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T 8044-1994 渔船电气设备修理技术要求.pdf

1994,8044,pdf,水池,电气设备,水产
文档页数:7
文档大小:537.92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水产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8044-94

渔船电气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代替SC44---7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渔船主配电板、变压器、控制装置、船内通信、灯具及其附具、蓄电池、电缆的修理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渔船及渔业辅助船的电气设备修理.不包括无线电设备、导航、助渔设备及其他特种设备的修理技术要求.

2船舶电气设备修理的一般规定

2.1电气设备零部件的灰尘、污垢、锈迹等应清理干净,各种部件完整金属零件不得有裂纹,镀层无明显脱落现象,塑料压制件表面应光滑,不得有缺口、肿胀变形等缺陷.2.2各类开关触头应无明显灼痕,无锈斑,表面光滑,开关闭合后须接触良好,触头厚度小于原厚度的50%时应更换,触头不得涂润滑油.2.3电器各活动部分均应动作灵活,无卡绊现象,在转动和滑动部位必须加润滑油.2.4螺钉(螺栓)连接处,应有防止其受振动而松脱的措施.2.5电气设备绝缘电阻测量,常温下带电体对地绝缘值应在1MΩ以上.2.6经修理后的电气设备应能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2.6.1环境空气温度:45℃;-25℃.2.6.2空气相对湿度:95%.2.6.3倾斜摇摆:纵倾10°横倾15°;横摇22.5°.2.6.4电气设备在渔捞作业和其他工况所产生的振动和冲击.2.6.5电源电压变化为额定值的6%~一10%,频率变化为额定值的士5%,以蓄电池供电的电气设备,电源电压变化为额定值的20%.也应可靠接地.

3电气设备的修理

3.1主配电板

3.1.1主配电板应按原样修复,其前和侧面有防护面板,顶部装有防滴盖板,前后装有坚固的绝缘扶手.3.1.2主配电板若为分屏结构,构架之间的螺钉应紧固连接,构架与底座之间的减震器、每屏上端的吊环螺钉等均应完整.3.1.3主配电板修复装配前应除锈去污,涂刷底漆,然后均匀地喷涂两道磁漆.3.1.4电器元件及检测仪表,应牢固地固定在骨架或面板上,其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维修.3.1.5汇流排应采用电解铜制成,加工应平整无毛刺、裂痕等缺陷.连接处应搪锡,接触应良好,其最高

工作温升不得超过45℃.

3.1.6汇流排的颜色应符合《钢质海洋渔船建造规范》(1985)中有关规定.

3.1.7 线路应连接正确,布线整齐牢靠,导线连接处需有防松装置,接头应接触良好.

各种电器零部件应动作灵活、正确和可靠,各种手动开关轻便灵活,工作可靠和便于操作.

3.1.8

3.1.9 指示灯的颜色应符合《钢质海洋渔船建造规范》1985)中有关规定.

3.1.10 0检测仪表的精确度不得低于2.5级,发电机电流表的上量限约为额定值的130%,电压表的上量限为额定值的120%.

3.1.11发电机保护装置的整定如下:

3.1.11.1过载保护整定值,调整在额定电流的125%~135%.延时15~30s动作.

3.1.11.2短路保护整定值,短延时动作调整在额定电流的2~3倍.延时0.4~0.6s动作;瞬时动作调整在额定电流的5~10倍动作.

3.1.11.3逆电流和逆功率保护整定值.调整在额定值的8%~15%动作,用于交流发电机时.应延时3~10 s.

3.1.11.4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延时动作调整在额定电压的70%~80%,延时1~3s动作.低于70%额定电压时须瞬时动作,瞬时动作调整在额定电压的70%~35%.

3.1.11.5过电压保护整定值,额定电压为230V时调整在额定值的108%~110%动作;额定电压为115V时调整在额定值的115%动作.若没有过电压保护应调整在发电机额定电压的十6%~一10%能正常工作.

3.1.11.6安装在面板上的开关、指示灯、按钮、操作手柄和手轮等,均应有标明其用途和操作位置的耐久铭牌;安装在板内的熔断器和过载保护装置,均应有标明其用途及整定值的耐久标志.

3.1.11.7主配电板前后应有充分的照明,但检测仪表的照明应无耀光、不眩目.

3.2变压器

3.2.1修理后的变压器应保持原来结构,金属外壳完整无缺,喷漆均匀,光亮.外部漆色为灰色,各紧固件,外部接线端头应完整无损,安装牢靠,并应防锈.

3.2.2变压器应附有与实际接线相符,标有变压器连接组别,电压比、效率、容量等参数的原理图、接线图及有关技术数据,接线端头标志应清晰.

3.2.4变压器应为双绕组式,且初级与次级绕组间不应有电的联系(用于电动机降压起动的变压器除外)..

3.2.5变压器的损耗、空载电流、阻抗电压不应超过表1、表2的限值:

表1单相变压器

容量0.5 1 2 3 5- 10kVA损耗 空载 15 22 37 49 58 134W 短路 20 33 55 66 66 165阻抗电压(%) 3.5±0.7 3.5±0.7 3.5±0.7 3.5±0.7 3.5±0.35 3.5±0.3520.8空载电流(%) 23.4 18.2 15.6 14.3 13

表2 三相变压器

容量5 10 15 25 50 75 100kVA损耗 空载 92 146 130 258 460 575 680W 短路 176 297 413 660 1 045 1595 2 200阻抗电压 3.5±0.35(%)空载电流18.2 15.6 14.3 12.4 9.8 9.1 8.5 7.8 6.5(%)

3.2.6 变压器变压比的允许偏差应不超过1%.

3.2.7 变压器应能承受超过额定电流值30%,时间45min的过载试验.

3.2.8 变压器在最大负载连续运行下冷却空气环境温度为45C时,各部分的温升应不超过表3温升限值.

3.2.9 变压器应能承受任何绕组,端头短路时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历时2s而不致损伤.

表3变压器温升限值

变压器部位 温升限值 测量方法B级绝缘 75电阻法线圈 F级绝缘 96H级绝缘 120最大不超过与其接触的铁芯及结构零件表面 绝缘材料的允许温升 温度计法和热电偶法

3.2.10 安装上船后,变压器初、次级绕组和绕组对地之间,热态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Ω.

3.2.11 变压器初、次级绕组和绕组对地之间均应承受25~100Hz之间的任一频率,电压为1000V2倍线间最高电压(但不得小于2500V)的交流电的耐电压试验,并应能维持1min无击穿和闪络现象.

3.3控制装置

3.3.1自动空气开关

3.3.1.1触头磨损到原厚度的1/2时应换新,触头接触面应不小于原接触面的80%,灭孤罩或灭孤栅应完好无损.

3.3.1.2三相动静触头装配后应分别在同一平面上,三相触头不同时接触偏差应不大于0.5mm,触头偏移应不碰栅片为限.

3.3.1.3带复式脱扣器的自动开关的电磁脱扣元件和热脱扣元件均应按规定整定,紧急脱扣线圈应完好,工作灵敏可靠.

3.3.1.4自动开关的触头压力,断开距离和超额行程应符合表4规定.

表4

触头最终压力不小于0.7Pa触头开距mm 不小于15触头超程不小于1.5mm

3.3.2控制器

3.3.2.1控制器档位明显,零位准确,手柄操作力适度,控制器上灭孤罩应完整、牢固,且不得妨碍可动部分的转动.

3.3.2.2控制器动、静触头接触良好,各触头压力均匀,接触面相对错位不大于1mm.

3.3.2.3触指或触片上如有烧焦的地方需用细锉修整,经修整后,触指沿触片移动,在触片的全长度内,必须紧密地接触,且接触面不得小于全长度的75%,对凸轮等控制器的接触面不得涂以润滑油.

3.3.2.4触片磨损到1~1.5mm时或触指磨损到4~5mm时,必须预于更换.

3.3.2.5非调整式控制器必须有定位装置,以保证控制器操作机构在一定转换位置的稳定性.

3.3.2.6触头断开时的距离及接通时的超额行程,其值可参照下列要求:

凸轮控制器:超额行程2~4mm;

断开距离12~16mm.

鼓形控制器:超额行程1.5~2.5mm.

3.3.2.7控制器的上盖及进线孔应保持水密.

3.3.2.8控制器安装上船后的热态绝缘电阻应不低于0.5MΩ.

3.3.3接触器

3.3.3.1接触器铁芯截面应保持平整、清洁、无油垢,与静铁芯接触时应吻合,不得歪斜,交流接触器分磁环应完整无损,接触器铁芯吸合后,不应发生噪音.

3.3.3.2触头接触良好,不过热,电磁线圈通电后触头应同时接触,其先后误差不得超过0.5mm,且自始至终保持线接触,接触长度不应小于触头宽度的75%,动静触头接触时,在横的方向允许有1mm以内的偏移,触头相对错位不大于1mm,断电后主触头应同时断开.

带有常闭触头的接触器接通时,一般应先断开常闭触头,而后接通常开触头.

蚀,栅片应清洁,栅片数量不得任意减少,灭孤线圈的极性不得反接.

3.3.3.5当电源电压在额定值的85%~115%(交流);65%~105%(直流)范围内变化时,接触器应可靠地工作,在冷态下接触器吸合电压:交流为额定值的85%,直流为65%.释放电压:交流为额定值的30%~40%;直流为5%~10%

3.3.4热继电器

3.3.4.1热继电器的调节旋钮旋动后,其整定电流误差不大于整定值的2.5%.

3.3.4.2热继电器在自动复位时,其复位时间不大于5min,热继电器在手动复位时,在动作后2min内撤复位按钮应能可靠复位.

3.3.4.3热继电器动作机构应正确可靠,可用手拨动4~5次,调整部件不得松动.如已松动,应加以紧固,并重新进行调整试验.检查调整部件时,只能用手或螺丝刀轻轻触动,不得用手拧或推拉.

3.3.4.4热继电器接触螺钉应拧紧,触头必须接触良好,盖子应盖好.在检视热元件是否良好时,可打开盖子从旁观察,不得将热元件卸下.若必须卸下,则装好后仍需重新通电试验,热元件和双金属片应无

显著永久变形,双金属片绝对不能弯折.

3.3.4.5更换热元件时,应注意产品型号、热元件编号、热元件的额定电流及制造厂等,热元件应尽量配用原制造厂的.

自制热元件和双金属片应注意材料、规格及双金属片的方向.

3.3.4.6热继电器修理后的检验,试验环境温度尽量接近工作环境温度;试验电流应稳定,先将热元件通以额定电流预热,然后将电流提高到额定电流的120%.如在20min内动作,即为合格.

3.3.5.1磁力起动器主要由接触器和热继电器组成,其修理可参照接触器和热继电器的要求进行.

3.3.5.2起动器的电气间隙为8mm,爬电距离为14mm.

3.3.6.1应采用镍铬合金、铁铬铝合金或铜镍锰合金,为电阻器的电阻元件.

3.3.6.3电阻元件与出线端的连接须用耐火、耐潮绝缘的软电线,在用裸接线时,必须套以陶瓷或其他耐火、耐潮而坚固材料制成的绝缘子.连接处应便于检查触头的接触与紧固情况.

3.3.6.4引至电阻元件上的接线应用螺钉连接,不得用锡焊接头,便于电阻的拆装和更换.

3.3.6.5电阻器外壳应具有直径为8mm的接地螺钉,接地处应具有良好的导电表面,其附近须有明显的接地标志.

3.3.6.6电阻器的电阻元件之相邻各片间不应有短接.

3.3.6.7电阻器的电气间陷应不小于8mm,爬电距离不小于10mm.

3.3.7变阻器

3.3.7.1变阻器电阻元件应无灼痕、断裂和显著变形,变阻器电阻元件的瓷管应完好,引线排列整齐、牢固,变阻器转换开关上所积的灰渣,允许用干的或汽油等浸过的布片擦去.

3.3.7.2变阻器的转换触头在整个电阻范围内切换时,其阻值不应出现阶跃现象.

3.3.7.3变阻器的外壳必须装有不小于M6的接地螺钉,在接地处应无油漆,并平坦洁净,靠近接地螺钉处应有接地标志.

3.3.7.4在变阻器的外壳上必须装有指示牌,在指示牌上能清楚地看到电压转换时升高或降低的方向.

3.3.7.5铜等绕线电阻元件断线时,可进行焊接.焊接时必须采用硬焊料,如黄铜焊料、银焊料或磷铜焊料.

3.3.7.6变阻器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3mm.

3.3.7.7起动变阻器应具有电压和零电压保护装置及过负荷保护装置,电动机被低电压或过负荷保护装置切断后,只有把变阻器手柄放在起动位置时,才能再次起动.

3.3.7.8起动变阻器的低电压保护装置应保证电压降至额定值的15%~25%时,切断电动机电源,起动变阻器的过负荷保护装置应调整在电动机电流为250%额定值时瞬时动作.

3.3.7.9磁场变阻器的电路一般应能分断,并须有防止分断时产生过电压的措施,只有将空载电压调低到接近剩磁电压时,才允许不分断.

3.3.7.10发电机自空载至额定负载的任何负载下,电压在额定值的80%~150%范围内变动时,磁场变阻器调整的精确度应在1.0%以内.

3.4船内通信及信号装置

3.4.1船内通信及信号装置的表面应涂漆,不得有漏涂、起皮和脱落现象,紧固件和外部金属零件应有可靠的防蚀覆盖层.

3.4.2各种不同用途的船内通信及信号装置,其音响信号应有不同的音色,以利识别.

安装在机舱及其它噪声较大的舱室的声响信号,应有足够的响度,并需附有灯光信号.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