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为保证玻璃钢渔船的结构强度,节约原材料,便于施工,确定科学合理的船体结构节点型式是实施可靠施工的关键,根据国内外玻璃钢船体成型的结构节点的型式和使用效果,结合我国玻璃钢船体成型的技术现状,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包括:舷橱结构、甲板与上层建筑、附体结构、骨架交叉结构、机座结构、舱室结构、方龙骨结构等各连接节点的结构型式与连接方法以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协法、邱天霞、杜德坚、高清廉、周忠良、于俊玲、焦自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玻璃钢渔船船体结构节点
SC/T 8065-2001
Node of hull structure for fiberglassreinforced plastics fishing vessel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玻璃钢渔船舷侧结构、甲板与上层建筑、附体结构、骨架交叉结构、机座结构、舱室结构、方龙骨结构等各连接节点的结构型式与连接方法以及技术要求.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标准都会被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8237-1987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用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SC/T8111一2000玻璃钢渔船船体手糊工艺规程SC/T8112一2000玻璃钢渔船建造检验要求
3定义及符号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船长L(m)
沿设计水线,由首柱前缘量至舵柱后缘的长度;对无舵柱的渔船,由首柱前缘量至舵杆中心线(对于舵杆位于尾封板外面的渔船,则量至尾部纵中剖面处的船壳外缘)的长度,但均不得小于设计水线长度的96%.
4结构节点型式和连接方法
4.1航侧结构节点型式和连接方法
4.1.1舷侧结构节点型式航侧结构节点型式见图1、图2.
图2外飘式舷侧结构总图
图1垂直式舷侧结构总图
4.1.2甲板与舷侧的连接
4.1.2.1甲板放置在内边舷材之上,周围缝隙用玻璃丝和树脂腻子填充(见图3).
图3甲板与舷侧对接图
4.1.2.2甲板与内边舷材用螺栓连接.
4.1.2.3甲板上边缘与船舷用玻璃布加糊,并覆盖螺栓及填料.
4.1.2.4甲板下边缘用玻璃布将内边舷材包数在甲板和外板上.
4.1.2.5对于船长小于15m的玻璃钢渔船,甲板可用折边与外板连接(见图4、图5),其折边宽取90~180 mm.
图5甲板外折边节点图:图4甲板内折边节点图
4.1.3护舷材与侧的连接
4.1.3.1采用特种塑料(微发泡型)护舷材时,其断面星矩形(见图6),固定螺栓处作成凹圆孔.
图6特种塑料护舷材结构图
4.1.3.2用螺栓将护舷材与内边舷材连接固定.
4.1.3.3螺帽圆周与上方用树脂腻子填充.:
4.1.3.4采用木质护舷材(见图7)时,用螺栓将其与内边舷材连接固定
图7木质护舷材结构图
4.1.3.5螺栓外部用树脂腻子填充,然后用玻璃布将整个护舷材包敷于船外板上.
4.1.4横梁与肋骨的连接
4.1.4.1横梁与肋骨用铺层糊制连接,肋骨上端设置加强材(见图8).1=2h,b=h/2.
图8横梁与肋骨用加强材连接型式
4.1.4.2横梁与肋骨用肘板连接,周围用玻璃布包糊(见图9).a=2h.
图9横梁与肋骨用肘板连接型式
4.2甲板与上层建筑的连接结构节点型式和连接方法
4.2.1甲板与上层建筑的连接结构节点型式
甲板与上层建筑的连接结构节点型式见图10、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