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499.3-2022代替GB/T1499.3-2010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
Steel for the reinforcementofconcrete-Part3:Welded fabric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1499《钢筋混概土用钢》的第3部分.GB/T1499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
本文件代替GB/T1499.3-2010《钢筋混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与GB/T1499.3-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CRB600H高廷性冷轧带助钢筋(见第6章); 增加了钢筋焊接网对角线差要求(见6.3.4);一-更改了拉伸试验试验方法(见7.2.2,2010年版的7.2.2);更改了弯曲试验试验方法(见7.2.1,2010年版的7.2.3);更改了抗剪力试验试验方法(见7.2.1.2010年版的7.2.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资任.
本文件由全国别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安徽马钢比亚西钢筋焊网有限公司、北京邢钢焊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安阳复星合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建科机械(天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远达国际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建国、王玉婕、李晓滨、万恩三、张伟、李亚杰、张新、刘宝石、吕尚霖、王春江、朱文生、冯林双、陈伟、韩玉珍、李明、常亮、张冉冉.
本文件于2002年首次发布,2010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引言
GB/T1499《钢筋混凝土用钢》是钢筋系列标准之一,旨在规范钢筋混凝土用钢的分类、订货内容、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等,由三个部分构成.
一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目的在于确定钢筋混凝土用普通热轧带肋钢筋和细品粒热轧带肋 一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目的在于确定筋混凝土用热轧直条、盘卷光圆钢筋的技术要求.钢筋的技术要求.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目的在于确定用冷轧带助钢筋或(和)热轧光圆钢筋、热轧带助钢筋以电阻焊接方式制造的钢筋焊接网的技术要求.
这三部分都属于产品标准,相互独立,其中第1部分和第2部分所规定的产品可以作为第3部分的原料.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的分类与标记、订货内容、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焊接网(以下简称焊接网),采用其他类别钢筋焊接面成的焊接网可参考使用.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冷轧带励钢筋或(和)热轧光圆钢筋、热轧带励钢筋以电阻焊接方式制造的钢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GB/T1499.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篇GB/T13788冷轧带肋筋GB/T17505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GB/T33365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试验方法YB/T081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文适用于本文件.
3.1
钢筋焊接网weldedfabric
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分别以一定的间距排列且互成直角、全部交叉点均用电阻点焊方法焊接在一起的网片,焊接网形状如图1所示.
标引符号说明:
b--纵向钢筋间距;横向钢筋间距:纵向钢伸出长度;横向钢筋伸出长度: 纵向钢筋伸出长度:u" 横向钢伸出长度:B 网片宽度(横向钢筋长度):L. 网片长度(纵向钢筋长度).
图1钢筋焊接网形状
3.2纵向钢筋longitudinalbars与焊接网制造方向平行排列的钢筋.
3.3与焊接网制造方向垂直排列的钢筋, 横向钢施transverse bars
3.4并twin bars焊接网中并列紧贴在一起的同类型、同公称直径的两根钢筋.注:并筋仅适用于纵向例籁.
3.5 间距spacing焊接网中同一方向相邻钢筋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对于并筋,中心线为两根钢筋接触点的公切线.注:如图1中的b、b和图2中的b
3.6伸出长度overhang注:如图1中u、和图2中的w 纵向、横向钢筋超出焊接网片最外边横向、纵向钢筋中心线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