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F 20 ICS 29.240.30
T
团体标准
T/CI920-2025
电力装备数字李生模型构建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icpower equipment digital twinmodel construction standard
2025-03-03发布2025-03-03实施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发布
T/CI920-202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4.1电力装备数字李生模型构建分层架构 4.2电力装备数字李生模型数据 5数据采集与处理 5.1数据源要求, 5.2数据预处理 5.3数据安全 6模型构建技术选择, 6.1模型类型选择 6.2建模流程, 6.3模型校验.. 7系统集成与接口规范 7.1通信协议 7.2API设计.. 7.3平台兼容性, 8安全与可靠性 8.1安全要求. 8.2可靠性指标.. 9多尺度建模与跨层级协同 9.1建模粒度划分 9.2跨层级数据融合, 10典型故障模式与模型响应 11测试与验收标准。
11.1测试内容. 11.2验收流程, 11.3与外部软件及数据库的交互接口, 12运维与更新... 附录A(规范性)电力装备数字李生模型构建示例10
电力装备数字李生模型构建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数据预处理、模型构建技术选择、系统集成与接口规范、安全与可靠性、多尺度建模 与跨层级协同及典型故障模式与模型响应。
本文件适用于电力装备(如变压器、GIS等)数字李生模型的构建,涵盖设备数据采集、模型设计、 仿真优化、系统集成及安全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0155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GB/T 41723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复杂产品数字李生体系架构 GB/T 43441. 1信息技术数字李生第1部分:通用要求 IEC 61850电力系统自动化第1部分:概论 IEEE 1451智能传感器接口(部分) DL/Z 860. 742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7一420部分:基本通信结构分布式能源逻辑节点 DL/T 890电力系统数据通信协议第1部分:导则和一般要求 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43441.1、GB/T41723、DL/Z860.74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实体entity 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3.2 目标实体target entity 现实世界被选中进行数字化映射的实体。
数字实体digitalcntity
目标实体的数字化映射。
3.4 数字李生digital twin 具有保证物理状态和虚拟状态之间以适当速率和精度同步的数据连接的特定目标实体的数字化表 达, 3.5 数字李生系统digital twin system 基于数据驱动来实现目标实体与数字实体间各要素动态选代的系统。
注:数字李生系统由目标实体、数字实体、两者之间的数据连接以及数据连接过程中涉及的模型、数据和接口等要 素组成。
3. 6 数据驱动data driven 通过构建物理实体的高保真虚拟模型,采集传感器数据和运行数据驱动虚拟对象和物理同步运动、 实现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深度融合和互联互通。
3.7 高保真模型high fidelity model 融合物理机理与数据驱动的模型,误差率≤1%。
3.8 边缘计算节点 edge puting node 部署在设备本地的计算单元,支持实时数据处理与模型轻量化运行。
动态李生体dynamic twin 根据实时数据自动更新参数与行为的虚拟模型。
4总则
4.1电力装备数字李生模型构建分层架构
4.1.1物理层 电力装备本体及传感器(温度、振动、电流、电压等)。
T/CI920-2025 4.1.2数据层 4.1.2.1数据采集:支持IoT协议(MQTT、CoAP)和工业协议(OPCUA、Modbus)。
4.1.2.2数据存储:时序数据库(InfluxDB、TDengine)与关系型数据库(PostgreSQL)。
4.1.3模型层 4.1.3.1物理模型:基于有限元分析(FEA)、多体动力学(MBD)的机理建模。
4.1.3.2数据驱动模型:LSTM、Transformer等时序预测算法。
4.1.3.3混合模型:物理模型与AI模型的联合校准(如PINN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