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4456-2025 水稻二化螟抗性鉴定技术规程.pdf

技术规程,农业
文档页数:9
文档大小:960.05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农业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4456-2025

水稻二化螺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practice for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ofricetoricestriped stemborer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赖风香、傅强、王渭霞、杨宙、万品俊、黄仁良、魏琪.

水稻二化螺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水稻对二化抗性鉴定程序,规定了鉴定程序、离体鉴定、活体鉴定、记录与档案.本文件适用于水稻品种(品系)对二化的抗虫性鉴定和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活虫体重抑制率inhibition rate of body weight

供试材料上存活幼虫平均体重与感虫对照材料上存活幼虫平均体重之差占感虫对照材料上存活幼虫平均体重的百分率.

3.2

综合抗性指数resistanceindex

平均校正死亡率和存活幼虫的体重抑制率各乘一定系数之和.

3.3

枯心指数deadheart index

供试材料枯心率与感虫对照枯心率的比值.

4鉴定程序

二化螺鉴定程序包括材料准备、鉴定过程和抗性评价3个阶段.程序流程如图1所示.

图1鉴定程序流程

5离体鉴定

5.1.1水稻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要求.

NY/T 4456-2025

5.1.2供试材料和抗感对照材料(如对二化螺表现抗性的对照品种为华恢1号、TKM6;对二化表现感虫的对照品种为TN1、明恢63等)按水稻品种特性,25d~30d秧龄时移裁于网室中,每份材料栽种10丛,每丛种植杂交稻1株、常规稻2株~3株,常规耕作管理,全生育期不喷施防治或兼治鳞翅目害虫的杀虫剂.

5.1.3于水稻分紫盛期,从种植的每个供试材料中随机取倒一叶叶片3片~4片,剪取中间8cm~10cm的1段;两端用浸过1%苯并咪唑保鲜液的滤纸保湿,放于长15cm、直径2.0cm的试管中.

5.2虫源准备

二化种群采集于田间,室内人工饲养扩繁至1日龄初孵幼虫.

5.3接虫和管理

5.3.1用细毛笔轻轻地将10头1日龄初孵幼虫接到叶片上将叶片平放人试管内,然后用棉球塞紧管口.

5.3.2试管平放、两端约2cm用黑布遮光并置于温度(27±2)℃、湿度(75±5)%、光周期16L/8D的培养箱内.第4d添加同植株新鲜叶片2片~3片.

5.3.3每个试管为1个重复,每个供试材料处理重复不少于4次.

5.4调查与计算

A中表A.1记载. 在接虫后第7d检查试虫的存活与发育情况,记录活虫数,同时称量存活幼虫的体重.结果按照附录

平均校正死亡率按公式(1)计算.

M = ×100100 Mc

式中:

M平均校正死亡率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Mt一供试水稻材料试虫平均死亡率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Mc感虫对照试虫平均死亡率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

平均体重抑制率按公式(2)计算.

式中:

P-存活幼虫平均体重抑制率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C一一感虫对照存活幼虫平均体重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T-供试材料存活幼虫平均体重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供试材料及感虫对照水稻各株系的综合抗性指数按公式(3)计算:

式中:

1一综合抗性指数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M平均校正死亡率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P-存活幼虫体重抑制率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无存活幼虫记为100%.注:计算数值小数点后保留1位数值.

5.5抗性级别评价

供试材料对二化的总体抗性级别按照表1抗虫性级别评价指标进行评判.

表1离体整定抗性评价指标

级别 综合抗性指数1.% 抗性水平1 85. 1~100. 0 高抗(HR)65. 1~85. 0 抗虫(R)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