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2468-2025 城市绿地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范.pdf

城市绿地,北京市
文档页数:17
文档大小:642.6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北京市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DB11

北京市地方标 准

DB11/T2468-2025

城市绿地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arbon accounting and monitoring ofurban green space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碳库的选择...5计量与监测. 6数据管理与归档.附录A(资料性)数据采集记录表.,附录B(资料性)城市绿地部分绿化树种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附录C(资料性)部分树种的含碳率附录D(资料性)常见树种树木根茎比参考值. 12附录E(资料性)碳排放单位常用化石燃料相关参数推荐值参考文献.. 14

DB11/T2468-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和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和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园林绿化规划和资源监测中心(北京市林业碳汇与国际合作事务中心)、清华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关村绿色碳汇研究院、北京盛世润禾生态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市首发天人生态景观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军飞、李新宇、戴子云、朱建刚、郭佳、李延明、杨军、张峰、陶晓、刘秀萍、许蕊、王行、赵松婷、段敏杰、李嘉乐、张国锋、曹瑜娟、李春义、曹吉鑫、陈操操、李令军、陈韵如、胡婧、田天琪、周泽圆、张钰舒、韩艺、闫岩、白玉洁、叶康军、单军、梁杰、冉朔、苑超.

城市绿地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绿地碳汇计量监测过程中碳库的选择、计量与监测、数据管理与归档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城市绿地的碳汇计量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LY/T1237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比的计算LY/T3330森林土壤碳储量调查技术规程DB11/T864园林绿化种植土壤技术要求DB11/T1214平原地区造林项目碳汇核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城市绿地urban green space

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绿化用地.

3. 2

绿地碳汇green space carbon sink

通过绿地吸收并固定大气中二氧化碳,实现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

4碳库的选择

绿地宜考虑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落物和土壤有机质四个碳库.应明确说明对碳库的选择理由,当选择了某个碳库后,应连续对其进行碳计量与碳监测.

5计量与监测

5.1样地与样方设置

5.1.1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布设样地,以各类绿地的面积大小作为权重,样地抽样数量按照DB11/T1214 规定执行,且抽样比例不低于10%.面积小于5000m的绿地不设抽样,直接进行调查.

DB11/T 2468-2025

5.1.2城市绿地乔木层和灌木层调查样地面积不小于400㎡,样地形状可根据绿地形状布设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根据抽样图上的样地坐标,定位样地的西南角,统一标记并编号,并以样地西南角为起点,测角测距,闭合差小于1/200.枯落物层采用样方调查,在样地内设置4个样方.土壤取样按照DB11/T864执行.样地与样方示意图见图1.

图1样地与样方示意图

5.2调查

5.2.1乔木层调查

对样地内胸径大于2.0cm生长良好的乔木进行每木检尺,记录各树种胸径、株高等指标,胸径精确到0.1cm,株高精确到0.1m,记录内容参照表A.1.

5.2.2灌木层调查

对样地内灌木(包括起测胸径小于2.0cm的幼树,或株高小于50cm的幼树)的地径、冠幅、株高等指标进行测量,地径精确到0.1cm,冠幅精确到0.1m,株高精确到0.1m,记录内容参照表A. 2.

5.2.3竹类调查

对样地内植株数量较稀疏的竹林,应需详细记录每株竹子的胸径和株高等指标.对于样地内株数较密集的竹林,可随机选择3个2m×2m的样方,分别测定样方中每株竹子的胸径、株高,胸径精确到0.1cm,株高精确到0.1m,记录内容参照表A.3.

5.2.4枯落物层调查

设置1mX1m样方进行调查,收集样方内全部枯落物,剔除其中石砾、土块等杂质后称其鲜重,取约200g样品带回实验室后测定其含水率,枯落物鲜重和干重精确到1g,记录内容参照表A.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丝雨へい飘渺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