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995-2025 谷物联合收割机 作业质量.pdf

2025,995,pdf,收割机,碾压,农业
文档页数:6
文档大小:612.75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农业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995-2025

代替 NY/T 498-2013 NY/T 995-2006

谷物联合收割机 作业质量

Operating quality for grain bine harvester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NY/T498-2013《水稽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3和NY/T995-2006《谷物(小麦)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与NY/T498-2013和NY/T995-200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6年版和2013年版的第2章);

一更改了损失率、含杂率、破碎率的定义(见第3章,2006年版和2013年版的第3章);

一删除了谷物联合收获、还田茎秆、作物自然高度、作物倒伏程度、自然落粒、制茬高度、还田秸秆抛不均匀度、不倒伏、穗幅差的定义(见2006年版和2013年版的第3章);

增加了泥脚深度的定义(见3.5);

更改了作业条件(见4.1 2006年版和2013年版的第4章);

更改了检验规则(见第6章,2006年版和2013年版的第6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机械化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1/SC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山东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河北省农业机械鉴定总站、黑龙江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湖南省农机事务中心、宁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 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明磊、李本帅、高义海、陆海涛、钟伶桃、史仁成、程胜男、刘辉、庞爱平、刘德善、王博、王修宇、周靖博、周达辉、伍滨涛、王韵弘、梅鹤波、王超.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6年首次发布为NY/T995-2006;

谷物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谷物联合收制机(以下简称联合收制机)的作业质量、检测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收获小麦、水稀的联合收制机作业质量的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本文件.

GB/T5262农业机械试验条件测定方法的一般规定GB/T6979.1收测机械联合收制机及功能部件第1部分:词汇 GB/T6979.2收制机械联合收割机及功能部件第2部分:在词汇中定义的性能和特征评价

3术语和定义

GB/T6979.1和GB/T6979.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损失率lossrate联合收制机各部分损失籽粒质量之和占应收获总籽粒质量的百分比.

3.2含杂率impuritiesrate

联合收制机收获的籽粒中所含杂质质量占其总质量的百分比.

3.3破碎率brokenrate

因联合收制机作业造成机械损伤的破裂、破皮(壳)的籽粒质量占收获总籽粒质量的百分比.

3. 4 茎秆切碎合格率rate of straws chopping tofield收获后茎秆切碎还田,切碎长度合格茎秆质量占蒸秆总质量的百分比.

3.5泥脚深度mud food depth泥层表面至泥底层垂直方向上的深度.

4作业质量

4.1作业条件

4.1.1作业地块道路条件应适合联合收割机行走和进地作业.作业地块的条件应基本符合联合收制机4.1.2收获作业宜在谷物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且作物不倒伏状态下进行,地块中无明显或集中的自然落粒, 的作业适用范围,联合收制机的技术状态应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驾驶员应能熟练操作联合收割机.切割线以上无明显杂草.水稻收获时地块宜无积水,轮式联合收割机作业时的泥脚深度不大于200mm.4.1.3联合收制机作业时的稻谷籽粒含水率为15%~28%.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作业,小麦籽粒含水率为12%~20%;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作业,小麦籽粒含水率为14%~22%.

NY/T 995-2025

4.1.4半喂人式联合收割机作业要求穗幅差不大于250mm.

4.2作业质量要求

4.2.1联合收割机应按照使用说明书规定的速度作业,在4.1规定的作业条件下,作业质量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作业质量要求

序号 检测项目名称 全限人式(水稻)半限人式(水稻) 质量措标要求 全限人式(小麦)半限人式(小麦) 检测方法对应的条款号损失率 ≤2.8% ≤2.5% ≤1. 8% ≤3 0% 5 2. 12 含杂率 ≤2 0% ≤1. 0% ≤2 0% ≤2 0% 5 2. 23 破碎率 ≤1.5% ≤0. 5% ≤1.0% ≤0. 5% 5. 2. 34 割茬高度”mm 普通;≤150;留高茬;≤250 5 2. 45 茎秆切碎合格率 全吸人式联合收制机的期在高度血可根据当农艺要求确定, >90%适用于带茎秆切碎功能的机型,

5检测方法

5.1作业条件测定

用水分速测仅检测)、每平方米自然落粒质量、每平方米籽粒质量、作物倒伏程度、泥脚深度(适用于水稻联 收割作业前,记录作物品种、作物成熟期及杂草情况;按照GB/T5262的规定测定籽粒含水率(也可合收割机)、穗幅差(适用于半喂人式联合收割机)等.

5.2作业质量检测

5.2.1损失率

5.2.1.1专业检测法

在联合收制机正常作业后的地块内按照五点法选取5个测点,每个测点面积为1m²(宽度为1个作业幅宽).收集测点内的籽粒和谷穗脱粒干净后称其质量,按公式(4)计算各点损失率,取5点损失率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式中:

m.-第:个测区每平方米损失的籽粒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²); S.一第i个测点损失率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m.--平均每平方米自然落粒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m-作业条件测定时获得的每平方米籽粒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²).

5.2.1.2简易检测法

点,每点取1dm测区,分别收取测区内的籽粒,清数损失的籽粒个数,取平均值.损失率的质量指标 损失率由被服务方在作业现场取测.通常作业情况下,在联合收割机作业完成后的田块内随机取10要求为每平方分米(dm²)水稻籽粒不大于6粒,小麦籽粒不大于5粒.

5.2.2含杂率

在联合收割机收获的籽粒中随机抽取5份样品,每份不少于2000g.用四分法得到5份各约500g的样品.对每份样品进行清选处理,去除杂质后进行称量,按公式(5)计算含杂率,取平均值.

m

. (2)

式中:

NY/T 995-2025

Z.一-含杂率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m;--样品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m.--去除杂质后样品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5.2.3破碎率

与含杂率测定一同进行.将去除杂质的籽粒样品混合后,用四分法取得5份各约100g的样品,挑选出其中破裂、破壳(皮)的籽粒并称量,按公式(6)计算,取平均值.

式中:

m.-去除破碎籽粒后样品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Z,--破碎率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

m,-样品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5.2.4割茬高度

在测区内,按对角线法确定5点,每点沿割幅方向左、中、右各测1株割茬,测量割茬切口至地面的高度,取平均值.

5.2.5秸秆切碎合格率

中挑出小麦切碎长度大于100mm、水稀切碎长度大于15cm的不合格茎秆并称量,按公式(7)计算茎秆 在测区内,按对角线法取5点,以取样点为中心选取1m区域,收集区域内的茎秆并称量:再从切碎合格率,取平均值.

式中:

m;--第)个测点蒸秆总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m--第)个测点不合格茎秆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F、一第j个测点茎秆切碎合格率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

6检验规则

6.1检验方法分类

损失率的检测分为专业检测法和简易检测法.

6.2简易检测法

由服务双方协商确定,损失率的检测可采用简易检测法,

6.3专业检测法

出现下列情况时,损失率的检测应采用专业检测法:

a)服务双方对作业质量有争议;b)进行联合收制机作业质量对比试验: c)其他需要专业检测方法的情形.

6.4作业质量考核项目

作业质量考核项目见表2.

表2作业质量考核项目

序号 检测项目名称1 失率2 合杂率破碎率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丝雨へい飘渺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