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建 ENERGYCHINA
应急能力建设评估
罗卫东
2019年6月
培训寄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应急管理和应急预案编制等得到各级政府、企业以及全社会的重视.但真正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所做出的应急响应却不尽如人意.
众所周知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西南地区的旱灾”、 “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海南水灾”等巨大自然灾害,以及日本地震我国发生盐哄抢、上海“1115”高层住宅火灾、“7.23”动车事故、三鹿奶粉事件、山东胶济铁路事故、上海袭警事件、甲型H1N1流感等多起重大突发事件,在应急准备和响应以及应急管理方面暴露出诸多不足.
培训寄语
当危机来临时,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反应通常是陷入恐慌而不知所措,缺乏应有的应急意识和能力已成为函待解决的问题.在发达国家,为了应对高频次、大规模的突发事件,提高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应急意识和能力是危机管理的一项基础工程.在我国,虽然自古就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这样朴素的应急预防意识,但实际上,我国公众和社会组织普遍缺乏应急观念和应对危机的意识和能力,如何尽快提升应急意识显然更为突出,应急能力建设更为紧迫.
目录
应急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应急能力自查评基本流程
三、不同板块自查评指标分析
四、应急能力建设难点分析
五、应急能力自查评经验分享
一、应急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一)我国应急指导思想的重大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应急管理的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传统的“事后救援”,转向了重在“事前防范”,确立了“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1.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家整合了13个部委的职责,组建了应急管理部;
2.从《电力建设企业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动态、静态两部分基本结构和要素重点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