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913-2024 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技术规范.pdf

1913,2024,DB61T,pdf,技术规范,西安市
文档页数:39
文档大小:1.24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西安市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DB61

陕西省地方标 准

DB61/T 1913-2024

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编制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reports for industrial park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总体要求,5编制内容附录A (规范性) 报告书编制大纲 22附录B (规范性) 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及编制人员情况表, 25附录C (规范性) 基础图件和表格. 26附录D (规范性) 附表.. 87附录E (规范性) 产业园区环境目标任务清单, 35附录F (资料性) 推荐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计算方法 36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环境调查评估中心、中圣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西安同展环境咨询有限公司、汉中市环境工程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陆环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陕西省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咨询中心.

娟、王敏、杜妍、李欢欢、史谊飞、杜豆、郭宝林、蔡泽.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娟、孙路英、薛旭东、薛罐、郝静、叶凌枫、郭治、刘亮、王蓓蕾、范启

本文件首次发布.

本文件由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解释.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环境调查评估中心

电话: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西影路106号

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工作程序、主要方法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各类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本文件不适用于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清单)适用于 本文件.

HJ2.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91.1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91.2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130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产业园区 HJ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16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94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6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96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 HJ1111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总纲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HJ130、HJ131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产业园区industrialpark

指经各级人民政府依法批准设立,具有统一管理机构及产业集群特征的特定规划区域.主要目的是引导产业集中布局、集聚发展,优化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并配套建设公共基础设施.

[来源:HJ131-2021 3]

3.2

环境目标cnvironmental goals

指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而设定的、拟在相应规划期限内达到的环境质量、生态功能和其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目标和要求,是规划编制和实施应满足的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要求.

[来源:HJ130-2019 3.1]

3.3

生态保护红线ecologicalconservationredline

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

[来源:HJ130-2019 3.3]

3.4

环境质量底线environmentalquality bottom line

考虑环境质量改善潜力,确定的分区域分阶段环境质量目标及相应的环境管控、污染物排放控制等要求. 指按照水、大气、土壤环境质量不断优化的原则,结合环境质量现状和相关规划、功能区划要求,

[来源:HJ 130-2019 3.4]

3.5

资源利用上线resource utilization upper limit line

指以保障生态安全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的,结合自然资源开发管控,提出的分区域分阶段的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强度、效率等管控要求.

[来源:HJ 130-2019 3.5]

3.6

环境敏感区cnvironmental sensitive area

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保护区域和对规划实施产生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或者其外的下列区域:

a)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b)除a)外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永久基本农田、基本草原、自然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殖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润游通道、天然渔场、水土流失重点预 园、海洋公园等)、重要湿地、天然林、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繁防区和重点治理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c)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区域,以及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生态环境部部令第16号,第三条,有修改]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古德
我的头像土木圣经9.9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