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T 8053-2000 海洋渔船系泊、航行及捕捞试验通则.pdf

2000,8053,pdf,水池,系泊,水产
文档页数:24
文档大小:1.35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水产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前言

本标准对SC/T8053一1990《柴油机动力海洋渔船系泊、航行及航行捕捞试验通则》(原ZBH21002一1990)进行了修订,并将标准名称改为《海洋渔船系泊、航行及捕捞试验通则》.对原标准的内容作了补充和完善,取消了原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本次修订增加了二氧化碳固定灭火系统、探火和报警系统的试验要求;增加了系柱拖力试验一章,对系柱拖力的试验条件、方法和要求作了规定.主机负荷试验的时间,由原标准的按主机额定功率分档改为按主机额定转速分为中、高速机和低速机二档.齿轮信设备的试验,根据GMDSS系统的要求,相应增加了有关设备的试验要求.原标准中渔捞和起重设备的试验一章,本次修订分为渔捞机械试验和起重设备试验二章,并将许吊渔货净重与安全工作负荷的换算关系从标准正文中删除,而在标准的附录中给出了确定渔船起重设备安全工作负荷的计算公式.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渔船检验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华忠、董绍伟、郑玉柱、王丽.本标准于1978年首次发布,1990年第一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海洋渔船系泊、航行及捕捞试验通则

代替SC/T8053-1990

General provisions for programmlng mooring sea trialsand fishing of sea going fishing vessel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渔船系泊、航行和捕捞试验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造的船长为24~90m的柴油机动力海洋捕捞作业渔船(以下简称渔船)的常规项目的试验.其他渔业船舶可参照执行.

2一般规定

2.1渔船建造完工后应按本标准进行系泊、航行试验.2.3系泊试验应在全船各项工程基本峻工后,能满足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要求时进行.2.4航行试验应在消除了系泊试验中发现的故障、缺陷后进行.对首制船,应在航行试验前向验船部门提交倾斜试验报告.发现的故障、缺陷后进行.2.6每个项目的试验结果,应满足试验大纲的要求.验船部门审核.

第一篇系泊试验

3铺装置及锚机试验

过载保护的整定值.

3.2空载运转试验

3.2.1液压锚机进行正、倒车全速连续运转20~40min,试验时每5~10min正、倒车变换一次,观察传动装置及各运转部件有无异常发热及振动现象,并检查液压马达、液压泵及液压系统阀件的工作情况.

3.2.2电动锚机正、倒车连续运转各15min,观察运转部件有无异常发热和振动现象,检查电气控制设备各档调速和电磁制动器的可靠性,对防水型电动机尚应检查放水孔和空间加热器的工作情况.

3.2.3机械式锚机连续运转30min,运转中离合5次,观察各运转部件及传动装置有无异常发热和振动现象.

3.2.4人力起锚机做人力转动试验,检查各转动部件的工作情况.

2000-04-01实施

3.3效用试验

3.3.1将锚分别抛出,在抛锚过程中用制动器刹车2次,然后用锚机将锚绞起,检查离合器、刹车装置工作可靠性,锚链和卸扣通过锚链筒、止链器和链轮的情况,锚链在链轮上应无跳链和扭曲现象;检查冲水装置工作情况;检查止链器位置是否正确及锚收上时锚爪与船壳的贴合情况.

3.3.2对于人力起锚装置,检查起锚的效能,有条件时测量在操纵手柄上施加的力.

3.3.3人力应急起锚装置,应检查起锚效能,试验时将锚及锚链拉起,离开海底地面的高度应不少于2m.

3.3.4机械式起锚机检查卷绳器的工作情况.

3.3.5将锚链装入链舱时,检查锚链标记、根部固定情况,并做弃锚装置脱钩试验,检查锚链在链舱内的堆放情况.

3.4试验记录

3.4.1电动锚机试验时应对空载各档的转速、起动电流、工作电流和电压进行记录.

3.4.2液压锚机试验时,应记录各档转速和工作压力.

4舵装置及能机试验

4.1检查舵机及操纵系统的安装质量

4.1.1舵机及操能系统安装完好,能机机械零位正确无误,操舵器、舵角指示器与舵叶之间的指示误差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要求.

4.1.2液压系统的溢流阀、缓冲阀、程序阀等按技术要求调试完毕.

4.1.3校验安全阀.

4.2运转试验

4.2.1电动、电动液压或柴油机驱动(简称机带)液压舵机应进行不少于30min的空载运转试验,并做如下检查:

a)检查舵角指示器、操舵器与舵叶之间的误差,检查时自中间位置向两舷转舵,舱角每增加5核对一次,并作记录.

b)检查舵角电气限位器动作及机械限位器安装位置的正确性.

4.2.2电动、电动液压或机带液压操舵装置应进行连续操舱试验.试验时每路电源、每套控制系统及每套动力源均应连续使用不少于30min.试验时检查操舵装置的电气设备、液压泵及液压系统的工作情况;检查电动机的换向(对直流电动机)、轴承温升及振动情况:检查液压泵等主要元件是否有异常响声及液压系统有无泄漏现象.连续操舵试验时应在0°→左(右)35°→0°→右(左)35°→0°交替进行.试验时,初步测定自一舷35°转至另一舷30°所需时间.

4.2.4机带液压舵机应进行各机带液压泵的转换试验.

4.2.5如设有辅助操舵装置时,应进行主辅操舱装置转换试验,并以辅助操舵装置进行操舱15min.

4.26对有独力应急电源的舵机应进行应急电源操能试验.

4.2.7人力操舵装置左、右满舵试验各操作3次,舵叶自0至右(左)满舱,舵轮圈数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超过8圈.

4.2.8测量记录液压缸的油压等,对于机动液压能机尚应记录发动机的转速.操舵装置的报警系统进行模拟试验(包括动力源失电、断相、过载、控制电源失电、油泵失压、油柜低液位等).

5渔捞机械试验

5.1检查渔捞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

液压系统的溢流阀、缓冲阀、程序阀等按技术要求调试完毕,校验安全阀.

5.2空载运转试验

5.2.1各种渔捞机械正、倒车连续运转各30min,试验过程中离合、换向各3次,检查各运动部件及轴承温度是否正常:绞纲机排绳器的离合、运行、自动换向是否灵活、平稳.

5.2.2液压渔捞机械在试验过程中应检查各档转速、油压及液压系统中各元件是否有异常振动、噪声和泄漏现象.

5.2.3电动渔捞机械在试验过程中应检查电动机的调速(对直流电动机)和制动可靠性.

5.2.4机械式渔捞机械应检查各传动和运转部件的工作情况.

5.2.5安全保护装置、报警装置做模拟试验.

5.3负荷试验

5.3.1起网机应做额定负荷起网试验,条件受限制时,允许用吊重试验代替.

5.3.3电动与机械式绞纲机的负荷试验允许用吊重法,但当负荷大于吊杆的安全工作负荷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或用其他设备替代.

5.3.4液压式绞机允许用其制动装置刹车加载试验,试验3次,每次停留时间不超过2min,应检查在额定负荷工况下绞纲机工作情况及安全阀起跳压力是否符合要求.

5.4试验记录

5.4.1电动渔捞机械应记录各档转速、起动电流、各档工作电流及电压.

5.4.2机械式渔捞机械应记录起网拉力、起吊重量及速度.

5.4.3液压式渔捞机械应记录起动压力、各档空载和工作压力及转速、负荷试验前后油温、安全阀起跳压力.

5.4.4试验结束后测量记录各轴承温度.

6起重设备试验

6.检查起重设备的安装质量.

6.2吊杆或吊杆式起重机的试验

6.2.1吊杆应处于设计规定的仰角位置,试验负荷按式(1)计算:

式中:P-一试验负荷,kN;

SWL-安全工作负荷,kN[安全工作负荷的确定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

6.2.2使用经过称重或具有质量证明书的重物悬挂于吊钩或吊具上,吊离甲板一定高度保持悬挂时间不少于5min.

6.2.3慢速升、降重物,并进行制动试验.制动试验在负荷下降3m距离时进行,试验不少于2次.

6.2.5吊杆连同试验负荷进行缓慢变幅操作,不少于2次,变幅范围应不超过设计规定.

6.2.6吊杆如设有负荷指示器或超负荷保护装置则应进行校核或动作试验.

6.2.7试验后应检查吊杆、卸扣、眼板、钢索、滑轮、吊钩等是否有异常磨损及变形情况.

6.3人字形吊杆的试验

6.3.1装有动力滑车的人字形吊杆,应在动力滑车上加挂相当于1.25SWL重物的情况下做变幅试验不少于2次,变幅过程中应急停2次.

6.3.2试验后应检查吊杆、钢索等是否有异常变形或损坏.

6.4门榄吊的试验

6.4.1尾滑道渔船门吊的试验负荷为1.25SWL,除按6.2.2、6.2.3试验外,尚应将吊起的试验负荷以设计所允许的最大角度或以实际作业时的角度向船首,尾方向作摆动试验往复3次.

6.4.2试验后应检查各部件有无永久变形及损坏现象.

6.5试验结束后,应将安全工作负荷(SWL)及许吊渔货净重(按附录A确定)醒目地标在吊杆和门上.

6.6试验记录

6.6.1测量并记录起货绞车各档转速.

6.6.2测量并记录油泵工作压力、油泵和油马达的转速.

7系缆装置试验

7.1检查系缆装置的安装质量.

7.2系缆机做空载运转试验

7.2.1电动系缆机中速正、倒车运转至少15min(交流电动机按工作定额进行).在运转时间内,至少进行15次启动.

7.2.4测量油泵工作压力、油泵和油马达的转速.

8救生设备试验

8.1检查救生设备的布置、安装、种类和数量,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82救生艇和救助艇释放试验

8.2.1每艘新的吊架降落式救生艇和救助艇,加载至最大工作负荷的1.1倍,通过释放装置将其释放下水,艇放到接近水面时,进行艇推进装置的起动试验.

8.2.2对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应加载至最大工作负荷的1.1倍,在船舶正浮及最轻载航行水线的状态下,将其安全降落下水.

8.3救生艇和救助艇释放装置试验

8.3.1艇绞车空载运转不少于30min,工作应正常.

4人,每人按75kg计)时,能按照放艇操作程序,操纵艇绞车将艇转出舷外.:

8.3.3满载试验:艇载足额定乘员及属具的代替荷重(质量分布应均匀,每人按75kg计),操纵甲板上的降放控制器将其释放.

8.3.4加载降落试验(仅指制动器):在正常满载基础上,再加上10%的负荷,操纵甲板上的降放控制器将其降落.当达到最大降落速度时,进行紧急制动.该试验可与8.2的试验结合进行.

8.3.5回收试验:艇装置和艇绞车进行回收艇的试验,按操作程序将艇回收到存放位置.检查吊艇架、吊艇索的复原情况及限位开关、联锁装置动作的可靠性.

8.3.6露天装设的艇绞车制动器,在进行上述试验时,应在制动器上洒水,以试验在不良天气情况下的工作可靠性.

8.3.7手动放艇装置做效用试验,检查其工作可靠性.

8.4记录船舷与救生艇中部舷边缘之间的距离、试验负荷、降落及回收艇的速度.

9灭火及探火系统试验

9.1检查各系统的布置及安装,消防用具设置的位置、种类和数量,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9.2水灭火系统试验9.2.1查阅管路的密性试验记录.检查消火栓接头、消防水带及喷射水枪的通用性.9.2.2消防泵效用试验不少于30min,检查是否有异常振动及发热现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