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H/T 0233-2024 液化石油气采样法.pdf

0233,2024,NB,SH,采样法,能源
文档页数:16
文档大小:1.11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能源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HS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NB/SH/T0233-2024代替 SH/T 0233-1992

液化石油气采样法

Method of sampling for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国家能源局发布

目次

前言. II-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方法概要.5采得代表性样品的注意事项6安全事项6.2采样点的安全 6.1通用要求. 26.3采样瓶的安全 26.4运输安全7采样设备7.1采样瓶7.2采样管7.3采样瓶连接件 7.4密闭采样系统 47.5自动采样系统 48采样瓶的准备9采样步骤 59.1通则 59.2自动采样 69.3手工采样, 9.4调整采样量 69.5泄漏检查附录A(资料性) 本文件与ISO4257:2001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附录B(资料性) 一种密闭系统的采样示例参考文献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SH/T0233-1992《液化石油气采样法》,与SH/T0233-199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b)更改了“采得代表性样品的注意事项”(见第5章,1992年版的5.1、5.2): 1章):c)更改了“安全事项”(见第6章,1992年版的5.3):d)更改了采样瓶的选择形式(见7.1,1992年版的4.1):e)更改了采样管的选择形式(见7.2,1992年版的4.2):f)增加了采样设备“密闭采样系统”(见7.4): g)增加了采样设备“自动采样系统”(见7.5):h)更改了“采样瓶的准备”,细化了采样瓶清洗步骤(见第8章,1992年版的6.1):i)删除了单阀型采样瓶的冲洗(见1992年版的6.3.1):j)更改了双阀型采样瓶的冲洗方式(见9.2.2,1992年版的6.3.2): k)增加了“自动采样”(见9.2):1)增加了“密闭采样”(见9.3.3):m)删除了“称重法”调整采样量的方法(见1992年版的7.2.1).本文件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4257:2001《液化石油气采样法》.本文件与ISO4257:2001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两个文件之间的结构编号变化对照一览表见 本文件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附录A.本文件与ISO4257:2001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a)将“范围”中第一段第二句独立成段并删除了液化石油气产品标准内容,删除了第二段中气相色谱法内容,并将液化石油气痕量分析方法放入“注”中(见第1章),相关标准已对本文件 进行引用,段落调整后以符合我国标准的编写要求:((,中),(9c)增加了采样瓶的设计、制造及试验要求(见6.3.1),以保障使用安全可靠的采样瓶:d)删除了“采样瓶及其附件应使用金属材质,选择时应保障安全并且耐被采样品腐蚀.推荐使用 不锈钢气瓶,不应使用铝制气瓶”(见7.1.1),将该内容移入6.3.1中,瓶体及附件材料建议主要出于安全考虑:e)增加了采样瓶内壁进行情性化处理的推荐性内容(见7.1.1),以保障被采样品不受采样瓶材质的影响:f)更改了采样管的选择形式(见7.2),采样管不限定于一种形式,其他具有类似功能的金属管 均可用作采样管:g)增加了“密闭采样系统”(见7.4),以对密闭采样设备提出基本要求;

h)增加了“自动采样系统”(见7.5),以对自动采样设备提出基本要求:i)增加了“自动采样”(见9.2),以提供自动采样的基本操作方法:

j)增加了“密闭采样”(见9.3.3),以提供密闭采样的基本操作方法.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增加了附录A(资料性)“本文件与ISO4257:2001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

b)增加了附录B(资料性)“一种密闭系统的采样示例”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SAC/TC280/SC2)口. 本文件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静态和轻烃计量分技术委员会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部、烟台检验认证有限公司、成都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楚翔飞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石化分公司、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中科(广东)炼化 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石化分公司、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炼化分公司、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长义、魏进祥、孙岩、毕海鹏、刘冲伟、滕卉卉、苏佳、李铭、吴文韬、赵华江、周晶、刘浩、卫玉磊、赵兵、张建霞、易朝辉、雷苗苗、李琳琳、王忠、吴小龙、何志龙、邓军、 林海.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4年首次发布为SY2084-1984,1992年第一次修订为SH/T0233-1992: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