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目前,我国养殖的虹有三个品系,即美国品系、日本品系和朝鲜品系.本标准是以美国品系的虹蹲为标准化对象,主要参数取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性鱼类试验站和黑龙江省宁安市虹鳞鱼良种场所养的美国品系的虹.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从2000年4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淡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苏祥、孙大江、范兆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1036-2000
Rainbow trout
1范围
及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虹鳞品种鉴定.
2名称与分类
2.1学名
虹鲜(OncorhynchusmykissWalhaum).
2.2分类
属鲑形目(Salmoniformes),鲑科(Salmonidae),大麻哈属(Oncorhynchus),虹鳞(OncorhynchusmykissWalbaum).
3主要生物学性状
3.1外部特征
3.1.1形态特征
体呈纺锤形,侧扁.头较小,口端位,吻钝,口裂大,上颌骨延达眼下部后缘,上下颌有许多圆锥状锐齿.眼较小,位于体轴线上方.鳞细小,圆鳞,侧线鳞完全.背鳍较短,无硬棘,背鳍起点前于腹鳍,在背鳍的后部有一脂鳍.尾鳍浅叉型.体背部和两侧为苍青色,腹部为银白色,体两侧有放射状斑点.成熟个体自吻端起沿身体侧线有一宽而鲜艳的彩虹色带(见图1).
图1虹鳟的外形
3.1.2 可数性状
3.1.2.1 背鳍不分枝鳍条数4,分枝鳍条数9~12(多数为10).3.1.2.2 臀鳍不分枝鳍条数4,分枝鳍条数9~12(多数为10).3.1.2.3 胸鳍不分枝鳍条数1,分枝鳍条数11~12.3.1.2.4 腹鳍不分枝鳍条数1,分枝鳍条数8~10.3.1.2.5 左侧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17~21.16~25 3.1.2.6 侧线鳞式118 22~31 136.
3.1.3 可量性状
不同体长组个体,可量性状变动值见表1.
表1不同体长组个体可量性状变动值
组别 1 2 .3.项目全长,mm 180.0~220.0 340.0~390.0 560. 0~-600. 0体长1 mm 170.0~210.0 320.0~370.0 550.0~590.0体长/体高 4.56±0.19 4.32±0.24 4.18±0.18体长/头长 4.86±0.12 4.80±0.30 4.29±0.19体长/尾柄长 8.23±0.69 10.10±0.589.31±0.46体长/尾柄高 11.37±0.38 10.93±0.55 9.65±0.51头长/吻长 4.98±0.30 3.75±0.57 3.55±0.14头长/眼径 3.73±0.21 5.22±0.50 6.56±0.52头长/眼间距 2.00±0.13 2.24±0.16 2.34±0.131)自吻端量至尾凹处的直线长度.
3.2内部特征
3.2.1
为一室,两端较细,长度短于体腔长.
3.2.2肋骨
肋骨为33~36对.
3.2.3脊椎骨
脊椎骨总数为60~66枚.
3.2.4腹膜
腹膜为银白色.
3.2.5胃
胃不对称,呈V字状,拐点前部的长度约为后部的2倍.
3.2.6幽门盲囊数
幽门盲套数为44~76,多数为48~60.
4 生长与繁殖
4.1生长
表2.
表2不同年龄组鱼的体长与体重实测值
年龄1,龄 1 2 3 4体长,mm 130~165 190~275 340~500 540~585体重,g 30~60 110~250 450~1400 1 850~26501)根据脊椎骨上的年轮标志鉴定年龄.
4.2繁殖
4.2.1 因各地区水温、光照的不同,性成熟年龄各异,一般雌鱼3~4龄,雄鱼2~3龄.
4.2.2 性成熟的个体性腺一年成熟一次,一次产卵.
4.2.3 繁殖水温:4~13℃,以8~12℃为佳.
4.2.4 怀卵量:3~5龄性成熟个体的怀卵量见表3.
表3不同年龄组个体怀卵量
年龄,龄 3 4 5体重,g 950~1350 1 800~2 5002 800~3500绝对怀卵量,粒 2 530~3840 4256~5720 5 976~7250相对怀卵量,粒/g2.7~2.8 2.3~2.2 2.1~2.2
5生化遗传学指标
5.1 同功酶图谱
肝脏酯酶(EST)及的乳酸脱氢酶(LDH)电泳图谱见图2.
图2虹鳞肝脏酯酶和鳃的乳酸脱氢酶电泳图谱
5.2染色体数与核型
5.2.1体细胞染色体数
2n=60
5.2.2核型
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组和sm组)22对,亚端部和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组和t组)8对,染色体臂数(NF)104(见图3).
XX XX XR YX'XX XX X X8 K8 K X8 xK XK Xk Xx 文X X% xX XK XX KB xR DA nA 0n Ao oo on An 5
图3虹鳞的染色体组型
6检测方法
6.1年龄鉴定
6.1.1取样
取第五至第七枚脊椎骨.
6.1.2操作步骤
a)取下脊椎骨,保存在编号的纸袋中;b)将保存在纸袋中的脊椎骨取出,洗净,在水中煮沸5~10min,取出阴干;c)在解剖镜或投影仪下观察年轮,确定鱼的年龄.
6.2繁殖力测定
在繁殖季节前,取出性成熟雌鱼卵巢(IV期),称重后,在前、中、后部各称取1.0g卵巢组织,用10%甲醛溶液固定一周后,在解剖镜下分别计数卵粒,求得平均卵粒数.卵巢中所含的全部卵粒数即为绝对怀卵量;单位体重(g)所含的卵粒数为相对怀卵量.
6.3同工酶分析
6.3.1样品制备
取活体健康鱼的组织0.3g,用蒸馏水稀释(1:3)匀浆,在4C条件下离心(15000r/min)20min,取上清液放冰箱中(4C)保存备用.
6.3.2电泳方法与染色
使用水平平板恒温电泳仪.聚丙烯酰胺凝胶浓度为5.59%.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柠檬酸缓冲液,pH值为7.0.从冰箱中取出上清液与指示液(0.4%溴酚蓝)混合后点样,每个加样孔加10μL,每一样品重复一次.电泳经过:预电泳(点样前,恒流50mA,30min),前电泳(点样后,恒流20mA,10min)后正式电泳(恒压900V,30~100.min),电泳恒温4C,染色.染色液配方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6.3.3酶谱分析
按酶谱谱带分析,肝脏酯酶(EST)分为4个位点,鳃的乳酸脱氢酶(LDH)分为2个位点(见图2).6.4染色体检测
6.4.1标本制备
采用肾组织细胞加植物血凝聚素(PHA)培养,及空气干燥制片,吉姆萨(Giemsa)染色.吉姆萨(Giemsa)染色液配制见附录B(标准的附录).
6.4.2计数
在光镜下,选取染色体分散良好、完整的中期分裂相计算染色体数目,确定2n数.
选取10个以上的分裂相,进行显微照相,按放大照片对染色体组型进行分析.染色体的形态类别,按以下标准划分.即臂比1.0~1.7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组);1.71~3.0为亚中部着丝粒色体(sm组);3.1~7.0为亚端部着粒染色体(st组);7.1~oo的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组).m组和sm组染色体臂数为2;st组和t组染色体臂数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