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5016-2025
目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总体要求 6基础环境 6.1基础设施 6.2网络环境 6.3数据平台 6.4智慧空间.14 6.5数字终端16 7场景应用.16 7.1智慧教学.16 7.2智慧学习17 7.3智慧管理18 7.4智慧评价19 7.5智慧服务20 8信息网络安全-20 8.1通用要求-20 8.2安全管理-20 8.3安全技术防护21 8.4安全运维21 附录A(资料性)智慧教室设施设备配置参考-22 参考文献
DB32/T 5016-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教育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电化教育馆、江苏省高校科技发展中心、江苏省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 江苏省公共工程建设中心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 司、江苏省共创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市第二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中江数字建设技术有限公 司、江苏赛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建芬、肖浩、严稼轩、胡影、许晓冯、朱高祺、周庆生、陶罐光、徐迎春、凌虹、陈肃华、 刘安铭、周黎、高飞、李骥、吴大江、马骏、马杰、于志敏、丁永东、王志海、李涛、杨金鑫、吴资、乔晗、徐美婧、 章敏婕、汪立鹅、刘永金。
DB32/T5016-2025
引言
划、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相继推进实施,教育数字化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作为教育数字化的重要内 容,智慧校园应运面生,并日益成为地区和学校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关键途径和重要着力点。
中小学校智慧校同设计和建设应坚持开放共享、集约整合、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理念,在充分考虑 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学校的阶段、学制和规模,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县数字化相关设施、平台 及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分步实施,更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并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 和生活环境。
为规范江苏省中小学校智慧校园设计和建设,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绿色低碳、管理高 效,制定本文件。
DB32/T 5016-2025
中小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小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总体要求、基础环境、场景应用、信息网络安全。
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城镇和农村中小学校(含非完全小学)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智慧校园规划设计 和建设,其他基础教育学校(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等)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8702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26875(部分)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GB50099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GB50174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503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440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GB/T50526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GB5134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GA/T1400(部分)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 JGJ310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DB32/4120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慧校园smartcampus 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建设的更加高效、便 捷、个性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3.2 智慧教室smart classroom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学内容呈现、师生互动、学习评估、环境控制等智能化的教学环境。
3.3 数字终端digital terminal 与智慧校网平台配合构建智慧化、数字化校园应用场景的智能硬件设备。
DB32/T 5016-2025 3.4 基础环境basic environment 基础环境是为校园信息化应用所提供的软硬件平台和系统以及物理空间。
注:包括基确设施、网络环境、支撑平台、智慧空间、数字终端等。
3.5 教育数字化digitalization of education 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等教育领域的过程。
3.6 创新实验室innovationlab 为开展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培育而开设的科技创新教育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