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3.120.10S
T/HBGIA
T/HBGIA13-2025
中国绿色品牌 评价认定实施规则
Implementation Rule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hinese Green Brands
河北省绿色产业协会 中国绿色品牌发展大会组委会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和GB/T20001.10-2014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按中国绿色品牌发展大会组委会、河北省绿色产业协会“冀绿产发(2025)09号”《关于启动绿色品牌评价认定团体标准编写的通知》的安排制定.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某些专利,本标准的起草部门和发布部门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相关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绿色品牌发展大会组委会(河北省绿色产业协会)品牌培育专业委员会归口管理.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绿色品牌发展大会组委会(河北省绿色产业协会)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绿色品牌发展大会组委会、河北省绿色产业协会、河北亿晟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中启吴利认证服务有限公司、中国绿色产业促进会有限公司(香港)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左克永、李小兵、尹钟声、汪晓宁、尹吴、尹利
本标准审查人:左克永
中国绿色品牌评价认定实施规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国“绿色品牌”的评价认定的原则、组织、申评条件、方法、内容及指标权重、评价认定流程和动态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对中国“绿色品牌”的评价、认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187品牌评价品牌价值评价要求
GB/T 39906品牌管理要求
GB/T29187品牌评价品牌价值评价要求
GB/T43880.4服务型制造导则第4部分:能力评价
GH/T1375供销合作社品牌建设区域公用品牌运营管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品牌brand
消费者对某类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品牌的本质是品牌拥有者的产品、服务或其它优于竞争对手的优势能为目标受众带去同等或高于竞争对手的价值.其中价值包括:功能性利益、情感性利益.
3.2绿色品牌green brand
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品牌,是通过忠实于实践绿色理念树立起来的品牌的通称.
4认定原则
中国“绿色品牌”评价认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4.1公开、公平、公正.
4.2以事实和客观证据为依据.
4.3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和手段.
4.3专家专业评估.
4.5自愿参与申评.
5认定组织
申评、审核、评价、发布等工作,并接受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领导小组下设秘书处,秘书处为常设机构,根据要求,负责评价、认定工作的具体实施.
), 由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技术机构,以及行业具有影响力的专业企业等人员组成.
5.3专家委员会聘请社会各届具有一定职称和专业的人员为评审专家,评审专家应接受必要的培训和考核,经个人申请或单位推荐,审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专家库,参与中国“绿色品牌”认定工作.
5.5秘书处原则上每一年开展一次中国“绿色品牌”认定工作,但会根据申评单位的需要,以及当地政府产业政策调整等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特殊情况,随时申请,随时受理,适时发布.
5.6为发挥技术机构的专业优势,中国“绿色品牌”评价、认定工作可委托第三方专业技术机构进行,按照特定的流程实施评价、认定,结果报秘书处阅卷、评审、确认.
6申评条件
6.1品牌要求
6.1.1依法拥有与申评品牌相一致的注册商标的权或使用权,商标在商标证有效期内,且未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
6.1.2品牌创立时间在3年以上,标识内容准确、清晰、显著.
6.1.3申评企业品牌管理应符合GB/T39906《品牌管理要求》标准的相关要求.
6.2企业要求
6.2.1申评企业应在中国行政区域内(不含港澳台)注册登记,经营和纳税情况良好,在所属行业或领域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引领性和示范性,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赞誉.
6.2.2主营业务连续经营5年以上,经营状况良好,主营业务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
6.2.3申评企业或其产品、服务符合国家绿色产业政策.
6.2.4产品、服务具有鲜明的绿色发展要素.
6.2.5具有符合现代要求的企业治理模式,在设计、研发、工艺、技术、制造、检测和服务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绿色产业特色.
6.2.6近三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重大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产品(服务)质量事故,未在经营异常目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中,三年内没有受到国家、省挂牌督办.
6.3自评报告
6.3.1申评企业应根据本文件的认定内容进行企业自评,并形成自评报告.也可委托第三方技术机构,编制第三方《评价认定报告》.
6.3.2自评报告(或第三方评价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企业基本情况一-企业产业和环保政策符合性一-评价期生产经营及指标完成情况一企业工艺技术和装备以及研发情况一一产品和服务的绿色属性(资源属性、能源属性、环境属性、品质属性)一一企业管理体系建设情况(含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服务、品牌等)一企业的社会责任、公益和福利情况-自评结果与改进计划
7评价认定基本要求
项目及要求 是否符合 证实性资料该组织近3年无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和重大安全事故 口符合口不符合该组织一般固体废弃物的收集、贮存、处置应符合GB18599的 口符合相关规定适用时,该组织危险废物的贮存应符合GB18597的相关规定, 口不符合后续应交付给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置 口不适用该组织的产品或服务,应按照GB/T19001、GB/T24001、GB/T45001的规定,分别建立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 口符合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获得国家权威机构认证 口不符合适用时,该组织应采用国家鼓励的先进技术工艺,不应使用国 符合家或有关部门发布的淘汰或禁止的技术、工艺、装备及相关物质 口不符合绿色技术投入:研发费用中用于环保技术、清洁工艺的比例口符合用案例 专利与成果:拥有节能降碳、污染治理等领域的专利或技术应口不符合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科研机构在绿色技术领域的合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