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页《深圳市碳排放达峰研究报告》.pdf

30,pdf,排放,深圳市,达峰,电力能源
文档页数:30
文档大小:49.5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电力能源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关注:后浪电力学聘社免费送资料!

深圳市排放达峰、空气质量达标、 经济高质量增长协同“三达”研究报告

AchievingTriple Goalsof CarbonEmission Peaking AirQualityStandardAttainment and EconomicProsperityattheCityLevel:TheShenzhen Case

2019年8月August 2019

关注:后浪电力学聘社免费送资料!

编写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enzhen)

Urban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Shenzhen 深圳市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Shenzhe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Shenzhen Institute of Building Research Co. Ltd.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都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Shenzhen Urban Transport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LBNL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中国能源组

资助单位:

能源基金会Energy Foundation China

项目牵头人:

唐杰

深圳市原副市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注:后浪电力学聘社免费送资料!

摘要

现阶段中国不仅处于打好污染防治战的攻坚期,还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转型境协同共进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重需解决的问题.为此,近年来我国提出加强多污染物的协同控制,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高水平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从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此背景下,本系协同创薪实现碳排放达峰、空气质量达标、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三重目标,希望能够为我国其他城市、尤其是超大型城市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期.严格控制碳排放碳强度,大幅削减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研究以城市为切入点,以深圳为案例,探究深圳通过转型升级、结构优化以及治理体

过去十年,深圳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同时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同共进的发展道路.EKC实证检验和LMDI分解分析显示深圳的绿色能源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显著促进了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物排环境管制已经形成了“倒逼”机制,反作用于城市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此外, 放减排,同时碳排放交易体系运行效果评价显示城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日益增强的城市碳排放和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表现出显著的同根同源性,交通、电力、制造业部门是两类排放共同的主要来源,分别贡献了城市碳排放和PM2s污染(本地源)的65.1%、19.1%、3.4%和52.0%、8.0%、15.0%,是未来实施协同治理的关键领域.

通过推进转型升级、结构优化以及创新协同治理,深圳能够实现碳排放达峰、空气质量达标、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协同三达.基于LEAP和CMAQ为核心的数值模拟分析,协同治理情景下深圳将于2020年实现碳排放达峰,能源相关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也将显著下降.同时在深圳市控制情景和深圳市与珠三角、珠三角外区域联合控制情景下,不同气象条件深圳均可实现PM2.s年均浓度低于25微克/立方米的目标.2030年,城市产业升级、能源和交通结构优化、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大量以碳排放控制为目标的措施或技术能够同时大幅削减PM23SO、NOx、VOCs等大气污染物排放,具有显著的协同减排效应(减排弹性系数多数位于0.6-1.0之间),对提升城市空气质量做出了明显贡献.与之相比较,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和技术对碳排放减排也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但不够显著.

气候变化与大气污染的协同治理能够降低总体减排成本,需求管理和结构调整相关的减排措施或技术协同减排效应最显著,应当优先实施.为低成本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和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深圳迫切需要加强电力、交通、制造业和建筑部门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协同治理;“自下而上”的技术经济分析显示,需求管理、制造业升级、能源和交通结构调整措施的减排潜力最大,在考虑节能收益的情景下这类措施全生命周期的减排成本也较低,从而为实现“协同三达”提供了可选路径.虽然中长期来看转型升级和协同治理能够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并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但该路径实施面临着高昂的初始投资成本(预计2030年约7600亿元),尤其是交通和建筑部门.为保障协同减排效应较强的措施或技术能够及时得到资金支持和推广应用,应在融资渠道和财政资金补贴上给予政策支持,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的清洁化、低碳化.

关注:后浪电力学聘社免费送资料!

第一章:低碳、蓝天与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也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尤为突出.一方面,我国是当前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同时也是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未来仅仅海平面上升就可能导致我国在每年损失102平方公里土地,一百多万人口将因此迁移.另一方面,我国还面临著十分严峻的大气污染问题.2016年末京津冀、山东等地区发生了持续时长超过200小时的“跨年霾”事件,2017年因长期暴露于大气环境污染而死亡的人数超过120万人,大气污染已成为影响居民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面临气候变化与大气污染的双重压力,同时考虑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具有同源性、同步性和同介质等特征,我国《“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均提出探索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碳排放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协同治理为我国实现低碳与蓝天的双重目标提供了新途径,有助于提升我国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还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我国不仅处于打好污染防治战的攻坚期,还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转型期.传统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系统不协调,出现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严峻问题;2006-2015年期间由此造成的生态环境成本在国家经济总产出中的占比一直处于3%-5%之间,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一现象尚未得到显著改变2.为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我国明确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一方面,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倒逼”机制,以节能环保、污染治理等为抓手驱使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因此,我国追切需要探索出一条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同共进的可持续发展造路,从而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高水平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

在上述背景下,探究“碳排放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治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促进”具有的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有助于通过资源信息共享、

关注:后浪电力学聘社免费送资料!

统筹协调优化、体制机制创新提升我国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助力我国实现高质量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深圳是我国四大一线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过去十年大力推动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探索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中已经取得初步成就;城市GDP总量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三,万元GDP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8%,细颗粒物(PM2s)年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但对于高速增长的超大型城市,深圳仍旧面临着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等问题,追切需要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未来深圳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等方面肩负着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因此,本项目以深圳为案例,探究城市如何通过推进转型升级、结构优化以及创新协同治理体系实现碳排放达峰、空气质量达标、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协同“三达”,希望能为我国其他城市、尤其是超大型城市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项目将从协同视角出发,在城市前期节能减排、空气质量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等相关研究基础上最大限度整合数据、资源和方法,综合评估各类型需求管理、结构调整、技术改造措施的协同效应,为深圳实现协同“三达”探索成本有效的技术路径,为我国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城市范例.主要研究目标包括:

(1)开发适用于城市尺度的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统一核算体系与协同减排评估方法:

(2)基于协同效应对各类型可选减排措施或技术进行比较评价、分类排序和选择,给出深圳实现碳排放达峰、空气质量达标、经济高质量增长协同“三达”的技术路径与成本效益分析:

(3)揭示能源和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质量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更好发挥生

(4)深圳气候变化与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的政策建议,为深圳完善生态文明制度、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提供政策建议:

(5)基于深圳实践和经验,探索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协同治理模式,为其他城市提供示范.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