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12008-2024 维纶本色纱线.pdf

12008,2024,pdf,方桩,维纶,纺织
文档页数:11
文档大小:612.32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纺织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FZ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12008-2024代替FZ/T12008-2014

维纶本色纱线

Vinylon spun greyyarn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FZ/T12008-2014《维纶本色纱线》,与FZ/T12008-201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适用范围;更改了线密度分档范围(见5.2,2014年版的4.3); 更改了产品分类、标记(见第4章,2014年版的第3章);维纶本色纱更改了线密度偏差率、线密度变异系数、单纱断裂强度、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条干不匀变异系数、十万米纱考核指标(见5.2.1,2014年版的4.3.1),增加了千米棉结(200%)考核项目(见5.2.1);维纶本色线更改了线密度偏差率、线密度变异系数、单线断裂强度、单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考 核指标(见5.2.2.2014年版的4.3.2),增加了拾度变异系数考核项目(见5.2.2),制除了条干不匀变异系数考核项目(见2014年版的4.3.2);-增加了紧密纺及赛络紧密纺纱考核要求(见5.2.3);删除了取样规定、试验结果的表示(见2014年版的第5章):增加了附录B《毛羽指数H值试验方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联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齐鲁宏业纺织集团有限公司、青纺联(枣庄)纤维科技有限公司、陆川恒和纺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洋、张书峰、段丽慧、李希学、王伟、周劲松、彭志龙、杨晓慧.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3年首次发布为FJ534-1983;1999年第一次修订为FZ/T12008-1999.2005年第二次修订,2014年第三次修订;本次为第四次修订.

维纶本色纱线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维纶(棉型短纤维)本色纱线的产品分类、标记、要求、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等方面的内容,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环锭纺(传统环锭纺、赛络纺、紧密纺、赛络紧密纺)维纶本色纱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543.1纺织品纱线拾度的测定第1部分:直接计数法GB/T3916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CRE法)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FZ/T01050-1997纺织品纱线疣点的分级与检验方法电容式FZ/T01086纺织品纱线毛羽测定方法投影计数法FZ/T10008棉及化纤纯纺、混纺纱线标志与包装 FZ/T10007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检验规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产品分类、标记

4.1维纶本色纱线产品以不同生产工艺及线密度分类.4.2维纶本色纱线的生产工艺和原料代号用英文字母表示:赛络纺代号为AA,紧密纺代号为JM,赛 络紧密纺代号为AAJM,传统环锭纺代号不作标识;维纶为V.4.3维纶本色纱线标记时,应在线密度前标明纱线生产工艺(或代号)、原料名称(或代号).示例:赛络紧密纺维纶本色纱其线密度为18.5tex,可写为:AAJMV18.5tex.

5要录

5.1分等规定

5.1.1同一原料、同一工艺连续生产的同一规格的产品作为一个或若干检验批.

FZ/T12008-2024

5.1.2产品质量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二等品为等外品. 5.1.3维纶本色纱线质量等级根据产品规格,以考核项目中最低一项进行评等.

5.2技术要求

5.2.1传统环锭纺及赛络纺维纶本色纱技术要求按表1规定.5.2.2传统环锭纺及赛络纺维纶本色线技术要求按表2规定. 5.2.3紧密纺及赛络紧密纺维纶本色纱技术要求按表3规定.

表1传统环锭纺及赛络纺维纶本色纱技术要求

线密度 单纱新裂 单纱断裂 条干不匀 千米棉结 十万米公称线密度/ 线密度 变异系数/ 强度/ 强力变异 变异系数/ (200%)/ 炒疣/tex 等级 偏差率/% (cN/tex) 系数/% (个/km) (个/10°m)8.1~10.0 111 优 ±2 5 ±2 0 1 5 2.5 20.5 19.0 11.5 14.5 18.5 16.0 120 180 20 8±3.0 3.5 17.5 17.5 21.0 260优 ±2.0 1 5 21.0 11.0 15.5 100 810.1~13.0 111 ±2.5 2.5 19.5 14.0 18.0 150 20±3.0 3.5 18.0 17 0 20.5 220优 ±2.0 1.5 21 .5 10.5 14.5 80 813.1~16.0 111 ±2.5 2.5 20 0 13 5 17 0 120 20±3.0 3.5 18 5 16 5 19.5 180优 ±2.0 1.5 22 0 10.0 13.5 616.1~20.0 11 ±2.5 ±3.0 2.5 3.5 20.5 19.0 13 0 16.0 16 0 18 5 140 90 15优 111 ±2 0 ±2.5 1.5 2.5 21.5 20.0 12 5 9.5 12 5 15 0 70 40 15 620.1~31.0 ±3 0 3.5 18.5 15 5 17.5 1001.5 21.0 9 0 11.531.1~70.0 |11 优 ±2.0 ±2.5 2.5 19.5 12.0 14 0 50 30 15 6±3.0 3.5 18.0 15.0 16 5 70

表2 传统环锭纺及赛络纺维纶本色线技术要求

公称线密度/ 线密度 线密度 单线断裂 单线断裂强力 拾度变异tex 等级 偏差率/% 变异系数/% 强度/(cN/tex) > 变异系数/% 系数/%优 ±2.0 21 58.1×2~10.0×2 - ±2.5 2.5 1.5 19 5 12.0 9 0 5.0 6.0= ±3.0 3.5 17 5 15.0优 ±2.0 1.5 22 0 8.5 5.010.1×2~13.0×2 - ±2.5 2 5 20 0 11.5 6.0= ±3.0 3.5 18 0 14.5优 ±2.0 1.5 22.5 8.0 5.013. 1×2~16.0×2 - ±2.5 2.5 20 5 11.0 6.0±3.0 3.5 18.5 14 0 -优 ±2.0 1.5 23.0 7.5 5 016.1×2~20.0×2 ±2.5 2.5 21.0 10.5 6 0= ±3.0 3.5 19 0 13.5 -优 ±2.0 1.5 23.5 7.5 5 020.1×2~31.0×2 - ±2.5 2.5 22.5 10 5 6.0= ±3.0 3.5 19 5 13 5优 ±2.0 1 5 23.0 7.0 5 031.1×2~35.0×2 - = ±2.5 ±3.0 2.5 3.5 21.0 19.0 10.0 13 0 6.0-优 ±2.0 ±2.5 1 5 22.5 6.5 5.035.1×2~70.0×2 - = ±3.0 2.5 3.5 20.5 18 5 12.5 9.5 6 0

表3 紧密纺及赛络紧密纺维纶本色纱技术要求

线密度 单纱断裂 单纱断裂 条干不匀 千米棉结 十万米 毛羽数公称线密度/ $ 线密度 变异系数/ 强度/ 强力变异 变异系数/(200%)/ 纱斑/tex 级 偏差率/% (eN/tex) 系数/% % (个/km) (个/10²m) 毛羽指数 毛羽数/ 2 mm> A H值 (根/m)8.1~10.0 代 ±2.5 ±2.0 1.5 2.0 22.0 20.5 14.5 11 5 14.0 16.5 100 150 20 8 3.6 4.2 14.0 9 0= ±3.0 2.5 19.0 17.5 19.0 22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