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54/T0494-2025
高寒草原退化分级标准
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高寒草原退化分级原则,5高寒草原退化程度分级,6调查方法,7高寒草原退化程度评定方法8评定退化高寒草原的参照依据.附录A(资料性) 产草量测定.附录B(资料性) 植被盖度的样方法目测或针刺法..附录C(资料性) 退化指示植物.附录D(资料性) 高寒草原植被特征..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青海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文才、曲广鹏、高小丽、王敬龙、黄界、魏巍、陈少锋、王彦龙、刘洪强.
高寒草原退化分级标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西藏自治区境内高寒草原退化分级原则、退化程度分级指标、调查方法及其判定方法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西藏高寒草原退化程度分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377天然草原退化、沙化和盐渍化的分级指标GB/T40451草原与牧草术语 LY/T3370草原术语及分类LY/T 3371 草原生态状况评价技术规范NY/T 3648 草地植被健康监测评价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寒草原
在高山(或高原)亚寒带与寒带半湿润、半干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以抗旱耐寒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或小半灌木为优势种的草原.
3.2
草原退化
开垦监砍滥控等不合理利用的人为因素影响下,生产力降低,优良牧草比例减少,毒害草增加,利用价 草原在干早、风沙、水蚀、盐碱、内涝、地下水位变化等不利的自然因素或过度放牧、过度打草、值降低甚至丧失的过程.
总盖度
指植物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3. 4
草群高度
优势物种和功能群优势层片(生殖枝或营养枝)的自然高度.
3.5
产草量
一个生产周期内草原植物地上部分可被经济利用的物质总量.
3.6
优势种
在植物群落中个体数量多、生物量高、覆盖度大,生活力强,具有资源竞争优势,对群落结构和生境形成具有明显作用的植物种.
3.7
草地退化指示植物
草地退化过程中显著增多的植物.
4高寒草原退化分级原则
4.1分级原则
草原退化分级是在同一类型高寒草原内进行.
4.2草原退化分级指标
草原退化分级主要依据植被群落特征、产草量、植物群落组成、土壤养分.地表特征,草原沙化、盐渍化作为草地退化分级的辅助依据.
5高寒草原退化程度分级
5.1高寒草原退化分级
高寒草原的退化程度分为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四级.
5.2高寒草原退化程度分级体系
高寒草原的监测指标及其退化程度分级见表1.
表1高寒草原退化程度及分级
高寒草甸退化程度分级监测指标 未退化 轻度退化 中度退化 重度退化植被群 总盖度/(%) >40 40~31 30~21 0~20必 落特征 草群高度相对百分数降低率/(%) 0~10 11~20 21~50 >50须 总产草量相对百分数的减少率(%) 0~10 10~20 21~50 >50产草量 可食牧草相对百分数的减少率(%) 0~10 11~20 21~50 >50>80 66~80 51~65 0~50测 植物群 原生植被优势种的优势度(%)指 落组成 退化指示植物个体数相对百分数的 01~0 11~20 21~30 >30标 增加率/%)土壤 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相对百分 01~0 11~20 21~40 >40养分 数的减少率/(%)