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T 5111-2025 黑公子小丑鱼人工繁殖技术规范.pdf

小丑鱼,水产
文档页数:10
文档大小:1.45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水产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 5111--2025

黑公子小丑鱼人工繁殖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artificial breeding for black ocellaris clownfish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观赏鱼分技术委员会(SAC/TC156/SC8)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三亚热带水产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三亚崖州湾农渔业发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静、马振华、周胜杰、白泽民、于刚、曹煜成、周发林、杨其彬、杨蕊、方伟.

黑公子小丑鱼人工繁殖技术规范

1范围

卵与孵化、鱼苗培育和病害防治的技术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证实方法. 本文件规定了黑公子小丑鱼(Amphiprion ocellaris)人工繁殖的环境条件、设施设备、亲鱼培育、产

本文件适用于黑公子小丑鱼的人工繁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T22213水产养殖术语 SC/T5106观赏鱼养殖场条件小型热带鱼

3术语和定义

GB/T2221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环境条件

育苗场环境应满足以下条件:

a)场址远离"三废”,不受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具可持续生产能力:b)产地周边没有对产地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 c)养殖用水方便,水源质量符合GB11607的要求;d)交通通信便利,电力充足.

5设施设备

5.1基本要求

场地具备防风雨、控温、控光的条件.设施具有进出水、水体消毒及隔离检疫功能板块.养殖容器表

面光滑、无毒无害、易清洗,质量和结构符合SC/T5106的要求.

5.2亲鱼养殖容器

容积100L~150L 可蓄水深度0.4m~1.2m.

5.3孵化容器

容积100L~150L,可蓄水深度0.8m~1.2m.

5.4育苗容器

容积200L~300L.可蓄水深度0.8m~1. 0 m.

5.5分池养殖容器

容积500 1~600 L 可蓄水深1. 0m~1. 2m.

宜配备供气、供电、水处理、控温及控光设施,功能和结构符合SC/T5106的要求.

6亲鱼培育

6.1总体要求

SC/T 5111-2025

外来亲鱼投人养殖容器前,浸泡20min~30min,浸泡水体为降盐、消毒处理海水,盐度较转运海水低2~4.浸泡后隔离养殖至少28d,避免其他人为和环境干扰.

6.2来源

自然海区采捕或者人工养殖的亲鱼,保证足够数量.

6.3选择

应选择体格健壮、体型丰满、体表洁净鲜亮、驱体完整无损、无病态、活动力强的已成熟或接近成熟的鱼.鱼龄范围6月龄~48月龄,鱼体全长≥4cm,体重≥0.8g,肥满度系数≥1.5.

6.4配对

已成熟亲鱼按1雌1雄配对,接近成熟的鱼1大1小配对.每对单独养殖.

6.5培育条件

采用充气流水培养,保持水体溶解氧≥5mg/L.水温26℃~29℃,日温差不超过2C,盐度28~32,pH 7.5~8.5,氨氮≤0.5mg/L 亚硝态氮≤0.3mg/L,碱度≥80mg/L 光照度2 0001x~50001x,每日光照12h

6.6投喂

投喂配合饲料,添加比例为4%~5%质量比例的虾糜、牡蛎糜,日投饵量为亲鱼体重的3%~5%.每日投喂3次,每次间隔以3h~4h为宜.配合饲料含脂肪10%~12%、粗蛋白36%~42%.

6.7水质管理

每日吸污1次,每10d~15d清刷养殖容器1次保持水质清洁,无明显悬浮物.每日换水1次,根据水质调整换水量.多次巡视,确保循环水通畅、供气不间断.每日早、晚检测水质,做好管理记录工作,记 录表格见附录A.

6.8产后强化培育

亲鱼产卵后开始营养强化,为期7d.饵料投喂按6.6的规定执行,逐渐加虾糜、牡蛎糜的投喂比例,可添加鱼肝油和复合维生素强化营养;强化培育期间日投饵量为亲鱼体重的4%~6%.

和环境噪声. 水温保持27℃~28℃,控制光照度10001x~30001x,每日光照时间以12h为宜,避免人为干扰

7产卵与孵化

7.1产卵

程避免干扰.产卵水温宜27C~29℃. 每个亲鱼养殖容器底部放置陶瓷材料1件作为受精卵附着物,如:陶罐或陶片;采取自然交配方式,全

7.2受精卵收集

注意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当胚胎发育至卵黄消失、眼睛发亮时,将受精卵连同附着物转移至孵化容器.转移时,需确保附着的受精卵全程浸没于水下,转移操作应快速、平稳,减少颠簸.

7.3孵化

7.3.1孵化条件

在转人受精卵前,孵化容器中的水需曝气12h,水温26℃~29℃为宜,盐度20~28,pH7.5~8.5,氨氮≤0.5mg/1.亚硝态氮≤0.3mg/L.碱度≥80mg/L.遮光.

7.3.2孵化方式

每个附着物单独占用一个孵化容器,受精卵孵化密度为1.25ind/L~5ind/L.对准卵块微充气.

8鱼苗培育

8.1培育条件

培育水温26℃~29℃,最适盐度15~20,pH7.5~8.5,溶解氧≥5mg/L,氨氮≤0.5mg/L,亚硝态氮≤0.3mg/L,碱度≥80mg/L.自然光照,光照度5001x~10001x.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