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1.080 分类号:Y99备案号:54839-2016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4954-2016
Footwear machines-Polyurethane direct-on injection moulding machine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毛皮制革机械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东莞市鞋机商会、晋江市顺超鞋服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晋江)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精文、王清财、尹岳涛、孔培利,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制鞋机械聚氨酯连帮注射成型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聚氨酯连帮注射成型机的术语和定义、结构型式、分类、型号及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制鞋工业中生产各种双密度单、多色聚氨酯直接连帮成型的聚氨酯连帮注射成型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0.1压力容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3766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7932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6754-2008机械安全急停设计原则 JB/T8538-2011塑料机械用螺杆、机筒QB/T1525-1992制鞋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QB/T1588.1轻工机械焊接通用技术条件QB/T1588.3轻工机械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QB/T1588.2轻工机械切削加工通用技术条件QB/T1588.4轻工机械涂漆通用技术条件QB/T3918-1999皮革机械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聚氨酯连帮注射成型机polyurethane direct-oninjectionmouldingmachine
将双密度单、多色聚氨酯注射进闭合模具,以获得鞋底连帮成型或整鞋直接成型的连帮注射成型机器.
4结构型式、分类、型号及基本参数
4.1结构型式
4.1.1聚氨酯连帮注射成型机由注射机(主机)和成型机(辅机)组成. 4.1.2注射机(主机)主要由注射机构、若干个计量泵总成、若干个料罐和电气控制装置组成,其中料罐具有加热、保温和搅拌功能.4.1.3成型机(辅机)主要由机架、转盘、合模机构、传动系统、加热系统和电气控制装置组成.
4.2分类
帮注射成型机、非发泡型聚氨酯透明体鞋庭连帮注射成型机、非发泡型聚氨酯透明体鞋连帮注射成型机、
发泡型聚氨酯和非发泡型聚氨酯透明体两用鞋底连帮注射成型机、发泡型聚氨酯和非发泡型聚氨酯透明体两用鞋连帮注射成型机.
4.3型号
聚氨酯连帮注射成型机的型号编制规则宜参照QB/T1525-1992的规定,且按以下方法进行:
示例:
双色60工位的发泡型聚氨酸鞋底连帮注射成型机(第2次设计)的型号表示为:XZSFD-260B.
4.4基本参数
聚氨酯连帮注射成型机的基本参数见表1.
表1
序号 项目 单位 基本参数1 工位数 个 60、80、1202 3 最小容模空间 注射颜色数 mm 1、2、3 400×2004 螺杆直径 mm 25、355 单料罐容积 L 2006 螺杆转速 r/min 1600~1 8007 8 注射压力 注射速率 MPa g/s 0.4~0.6 08~0L9 气动系统压力 MPa 80~90
5要求
5.1基本要求
5.1.1聚氨酯连帮注射成型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5.1.2配套件及其他外购件应符合使用要求,并有合格证书:外协件进厂时应由厂质检部门依据标准或供需双方签订的协议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1.3机架应牢固、稳定、可靠,在进行圆盘转动、开合模等动作时不应有晃动现象.
5.1.4切削加工件应符合QB/T1588.2的要求.
5.1.5焊接件应符合QB/T1588.1要求.
5.1.6喷涂件应符合QB/T1588.4的要求.
5.1.7气动系统应符合GB/T7932的要求.5.1.8所配备的压力容器应符合GB150.1的规定.5.2注射机5.2.1注射机构的螺杆和机筒应符合JB/T8538-2011的规定. 5.2.2注射料量计量应精确,其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0.5%.5.2.3射料嘴应动作灵活、定位准确、射料顺畅,且不应有漏料现象.5.2.4射料嘴在非注射时对空应无出料(流延)现象.5.2.5注射机构的螺杆应设置白动清洗装置,且应能快速、完全清洗螺杆和机筒注射余料. 5.2.6注射机的料罐应经0.4MPa气压密封试验合格后方可装配.5.3成型机5.3.1成型机圆盘刹车应平稳可靠,且刹车即停.5.3.2成型机圆盘旋转定位分度应准确,任意相邻两工位间在圆盘外圆周上测量的弦长与理论弦长误5.3.3成型机应具备鞋檀自动旋转功能,且动作应平稳顺畅,无卡阻、碰撞现象. 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2mm.5.3.4鞋植自动旋转角度不应小于135°.5.3.5开合模机构应能使模具侧向开模空间应不小于150mm.5.3.6开合模机构合模应可靠,在注射时不应有漏料现象.5.3.8成型机上液、电分配器应工作正常可靠,不应有漏液、漏电现象. 5.3.7植座升降机构应灵活可靠.5.4液压系统5.4.1液压系统应符合GB/T3766的规定.5.4.2各液压元件应动作准确、功能可靠. 5.4.3液压系统不应有过度振动和啸叫等异常噪声.5.4.4管路应排列有序、整齐美观,便于生产作业和维修.5.4.5管路中硬管弯曲应圆滑,无明显皱褶:焊接接口应修磨平齐.5.4.6液压系统正常工作8h后,液压元件和管路的接口均不应有漏油、渗油现象, 5.4.7液压系统正常工作2h后,油温不应超过60℃.5.5电气控制系统5.5.1电气元件及线路应排列整齐有序、固定可靠、接头牢固:接线端子应有明显标志.5.5.2电气控制系统应具备原料管路系统的压力和温度的显示、设定和控制功能.5.5.3电气控制系统应具备计量系转速的实时采集和显示功能,并能依据计量泵转速计算和显示各原 料组分比例.5.5.4电气控制系统应能设定、保存和自动调控计量泵的转速,计量泵的实际转速与设定转速值之间的误差不应大于0.5r/min5.5.5电气控制系统应能设定、保存和自动调控原料组分比例,原料组分实际质量比例与设定比例之 间的绝对误差不应大于0.005.5.5.6电气控制系统应具备完善的动作循环控制程序,且应能便捷、可靠地输入各种指令,以控制各类液压元件、计量泵、计时器、计数器和刹车装置等执行元件按设定要求动作,并控制料罐加热、保温和搅拌等.5.5.7当原料的温度、压力、组分比例等超出设定范围或计量泵停转时,电气控制系统应能使注射动 作立即停止并发出报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