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5590-2025 向日葵黑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pdf

2025,45590,pdf,规范,黑茎,农业
文档页数:19
文档大小:9.66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农业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5590-2025

向日葵黑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Leptosphaeria lindquisti Frezzi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1)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宁波国检贸易便利化服务中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海关.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段维军、蔡磊、郭立新、李雪莲、张慧围、雷荣、徐晗、廖芳、陈先锋.

向日葵黑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向日葵黑茎病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鉴定. 本文件适用于向日葵黑茎病菌寄主植物叶片、茎秆和果实等组织中向日葵黑茎病菌的检疫检测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基本信息

中文名:向日葵黑茎病菌.

学名:Leptosphaeria lindquisti Frezzi.

异名 :Phoma macdonaldi Boerema Phoma oleracea var helianthi-tuberosi.

英文名:Sunflower Phoma black stem.

分类地位:真菌界(Fungi),子囊菌门(Asycota),盘菌亚门(Pezizomycotina),座囊菌纲(Do-sphaeriacene),小球腔菌属(Leptosphaeria). thideomycetes),格孢菌亚纲(Pleosporomycetidae),格孢腔菌目(Pleosporales),小球腔菌科(Lepto-

该病菌的其他相关资料见附录A.

5鉴定原理

向日葵黑茎病菌的症状特征、病原菌培养性状、形态特征和DNA序列特征是鉴定该病菌的依据.根据向日葵黑茎病菌在寄主植物上所造成的症状,对其病害特征进行观察;根据向日葵黑茎病菌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后,对其宏观菌落形态特征和微观显微结构进行观察;依据向日葵黑茎病菌的脱氧核糖核PCR)检测方法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有效组合,判定样品是否携带有向日葵黑茎 酸(deoxyribo nucleic acid,DNA)序列特征,分别建立其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病菌.

6仪器和器具

6.1仪器

6.1.1普通冰箱:4℃~-20C.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qwer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