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4719-2025 生姜茎基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pdf

技术规程,农业
文档页数:10
文档大小:3.03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农业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4719-2025

生姜茎基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resistance evaluation of gingeragainst pythium soft rot disease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安丘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河北省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魏利解、周阳、张传伟、周冬梅、李艳朋、李承永、郭风领、孙逊、史秀娟、王晓宇、邓晟、冯辉、季英华、张金风、赵敏、陈虞雯、田素波.

生姜茎基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生姜茎基腐病抗性鉴定程序,规定了材料准备、接种及抗性鉴定阶段操作,描述了标记方法和过程记录等证实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品种及种质资源材料对茎基腐病(pythium soft rot dis-ease)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生姜茎基腐病gingerpythium soft rot disease

由群结腐霉(Pythiummyriotylum)侵染生姜而引起的一种卵菌病害,茎基腐病病原菌及发病症状见附录A.

4鉴定程序

生姜茎基腐病抗性鉴定程序包括材料准备、接种和抗性评价3个阶段.鉴定流程如图1所示.

图1鉴定流程

5材料准备

5.1培养基准备

5.1.110%V8培荞基

上清液,弃下部沉淀物.在上清液中加人9倍体积的蒸馏水,配制成10%的V8培养基,固体培养基按照 按照100:1(V/)的比例在V8复合果蔬汁中加人碳酸钙然后以5000r/min转速离心10min,取1.5%的比例加人琼脂.在(121士1)℃条件下灭菌20min.

5.1.2组培诱导、继代培养基

MS培养基中加人6-糠氨基嘌呤(1.0mg/L~1.5mg/L)、萘乙酸(0.5 mg/L~0.6mg/L)、琼脂(4 000 mg/L~6 000 mg/L)和蔗糖(20 000 mg/L~30 000 mg/L) 利用氢氧化钾将 pH 调到 5. 8 分装人

NY/T 4719-2025

管(瓶),在(121士1)℃条件下灭菌20min,冷却备用.

5.1.3生根培养基

1/2MS培养基,利用氢氧化钾将pH调到5.8,分装人管(瓶)在(121士1)℃条件下灭菌20min,冷却备用.

5.2基质准备

将草炭、蛭石和细沙按体积2:111混合均匀,于(121土1)℃湿热条件下灭菌30min.

6接种

6.1生姜材料准备

6.1.1姜丛芽

选取无病健壮饱满的姜块,冲洗干净后,埋于洗净的沙床中,在20℃~25C条件下催芽.用刀片切取1cm~2cm的嫩芽,清洗后,在无菌条件下,用75%酒精浸泡10s~30s,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5次.吸水纸吸干后,切取分生组织0.1mm~0.3mm生长点,迅速接人有诱导培养基的试管或培养瓶中,每瓶1500lx~3000lx条件下培养30d~60d,诱导微型姜丛芽.可选取“莱芜大姜"作为感病对照. 接种1个生长点,注明品种、编号和接种日期.在温度25℃~28℃,光照时数10h/d~16h/d,光照度

6.1.2生姜组培苗

将姜丛芽切成0.4cm~0.6cm大小,转人继代组培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以后每隔25d~35d继代培养.当小苗长至2cm~3cm高时,转人1/2MS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

6.1.3炼苗和移栽

组培苗长至4片~6片叶子、株高6cm~8cm时,打开组培瓶盖,自然环境条件下放置2d~3d;将苗取出用清水小心洗净根上的培养基,移栽至装有5.2所准备基质的一次性塑料杯中,每个塑料杯子1株苗,置于温度(25土1)℃、湿度70%~80%条件下培养生长.

6.2接种体准备

板.茎基腐病菌的保存方法按附录B的规定执行. 在超净工作台中,将群结腐霉菌接种于V8固体培养基上,恒温培养箱25C条件下生长至覆盖满平

将小麦粒用水浸泡12h~14h,取适量分装于可灭菌的容器内,井在(121土1)℃条件下高压灭菌90min.在超净工作台中将灭菌后的小麦种子平铺在培养好的群结腐霉平板中恒温培养箱25C条件下继续培养7d,待灭菌小麦粒长满病原菌后用于接种.

6.3接种时期

移裁14d~21d,组培苗长出2片~3片新叶,可用于病原菌的接种.

6.4接种方法

品种接种10株,重复3次.

6.5接种后管理

生姜苗在温度(25士1)℃、相对湿度70%~80%,自然光照条件下进行正常管理.

6.6鉴定后材料处置

鉴定完毕后将生姜植株、残体及土壤基质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止病害从实验室传播出去.

7抗性评价

7.1病情调查

接种后7d~10d调查.调查时检查每株生姜苗发病症状,根据具有典型症状的叶片比例确定病情级别,病情级别的划分见表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