必须刻有满足像幅230mm×230mm和180mm×180mm的像片内定向所需的必要标志.图3中线划以中心对称分布.要求:

图3

a.标志线粗0.02±0.002mm;b.框标标志线的角度误差不大于10".

5.3.2投影主距

5.3.2.1安置主距的分划格值不大于0.02mm,分划误差不大于0.02mm.

5.3.2.2主距测定的允许误差为:特宽角±0.02mm,宽角士0.03mm,常角±0.06mm.

5.3.3.1航向倾角安置分划值不大于1;旁向倾角安置分划值不大于1.

5.3.3.2投影器采用9、w内外框架支承,或采用三点平面支承,结构都必须稳定可靠,在倾角范围内旋转灵活,正反转动手感相近,无可感隙动.

5.3.4投影交会

采用三角形加平行四边形投影交会原理的仪器必须满足:

a.对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与基线相一致的仪器,模型车架上的两模型点和左、右投影中心在任意位置情况下都必须位于同--平面上;

b.对于平行四边形与交会三角形不共面的仪器,当b=b、=b=(时,左、右投影中心和左、石模型点在任意位置情况下都必须位于同-平面且构成平行四边形.

由此所引起的误差反映到像片上不大于1个测标直径.

5.4量测系统

5.4.1XY量测平面的水平度不大于0.01mm.

于0.02mm.

5.4.3高程分划尺(计数器)最小示值0.01mm,全程误差不大于0.01mm.

5.5绘图系统

5.5.1绘图桌面光洁、无划伤、麻点等缺陷.

5.5.2绘图笔应垂直于绘图桌面,抬落灵活,无晃动,重复刺点偏差不大于0.1mm.

5.5.3绘图笔架的运行面应与绘图桌面平行,在绘图范围内,两面间的垂直距离之差对于极坐标结构的绘图桌要求不大于1.0mm;对于直角坐标结构的绘图桌要求不大于0.5mm.

5.6电气安全

应符合GB4793有关要求.

5.7仪器使用性能

5.7.1仪器使用性能应符合GBCHⅡ:201有关规定要求.

5.7.2仪器上各种旋转、升降、倾斜、平移等安置、调整机构应操作舒适,微调灵敏,定位可靠,无时松时紧及跳动、空回等现象.仪器上有关的运动部件应移动平稳、灵活轻便.

5.7.3用网格点进行相对定向在5个标准点上(图2中1,2,3,4,5点)精确消除上下视差,检查6点上的剩余视差不大于1/2测标直径.

5.7.4用网格模型进行绝对定向,当归化比例尺后.旧3个标准点(图2中3,4.5点)精确置平模型检查6点上高差不大于0.04mm.

5.8仪器综合精度

5.8.2立体网格模型量测

高程相对中误差m/不大于1/10000.

5.8.3绘图桌展点

展刺像片盘上6个标准点,对于极坐标式绘图桌,要求边长互差及对角线互差不大于0.4mm;对于直角坐标式绘图桌,要求边长互差及对角线互差不大于0.2mm.

5.9外观

5.9.1光学零部件清洁,无油迹、划痕、霉斑等现象.表面质量应符合GB1185中有关规定.

5.9.2镀面和涂饰面处理应牢固、均匀、无明显伤痕、剥落或锈蚀现象.

5.9.3仪器上各指标线、分划线及标记符号、数字应清晰齐全,位置正确.

仪器的光、机精密部件在生产、运过程中的防霉、防雾、防锈要求应按ZBY251有关规定执行.

6试验方法

6.1环境条件

6.1.1运输则:存环境条件

仪器在运输包装状态下,按ZBY002有关规定进行汽车运输试验及高温(十40土2C)、低温(-20士2()试验.

6.1.2使用环境条件

运输贮存环境试验后,将仪器在符合使用环境条件下的室内重新安装并作全面调整和校止,调节部件位置归零,然后进行其他各项性能试验.

6.2观测系统

6.2.1放大率

试验1具:玻璃分划尺,格值0.1mm,分划刻度0~70mm;20倍前置镜.

试验方法:将玻璃分划尺依次置于左、右像片盘的承片玻璃上,在前置镜内读取两根固定分划线的间距y及其所对应的玻璃分划尺上的距离y,按下式计算放大率厂:

式中:f--前置镜物镜焦距,单位mm.

6.2.2视场直径

试验工具:玻璃分划尺,同6.2.1.

试验方法:将玻璃分划尺依次置于左、右像片盘的承片玻璃上,通过目镜分别读取左、右视场直径的尺寸.

6.2.3分辨力

试验工.具:A4分辨力板.

试验方法:将分辨力板依次置于左、右像片盘的承片玻璃上,调焦使成像清晰,通过目镜在视场内测定.

6.2.4畸变

目视检查.

6.2.5测标

试验工具:玻璃分划尺,同6.2.1;专用检校目镜.

试验方法:将玻璃分划尺置于承片玻璃上通过专用检校目镜对测标进行检测.

6.2.6左、右光路出射光轴的平行度

试验工具:光轴仪.

试验方法:将光轴仪对准左、右目镜出瞳,当左测标对准光轴仪左目镜十字丝时右测标必须在矩形框限定的范围之内.(见图4)

图4

6.2.7瞳距

试验工具:钢直尺,最小格值0.5mm.

试验方法:依次调节瞳距到最小和最大距离,用钢尺量测.

6.2.8目镜视度调节

试验工具:视度计.格值0.25屈光度.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