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豚气中医诊疗指南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Up-rushing Gas Syndrome in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目次
前言.引言. III2规范性引用文件 1范围3术语和定义4诊断4.1中医诊断标准4.2临床表现4.3辅助检查.4.4鉴别诊断5中医证候分型,5.1肝郁化热证5.2心肾阳虚证 5.3寒饮上逆证5.4水气上冲证6治疗..6.1治疗原则6.2辨证论治,6.3中成药.6.4中医非药物治疗7预后.8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前言
定起草.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范围”的表述(见第1章,2015年版的第1章):
b)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c)更改“术语与定义”的表述(见第3章,2015年版的第2章):
d)增加了“中医诊断标准”(见4.1):
e)增加了“鉴别诊断”(见4.4):
f)将“肝郁化火证”更改为“肝郁化热证”,并更改了临床表现(见5.1,2015版的4.1):
g)更改了“肝郁化热证”的治法以及处方加减(见6.2.1,2015版的5.2.1):
h)增加了煎药方法(见6.2):
i)增加了“中成药”(见6.3):
j)更改了“其他疗法”中的“针灸疗法”,增加了“电针疗法”和“中医情志治疗”,删除了“饮食疗法”(见6.4,2015版的5.3):
k)增加了“结局(预后)”(见第7章):
1)增加了“注意事项”(见第8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药大学、黑龙江省妇幼保健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省精神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沈阳市精神卫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神志医院、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山西中医生中心、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沈阳市安宁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柴剑波、于明、刘邮莹、白冰、赵思涵、赵永厚、孙伟毅、郭宏伟、赵玉萍、都弘、陈俊逾、冯蓓蕾、韩振蕴、赵瑞珍、王群松、李宝君、王彦青、俞瑾、高德江、王国才、李卡、杨炳友、夏永刚.
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5年首次发布为ZYYXH/T447-2015;
一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引言
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医神志病学成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精神卫生防治中的作用及特色优势的重 中医神志病学是中医学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卫生点领域.标准化、规范化和客观化是医疗技术质量管理的基础,是进行临床、科研活动评价的准则,是学科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也是反映学科成熟度的重要指标.因此,开展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技术的标准化研究工作,是中医神志病学现代化发展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内容.
本文件以中医药临床诊疗的作用与优势为基础,在中华中医药学会2015年发布的《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奔豚气》(标准号:ZYYXH/T447-2015)基础上,再次系统整理国内中医药治疗奔豚气的治疗方案及经验,借鉴循证医学的方法,对近几年奔豚气临床研究文献和古籍文献进行分级及意见推荐,形成中医防治奔豚气的临床实践指南,旨在规范使用中医药方法、提高奔豚气的临床疗效.
本文件的制订采用了文献检索、德尔菲法(Delphi)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会议讨论的方法.首先成立指南编写组,产生初始问题清单,起草PICO(人群、干预、对照、结局)格式的关键问题及结 局,制订工作计划.根据关键问题和结局制定检索策略,文献检索范围覆盖中文文献(含现代文献和古籍)、英文文献和现存相关国际指南.参照刘建平教授提出的传统医学证据体的分级建议、高颖教授提出的中医古籍证据分级建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分级.采用Delphi获得临床专家对指南的共识意见,经专家论证形成最终指南.
奔豚气中医诊疗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奔豚气的诊断、中医证候分型、治疗、预后和注意事项.
本文件适用于奔豚气中医临床诊疗.可供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基层医院的神志病科、精神科、心理科、心身医学科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和护理人员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奔豚气up-rushing gas syndrome
因情志内郁,心肾阳虚,气机逆乱上冲所引起的,以气从少腹上冲胸、心、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等表现为特征的一类阵发性形神失和类神志疾病.
注:相当于精神病学中“病”、“神经官能症”等.
4诊断
4.1中医诊断标准
奔豚气的中医证候诊断,主要通过临床望、闻、间、切四诊信息进行辨证,并与中医辨证体系中的八纲辨证、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相结合.符合以下症状:
a)曾受过惊恐刺激:b)症见气从少腹上冲胸、心,甚者咽喉,其势如豚之奔跑,惊恐不安,常伴胸闷气憨欲死,发作后恢复正常:c)一般神志清楚,意识无碍:d)发作时间可持续数秒至数十分钟.
4.2临床表现
自觉有“气”从少腹向上冲逆至咽喉,其势如豚之奔跑,惊恐不安,胸闷气憨欲死,发作后恢复如常,伴有紧张、恐惧、焦急等情绪变化.
4.3辅助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